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合集9篇)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合集9篇)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1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鍛鍊動作的協調和靈敏。

2、探索頂沙包的不同方式。

3、初步體驗人民頭頂水罐,對頂水罐感興趣。

4、讓幼兒知道鍛鍊有益於身體健康。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若干沙包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模仿小火車,大家手搭着前面幼兒的肩膀,進行熱身。順序先走,速度由慢到快,一轉圈的方式;接下來運動腳部、手部、頭部,揮動手臂;最後再進行第一部分的動作,最後做幾個下蹲起來。

(播放朝鮮民歌音樂《桔梗瑤》)

二、練習頂沙包吖

(教師進行整隊)

1.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人們會用頭頂什麼呀?你們覺得他們頂這個厲不厲害啊?你們想不想試試?

師:小周老師今天拿來了很多沙包,因爲水罐太重了,我們就用沙包來代替,把頂沙包的本領學好了,再來學習朝鮮小朋友,練習頂水罐。

師:現在你們可以自己去筐裏拿一個,試試看怎麼不讓頭上的'沙包掉下來走到對面。小周老師在對面等你們,你們自己想想辦法哦。

2、幼兒練習

師:剛纔小周老師看到有一位小朋友做的很好。他成功的將沙袋運到了小周老師這裏。我們現在來看看他是怎麼做的吧。(然幼兒進行示範)

(教師進行示範,強調腦袋不要動,慢慢伸開雙手,慢慢的走。眼睛正視前方)

師:現在小朋友們和小周老師一起走到對面去吧。努力讓自己的沙包不要掉下來哦。(看幼兒的情況,可以多試幾次。看幼兒練習的情況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才能頭頂沙包走路不落下。)

3、遊戲

師:小周老師和你們比賽,比一比,誰先走到終點,並且沙包不掉下來就算勝利。請燕子老師當裁判。

請裁判宣佈比賽結果。

根據幼兒的情況,是否增加難度練習。

師:現在,我們讓我們用沙包按摩按摩手臂。(教師示範)

三、整理

師:我們休息結束,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比賽。要把水罐運到我們的倉庫裏。男生在小周老師的左邊,女生在小周老師的右邊,等小周老師數到1的時候還沒有站好就要取消資格樓。

四、放鬆環節

師我們的水罐都成功地運回了我們的倉庫,謝謝你們。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2

目標:

1、瞭解咪咪患紅眼病的原因,知道紅眼病會傳染。

2、學習處理眼睛異物的簡單方法。

準備:

小白兔、小花貓的手偶。

過程:

1、聽故事《紅眼咪咪》。

出示小白兔和小花貓,談談小白兔的紅眼睛很漂亮,小花貓的眼睛明又亮。可是有一天,小花貓的眼睛變紅了,這是爲什麼呀?

這隻小花貓叫咪咪,它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一天,咪咪在草地上玩皮球,突然一陣風吹來,一粒灰沙吹進了咪咪的眼睛裏。眼睛真難受,咪咪用手揉,用擦過鼻涕的手帕去擦。揉呀揉,擦呀擦,眼睛越來越疼。媽媽見了說:“哎呀!咪咪的眼睛怎麼變成白兔的眼睛了?”沒過幾天,媽媽的眼睛也紅了,眼睛又痛又癢,還怕光、流眼淚,真難受呀!

2、知道得紅眼病的原因及病症。

咪咪的眼睛爲什麼變紅了?(灰沙進了眼,不該用手揉,用髒手帕擦。這樣會把細菌帶進眼睛,使眼睛發炎,眼球充血變紅)

媽媽眼睛怎麼也紅了?(媽媽被咪咪傳染了,紅眼病是傳染病)

3、瞭解怎樣避免紅眼病。

媽媽和咪咪去醫院看病,醫生爲他們清洗了眼睛,還開了眼藥水,讓咪咪回家好好休息,不要和同伴一起玩了。媽媽也不要上班,免得傳染給其他人。

得了紅眼病會怎樣?該怎麼辦?得了紅眼病後,眼睛會流眼淚、怕光、還會疼,會傳染給別人。應在家休息,避免和別人接觸,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兒園。得了紅眼病後要及時到醫院治療,點眼藥水,用乾淨的'手帕擦眼淚,不到公共場所去。

媽媽怎樣才能不被傳染?(如果知道周圍的人得了紅眼病,就不能再與他接觸,不用他的毛巾、手帕,不用髒手揉眼)

