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合集14篇

幼兒園教案合集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案合集14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靈敏性快速反應能力及自控能力。

2、鍛鍊幼兒大肌肉羣的發展。

3、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手絹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做熱身活動,集體幼兒做拍手操。

二、遊戲《丟手絹》。

1、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撒開手蹲下,選一個幼兒手持手絹。

2、持手絹幼兒,沿順時針或逆時針繞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兒一起拍手唱:"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到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唱到輕輕地放到小朋友的後面時拿手絹的幼兒將手絹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個小朋友的身後)唱到:快點快點抓住他時,如果被丟給手絹的幼兒還沒有發現自己身後手絹,丟手絹的幼兒就要捉住他表演節目或背誦兒歌,若在唱的過程中幼兒自己發現了手絹,就要拿起手絹,快速追逐丟手絹的幼兒,若追上就要請丟手絹幼兒表演節目,若追不上,兩人交換位置,遊戲重新開始。

3、幼兒重複遊戲。

4、活動結束時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放鬆練習。

教學提示:

教師帶領歌唱,並輕輕地在膝上拍打節拍.孩子們可以坐在大人伸出來的腿上,或是跪着坐在自己的腳跟上,隨着拍子上下彈躍。在唱歌以前教師可以帶領小朋友和家長結合語言,練習歌曲中出現的主要節奏;身體左右擺動。

課堂遊戲:丟手絹

活動目的:

鍛鍊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一條手絹。

活動過程:

1.推選出一個丟手絹的小朋友,其餘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大圓圈坐下。

2.遊戲開始,大家一起唱歌,被推選爲丟手絹的人沿着圓圈外行走。

3.在歌謠唱完之前,丟手絹的小朋友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個小朋友的身後。

4.被丟了手絹的小朋友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小朋友,丟手絹的小朋友沿着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小朋友的位置時蹲下,如之前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

5.如果被丟手絹的小朋友在歌謠唱完後仍未發現身後的手絹,而讓丟手絹的小朋友轉了一圈後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輪丟手絹的人,他的位置則由剛纔丟手絹的小朋友代替。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拋球和接球的技能。

2、在遊戲中嘗試快速地拋接球,體驗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皮球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課前準備,

1、爲幼兒墊好毛巾在背上,對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的安全教育和上下樓梯的安全教育。

2、組織幼兒有序來到戶外場地上。

準備活動——我和球兒做遊戲

教師帶領幼兒玩球:雙手抓球,兩臂上舉,繞球走,夾球跳。

一、基本活動

1、教師出示皮球:大家想一想球還可以怎麼玩?

2、幼兒將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3、教師演示拋接球:老師的這種玩法叫什麼?

4、教師講解示範:雙手捧球往上跑拋,看準球,雙手抱住。這種方法叫拋接球。

5、幼兒分散練習拋接球。

6、找一個夥伴,把一個球放回框裏,兩個人一起玩互相拋接球。

二、有趣的拋接球

1、玩法:幼兒聚攏在場地上,老師手持求,把球拋起的同時喊一個幼

兒的名字,被喊到的幼兒迅速跑過來接球,其餘幼兒四散跑開。老師喊“定“。所有幼兒都停下,此時,接球人將球滾向其中一名幼兒,如果被擊中,則要暫停遊戲。

2、如果老師喊了“定“,所以幼兒都不能再跑。

3、組織幼兒遊戲。

三、放鬆運動。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加強對於序數的認知。

2.引導幼兒進行兩個方向的排序,幫助幼兒認識同一個物體排序的方向不同,序數也會發生變化。

活動準備:

各種實物的顏色卡,方向卡,數字卡。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兩名幼兒將各種實物卡隨機擺放在磁性黑板上,並將方向卡擺放在實物卡序列的兩端。

2.分別請不同的幼兒選擇不同的實物卡擺放在題目表格裏進行布題。

3.教師在請另外的幼兒到前面來選擇正確的數字卡進行作答,其他幼兒對答案進行判斷。

4.再次請另外一些幼兒選擇其他顏色種類的實物卡進行重新布題。

幼兒探索操作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上圖的水果序列中都有哪些水果?

