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六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六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到誰都會遇到傷心的事,傷心是很正常的, 知道當自己傷心的時候要想辦法解決,儘快擺脫傷心的情緒。

準備:

手偶戲“傷心的云云”。

活動與指導:

1.今天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手偶戲,它的名字叫“傷心的云云”。

2.出示手偶角色,教師邊操作手偶邊講解。云云最喜歡地的布娃娃,她每天睡覺都摟着布娃娃,有一天,她帶着布娃娃出去玩,不小心將布娃娃掉到河裏,因爲河很深,云云無法拿到布娃娃,云云傷心地哭了。媽媽說給她買個新的布娃娃,可是她不想要,她只想找回原來的布娃娃。晚上睡覺時沒有布娃娃她感到十分孤獨,她想:其它小朋友會遇到我這樣的傷心事嗎?

3.請小朋友告訴云云,你們遇到過傷心事嗎?請幼兒談淡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傷心事。

4.傷心事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是十分正常的,沒有什麼奇怪的。

5.請小朋友將云云的故事繼續編下去。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哭、生氣、發脾氣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

2、能積極交流討論生氣時怎樣使自己變得開心。

3、初步懂得處理消極情緒的方法,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表情娃娃面具哭、生氣、笑各一個。輕音樂,畫紙,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演示表情娃娃,導入活動。

(1)依次將表情娃娃的面具帶上並取下。

(2)提問:剛纔老師帶了什麼表情地面具,說一說,一般在什麼情況下可能出現這樣的表情。

2、幼兒自由討論併發言

(1)提問:經常生氣好嗎?它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麼影響呢?

(2)小結:生氣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危害,所以當遇到讓我們生氣的事情時,我們要學會改變自己,努力讓自己從生氣中走出來,變得開心和愉快一點。

提問: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變得開心呢?

小結: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開心事情,這沒關係關鍵是要善於將自己從不開心的狀態中解救出來。

3、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剛纔討論的結果

(1)提示語:剛纔小朋友說得真好,現在老師想請你們把剛纔說的畫出來,,張貼到走廊上,讓爸爸媽媽和被的小朋友也知道生氣,傷心對身體不好,當遇到傷心生氣時,怎樣做才能使自己變得開心起來。

(2)幼兒作畫,教師播放背景音樂並巡迴指導。

4、幼兒互相欣賞作品,請部分幼兒介紹作品,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收集一些幼兒開心微笑的照片張貼活動室的矮牆上,佈置成一幅燦爛的"笑臉牆"。在活動室門口設置一個情緒表,準備笑、哭、生氣、鬱悶等不同的表情娃娃卡若干,請幼兒每天根據自己的心情選擇相應的情緒娃娃卡片插在自己的名字袋中,增進幼兒對自我情緒的認知。在美工區佈置作品展示牆,請幼兒想同伴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說說讓自己不生氣、變得開心的辦法。

2.請家長隨時提醒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注意疏導。

活動反思:

1通過本次活動,多數幼兒知道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髮脾氣,知道了通過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而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

2備課和教學活動有一定的差距,在幼兒與同伴之間的討論的時候,活動中如果沒有老師不斷的引導他們很容易跑題,談論其他的話題。

3幼兒在說故事的時候,我會考慮到每個幼兒之間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對他們進行不同的語言引導。

4如果在讓我上一次這堂教學活動,我會在多方面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

小百科:生氣是指活力,生命力,生機;二是指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標記,學習將垃圾分類爲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佈置髒亂的小熊家和潔淨的小兔家

2。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廢電池回收垃圾箱各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個小動物家的不同。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慾望

2、教師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引導幼兒學習分類。

(出示可回收標記),提問:什麼叫可回收?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出示不可回收標記),提問:爲什麼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3、幫助小熊整理垃圾。

4、集體檢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的瞭解。

5、組成“環保小分隊”,檢查幼兒園的垃圾分類情況。

【活動反思】

“垃圾”是環保教育中首選的教育資源,教師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幫助幼兒體驗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周圍生活中的資源,我們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爲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生活處處是教育。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夏天的特徵──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二、教學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着等,與春天相比有什麼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麼特徵?(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麼特徵。(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彙報觀察、討論結果:

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爲了使學生獲得關於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徵。

①天空有什麼不同?(夏天的天空多雲。)

②樹木有什麼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田野裏的莊稼有什麼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麼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麼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麼?(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5)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彙報一下。

(2)彙報觀察結果:

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麼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徵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徵(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麼樹開花、什麼莊稼和果實成熟、什麼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麼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於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侷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徵。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穀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佈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着季節的推移有什麼變化。

四、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徵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學做小記者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學做小記者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並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瞭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瞭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並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佈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麼本領嗎?他們去採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麼用具?”引導幼兒瞭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幹什麼?”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幹什麼?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麼想問些什麼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採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願意採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採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麼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採訪的人。”

7.“採訪完後,我們開個‘新聞發佈會’把採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爲了工作和聯繫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採訪用具去採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採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採訪時,“工作人員”佈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後,集中幼兒開“新聞發佈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並宣佈“新聞發佈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採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採訪工作的支持,並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遊戲,遊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並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遊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爲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製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採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並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

中班社會活動:《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特殊的電話號碼(119、110、120)感興趣,在活動中感知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樂意學習撥打特殊電話並正確描述情境,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海報背景圖三幅,正面分別寫着110、119、120,背面貼有雙面膠的卡片若干,活動記錄表張。

2、自制課件,不同的電話機、手機。

活動過程:

一、感知辨別

1、引出特殊的電話號碼

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不同的電話機和手機。小朋友在介紹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時發現,家裏的電話號碼有8位數字,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有11位數字。黃老師還知道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只有3位數字,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碰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使用的,你們知道是哪三個號碼嗎?(110、119、120)

小結:我們班有小朋友知道這三個電話號碼。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或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個數字,這樣記起來容易,撥起來也快。

2、配對遊戲

課件中出示房子着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場景圖與三個電話號碼,請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幅圖。

師:這裏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着火了。/有人生病了。/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師:發生這樣的危險和緊急情況該撥打什麼電話?房子着火了該打哪個電話?

幼119。(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操作課件,將號碼119與着火的房子相配。)

師.原來,發生了火災要打火警電話119。那有人生病了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120。(根據幼兒回答操作課件,110與病人的圖片配對失敗,120配對成功!課件中響起歡呼聲、)

師.這次對了。原來有人突然生病或受傷了要撥打急救電話120。那馬路上有人打架要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配對成功。)

師:對l如果有人打架,周圍的人可以打報警電話110。

拉拉(幼兒喜歡的卡通形象、天線寶寶拉拉j.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知道爲什麼說這三個電話是特殊的電話號碼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幼.因爲這三個號碼是三個數字的。/因爲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時用的。/因爲這三個號碼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師:哦,我也有一個理由,這三個電話號碼在我們國家的每個地方都可以用,而且平時我們不能隨意撥打這三個電話。拉拉,我們說得對嗎?

拉拉小朋友和黃老師都說對了,告訴你們,之所以說這三個電話特殊,還因爲它們都是免費的。好了,現在我們起跟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做個“誰不見了”的遊戲吧(教師播放課件,先同時呈現三個號碼.點擊讓其中一個突然消失,請幼兒說出消失的是哪個號碼,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熟悉並記住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

拉拉、黃老師,你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這麼快就記住了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那麼你們會用這三個電話號碼嗎?

二、模擬實踐

1、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師:拉拉問我們會用這三個號碼嗎?你們會嗎?讓我們試試吧

師:(播放課件,幼兒園大門口的真實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門房間着火了。看,這裏發生了什麼事?誰願意來打電話?