灰沙吹進眼睛應該怎麼辦?(可以閉上眼,讓淚水慢慢和灰沙一起淌下,如果不行可請大人幫忙)

建議:

1、如有條件,可準備有關預防紅眼病的錄像。

2、在討論中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

3、如遇紅眼病流行的季節,可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教育。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觀察並進一步瞭解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家。

2、感受家的溫馨和家人的關愛,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家”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指導語:我有一個快樂的家,今天我請你們到我的家去看看。

2、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觀察門牌,說說我“家”住在幾零幾。

3、讓我們走到裏面去看看。

二、瞭解“家”的組成。

1、觀察餐廳,從餐桌擺設上猜測我家共有幾個人嗎。

2、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家有幾口人,分別是誰?每天吃飯時要擺幾雙碗筷。

3、討論:你最喜歡吃什麼菜,是誰爲你們燒的?——初步感受家人的愛

4、猜猜小遊戲:用小耳朵聽聽哪扇門後面是我家的廚房並說說廚房裏有什麼。

5、教師總結:家是香香的廚房,那裏永遠有家人爲我們準備得可口的飯菜。

6、觀察衛生間、客廳,說說自己家裏的這兩個房間裏都有些什麼?

6、請幼兒由結婚照局部圖猜測所到的房間——爸爸媽媽的房間

7、討論:爸爸媽媽在幹什麼?——感受爸爸賺錢的辛苦和媽媽照顧寶寶的辛苦

8、觀察小朋友的房間,請幼兒談談自己的小房間,並說說是誰爲我們佈置了這麼棒的`家。

9、總結:我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家,這麼漂亮舒適的家都是我們的家人辛苦爲我們創造的,我們要謝謝他們。

三、提升情感,朗誦詩歌《快樂的家》。

1、今天你們看了我的家也說了你們的家,現在就請你們聽一首好聽的詩——《快樂的家》。

2、放背景音樂,朗誦詩歌《快樂的家》。

3、請幼兒說說聽完詩歌的感受,並嘗試跟唸詩歌。

四、延續活動:鼓勵幼兒回家感謝自己的家人。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眼睛的結構(眼皮、睫毛、眼球等),知道眼睛的功能。

2、培養不用手揉眼等的用眼衛生和不疲勞用眼、常做眼保健操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面小鏡子;2、眼睛的放大圖片;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出謎語,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現在我出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上邊毛,小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你要猜不着,對着我瞧瞧。(眼睛)

2、利用小鏡子和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眼睛的結構。

(1)、讓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

(2)、教師出示關於眼睛的放大圖片,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眼睛的結構。

(3)、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由眼皮、睫毛、眼球等部分組成,眼睛裏的眼球像個小球,它是會動的。

3、自由討論眼睛的作用。

(1)、教師:我們的'眼睛有哪些本領呢?我們要保護好眼睛嗎?你們平時見過哪些傷害眼睛的事情呢?

(2)、幼兒集體討論並回答。

4、教師講述故事《小貓的眼睛》,引導幼兒討論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5、結合幼兒用書,學習“眼睛小體操”,瞭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6、活動結束。

(1)、教師:小朋友,我們的眼睛都休息夠了嗎?現在我們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好不好?看看誰能看得最遠。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將天氣和心情結合起來,巧妙地將幼兒感受別人情緒與天氣預報聯繫起來,在設計此活動時,我考慮到這是個偏重社會領域的活動,於是我把幼兒的“注意聽”與“大膽說”作爲設計這次活動的重點。活動過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語言和眼神與孩子進行交流,爲他們創設了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老師的隨機教育能力和指導性語言的運用,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例,我會在以後常教育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結合理論,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實踐過程縮短,以便自己不斷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企鵝的形態和不怕冷的生活習慣,大膽表現企鵝的可愛動態。

2、知道冬天做運動可以使自己的身體變暖和。

活動準備:課件、範例、幼兒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可愛的企鵝——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觀看課件《企鵝》

1、企鵝的家在哪裏?那裏的天氣怎樣?(企鵝的家在南極,那裏到處是冰山、冰河和冰地)

2、小企鵝們爲什麼不怕冷呢?(小企鵝喜歡吃磷蝦,個個長得肥肥胖胖,身上長着長長的皮毛,好像穿上一件厚厚的大衣。)

3、小企鵝的皮毛下有一層厚厚的脂肪,所以他的'皮毛特別厚、特別亮。小企鵝的皮毛哪些地方是黑的呢?