2.教師根據題目表格中的水果,引導幼兒在上圖中找到它所在的位置。

3.引導幼兒先按照左邊的箭頭數一數,蘋果是第幾個?把數字寫在表格裏箭頭方向的下面。

4.再請幼兒數一數從右邊的箭頭方向數過來,蘋果是第幾個?把正確的順序數字寫在表示右邊的箭頭下面。

5.其他的表格中的水果做法同上。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2、3,感知3以內的數量,理解3以內數字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在遊戲中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懂得乘車的簡單禮儀。

活動準備

1、分別貼有1—3數字標誌的頭飾。

2、教玩具公共汽車3輛,車票若干,分別是數量爲1、2、3的食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乘坐公共汽車的情景,吸引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1、老師邀請幼兒乘坐“公共汽車”去遊玩,詢問幼兒該怎樣乘坐。

(引導幼兒說出從前門投幣上車,從後門下車;上車時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也不擠;上車後坐好扶穩,等等。)

2、介紹乘車的要求:正確點數車票上的物品後,根據物品的數量乘坐相對應的“公共汽車”。

如車票上物品數量爲1個時,應該乘坐1號車。

二、邀請幼兒參與遊戲

1、請三名幼兒當司機,並戴上有數字標誌的頭飾,根據頭飾的數字開相應的“公共汽車”。

2、其餘幼兒當乘客,根據車票上的物品數量,乘坐相應的“公共汽車”。

3、“公共汽車”從起點開到終點,老師引導幼兒把車開得穩當、安全。

三、創設中途上車的情景,吸引幼兒在中途候車亭候車。

1、老師帶領幼兒到草地上游玩後,詢問幼兒應在哪裏乘車回家。

(引導幼兒說出到候車亭等車。)

2、幼兒根據車票上物品的數量,在相對應的候車亭候車,並乘坐相對應的“公共汽車”。

如車票上物品數量爲1時,在1號候車亭候車,並乘坐1號汽車。

3、提醒幼兒要等汽車靠站停穩後方可上車。

四、請幼兒吃數字餅乾,感謝他們來乘坐公共汽車,並對活動做評價、小結。

幼兒園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幼兒不知道糧食是從哪裏來的,更有一些幼兒不愛惜糧食,用餐時飯粒經常掉得滿地都是,爲了讓幼兒知道:每天吃得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懂得糧食來之不易,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使幼兒萌發熱愛農民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會朗誦基礎上,理解詩的大意和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2、理解詩中"辛苦"一詞,並能說一句話,發展幼兒詞彙的運用能力。

3、懂得糧食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萌發幼兒熱愛農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掛圖42號、古詩、小米粒的頭飾若干。

活動方法:

直觀教學法、提問講解法、遊戲法。

活動難點:

1、理解詩的大意和所表達的情感。

2、學會運用辛苦一詞。

活動過程:

一、幼兒念兒歌《大饅頭,哪裏來》,引出主題。

1、大饅頭是從哪裏來的?

2、農民伯伯種出來容易嗎?

附:

大饅頭,哪裏來?

大大饅頭哪裏來?白白麪粉做出來。

白白麪粉哪裏來?黃黃小麥磨出來。

黃黃小麥哪裏來?農民伯伯種出來。

農民伯伯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二、出示掛圖,朗誦古詩,解釋詩意。

1、指導幼兒朗誦韻律節奏及重讀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當太陽最熱的時候,有一位農民伯伯還在田裏鋤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裏。唉,誰知道我們碗裏的飯,都是農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勞動出來的。

3、"鋤禾日當午":"鋤"指鋤草的動作,"禾"指莊稼,"日當午"指到了中午太陽當頭照。中午太陽當頭照的時候,農民在地裏鬆土、鋤草。"汗滴禾下土":農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裏,形容農民勞動很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盤"指碗,"餐"指糧食,"皆"都的意思。誰知道碗裏的飯,一粒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

4、學習詞彙"辛苦",來說一句話。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圖片)媽媽幹家務辛苦等。

5.爸爸、媽媽、農民伯伯這麼辛苦,我們應該怎麼做呀?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三、遊戲:(撿米粒),教育幼兒日常中要愛惜糧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來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別把它看不起,農民伯伯早出晚歸,忙着種田地,小小一粒米呀,來得不容易。

幼兒園教案 篇6

拼中國地圖

第一次遊戲:

這是開學初的一次區角活動,孩子們高興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張思遠、胡思琦來到了小書房裏,看到了一塊中國地圖的磁性拼圖,胡思琦對張思遠說:“我們來拼這個拼圖吧!”胡思琦說:“好的。”於是兩個人拿出了拼圖拼了起來。

他們兩個先看了看完整的拼圖,然後再把拼圖拆了拼,可是由於他們是第一次接觸中國地圖,對中國地圖不瞭解,於是他們怎麼也拼不完整。

第二次遊戲:

這次我在區域中貼了一張完整的中國地圖。這次張思遠和吳琳嬌來到了小書房遊戲,吳琳嬌看着牆面上的中國地圖說:“這個像大公雞的地圖是不是中國地圖?”張思遠聽到了說:“是啊,你看這裏還有一箇中國地圖的拼圖。”於是她拿出了磁性中國地圖的拼圖,於是吳琳嬌開始拼起了拼圖。她從拼塊中找出了一塊,看了半天想不出這是哪裏的一塊,但是她沒有放棄,吳琳嬌轉身來到牆面的中國地圖前,對照地圖找拼塊的位置,一會她好像是找到了,又來到了拼圖前把這塊拼塊放到了拼圖的一處,又找起了下一塊拼塊。

可是由於她對照的時間比較長,在區域活動中吳琳嬌沒有能完成。

第三次遊戲:

這次來玩中國地圖拼圖的時胡思琦和褚安娜。胡思琦這次好像是有備而來的,他拿出了拼圖,先看了牆面的大中國地圖,然後再拼圖中找出了比較大塊的拼塊,先把比較明顯的拼塊拼好再拼一些小的,同時把臺灣和海南島放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後再一塊地嘗試,但是拼的速度快了不少,看來他是準備過了。安娜在看到胡思琦很有信心地拼了不少後,她也加入到拼拼圖的行列中來了,兩個人一個找一個拼在區域活動結束前把拼圖完成了。

反思與分析:

第一次活動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中國地圖,他們對地圖的構造不清楚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他們對於拼圖遊戲不時最有耐心;第二次遊戲中吳琳嬌是在動了腦筋後能嘗試來拼拼圖,而且她也動了腦筋――根據牆面上的中國地圖來尋找線索;而第三次遊戲也是相對比較成功的遊戲,胡思琦在首次嘗試失敗後回家,與家長一起討論過中國地圖,而且也買了中國地圖的拼圖來練習過,所以他在最後一次的遊戲中才能成功。

調整:

在牆面上佈置中國地圖,方便幼兒拼中國地圖。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理解歌曲中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學習小樹葉勇敢的精神。

2、 啓發幼兒根據自己對歌詞的理解,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

3、 學習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 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樹葉被風吹落飄動的樣子,傾聽樹葉發出的“沙沙”聲,與幼兒共同討論小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心情。

2、 課件、圖譜。

活動過程:

1、 激趣

觀看課件《兩片樹葉的故事》。

2、 指導認知

1)教師手拿一片樹葉深情的講述“小樹葉”的故事:秋天到了,秋風吹來了,小樹葉一片片從大樹上落下來,離開了樹媽媽。小樹葉,小樹葉,你要飄向那裏?你可害怕?小樹葉沙沙沙,勇敢的說:“春天會回來,打扮樹媽媽!”教師講完故事就唱起“小樹葉”的歌,將歌曲介紹給小朋友。

2) 出示圖譜,教師指導幼兒隨音樂朗讀歌詞。

3)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圖譜的提示一起唱歌。

3、 複習鞏固

指導幼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師導語:“第一段講小樹葉離開媽媽多麼難過,我們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連貫、緩慢)第二段講小樹葉勇敢堅強,我們又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斷頓、跳躍)

4、 遷移運用

鼓勵幼兒變換演唱形式,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指揮他人演唱。如:第一段由一個小朋友唱,表現對小樹葉的親切關心,第二段全體唱,突出堅定勇敢的情緒。

教師導語:“《小樹葉》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唱?”

