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錦集九篇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錦集九篇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和家長利用廢舊材料共同製作時裝。

2、要求服裝設計新穎獨特。

3、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設計好服裝製作圖

2、 每個家庭準備好製作服裝的材料(如舊報紙、光碟、空煙盒等)

3、 寫通知,打圖片,記錄表

4、 準備場地,已做好的環保時裝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觀看圖片及服裝時裝分爲裙子、上衣、褲子,他的線條有簡單,有複雜的,請李老師現場製作出漂亮的時裝。

問:李老師是用些什麼廢舊材料製作的?你想成爲一名小設計時嗎?請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出你喜歡的時裝。

2、 家長和幼兒共同製作時裝,發放記錄表,請家長記錄孩子的製作過程。

3、 家長和幼兒上臺表演。(故事、兒歌、歌曲、舞蹈)

1) 有序的上臺。

2) 隨音樂節奏做動作。將時裝展示出來。

3) 請家長填活動反饋表,反思心得。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2

1、畫五官

遊戲準備:黑板一塊,上面畫有娃娃頭兩個;粉筆;眼罩兩個。

遊戲玩法:幼兒在間隔黑板適合的位置,戴上眼罩,由教師或家長引領到黑板前,在黑板上的娃娃頭中填畫上娃娃的五官。畫得好的嘉獎小粘貼或在其手臂上蓋一個小印章

2、我是小小領路人

遊戲目標:培養幼兒與成人的合作能力。

遊戲準備:雪碧瓶或鮮橙多瓶10個,給瓶子罐好水,間隔着擺成兩條,紅綢帶兩條。

遊戲玩法:爸爸或媽媽和小朋友站在起點處,遊戲開始,爸爸或媽媽用綢帶蒙好眼睛,小朋友牽着爸爸或媽媽的手繞着瓶子走S路線。走到終點後瓶子不倒下爲勝。

3、袋鼠跳跳跳

遊戲規則:腳不能碰倒瓶子,途中碰倒均爲無效。

遊戲玩法:幼兒當小袋鼠套進老師準備的袋子了,袋鼠爸爸或袋鼠媽媽站在"小袋鼠"後面捏住袋子兩角與孩子一起從起點跳到終點,五隊爲一組進行比賽,前三名得五角星。

4、寶寶爭奪賽

遊戲規則:寶寶必須在圈內,出圈者犯規。

遊戲玩法:每組選4--5名家長,站入繩圈內。孩子站在家長對有一定距離處。聽令後,家長去爭奪自己的寶寶,先奪到的家長爲勝。

5、全家樂翻天

遊戲規則:一次活動後如沒有家庭出局的,則對摺一次報紙,再繼續遊戲,直到有家庭出局爲止。

遊戲玩法:參賽的家庭進場後,找到一張報紙在旁邊站好,遊戲開始後聽音樂踏步,音樂停止時馬上站到報紙上待老師來檢查,如果腳在報紙外的家庭則被出局。

6、搬家樂

遊戲玩法:家長和孩子兩人執一張平鋪報紙,上面放若干海洋球,用報紙運海洋球至籮筐處,在規定的1分鐘內搬得最多的爲勝。

遊戲注意:1、搬運途中報紙破損則淘汰。2、報紙必須平展。

7、夾球跳

遊戲玩法:孩子將刺球夾在膝蓋處往前跳,跳至家長處,將球交給家長,家長將球夾在膝蓋處往回跳,完成任務且球不掉下的家庭優勝。

8、大地福娃拼圖

遊戲目標:培養幼兒對物體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遊戲材料:5幅100cm*120cm印有福娃的KT版,自由分割成10-12塊拼圖

遊戲規則(玩法):參賽者在規定時間內,將打亂的福娃圖片拼好,以正確率高和速度快爲勝。

9、騎馬揪尾巴

遊戲目標:發展幼兒四散追、捉、跑及快速反應的能力

遊戲材料:竹竿10根當馬(竹竿頂部裝飾上馬頭),布條10條當尾巴。

遊戲規則:每次遊戲10人一組。遊戲開始前,每人身後繫上"尾巴",騎上"馬",聽到"開始"口令,在規定範圍和時間內騎馬走動去揪他人的"尾巴",同時又要保護好自己的尾巴,遊戲結束時揪的"尾巴"最多的幼兒獲勝。

注意事項:必須騎在"馬"上去揪別人的尾巴。

10、我爲奧運贏獎牌

遊戲目標:培養幼兒的平衡能力和方向感。

遊戲材料:黑板一塊,上貼有奧運五環,每個五環中間有一枚金牌(銀牌或銅牌);矇眼布(或面具)若干。

遊戲規則(玩法):幼兒蒙上眼睛,轉三圈,到達指定地點(黑板)後,摸到金牌爲滿分,摸到銀牌8分,摸到銅牌5分。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奶奶等婦女的節日。

2、通過親子活動,萌發關心長輩的情感,增進與長輩之間的感情。活動準備:大鼓、球、佈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旺仔饅頭、橘子、桂圓、勺、氣球、面具等。活動過程:

一.遊戲:寶寶找媽媽――媽媽們戴上面具,孩子們分別去找自己的媽媽。

師:寶寶們,媽媽都戴上面具了,我們一起去找找自己的好媽媽,找到了就請媽媽坐上你的小椅子。

二. 談話:“媽媽(奶奶)真辛苦”

師:每年的3月8日是婦女節,就是媽媽、奶奶、外婆、阿姨等等女性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媽媽請到我們幼兒園裏過媽媽的節日了,開心嗎?