小結:原來我們可愛的企鵝住在寒冷的南極,而且一點兒都不怕冷,身上還穿着一件厚厚的大衣,衣服上有的地方還是黑色的。

二、示範講解、觀察指導——引導幼兒觀察企鵝運動的方法和生活的環境。

1、小企鵝們不怕冷的原因除了我們剛纔說的,還有就是他們還很喜歡做各種運動,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企鵝在做什麼運動?

2、企鵝身上黑白不同的顏色,哪些地方是黑色的?怎樣讓企鵝的皮毛又黑又亮呢?(介紹塗色的正確方法:先塗四邊,再塗中間,塗色的時候要用短線塗。)

3、想一想,企鵝生活在南極,我們可以畫很多冰山、冰河,這些都是它們喜歡的地方。

小結:我們讓企鵝做起運動,一搖一擺真可愛,有冰山、冰河做好朋友,它們可開心啦。

三、交流分享

找一找,你的企鵝皮毛厚不厚,能不能抵抗暴風雪?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6

活動設計背景

五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這節健康課,讓幼兒知道五官的作用,讓幼兒知道要保護我們的五官,一面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活動目標

1、在感知活動中發現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稱。

2、觀察五官的相對位置和外形特徵,初步瞭解保護五官的一般常識。

3、學習保護五官。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五官,知道保護五官的重要

難點:讓幼兒知道五官的名稱,在學習中知道五官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五官圖像若干,五官臉譜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眉毛搬家》:寶寶累了,很早就休息了。這時房間裏傳來爭吵聲。原來是五官在爭誰的本領大。誰也不讓誰。眉毛一聲不響,眼睛嘴巴耳朵鼻子以爲眉毛一點本領也沒有,就把眉毛趕走了。結果寶寶上幼兒園時,汗水流下來。一直流進眼睛裏。寶寶摔倒了,鼻子耳朵嘴巴都受傷了。

2、瞭解五官的作用

提問:你們知道他們是因爲什麼吵架嗎?他們先把誰趕走了?

(五官在爲誰的本領大而吵架)(先把眉毛趕走了)

眉毛被趕走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爲什麼沒有了眉毛,寶寶爲什麼會摔倒呢?(因爲眼睛看不見了)爲什麼眼睛看不見?(因爲汗水流進眼睛裏了)那爲什麼汗水會流進眼睛裏?(因爲眉毛不見了)

小結:眉毛有擋汗水的功能。

3、續講故事:聽了小朋友的話,它們都知道了,原來眉毛也有很大的本領,不能少了它。就趕緊把眉毛請了回來。(教師把眉毛粘回原來的位置)眉毛不能少,那到底誰本領大呢?它們一起看着眼睛:“眼睛眼睛,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眼睛被趕走了。(教師拿掉眼睛)

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沒有了眼睛,會怎樣呢?(看不見東西了)

體驗:現在請小朋友們起立,向前走幾步閉上眼睛,轉過身來再找找自己的位置。

提問幼兒,明明,你們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不能)爲什麼?(看不到了)睜開眼睛,回到位置問幼兒:剛纔眼睛看不見了,你們有什麼感覺,眼睛有什麼作用呢?

(黑黑的、有些害怕)(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周圍的事物)(能夠看到周圍的事物感覺很幸福)

小結: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周圍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4、續講故事:五官他們趕緊把眼睛請了回來,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那到底誰最沒有用呢?五官們你看我,我看你,他們又一起說:“鼻子鼻子,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於是鼻子被趕走了。(拿掉鼻子)

提問:鼻子真的沒有用嗎?

出示白酒和醋,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中的兩個小瓶中分別裝着,白酒和醋,小朋友們想一想,應該用什麼辦法才能知道那個瓶裏是白酒,那個瓶裏是醋?(幼兒自由猜測)那我們用眼睛能區分出它們嗎?(不能,它們都是透明的)。那到底應該怎樣做呢?(用鼻子聞)我們一起來聞一聞。分別請幼兒聞白酒和醋:你聞到的是什麼?(酸味、辣味)你是怎麼知道的?(用鼻子聞出來的)

體驗:用手捏住鼻子有什麼感覺?