5、 擴展放鬆

請幼兒自由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幼兒園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單雙數是大班活動內容之一,孩子通過認識量過渡到認識數,再到了解數字特徵,進而進行數的運算。我們在活動中不難發現孩子對單、雙數的實際意義不易理解。本節活動就是爲了使幼兒理解單、雙數的意義,而開展的活動。當然首先從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結合主題《我的身體》展開。活動中,通過猜數字引發,接着手指遊戲“找朋友”感知理解單雙數,然後再回歸身體尋找鞏固單雙數,然後又一次通過遊戲探究規律,啓發推理10以外的單雙數。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單雙數概念,辨識10以內單雙數。

2、遊戲中發現10以內單雙數排列AB規律,推理10以外單雙數。

3、玩一玩中發現數字的有趣,感知數學和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重點:辨識1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難點:發現10以內單雙數排列AB規律,進行推理10以外單雙數。

活動準備:PPT課件、20以內數卡、篩子一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猜數字遊戲)

師:孩子們,今天數字寶寶來和我們玩遊戲。現在它們就藏在我的身體,猜一猜是數字幾?

玩法:教師將數字卡片藏在口袋,幼兒尋找到,然後用身體表示數字,其他小朋友猜數字。(6、7、10)

師:我們的身體真厲害,可以彎曲變數字。

二、基本部分

1、遊戲:手指找朋友(辨識單雙數)

師:人人都有一雙能幹的手。手又有什麼本領?很早以前我們的古人就是用手來計數的,我們也來試試。

師:2個鼻子、2只胳膊、2隻眼睛……

師:小手可以表示數字2嗎?數字2裏有幾個“1寶寶”?

師:我們試着讓數字2裏的“1寶寶”兩兩抱抱,你能發現什麼?哪些數字裏的“1寶寶”兩兩抱抱不多也不少,剛剛好?(幼自主操作感知)

師:說一說你的發現。

小結:像2、4、6、8、10中的“1寶寶”兩兩抱抱剛剛好的數字取名叫雙數。

小結:像1、3、5、7、9數字中的“1寶寶”兩兩抱抱總是剩下1個“1寶寶”的數取名叫單數。

師:我們的小手真厲害,可以計數像機器。

2、鞏固探究

師:其實,我們的身體上也藏有單雙數,你能找出來嗎?(我找到了一個頭,可以表示單數,……)

師:我們來給數字排排隊,最小的單數站第一位,最大的雙數站最後。(幼兒操作)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小結:數字是按照單數雙數、單數雙數這樣AB式規律排列的。

師:11是單數還是雙數?12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結:我們的大腦真厲害,可以思考解問題。

3、遊戲延伸:玩篩子

師:數字又要和大家做遊戲啦!

玩法:幼兒圍圈聽音樂傳篩子,音樂停,幼兒擲篩子,幼兒根據篩子上面的數字用身體部位表示單數或雙數(雙數兩人抱團\單數起立),當出現漢字“雙數或單數”時,幼兒要快速用身體(可兩人合作)表示出任意單數或雙數的數字。

師:你怎麼知道是單數或雙數的?

小結:大10的數字,單雙數由末尾數字的單雙數決定。我們的身體真厲害,學學玩玩好有趣!

師:孩子們,生活中到處都會用到數字,試着認一認自己家的車牌是單數還是雙數?它和霧霾天氣出行有什麼關係?

(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益智區:操作材料《找朋友》《分一分》

2、閱讀區:《看圖猜成語

3、表演區:聽音樂表演動作

活動反思:

我就本節數學活動《好玩的身體》反思如下:

從本節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可以看出,這是一節符合大班年齡特點,能激發幼兒認知、思維等方面發展的有意義,有價值的數學活動。本次活動的.亮點主要表現在一下方面:

1、數學活動與主題結合緊密,體驗了數學的有用。教師帶孩子從身體數字引發數子,接着嘗試用手指操作感知單雙數,體驗數字的有趣,然後藉助遊戲尋找身體中的單雙數部位,進一步鞏固延伸10以外單雙數,最後又結合生活中的車輛限行,讓幼兒發現單雙數在生活中的有用,拓展了幼兒數學與人們生活關係的經驗。

2、活動凸顯操作性、遊戲化和趣味化。《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教師要通過幼兒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本節活動教師就能夠把握這一規律,讓幼兒在猜數字、玩手指和“玩篩子”遊戲中突破重難點,做到了玩中學,學中玩,提升了幼兒數學推理的經驗,使得枯燥的而數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

3、活動中,教師積極的迴應不僅對內容的進行小結,而且對幼兒的學習經驗得以提升。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組裝成機械手,通過實驗知道機械手各部位的作用,調整螺絲的鬆緊。

相關延伸

1.探索延伸內容:在機械手上套上橡皮筋和安裝一個短杆,想想哪個能使機械手自動伸縮?