——請幼兒媽媽向幼兒介紹自己從早上起牀到晚上睡覺這一天中自己所做的事情。重點說說在家忙許多家務,關心寶寶;在單位還有繁重的工作。

——幼兒互相說說自己媽媽或奶奶、外婆在家怎麼關心自己的。

三.幼兒表演環節

師:媽媽每天都這麼辛苦,我們愛不愛媽媽?媽媽好不好?那現在我們就一起唱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送給媽媽,祝媽媽節日快樂!好不好?

四.互動環節

(1) 擊鼓傳花遊戲規則:老師背對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裏,哪個小朋友就和媽媽表演一個節目。遊戲反覆進行。

(2) 小腳踩大腳 遊戲規則:小朋友的腳穿上鞋套踩在媽媽的腳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隊先走到終點,先到終點的那一隊爲勝。遊戲可反覆進行。

(3)踩氣球遊戲規則:幼兒在腳上系兩個氣球,媽媽去踩其他幼兒的氣球(一分鐘),最後看誰剩下的氣球多爲勝利。

(4)“揪尾巴” 遊戲規則:媽媽遊戲規則遊戲將自己的孩子背起來在保證自己孩子不從自己的背上掉下來的同時去揪別的家長的尾巴,揪掉尾巴的家長取消遊戲資格。一次8組家庭參加逐漸淘汰。

(5)媽媽找寶寶師:一開始我們寶寶玩了找媽媽的遊戲,寶寶們都很幫,一下子就找到了媽媽,那我們現在也考考媽媽,好不好?矇住媽媽的眼睛,讓媽媽來找我們好不好?但你們一定不可以有聲音哦。

(6) 剝橘子、桂圓,用勺喂媽媽吃旺仔饅頭師:媽媽平時很辛苦,以前在家裏,都是媽媽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讓媽媽好好兒休息一下,我們自己來剝橘子給媽媽吃,好嗎?看一看,哪個寶寶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7) 贈送禮物媽媽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等作品送給自己的媽媽,讓她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五.活動結束師:今天我們寶寶和媽媽歡聚一堂共度媽媽的節日,開心嗎?我們寶寶以後要做讓媽媽天天開心的寶寶,最後我們在一起送媽媽一首《媽媽節》的兒歌,祝所有媽媽們青春永駐、幸福永存!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4

大龍球

主要目標:練習寶寶手眼協調能力,使寶寶感受肢體運動的樂趣。

活動材料:大龍球、空花球。

音樂:舒緩、優美的音樂。

指導要點:讓寶寶趴在大龍球上,在寶寶前方的地上放一個小空花球,家長雙手握住寶寶的小腿,向前方滾動大龍球,使寶寶的小手觸摸到前方地上的小空花球。當寶寶抓住時,大龍球往後滾動,寶寶即成半站立姿態。再把寶寶手中小空花球放到地上,遊戲繼續重複進行。當寶寶不願再玩時,可以讓寶寶斜躺在球上,家長向前後左右方向慢慢地滾動大龍球,使寶寶全身肌肉放鬆。然後,家長可與寶寶一起自由地玩大龍球。

爬過山坡拍響鈴

主要目標:練習手膝爬行過障礙。

活動材料:響鈴若干個,鬆緊帶l根2。3米長,山坡(自制)。

指導要點:①家長與孩子同坐在地毯上的一端,面向山坡和掛響鈴處。教師對孩子說:“寶寶,老師這裏有好玩的`響鈴,爬過來,玩響鈴吧。”家長鼓勵孩子爬過山坡拿響鈴,家長要重點指導孩子爬行的方法。②孩子練習用手拍打響鈴或由家長扶着身體用腳踢響鈴,使響鈴發出響聲,家長與孩子共同遊戲,根據孩子的興趣可反覆進行2~3次。

建議:①自制的山坡一定要穩固,以免孩子翻過山坡時摔下來,把孩子弄傷。②在家裏,家長可用牀上的枕頭做障礙,在不同的位置用有趣的玩具引誘寶寶練習爬行的動作,促進寶寶肢體的協調能力。