小結:對啊!鼻子能幫助我們辨別氣味和呼吸,所以鼻子本領也很大,它能少嗎?(不能)趕緊把鼻子請回來吧1(粘回鼻子)

5、續講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來了,嘴巴說:“耳朵耳朵,一定是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耳朵被趕走了。(取下耳朵)

提問:沒有了耳朵會怎麼樣呢?

體驗:捂住耳朵和放開雙手,分別體驗老師的指令,然後比較,爲什麼第一次小朋友都沒有反應,第二次大家馬上就做出動作了。

(捂住耳朵就聽不見了)(放開耳朵聽得很清楚)

小結:耳朵能聽見聲音,所以耳朵不能少。(粘回耳朵)

6、續講故事: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們一起大聲地說:“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嘴巴被趕走了。(取下嘴巴)

提問:嘴巴真的.能少嗎?(不能)(沒有了嘴巴,我們不能吃飯、喝水、說話)

小結:是啊,沒有了嘴巴,我們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把嘴巴還原)嘴巴還有一個作用,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體驗:把鼻子和嘴巴捏住有什麼感覺?你再捏住鼻子放開嘴巴有什麼感覺?(不能呼吸)(可以呼吸)

原來嘴巴和鼻子都能幫助我們呼吸。

故事結尾:五官當中,眉毛眉毛擋汗水,眼睛耳朵不能少,鼻子嘴巴用得着,五官個個本領高,少了哪個都不好,五官中誰也不能少,所以他們又成爲了好朋友。

通過故事我們知道了,五官在生活中缺一不可,那麼我們就要學會保護自己的五官,怎樣保護五官呢?

三、學習保護五官

我們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不用髒手揉眼睛,不要用硬的物品碰眼睛、不要看過亮的事物、不要在過暗的地方看書)

怎樣保護我們的鼻子?(不亂摳鼻子、不往鼻子裏塞東西、有鼻涕及時用紙擦)

怎樣保護我們的耳朵?(不亂摳耳朵、不往耳朵裏塞東西、)

怎樣保護我們的嘴巴?(不用手摳嘴,不往嘴裏放大的東西,不大聲喊叫)

教師小結:

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五官,首先就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爲習慣,這樣我們才能健康,才能成爲一個聰明的寶寶。

咦?老師怎麼聽到五官又吵架了,(教師出示錯位五官請幼兒看)他們又分開了,我們來幫助它們好嗎?怎麼幫呢?(讓他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才行)

四、拼貼五官

1、你們知道它們在臉上的位置嗎?

(眼睛在上面、嘴巴在下面、鼻子在中間、耳朵在頭的兩側)

體驗:請一名幼兒粘貼五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位小朋友雖然把五官的位置貼對了,但是你們看到這樣的一張臉有什麼樣的感覺?(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在哪裏?你們互相看看在你們的臉在於畫上的臉有什麼不同(五官位置要對稱)

教師總結:(教師邊總結邊示範)一張臉兒大又寬,彎彎的眉毛圓圓的眼,鼻子長在臉中間,嘴巴長在鼻子下面,耳朵分別在兩邊,這張臉多像我,笑嘻嘻的真好看。

2、我的這張笑臉拼粘好了,現在小朋友也快動手幫助你們的五官找準自己的位置,可別讓他們再吵架了。

幼兒粘貼,教師分別指導

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以故事導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故事《眉毛搬家》引起了幼兒對五官作用的關注,於是,我就帶着幼兒一起隨着故事情節一起深入。幼兒通過猜猜、看看、想想、等多種形式,在潛移默化中瞭解了五官的作用,通過對五官缺一不可的認識後,很自然的就引導保護五官的話題上來,幼兒在自主談話中都是圍繞着衛生習慣和行爲習慣發表自己的意見,對今後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貼五官則要求幼兒準確掌握五官位置的基礎上,來完成位置的對稱,則是對能力強幼兒的提高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7

活動目標:

1、瞭解蛋豐富的營養價值,以及科學的吃法。

2、在品嚐蛋製品的過程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3、通過欣賞蛋殼製作工藝品,萌發廢物利用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各種蛋、蛋殼畫

活動過程:

一、蛋的遊戲

1,摸一摸,這是什麼蛋。

2,他們什麼地方不一樣。

3,從小到大排序。

二、蛋的'營養

1,你喜歡吃蛋嗎?爲什麼?

