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模板彙編十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中媽媽和寶寶的動作,感受母愛的溫柔。

2.嘗試表達自己對圖畫色彩的感受。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中媽媽和寶寶的動作,感受母愛的溫柔。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清潔寶寶》。

2.畫者簡介與作品簡介。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媽媽的溫柔。

1.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寶寶,你的媽媽做過一些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媽媽很愛你呢?

2.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寶貝,媽媽總是溫柔地愛寶寶。

三、引導幼兒欣賞封底的名畫《洗澡》。

1.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畫面的內容。

----美國的一位畫家卡薩特,畫了一幅《洗澡》的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畫面都有誰?她們在幹什麼?

----畫面中媽媽和小女孩的眼睛在看什麼地方?

----你覺得這位媽媽怎麼樣?你覺得這時的寶寶在想什麼?

----你喜歡這幅畫嗎?喜歡這幅畫的什麼地方?

2.請幼兒觀察並感受畫面的色彩。

----這幅畫面中都有一些什麼顏色。

----媽媽裙子上的條紋和洗腳盆哪裏的條紋的顏色是一樣的?

----能說說是什麼顏色嗎?

----想象一下,如果畫面沒有白色,你會喜歡這幅畫嗎?(讓幼兒感受到這幅畫中白色也是一種重要的顏色)

四、欣賞封底小朋友的作品。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的“洗澡”和“刷牙”的作品。

2.這是用什麼筆畫的?

3.你覺得畫面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五、小結。

活動反思:

在每次名畫欣賞中,效果總是不太理想,分析原因,估計主要是因爲這樣的畫作他們不喜歡,不像卡通圖片這些顏色鮮豔、淺顯易懂;還有就是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前一個問題不感興趣,第二個問題就不聽了,就玩別的去了。這幅畫反應的是媽媽愛寶寶的情感,只有幾個孩子感受到了畫面傳遞出的母愛親情,表示要永遠愛自己的媽媽。在以後的名畫欣賞中,還要加強反思,如何讓幼兒認真聽、仔細看。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裏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麼遊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欣賞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幹什麼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麼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遊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評析:以故事導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鬆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裏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着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視聽的雙重體驗,配上拍拍手,點點頭等身體動作,幼兒對歌曲的內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師手指表演及範唱歌曲師:剛纔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癢癢”,唱得是誰給誰撓癢癢?(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瞧!毛毛蟲唱着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毛毛蟲爬出來,另一隻手張開五指表現大樹形象)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的哪裏停下來了?(樹腳下)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嘍!(範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癢癢撓得真舒服呀!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評析:手指遊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遊戲形式,教師範唱和示範性的手指遊戲,將幼兒帶入一個遊戲的情境中,激發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願望。)

(4) 引導幼兒帶着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師:一條毛毛蟲唱着歌爬出來了。“大樹爺爺,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遊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癢癢一定更開心。(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量的手指表現毛毛蟲爬行和撓癢癢動作)(評析:手指遊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癢癢的手指遊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覆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鬆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遊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癢癢,幼兒發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願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遊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遊戲。(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遊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遊戲,爲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遊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

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鬆愉悅地心理環境和遊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遊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遊戲和情境表演遊戲。尤其是手指遊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鬆和愉悅。 藝術活動的價值在於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癢癢” 旋律優美、內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遊戲,幼兒的學習即遊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爲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於創設有趣的遊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癢癢體現一個“趣”字,手指遊戲學唱歌曲體現一個“趣”字,情景表演遊戲同樣體現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纔是有效地學習。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寬鬆的心理環境還是有趣的遊戲情境的創設,都較好地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願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後一個遊戲環節中,幼兒通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遊戲,則體現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課題:風兒找媽媽

活動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與別人協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風琴、散文錄音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師聲問好。師:歡快的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也快樂的動起來吧!讓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2、 幼兒演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進行律動活動。

二、新授部分

1、 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假若你與你媽媽走散了,你會怎麼樣呢?講述故事

提問:風兒問過誰?風兒捎給媽媽什麼話?風兒是怎樣找媽媽的?