①套橡皮筋√

②安裝一個木杆

2.在區域中投放多組機械手,引導幼兒進行組合,讓機械手伸的更遠。

3.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與機械手原理相同的地方,如:伸縮門、衣架等。

注意事項

提醒幼兒將螺桿和螺母放好,避免丟失。

活動目標

1.對運用不同的工具感興趣,加深對不同工具的理解。

2.知道工具機械手的作用,會自己組裝機械手。

3.觀察發現短杆、中杆、長杆之間的重疊關係。

活動準備

1.幼兒知道如何使用螺絲和螺母。

2.材料準備:短杆、中杆、長杆、十字螺桿、螺母。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設置情景,引發幼兒思考

教師在桌上提前放置一個物品,距離爲幼兒伸手夠不到,機械手可以夠到的位置。

師:想要取到桌上的東西,又不能移動位置,可以用什麼方法呢?

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說出原因。

二.活動實施:

1.幼兒認識並感受機械手的作用:

師:你們的辦法都很好,老師這裏有一樣工具,你們看看是什麼?(出示提前組裝好的機械手)你們覺着這樣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夠到桌子上的東西嗎?應該怎樣用?

請個別幼兒嘗試使用機械手,如有幼兒發現使用方法,教師可進行小結;如幼兒未發現機械手的使用方法,教師可做演示伸縮機械手取回桌上物品。

師:這個工具是怎樣取回原本夠不到的東西的?

小結:原來這個工具可以變長就能夠到伸手夠不到的東西,再縮短就把東西取回來了,就像把我們的手伸長了一樣,這個工具的就叫機械手。

2.幼兒猜想記錄:

師:請你打開書看一看,書上都畫了機械手的什麼部位?你覺得機械手能伸縮是什麼部位在發揮作用?將你的猜想記錄到猜想符號中。

3.幼兒認識材料:

師:看一看,我們今天都用到什麼材料?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有幾個?短杆上面有什麼?中杆和長杆上面有孔嗎?有幾個?

4.幼兒進行組裝:

幼兒嘗試自己組裝機械手。

教師重點指導組裝時木杆上下的位置。如發現對幼兒難度較大可引導幼兒先將兩個相同的木杆連接,再組合整體。

5.幼兒進行遊戲:

幼兒嘗試使用機械手取物品。

師:你是怎樣用機械手取東西的?爲什麼機械手可以來回伸縮?

教師引導幼兒對比機械手。

師:爲什麼有的機械手不能伸縮呢?爲什麼有的機械手夾不住東西?機械手的什麼部位應該擰緊?什麼部位不能擰緊?

師:機械手可以伸縮是哪個部位在發揮作用?

6.幼兒驗證記錄:

師:通過實驗,你發現機械手能伸縮是什麼部位在發揮作用呢?將你的實驗發現記錄到驗證符號中。

7.幼兒分享交流:

師:你的機械手有什麼本領?怎樣讓機械手能夾緊東西?

三.活動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工具——機械手。我們知道了機械手可以自由伸縮幫助我們夠到原本夠不到的東西,我們再想想辦法怎樣可以讓機械手自動伸縮呢?

活動評價

幼兒可以說出機械手的用途。

幼兒園教案 篇10

課題生成:

我曾帶領小班孩子參觀過飼養的小雞和母雞,玩過"老母雞與小雞"的遊戲,小班幼兒對母雞的叫聲"咯噠"非常感興趣,對雞媽媽、小雞和雞蛋充滿好奇,遊戲中,他們積極地模仿老母雞和小雞的動作及叫聲,氣氛非常愉快、活躍。針對這一情景,我設計了小班歌唱活動《下蛋噦》。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下蛋噦》,唱清歌詞。

(2)藉助圖片,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母雞圖片(尾部開一出蛋小口)、母雞頭飾、雞蛋圖片(若干串,每串7只)、竹簍一隻。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

(1)教師範唱歌曲《下蛋噦》一遍。

教師提問:"歌曲中有誰?"

