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6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6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總結及分析

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教學實踐證明,兒童是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生成並開展活動的。環境是孩子的老師,不同的環境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爲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是孩子發展的關鍵。家園外出活動就是讓孩子們走出課堂,引導孩子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一個過程。

一 、活動設計

1、活動內容

主要分爲兩大部分:一是沿途介紹蘭州的歷史和各景點的情況,讓孩子瞭解蘭州,認識自己生活的人文環境;二是到達目的地後,讓孩子們在玩沙水的活動中瞭解自然,認識自然。

2、 活動準備:

(1)場地考察

教師提前到蘭州百合花公園進行了詳細瞭解。其中包括公園內的幾個部分的環境;其具有危險性的因素有哪些;行走路線怎樣最爲恰當;每個具體活動實施所定位置等。

(2)收集資料

收集蘭州及沿途各風景點的相關資料。向專業導遊學習如何介紹,並提前預習和演練,將行車時間與內容和時間相吻合,保證行程連貫。

(3)孩子的準備

複習、鞏固所學有關風景,動植物之類的歌曲、兒歌舞蹈等,與孩子們討論愛護周圍環境方面的話題。

3、活動進程:

(1)下午2:30分集合好所有的家長與孩子,一同登車,一次愉快的旅行正式開始。沿途,通過提前溝通,司機師傅讓客車以適中的速度行駛;老師則客串導遊,沿途解說。其中包括蘭州的歷史,蘭州別稱“金城”的來歷,中山路、中山橋和蘭州大學爲何曾被命名爲“中山大學”的故事,黃河鐵橋的歷史,白塔山、“西遊記人物”雕塑、水車園、“綠色希望”雕塑、黃河母親等景點的相關知識等。

(2)進入百合公園後,沿公園小路走,向孩子介紹各種花朵的名稱和路邊各種樹木,並帶領孩子們唱《柳樹姑娘》、《蝴蝶與蜜蜂》、《花兒紅》等兒歌。隨時提醒孩子路上看到或自己吃過的廢物應主動丟進垃圾桶。通過提問,啓發孩子爲小草澆水,讓孩子認識到小草也是有生命的,並藉此告訴他們正確澆花的方法。

(3)親子游戲的比賽:

遊戲一《小腳踩大腳》

將遊戲玩法、規則告訴大家,請各位家庭主動報名參加,抽選五個家庭進行比賽。有爸爸帶着女兒的,有媽媽帶着兒子的,他們赤着腳踩在沙灘上,玩得十分開心。

遊戲二《大熊抱小熊》

家長跪在沙灘上,孩子就像小熊一樣,緊緊抱着大熊向前爬行,由於寶寶年齡小,很多半路就掉在沙灘上了,雖然那天天氣比較熱,但大家還是很認真的遊戲着,一片熱鬧景象。

(4)玩沙、玩水:

讓家長與孩子,孩子與孩子,家庭與家庭的合作關係進行遊戲。製作出一座或幾座沙灘作品,最後進行作品的比賽。大家認真製做沙雕,家長也像回到了童年時光,赤着腳,挽起褲管,和孩子像夥伴一樣的玩着。孩子嘴裏還不時的說着自己所做的是“ 城堡”、“小河渠”、“汽車”、“飛機”等等。教師時時去觀察他們的作品,鼓勵孩子做的真好,提醒他們工具可以交換使用,分工合作,提水的`提水,鏟沙的鏟沙,家長們也引導孩子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活動分析

1、活動特點

(1)將多個教育主題融入活動之中,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外面的世界是陌生的,也是好奇的,《快樂星期五》活動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通過老師介紹蘭州和相關景點的歷史,讓他們認識、瞭解家鄉,認識大自然、瞭解大自然。同時,該項活動還將多項主題教育融入活動之中,如培養孩子們環保意識,培養孩子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品格,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鑄造他們樂觀、自信、外向型尋求溝通的良好性格等。

(2)加強了家、園合作,使家園共育在活動中得到延伸

通過活動,進一步融洽了家、園、子之間關係,創造了一個彼此容易溝通、交流和了解認識的機會,消除了彼此間的情感隔閡。同時,使家長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了自己的孩子,有助於家長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有針對性的解決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活動的啓示