2,吃蛋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三、蛋的吃法

1,交流:蛋可以怎麼吃?

2,哪些食品裏藏着蛋?,

3,炒蛋、白煮蛋、茶葉蛋哪種吃法最有營養?

4,自己剝雞蛋、吃蛋。

四、好玩的蛋殼殼

1,吃完雞蛋,蛋殼可以怎麼處理

2,欣賞蛋殼畫

吃蛋可以讓我們吸收到豐富的營養,讓我們……蛋殼雖然不能吃,但也能做成各種漂亮的工藝品,裝扮我們的生活,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看似沒用的、不漂亮的東西,只要你不嫌棄它,主動關注它,或許它會給你帶來很多驚喜。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8

一、設計意圖

現在幼兒健康問題非常重要,家長更是溺愛幼兒,只要幼兒喜歡吃的,不管有沒有營養都隨幼兒,這樣從小對幼兒健康不利,所以我設計本節活動,讓幼兒自身知道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的好處,吃“垃圾”食品對身體,對胃的傷害。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初步感知胃的存在,知道胃的重要性。

2、知道食物的消化過程。

三、活動準備

蘋果、掛圖、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1、提問引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你們想去麼??”(出示掛圖,蘋果園)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蘋果麼?喜歡什麼顏色的蘋果啊?”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在果園摘了好多的蘋果,請小朋友嘗一嘗,看看老師的蘋果好吃不好吃?”

2、教師將蘋果分發給小朋友,同時出示多媒體影片(果園風景)。

小朋友吃完蘋果,教師繼續提問:“寶貝們,老師的蘋果好吃麼?”“你們把老師的蘋果呢?

蘋果現在在哪呢?”(肚子裏)

3、教師這時問“哦,那我們知道肚子裏面到底長得什麼樣子呢?”(讓幼兒想象回答)

4、教師通過聽小朋友答案後,引導小朋友觀看“胃的`自述”影片。影片過後,再次讓幼兒回答前面問題“蘋果到底到哪了?”初步感知“胃”,和食物運動的過程。

5、讓幼兒自己找找胃的位置。

6、“小朋友們,你們真厲害,都找到自己的胃了!那我們現在就和胃成爲好朋友了是嗎?”(幼兒回答是)

然後觀看影片《胃的煩惱》,讓幼兒感知胃的功能,以及如何保護胃的方法。

影片後,叫幼兒回答問題:“什麼時候胃會難受?”“怎樣保護?”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誰啊?”“我們的好朋友胃希望我們能好好保護他,我們一定好做到哦!”繼續加深幼兒對胃的認識。

五、活動結束

六、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表現的太好了,老師帶你們去外面看看,還有哪些好吃的水果成熟了,好不好?”伴隨輕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健康綜合教案9

活動目標

1、模仿小魚、小鳥、螞蟻和青蛙的運動方式,發展動作的協調、靈活性。

2、體驗與同伴在一定範圍進行追逐遊戲的快樂。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魚、小鳥、螞蟻、青蛙動物頭飾若干,大灰狼頭飾2個。

2、場地佈置:在場地四角分別放4張椅子,分別掛上小河、鳥窩、草地、池塘的圖片,代表動物們的家。

3、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幼兒自由選擇動物頭飾,四散站立在場地上,做準備活動。

2、幼兒相互介紹並模仿自己所扮演得小動物。

3、引導幼兒按照所扮演得小動物的運動的方式,找一找自己的家。

4、玩遊戲“小動物找家”。

(1)教師引出遊戲情節:“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一起來玩遊戲吧。”幼兒扮小動物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活動。教師扮大灰狼出現,“小動物”按自己的運動方式快速回到各自的“家”。

(2)遊戲規則:“大灰狼”出現後繼續按所扮動物的運動方式“回家”。

(3)每次遊戲結束後,教師進行小結,表揚能遵守遊戲規則的幼兒,提醒個別幼兒在“大灰狼”出現後能繼續按規則遊戲。

(4)幼兒交換頭飾,大灰狼由多名幼兒扮演,以提高遊戲難度。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繼續玩遊戲“小動物找家”。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在幫小動物找家的時候幼兒不能很好的分辨。應該讓幼兒觀察完動物後接着想一想他們都住在哪裏?然後後再予以引導。直接出示的話,讓幼兒看起來比較抽象。這些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所以在下節課上應該做一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