幼兒1:有母雞。

幼兒2:有一個大草窩。

幼兒3:還有母雞在下蛋。

(2)教師再次範唱歌曲,並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的情景(抽出的雞蛋與母雞的"咯噠咯噠咯咯噠"的節奏一致)。

2、學唱歌曲。

(1)讓幼兒邊看圖片,邊考慮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

①"老母雞坐在哪兒呀?"

幼兒1:老母雞坐在草窩裏。

幼兒2:老母雞坐在草地上。

幼兒3:老母雞坐在雞窩裏。

②"老母雞坐在草窩裏幹什麼呢?"

幼兒1:老母雞在下蛋。

幼兒2:老母雞在高興地笑。

幼兒3:老母雞在孵小雞。

③"老母雞下蛋的時候高興嗎?"

幼兒1:高興。

幼兒2:不高興。

④"老母雞是怎樣叫的?"

幼兒1:咯噠,咯噠,咯咯噠。

幼兒2:咯咯噠。

幼兒3:咯咯咯咯噠。

教師完整地小結歌詞。

(2)幼兒學念歌詞,教師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

(3)幼兒學唱歌曲,教師繼續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並將母雞下出的蛋(圖片)放入竹簍中。(學唱數次後,請小朋友看一看竹簍,母雞下了這麼多蛋。)

3、演唱歌曲,創編動作。

教師配帶母雞頭飾,激發幼兒興趣:"老師當雞媽媽,請小朋友當小雞,我們一邊唱歌,一邊學做小雞的動作,看看哪一隻小雞的動作跟別的小雞的動作不一樣。"

幼兒1:雙手放在背後做小雞的翅膀,彎着腰。

幼兒2:雙手握拳,手心向下併攏,兩食指向前伸直,做小雞

幼兒3:上臂夾緊身體,下臂與手自然向身體兩側伸跬上下拍動。

4、尾聲。

我的雞寶寶們玩得都很高興,肚子餓不餓?雞媽媽問,請你們唱着歌,一起跟媽媽到外面捉蟲去。

在幼兒學唱歌曲時,教師用製成串狀的雞蛋演示母雞情景,並將抽出的雞蛋串放在簍中。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整個活動較好地貫徹了一條原則,即給小班幼兒充分機會。"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在遊戲環境中,幼兒都比較感興趣,特別是在老師操作母雞下出一個一個連成串的雞蛋時,幼兒高興得直拍手。等雞下出一筐雞蛋時,老師將筐拎到小朋友面前給他們看時,個個都叫了起來:"啊,母雞真能幹呀!下出這麼多雞蛋!"就在這過程中不知不覺學會了歌曲。

二、專家點評能注意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一邊演示形象的教具一邊歌曲,幼兒感興趣,教學效果好。但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僅模仿了母雞的動作,還應進一步讓幼兒通過身體動作學習感受音樂,充實整個幼兒活動的時間。

三、反思與討論試用"多通道感受音樂"的觀點分析該案例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爲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幼兒園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基礎動作的學習及大、小肌肉羣的發展;

2、幫助幼兒提高身體敏捷性和協調性;

3、引導幼兒感受節拍。

活動準備:

太空棒1個,大龍球(瑜伽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幼兒在教師的示範指導下,一起做一段韻律操。

二、主題遊戲:保護恐龍蛋

1、故事引導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侏羅紀公園,進去後突然發現有一顆大大的恐龍蛋,我們要把恐龍蛋運輸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孵化,爲了快速到達安全的地方,我們需要小朋友一起幫忙。

2、遊戲方式

(1)每排第一個小朋友將大龍珠抱起來從起點線出發跑至折返點回來,將龍球傳交給後面一個小朋友,自己到隊伍後面排隊。

(2)每兩個小朋友一起將大龍球滾至折返點,隊列前後兩位小朋友一起合作將龍球測滾(小朋友走螃蟹步),同樣從起點線出發跑至折返點回來。

(3)當聽到教師指令“翼龍來了”時,小朋友停止動作並兩兩抱着龍球(情景引入:翼龍視力不好,只要我們保持不動,翼龍就不會發現我們),教師發出“翼龍走了”的指令,小朋友才能繼續運輸。

三、變化遊戲:齊心協力快快快

1、故事引導

這個時候霸王龍來了,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所有小朋友要一起幫忙將恐龍蛋運輸到山頂上的洞穴內,要快!霸王龍已經追上來了。