2、 發聲訓練

3、 學習新歌

(1)、教師範唱,讓幼兒聽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2)、讓幼兒聽錄音範唱。

小朋友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的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拍。

(3)、幼兒跟教師朗誦歌詞,體驗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4)、幼兒跟唱,可採用多種形式演唱,教師隨時進行評價。

(5)、幼兒隨琴有表情的演唱。

風兒問過誰?(讓幼兒重點學習休止符與弱起拍的唱法)

風兒捎給媽媽什麼話?(重點:最後一句漸慢結束)

(6)、用樂器爲歌曲伴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4、 練習雙聲部合唱(一組哼唱,一組唱歌詞)

5、 延伸:編寫第三段歌詞

(1)、風兒找到它的媽媽了嗎?你們願意幫幫風兒嗎/小朋友們想想風兒的媽媽會在哪裏?如果你找不到媽媽時,你會怎麼做?教師引導幼兒爲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2)、請小朋友演唱所編歌曲(太陽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風兒風兒還在刮,他在找媽媽。問過小朋友,問過老師,請你幫我找媽媽,風兒想回家。)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不但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還會爲歌曲伴奏,並會編寫歌曲。用兩個聲部合唱。真是讓老師高興極了!你們高興嗎?

聆聽散文(風兒和我),安靜休息。自然結束!

教育反思:

通過演唱歌曲《風兒找媽媽》,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也能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媽媽的把我們養大不容易,知道母愛的偉大,長大後要好好孝敬父母。同時幼兒學會了創編歌曲,知道了休止符的唱法,在練習雙聲部合唱的基礎上,體驗了與別人協作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聲音辨別樂器,並能找到相應的擺放位置。(這一目標對於小班幼兒獨立完成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尤其是要能找到相應的位置估計大部分幼兒沒有辦法完成,所以教師要及時加以指導。)

2、能仔細聆聽聲音,按規則操作。

二、活動重點:

能夠仔細聽辨聲音,認真操作活動材料。

三、活動準備:

鈴鼓、三角鐵等樂器。活動材料第6頁

四、活動過程:

(一)、什麼樂器在唱歌。(這一環節通過三個步驟幫幼兒記住打擊樂器的名稱。如:先介紹“這是鈴鼓“;介紹完五種樂器之後,可以讓幼兒指認鈴鼓在哪裏;最後指着鈴鼓問”這是什麼“,看幼兒能否準確說出鈴鼓的名稱。如果幼兒因爲種類多而記不住,可以將樂器投放到區域角進一步加以鞏固。)

1、教師一次介紹樂器的名稱並演奏,幼兒根據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指認“xx(樂器名)在哪裏”。

2、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樂器發出的聲音,辨別是什麼樂器在唱歌。

3、請個別幼兒蒙上眼睛,聽聽什麼樂器在哪個位置唱歌。

(二)、樂器在哪裏(這一環節教師再幫幼兒梳理一遍各種樂器的聲音特點,以便更好地開展下一個環節的活動。)

1、出示格子底板,將鈴鼓、三角鐵、圓舞板、雙向筒、鼓的圖片貼在相應的格子裏。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或幼兒)一次演奏五種樂器。幼兒睜開眼睛,根據聽覺辯論“十字格”中相應的樂器。

(三)、樂器位置在哪裏

1、翻到幼兒操作材料第6頁。(這一環節教師一定要把操作要點跟幼兒落實清楚:先找藍色的“十字格”圖裏的樂器,再看看空白“十字格”中的符號“▲”,分別與什麼樂器的位置相對應。)

2、請幼兒先用手指做連線動作,確定之後再把樂器和十字格中相應位置的“▲“連上線。

3、巡迴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指導。

五、活動延伸:,可以將樂器投放到區域角進一步加以鞏固,使幼兒知道樂器的名字。

六、附欄:

七、活動反思: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用各種形狀的紙拼貼創作各種各樣的魚。

2.體驗創作各種各樣魚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色紙剪成大小不一等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幾何形狀。

2.A4藍色色紙。

3.膠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拼貼好的魚,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拼貼祕密。

1.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有幾條魚。

2.有小什麼顏色的魚。

3.魚兒是什麼變成的?