(1)家園外出活動的目的充分發揮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通過創造或提供適宜的環境來教育孩子,因此,能否讓家長理解並積極配合活動是關鍵。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有的家長也帶孩子出去玩耍、旅遊,但許多家長目的性不強,在野外不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影響了教育的效果。

(2)活動的主動性掌握在教師手中,作爲教師要能提前考慮到活動中所要出現的各種情況,周詳細緻的作好準備、預習,在活動中要成爲組織者、引導者、支持者,要調動家長主動配合及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大家活動的興趣,營造和諧快樂的氛圍。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2、激發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1.ppt課件:垃圾分類與處理

活動過程

一、美麗的公園

1.觀察圖片:公園

教師:你們看,公園裏美嗎?公園裏的什麼很美麗?爲什麼?

2.激發幼兒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圖片:隨意丟瓜皮、果殼、包裝盒的行爲。

討論:隨意亂扔的行爲對嗎?應該怎樣做?

知道應該將瓜皮、果殼、扔到垃圾箱內。

二、瞭解垃圾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課件:垃圾分類與處理

1.哪些地方會產生垃圾?

(工廠、菜場、餐館、賓館、辦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討論:垃圾最後都到哪裏去了?

3.教師小結: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後,由環衛工人收集起來運走。

大部分會被埋到填埋場,但填埋場既佔地方又不利於環境保護。

有的垃圾會被送到焚化爐焚化,但這又會排出有害煙霧。

三、瞭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課件演示

1.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爲他們是用大自然中的寶貴材料製成的。

討論: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爲什麼?

2.垃圾中可以再生利用物品大致可分四類。

(1)金屬。如可樂罐等回收後送往工廠,可以再生爲各種金屬物品;

(2)紙張。利用舊報紙、包裝盒、包裝紙等做原料,可以製成各種餐巾紙、紙盒等;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經過清洗、消毒後,可以重複使用;

(4)塑料、香蕉。如酸奶瓶、廢輪胎等經過加工可以製成其他塑料、橡膠製品。

四、不會腐爛的垃圾

觀看課件

1.塑料不容易腐爛,是白色垃圾。

2.樹葉,紙製品等時間久了可以腐爛。

3.告訴幼兒:不要隨地亂扔那些不會腐爛的廢品。

五、討論: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由垃圾再生材料製成的?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好朋友的含義,初步學習好朋友的交往技能。

2、幼兒在表徵作品的基礎上能用語言較連貫的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及特點愛好等,加深對好朋友的瞭解。

3、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好朋友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體驗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與幸福。

活動準備:

好朋友畫像若干、生活照片3張、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以猜朋友的遊戲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有好朋友嗎?我們來玩一個猜朋友的遊戲,好嗎?

2、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出謎面(介紹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徵或愛好及特長),讓其他小朋友來猜一猜是誰,好嗎?

(二)引導幼兒交流,初步激發幼兒對好朋友的喜愛之情。

1、教師出示自己好朋友的畫像,向幼兒介紹好朋友的外貌特徵或愛好及特長,讓幼兒們猜一猜。並及時表揚鼓勵。

2、幼兒出示好朋友的畫像,與同伴進行交流。

3、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及愛好,進一步加深對好朋友的瞭解。

(三)引導幼兒在感受、講述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好朋友的'含義,進一步激發幼兒與好朋友之間友愛、互助、謙讓的情感。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和他(她)成爲朋友的?

2、以交流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好朋友的含義。

(1)如果好朋友傷心難過了,你會怎麼做?

出示關心好朋友的生活照片,加深理解。

(2)請幼兒說說好朋友遇到困難,你會怎樣做?

出示幫助好朋友的生活照,進一步加深對好朋友含義的理解。

(3)出示好朋友一起合作的生活照片,引導幼兒觀察。

你和好朋友一起做過哪些事情?有沒有幫助過小朋友?

如果兩個人都想玩一個玩具,(或都想扮演一個遊戲角色),怎麼辦?

好朋友生氣了,你可以怎麼使好朋友高興起來呢?

3、兩個人怎樣做才能成爲好朋友?