2、遊戲方式

(1)將小朋友按3:5的比例分成內、外圓,面對面盤腿坐下,將龍球在內外圓間滾動,小朋友雙手不停地快速撥動龍球;

(2)多放一個龍球在雙重球間,因爲龍球是恐龍蛋,所以兩個龍球不能撞到一起;

(3)拿掉一個龍球,老師充當霸王龍角色,在雙重圓間跑動追龍球小朋友動作要快速,不能讓霸王龍追到龍球。

四、昇華遊戲小恐龍與霸王龍(律動遊戲)

1、故事引導

經過小朋友的努力,恐龍蛋終於孵化了,看着小恐龍我們都很開心,但是餓壞了的霸王龍看見小恐龍更開心,心想:我終於可以大吃一頓了。

2、遊戲方式

跟着教師喊口訣、做動作。

小恐龍快跑“耶”

小恐龍快跑“耶”

小恐龍轉身說“抓不到”

霸王龍來了“哇”

霸王龍來了“哇”

霸王龍大聲說“你別跑”

通過律動節奏的變化,教師和幼兒互做對立角色進行追逐。

五、放鬆整理

遊戲結束了,馬上我們今天的冒險也要結束了,小朋友們今天的冒險開心嗎?現在請小朋友在圓圈上坐下,一起向剛纔傳球的方向轉,我們替前面的小朋友捏一捏肩膀。給自己捶一捶小腿。起立,我們手拉手甩一甩手臂。

冒險結束了,小朋友們再見!

幼兒園教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收集”的含義,感受收集中蘊含的美好情感。

2、尋找畫面中事物間的聯繫,並能根據事物的特點進行合理聯想。

二、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小圖書、大圖書一本

相關的媒體課件(關於秋天的收集)

字卡:收集

三、活動流程

(一)導入——聊聊我們的收集

1、出示字卡“收集”

師:收集就是將一些東西收到一塊兒,保存起來。

——想一想,有哪些東西你特別喜歡,也想要收集的呢?

小結:看來我們每個人想要收集的東西都不一樣。不過,想到收集,總會讓我們感到快樂。

過渡 對了,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本關於收集的書呢,在這本書裏介紹了很多朋友收集各類寶貝的有趣事,想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讀一讀吧

(二)閱讀——看看身邊的收集

1、閱讀封面

——你看到封面上有什麼?

過渡:這麼多可愛的寶貝被一雙大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這就是收集,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那麼在這本書裏究竟講了哪些朋友收集的事呢,這些朋友又會收集什麼寶貝呢,讓我們一同打開書看看

2、閱讀大圖書(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尋找畫面中事物間的聯繫)

(教師配樂朗讀故事前半段)

——看到這兒,你們知道,周圍有誰在忙着收集呢?(用表來呈現畫面中事物間的聯繫)

——他們收集的東西一樣嗎,你記得他們都收集了些什麼呢?(用表格來體現事物間的聯繫)

——猜猜,爲什麼他們要收集這些東西呢?(重點解決清潔工伯伯的問題)

小結:收集有時候能讓自己變得美麗,變得快樂,收集有時候也能讓周圍人感受

2、閱讀小圖書(遷移閱讀經驗,並能根據畫面中事物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聯想)

——烏鴉喜歡收集的東西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你發現了嗎?

——猜猜除了書裏的這些,還有哪些亮閃閃的東西會是烏鴉喜歡收集的呢

——仔細看看這幅畫,你知道大海收集的寶貝有哪些嗎?

——你覺得春天會收集哪些寶貝呢?男孩女孩大比拼,看看哪一組想出的多

小結:收集的寶貝多還是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顆會發現會愛的心靈,當你擁有很多屬於自己的愛時,你會變得更加幸福和快樂。

(三)移情——萌發收集的興趣

即將離開幼兒園,想想你心裏收集了哪些關於幼兒園的美好回憶呢,下回讓我們來比比,誰心裏收集的美好故事最多。

幼兒園教案 篇13

《大熊的擁抱節》活動反思

“爲什麼說這是一個難忘的擁抱節呢?”