4.你想變一變嗎?

二、教師示範,幼兒觀察。

三、幼兒拼貼教師巡迴指導。

1.請幼兒每人去一張藍色色紙,在上面用各種形狀的紙拼貼成一幅有魚兒的畫,可以拼一條魚,也可以拼出多條魚。

2.幫助個別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3.完成拼貼後,請幼兒用水彩筆畫上水草、鵝卵石等裝飾物。

四、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

五、集體分享、交流。

六、總結、評價、收拾、整理。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春雨的聲音,理解小雨和種子之間的關係。

2、通過欣賞教師演唱,學會用輕輕的聲音演唱“沙沙沙”和種子“在說話”

3、樂意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活動準備:

沙球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教師搖動沙球,並提問:

師: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麼聲音?

二、欣賞歌曲《春雨沙沙》

(1)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雨沙沙》

師:剛纔,你聽到誰在說話?它在說些什麼?

(2)教師帶領幼兒跟唱歌曲,提醒幼兒在“沙沙沙”處和種子“在說話”處用輕輕的聲音演唱。

三、表演歌曲。

(1)教師啓發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小雨和種子,鼓勵幼兒邊唱歌邊表演。表演完畢後互換角色。

四、音樂遊戲《豬籠草》

師:春雨沙沙沙,種子發芽啦!春雨沙沙沙,種子長大啦!一隻小飛蟲飛過來找吃的東西啦,小飛蟲你可別吃我們的種子呀!怎麼辦,你有什麼好辦法呢?彆着急豬籠草正在等着小蟲子呢?(遊戲開展1-2遍)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7

幼兒園小班新版藝術活動教案:《小手拍拍》(音樂遊戲)

藝術活動:《小手拍拍》(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能跟隨伴奏有節奏地邊唱邊指五官以及身體的其他相應部位。

2、能積極參與、大膽表現,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小手拍拍》,播放器。

活動過程:

1、介紹遊戲的玩法和規則。

(1)玩法:全體幼兒坐成半圓形,面向老師,一邊唱一邊拍手,同時身體隨音樂輕輕搖動。兩手握拳,唱到"手指伸出來"時,伸出食指。唱到"眼睛在哪裏"時,教師邊唱邊問。唱到"眼睛在這裏"時,幼兒回答,並用食指指出眼鏡的位置。

(2)指導隨歌詞的指令指出相應動作,動作符合音樂的節奏。

2、幼兒初步熟悉動作與歌詞後,嘗試隨教師邊唱邊有節奏地做動作。

3、啓發幼兒想出五官以及身體的其他各部位,編入歌曲進行演唱與遊戲,想出的幼兒可以做"小老師",在第⑤小節處問,其他幼兒答。

4、幼兒熟練後,自由兩兩結伴,聽音樂邊唱邊相互問答與遊戲。

5、利用多種形式來遊戲。

6、師幼共同評價,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用圖形粘貼頭飾的方法,培養幼兒對粘貼頭飾的興趣。

2、幫助幼兒複習、鞏固對各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小白兔頭飾一個,各種頭飾範例、皮筋、裝訂器。

2、幼兒操作材料:大圖形紙卡若干,大小同的幾何圖形若干,糨糊、抹布、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戴着小白兔頭飾,走進教室,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老師頭上戴的是什麼小動物頭飾?你們仔細觀察小白兔頭飾是用什麼圖形粘成的?它的兩隻耳朵是什麼圖形?它的兩隻眼睛是什麼圖形?”

2、教師出示各種頭飾範例,請幼兒欣賞。

“你們看,頭飾上都是誰?這些頭飾都用了哪些圖形?”“它們哪些部分的圖形是一樣的?”