師小結:喜歡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的人會成爲好朋友。

(四)幼兒與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與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拉拉勾》,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情感。

活動延伸:

週末與好朋友相約去肯德基,一起參加"第二屆肯德基少兒繪畫大賽"的店慶活動。可以與好朋友合作繪畫,也可以獨立繪畫,一起參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瞭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2、感受少數民族的風情,激發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前期經驗、調查表、PPT等。

【活動過程】

一、講講知道的少數民族。

價值取向:回憶已有的經驗,引出內容。

1、師:最近我們正在研究一些少數民族,誰知道什麼叫少數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請你們用好聽的、有節奏的聲音說說你知道的少數民族的名字。(這裏你的要求是用好聽的節奏說,那麼用什麼樣的節奏呢,最好你先預設一個節奏,比如老師先有節奏的說一說?)

2、出示地圖(地圖上標有代表56個民族標誌):剛纔小朋友說了好多少數民族,看,它們就分佈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說道到,你們看,還有(讓幼兒簡單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數民族。

3、這麼多的少數民族,你們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嗎?(用數字表示出來)

總結:哇!祖國真大啊,原來我們一共有56個民族了,每個民族都有它們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祕密。

二、幼兒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價值取向:通過相互學習初步瞭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三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前幾天,老師讓你們自由組隊重點調查了幾個少數民族,今天請你們來說說你們的發現,輕輕的'商量下派個代表上來介紹。(把幼兒的調查貼在黑板上,每個隊從少數民族的吃,穿,住,運動四方面介紹)。

1、第一組幼兒代表介紹:維吾爾族。

①幼兒介紹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你今天介紹的是什麼族?(維吾爾族)你可以從這個地圖上找出它的位置嗎?(在地圖上維吾爾族的旁邊插上小紅旗,幼兒介紹)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師:剛纔這個隊的小朋友介紹了許多關於維吾爾族的知識,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或者有什麼還想要了解的?(幼兒之間互相提問,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維吾爾族的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PPT)

服裝:式樣寬鬆、灑脫,色彩對比強烈。

維吾爾族的姑娘:維吾爾族姑娘以長髮爲美,婚前梳十幾條細髮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長辮。

維吾爾族的花帽: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標誌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綾,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動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紋是四邊對稱的。

舞蹈: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長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單膝着地,會聳肩膀,女孩子會圍着男孩子跳舞。

這裏老師要引導幼兒邊看邊觀察,老師可以通過講解和提問穿插的方法和幼兒產生互動

師:讓我們帶上四楞帽子,一起來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吧。(播放音樂背景,教師領舞,幼兒學一些基本的動作)

特產:維吾爾族不僅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還被成爲“水果之鄉”呢,知道爲什麼叫它水果之鄉嗎?(產葡萄)維吾爾族是我們中國的最大面積的葡萄生產基地,除了葡萄你們還知道有那些嗎?(哈密瓜,巴丹木,無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組幼兒代表介紹:蒙古族(找一找地圖上在哪裏插上紅旗)

①幼兒代表介紹他們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PPT)

師:來看看老師準備的蒙古族的資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進一步知道派出所的功能結構,瞭解警察的工作情況。

2、畫一畫自己對派出所嚮往的工作。

3、激發對警察的尊重之情。

活動準備:

1、PPT

2、幼兒記錄單

3、警察視頻

活動過程:

一、回憶我們的參觀過程。

1、前幾天我們一直討論着,商量着去奔牛派出所參觀,週三我們終於去參觀了奔牛派出所,說說你們參觀時的心情吧.

2、我們懷着嚮往來到了派出所門口,首先我們看到的是派出所的大門,看看,上面有什麼?(字、標誌)

3、派出所工作多的人員我們把他們叫做什麼?警察.那警察的服裝有什麼特點呢?

4、我們參觀了派出所,派出所有幾個部門?各個部分有什麼作用.工作人員是怎樣在各個部分工作的?你們都在回來後做了記錄.我們拿出記錄單,把你記錄的內容說給同伴聽聽.