幼兒紛紛舉手回答說:“因爲大熊改正了缺點,有了好朋友。”

“小動物原諒了大熊,和它還是做了好朋友。”

“那我們小朋友有沒有做錯過事,有沒有和小朋友鬧過矛盾呢?現在你們原諒他們了嗎?如果你已經原諒了他,那麼就輕輕地走過去和他擁抱一下,親一親。”

幼兒在音樂聲中,和同伴抱一抱,親一親,有些幼兒都感動地哭了出來。

現在的幼兒多數爲獨生子女,在家爲龍爲鳳、驕橫霸道,與小朋友相處也是自私自利、不懂謙讓。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做錯了事情還不知悔過,從而失去更多朋友。爲了讓孩子們學會交往、善待朋友,我設計了《大熊的擁抱節》這一活動方案,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同時,知道霸道的行爲會讓自己失去很多朋友,使幼兒領悟到“知錯就改”還是會得到朋友的原諒的,以此教育幼兒要珍惜友誼,與同伴友好相處。

本活動中PPT的運用,給了幼兒一個驚喜,他們聽故事時特別專注,加上班得瑞的音樂背景,使故事聽起來特別有感染力。講述表演環節幼兒輕鬆地就掌握了故事內容,而且對角色表情、語氣拿捏得也很準確。在爲大熊想辦法、改正缺點的時候,看到有的幼兒,恨不能把各種好事都說出來讓大熊去做,我理解了他們的良苦用心,最起碼一點:孩子們是善良的,是具有同情心的。以至於後來“大熊打開門,看到小動物們全來了”,小朋友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這說明孩子們都是渴望友情,需要友誼的。最後,讓幼兒自己過一個擁抱節時,我聽到了這樣的聲音“上次是我不對,我不該搶你的玩具,你能原諒我嗎?”“當然原諒你了,我們還是好朋友呀!”說完,他們又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我想,看到這一幕,我們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圓滿完成了。

幼兒園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幾何圖形隨處可見。中班幼兒已經認識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有認識新圖形的願望和興趣。橢圓形在生活中不像圓形、三角形、方形那麼多見.不過幼兒對橢圓形還是有所瞭解的。本次活動助幼兒充分全面地認識橢圓形,引導幼兒自主觀察、比較、操作,進一步感知橢圓形的特徵以及橢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標:

1.認識橢圓形,瞭解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2.能不受顏色、小、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橢圓形。

3.願意運用多種方法制作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特點。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材料”一操作材料⑦,“幼兒學習材料”《生活中的發現》.

活動建議:

一、請幼兒觀察蜻蜓掛圖,複習學過的幾何圖形。

提問:蜻艇掛圖中有哪些圖形?它們分別是什麼樣子?每種圖形有幾個?

二、引導幼兒使用操作材料⑦,對比、感知橢圓形的特徵。

1.引導幼兒觀察橢圓形和圓形,找出它們的相同點:都沒有角。

2.請幼兒將圓形和橢圓形放在一起比較,發現橢圓形比圓形長。

3.啓發幼兒用對摺法比較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進一步感知橢圓形的特徵指導幼兒將圓形分別沿兩條垂直的直徑對摺,將橢圓形分別沿長軸、短軸對摺。引導幼兒發現:圓形的兩條折印樣,橢圓形的兩條折印不一樣長。

三、引導幼兒尋找閣片中的橢圓形和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正確辨認橢圓形。

1.出示熊貓掛圖,請幼兒排除顏色、小擺放位置的干擾找出熊貓身上的橢圓形。

2.引導幼兒說一說家裏或幼兒園裏像橢圓形的物體如橢圓形的鏡子、橢圓形的商標等。

四、請幼兒分組操作,進一步鞏固對橢圓形的認識。

1.請幼兒自主閱讀《生活中的發現》第23頁,找橢圓形,塗上漂亮的顏色。

2.請幼兒使用操作材料⑦,沿着虛線畫出橢圓形,然後用剪刀剪下來。

教學反思:

這節認識橢圓形的活動課結束了、覺得孩子還是學會了至少目標是達到了。我的這節活動是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去學習認識圖形、我還是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通過本班孩子的特點來安排的,我們班幼兒很活潑所以不能用太沉悶的教學模式來上、我是想讓孩子在動靜交替的模式中去學習去探索。這節活動整個設計流程不錯、就是在對孩子提問上有點差錯、老是提問的不夠準確。有的問題太過化了、這是我不足的地方。還有上課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把握程度不夠。這是我應該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