3、教師講解示範粘貼方法。

(1)可以任意選擇一張大圖形紙卡做小動物的臉。

(2)再選出眼睛和耳朵的圖形,注意兩隻眼睛,兩隻耳朵的圖形要一樣,大小要相同。

(3)然後再選出嘴和鼻子的圖形。在眼睛、耳朵、鼻子、嘴等圖形背面分別抹上糨糊,抹的時候要少一點,並把它們粘到大圖形紙卡的適當位置。

(4)用抹布把手擦乾淨,需要添畫的用彩筆進行添畫。

4、幼兒創作頭飾。

(1)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五官粘貼位置。

(2)幼兒做好頭飾後,教師幫助訂上皮筋。

(3)鼓勵幼兒做的與教師不一樣。

5、遊戲“圖形樂園”。

(1)介紹遊戲名稱,請小朋友把自己創作的頭飾戴好,到圖形樂園裏玩。

(2)講解遊戲玩法。

a.介紹遊戲場地。

向幼兒介紹六種圖形樂園:圓形樂園、正方形樂園、三角形樂園、梯形樂園、半圓形樂園、橢圓形樂園

b.到圖形樂園玩的要求是:你的臉是什麼圖形,就到什麼圖形樂園裏玩。

c.小朋友要互相看,誰找錯了樂園。

請找錯的小朋友再玩一遍。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節奏美,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並大膽表達。

3.理解兒歌內容,嘗試大膽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玩具小手 洗臉、漱口、穿衣的圖片 兒歌音頻 幻燈片等

活動重點

學會安靜傾聽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表演兒歌,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過程

一、利用手指遊戲,瞭解小手的作用

1.師幼一起做遊戲“聽我說、跟我做”,激發幼兒對手的興趣,認識小手。

師:(1)剛纔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遊戲,現在請數一數你有幾隻手?比一比你的兩隻手是不是一樣大?(知道兩隻手合起來是一雙手。)(2)伸出我們的雙手,數數一共有幾個手指頭?(從拇指開始,按次序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數好後再換一隻手數。)

2.根據出示的玩具小手和圖片的提示,請幼兒說說、做做穿衣、扣*等動作。

師:我們的小手能做什麼?

二、安靜傾聽,感知兒歌的節奏感

1.播放音頻,請幼兒安靜傾聽兒歌。

師:你聽到了小手能做什麼事情?

2.教師結合圖片朗誦兒歌,使幼兒感知兒歌押韻的特點。

三、利用幻燈片教師有感情朗誦,使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教師播放幻燈片,根據圖片提示,請幼兒學說兒歌內容。

四、師幼表演兒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演,並朗誦兒歌

播放兒歌音樂,教師與幼兒一起伸出小手,表演兒歌。

小結:我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纔是最棒的小寶寶。

活動延伸

利用丙烯顏料進行手印畫:《我的小小手》。

附:

我有一雙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

一隻左來,一隻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個手指頭,

有了這雙小小手,

能洗臉來,能漱口,

會穿衣,會梳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反思

直觀的教具能幫助幼兒更好的瞭解小手的作用。由於小班幼兒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因此,教師準備了各種貼近生活的圖片,來拓展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培養幼兒對使用顏色的興趣。

2、練習畫橫線和豎線,鍛鍊手腕的靈活性。

3、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油畫棒、白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穿了一件什麼衣服?"

"格子在哪裏?請你用手來指一指。"

◆"我們互相看一看,找一找,還有誰也穿了格子衣服?"

2、引導幼兒用手比劃橫線和豎線。

◆探索橫線和豎線的畫法。

師:"這些格子衣服,都是用格子布做成的。我們就來畫一畫格子布,好嗎?"

◆幼兒在白紙上練習畫橫線和豎線。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交流畫格子的經驗。

◆請幼兒互相欣賞,互相介紹,說說自己畫的是什麼顏色的格子布。

◆將幼兒畫的格子布展示在黑板上。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

◆教師小結:

小朋友畫了各種顏色的格子布,有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橘黃色的等等。我們先從左到右畫橫線,再從上到下畫豎線。如果畫得稀,格子就大,如果畫得密,格子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