師:記得要像上次火災逃生演習一樣快,要不小火很快就會變成大火。(播放課件,出現電話的圖像,請一個幼兒用真實的電話機邊說邊拔119。幼兒撥完後,課件裏的電話鈴響起,消防員出現在畫面中。)

中班社會活動:給椅子洗洗澡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於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於《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爲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於整個活動, 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於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數量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乾淨,你們看,我的身上很髒,我身上爲什麼會這麼髒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二、我來給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師:你們願意幫助小椅子洗澡嗎?那我們用什麼來給小椅子洗澡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們請它們來幫忙。怎麼樣才能把小椅子擦乾淨?(每個地方都要擦到)

●幼兒嘗試用抹布開始擦洗椅子,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快樂。

2、交流

你是怎麼洗椅子的?鼓勵個別幼兒來示範並用語言表達洗椅子的過程。

3、總結

●胡老師還把擦椅子的步驟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擦椅子,這樣我們會把小椅子擦得更乾淨。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擰一擰;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腳,擦一擦;椅子檔,擦一擦,小椅子,開心啦!)

●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應該怎麼更好地愛護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謝謝你們把我洗得這麼幹淨,以後你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噢!

●我們去看看小椅子幹了沒有,我們帶小椅子一起回活動室吧!

創設情景,幫助產生想幫助小椅子的慾望。

開拓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用什麼材料與方法去進行清潔小椅子。

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並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兒歌,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驟。

通過討論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請到我家來做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請到我家來做客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裏面先要說什麼?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麼?

在別人家裏我們要怎樣表現?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麼?

二、展開

1.經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麼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裏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爲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遊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境佈置“家”進行遊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活動《三隻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爲什麼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於生活,到底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裏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麼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藉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隻蝴蝶還有什麼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中班社會教案:拾到東西要歸還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 (他說了什麼?)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麼? 心裏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麼做的? 心裏怎麼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麼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 那怎麼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 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纔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三) 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講述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瞭解自來水的來源。

2、使幼兒明白水能解渴,應多喝開水。

3、教育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如果沒有水

2、ppt課件:水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活動

1、教師拿着水杯喝水。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喝水嗎

2、請幼兒拿水杯喝水。

提問:喝完水有什麼感覺我們喝的是什麼水

二、瞭解自來水的來源。

1、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裏來的

出示自來水淨水過程圖片,向幼兒介紹自來水的淨水過程

2、江河裏的水我們能直接取出來飲用嗎

江河裏的水不清潔,不能直接飲用,自來水廠把江河裏的水抽上來進行加工、淨化、消毒,變成自來水,透過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我們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

三、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

1、ppt課件:水的作用,瞭解水對人們的作用。

2、ppt課件: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沒有了水,我們就沒有水喝,就會口渴,沒有了水我麼就不能生活。

3、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

(1)教育幼兒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不要隨便把水浪費掉。

(2)水的用處那麼多,我們就應怎樣節約用水

(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提示幼兒講出:

我們洗手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看到水龍頭滴水應立刻關起來

四、活動結束

1、教育幼兒多喝開水。

2、水對人體有好處,對人們也有很多用處,所以,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節約用水,好好保護水資源。

3、記住國家節水標誌,以及世界愛水日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孩子與家人的關係,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際能力。目前有很多家長對幼兒無條件的“愛的傾斜”,並不利於良好家庭關係的建立,但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此活動讓我們的孩子和家長對此問題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感受。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2.用美術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3.在遊戲中觀察媽媽的大手,嘗試用拓印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邀請幼兒的媽媽來園參加活動。

2.和本月過生日的幼兒的媽媽商討過生日的日期,方便家長參與。

3.能分別露出5雙手的一塊大幕布、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這個月是3月,有兩位小朋友過生日,他們又長大了1歲,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

教師請小壽星出來,爲他們戴生日帽。

(2)媽媽知道你們的生日嗎?她們怎麼給你們過生日?(吃蛋糕,送生日禮物……)

(3)你們知道媽媽的生日嗎?這個月哪個小朋友的媽媽過生日?(不知道)

(4)小朋友的媽媽也有這個月過生日的,請她們和過生日的小朋友一起到前面來,大家看看都有誰的媽媽,請她們接受我們給她們戴生日帽,大家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吧。

(5)爲什麼媽媽知道小朋友的生日,你們卻不知道媽媽的生日?(媽媽沒和我說過,媽媽從沒有過過生日……)

2.玩“猜小手、猜大手”的遊戲,激發幼兒瞭解自己媽媽的情感。

(1)咱們和媽媽們玩一個遊戲——“猜小手”。請5名幼兒藏在幕布的後面,只把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請媽媽來找找自己孩子的小手。(媽媽一下子猜出了自己寶寶的手)

(2)咱們再玩一個遊戲:“猜大手”。媽媽和老師同時站到幕布的後面,將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由幼兒來找自己媽媽的手。(沒有一個小朋友能找對自己媽媽的手)

(3)爲什麼媽媽能從那麼多小朋友裏猜出自己寶寶的手,可小朋友卻不能猜出自己媽媽的手?這是爲什麼?