5、那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進了派出所的大門,首先到哪裏參觀了?分別是治安監控室、停車場、關押室、警察辦公室、警察宿舍、辦證大廳。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作用?警察是怎樣工作的這幾個方面來講述. 治安監控室、停車場、關押室這三個地方重點討論.突出警察工作認真,辛苦,維護地方安全的特點。

6、上次我們在派出所看到的警察多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段精彩的'警察片段。播視頻。這裏面的警察給你什麼樣的感覺?警察不僅抓壞人,抓小偷,當人們遇到困難時,他們會立刻幫助有困難的人。

二、表達我們的嚮往.

1、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如果你將來是派出所裏面的一位工作人員,你想在哪個部門工作,怎樣來工作。

2、講述自己畫得什麼?爲什麼要在這裏工作?

三、延生活動。

在區角玩派出所的遊戲。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感受愛的同時懂得去關愛他人。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大膽的表達愛。

二、活動準備:PPT、圖片。

三、活動流程:導入―欣賞、理解故事-遷移-仿編-拓展

(一)導入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出示PPT)幼兒讀出來。

師:其實這個故事的名字裏有個最重要的字就是"愛"誰能指給小朋友看一看?旁邊這藍色的字是什麼你們知道嗎?是"猜猜",故事的名字就叫:猜猜我愛你有多深?

(二)欣賞、理解故事(播放背景音樂並出示故事的圖片,教師講述,幼兒傾聽。)故事:《猜猜我愛你有多深》小兔要上牀睡覺了,他緊緊的抓住兔媽媽的耳朵,要媽媽好好的聽他說:猜猜我愛你有多深,小兔問。兔媽媽笑咪咪的說:"奧,我猜不出來。小兔使勁的伸開手臂說:我手臂有多長我就有多愛你。兔媽媽也伸開手臂,哇,兔媽媽的手臂長多了,兔媽媽說:"瞧,我的手臂有多長我就有多愛你,我愛你更多呢!"講述第一段提問:小兔用一個什麼樣的動作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張開手臂,直到不能再伸長爲止)請小朋友伸開自己的雙臂和老師比一比誰的愛多?

繼續:小兔心想,確實是媽媽的愛多,這時小兔子踮起腳尖把手高高的舉起來說:我的手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兔媽媽不用踮起腳尖就把手舉的很高很高了。

(出示第二張)教師講述提問:這次小兔子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呢?(我的手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請小朋友舉手和老師比比誰的愛多?

師:小兔又想到一個好主意和媽媽比愛了,我們來聽聽看是什麼好主意?(出示第三張,教師講述)繼續:小兔子又有了一個好主意,他爬到牀上倒立起來說:"我的腳趾頭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兔媽媽抱起小兔把他高高的拋起來說:我愛你到你的腳趾頭那麼高。

提問:小兔子想了一個什麼方法和媽媽比愛的?我們可以看出,小兔子是很愛兔媽媽的,但是兔媽媽更愛他的兔寶寶。

(出示第四張圖片,有小路、山、小河、大樹、小兔)提問:在圖片上你看到了什麼?誰能像小兔一樣說一句好聽的話小兔子表達對兔媽媽的愛呢?

師:我也來說一句好聽的話,說給小朋友的:老師對小朋友的愛穿過小河、越過高山再爬到樹上,老師的愛是不是很大呢?

(三)遷移(用圖片上的畫來表達愛,大海、地球、樹、房子、上海)師:你們愛老師嗎?老師也想得到小朋友的愛。你們能用圖片上的畫,也像小兔一樣說一句好聽的話來表達對老師的愛嗎?(幼兒發言:地球多大、空間多大、宇宙多大、空間多大、上海多大、氧氣多多,我就有多愛你。)

(四)拓展提問:在家裏你有愛的.人嗎?你愛的人知道你愛他嗎?你是怎樣讓他們知道你是愛他們的?

提問:你有最愛的夥伴嗎?(兩個夥伴比一比誰的愛更多)你愛哪個老師?

提問:除了我們的家人、夥伴、老師,還有許多需要愛的人,他們是誰呢?(小動物、殘疾人、貧苦的人):需要愛的人很多,那你打算怎樣把你們的愛送給他們呢?(獻愛心、捐錢、捐物品等等)請小朋友把你們要獻的愛心帶來,老師會把你們的愛傳遞給需要關愛、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