3.回憶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1)媽媽都能猜對自己寶寶的手,說明媽媽很愛我們。請小朋友想想,媽媽做過哪些關愛你的事情?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嘴磕破了,媽媽心疼地抱了我一個晚上;我總是生病,媽媽爲了讓我身體強壯,給我做好吃的,還和我一起跑步鍛鍊身體……)

(2)老師這兒有幾張照片,你們猜猜是誰?先請小朋友看過生日的媽媽年輕時的照片,再對比看現在的照片。

(媽媽年輕時真好看,像大姐姐;媽媽現在的頭髮怎麼短了,不像以前那麼好看了……)

(3)她們爲什麼沒有以前好看了?你們的媽媽有什麼變化呢?爲什麼呢?

(媽媽很辛苦,家裏的飯都是她做;媽媽下班回家還要洗衣服、做飯,手都不光滑了;媽媽都沒時間梳頭,所以把頭髮給剪短了……)

4.畫畫媽媽的手,進一步瞭解媽媽。

(1)媽媽要做那麼多事情,手都變得粗糙、不光滑了,今天請小朋友來拓畫、裝飾媽媽這雙爲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手吧。請小朋友邊畫邊仔細觀察媽媽的手紋,然後將這些手紋線進行裝飾。

(幼兒邊觀察邊畫:媽媽的手好柔軟;媽媽幹活的手真粗糙;我媽媽的手真小,和別人媽媽的手不一樣……)

5.再玩遊戲“猜大手”,讓媽媽感受寶寶的愛。

(1)現在,咱們再玩一次“猜大手”的遊戲。

(2)請媽媽和幾位教師藏在幕布的後面,把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讓小朋友來猜一猜哪雙手是自己媽媽的。(小朋友們都猜對了,媽媽們都歡呼起來)

活動反思

隨着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突然感到:孩子怎麼了?很多時候,父母感到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愛孩子,孩子卻沒有得到滿足,得不到愛的回饋。爲了引導家長正確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知道愛父母,我在設計導入活動時從“說生日”開始,自然地引出活動。我先請幼兒說自己的生日,孩子們不但知道自己的生日,還知道好朋友的生日是哪天,可是班上沒有一位小朋友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生日。

接下來進入的第一個遊戲是“猜小手”,當媽媽一下子猜對自己寶寶的小手時,媽媽和寶寶都高興不已,但並沒有體會到遊戲真正的作用。緊接着第二個遊戲“猜大手”遊戲中,孩子們又無一例外地沒有猜到自己媽媽的手,媽媽們沉默了,孩子們也都不說話了。這兩個遊戲讓媽媽和孩子直觀地感受到媽媽對自己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以及孩子對媽媽的關心卻知之甚少。這裏沒有空洞的說教,卻讓孩子低下了頭,萌發出我也要像媽媽愛我那樣去愛媽媽的情愫。

接下來通過美術活動拓印、裝飾媽媽的大手,在活動中孩子們撫摩着媽媽的手仔細觀察、描畫,他們帶着對媽媽的愛意將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傾注在作品中,並感受着媽媽手的溫暖與柔軟及幹活後的粗糙,更加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最後,我們再一次進行了一次“猜大手”的遊戲,這次幼兒全都找到了自己媽媽的手,從中也讓家長感受到愛是可以培養的。

可以說,這一活動既體現了教育性,又體現了形式的多樣性,同時教師把家長作爲重要的教育資源,將家長同樣視爲教育活動的主體,做到資源互補,體現家園共識、共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