找皮球

主要目標:練習改變方向爬行。

活動材料:小皮球若干個。

指導要點:教師拿出一筐小皮球,將球拋撒在活動室裏,並對孩子們說:“快爬過去撿皮球呀。”家長在寶寶快要追到球時,再輕輕將球踢開,鼓勵孩子繼續爬。在活動中要根據孩子的體質狀況掌握運動量,不要使寶寶過度疲勞、興奮。當孩子拿到球后,家長要及時鼓勵寶寶。

爬大山

主要目標:練習爬行翻越的能力,通過親子游戲,增強親子情感。

指導要點:家長躺下當做大山,邊說兒歌邊讓孩子往家長身上爬,當爬上大山的山頂時,家長和寶寶親一親、抱一抱,然後爬下山。

兒歌

爬爬爬,爬大山,

爬上大山看一看,

大山高,大山大,

山上風光美如畫。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實物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我們從生活中易見的蔬菜出發,引導幼兒探索、觀察蔬菜的形形色色,並親自動手來洗以西、切一切各種蔬菜,活動室儼然變成了一個“食品加工坊”或者說是“操作間”。《綱要》指出:要給幼兒創設一個適於探究、適於活動的環境。爲此,爲了滿足幼兒的興趣,支持幼兒的想法、活動,倡導“做中學”的理念,我設計了“彩色麪條”這一活動,選擇了幼兒天天食用的新鮮蔬菜並榨成汁,讓幼兒親自動手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將菜汁與麪粉攪拌揉成麪糰搓成麪條,並分享品嚐。一方面孩子鞏固認識了常見蔬菜,瞭解其不同吃法,另一方面又滿足了孩子參加勞動的願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嘗試選擇用手工與機器兩種方法制作麪條,能添加蔬菜汁製作彩色麪條。

2、感受中國傳統的麪條飲食文化,瞭解現代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壓麪條機器3—5臺,面板、擀麪杖、刀4套,菠菜汁、西紅柿汁、雞蛋、小勺等若干,麪粉、面盆、小碗若干,箅子、塑料袋若干、榨汁機兩個。圍裙、廚師帽若干。

活動流程:

一、討論、交流麪條的種類。

“我們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你們最喜歡吃什麼呢?”

“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食物看看是什麼?”

“哪位家長想給孩子們介紹一下你都知道的或者吃過哪些特色麪條。”

二、討論麪條的製作方法,激發製作慾望。

“麪條我們都吃過,那你知道麪條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你有什麼製作麪條的好方法呢?小朋友說一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一說。”

“麪條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麪條的種類也數以千計。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我國一些城市的特色面及製作方法吧。”

三、自主選材做麪條,體驗製作的快樂。

1、認識做麪條用到的材料:蔬菜汁、面板、擀麪杖、麪條機等。

“你認識這些工具嗎?它有什麼用途?”

2、幼兒自主選材探索、製作彩色麪條,家長指導。

“請用你的方法制作彩色的麪條吧。”

四、展示麪條,講解制作方法。

“在小朋友和家長的配合下,各式各樣的五彩麪條做好了,介紹一下我們的勞動成果吧。”

五、歡樂聚餐、分享品嚐。

“讓我們一起老品嚐我們親手製作的五彩麪條吧。”

六、活動延伸

“麪條在中國算是一道有文化的主食,既經濟又能填飽肚子,東南西北中把它稍做改造,就能煮出麪條的百種味道,小朋友在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更多的製作麪條的方法。”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與家長積極嘗試用大紙箱玩各種遊戲。

2、幼兒與家長同時享受角色扮演的樂趣。

3、讓家長懂得一些廢舊物品更能開發孩子智力。

4、培養人與人之間的一些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紙箱若干、膠帶若干。

2、錄音機、磁帶(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聲中家長與幼兒進入活動室,教師首先感謝家長在百忙之中來參加親子活動,然後出示紙箱請幼兒和家長說說紙箱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用紙箱做遊戲

告訴家長和幼兒,老師能用紙箱做很多好玩的遊戲。

1、遊戲:小雞出殼了(讓幼兒體驗躲藏的快樂)

(1)教師示範:教師藏在紙箱中,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小雞小雞多大了,伸伸腦袋出來了,小雞小雞多大了,拍拍翅膀出來了,小雞小雞多大了,兩條小腿出來了,小雞小雞多大了,高高興興蹦出來了。”

(2)請家長在紙箱兩側挖上小窟窿,幼兒藏在紙箱中,告訴幼兒,現在紙箱變成蛋殼了,幼兒是蛋寶寶了,媽媽是雞媽媽了,雞媽媽提問“小雞小雞多大了”,教師與幼兒邊回答邊做“小雞出殼”的遊戲。

2、遊戲“我是火車小司機”(體驗開車的快樂,並同時瞭解一些城市名)

請幼兒和家長手拿紙箱一個跟着一個走,並念兒歌:“嗚——我的火車就要開了,開到哪裏去?開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去,嗚——咔嚓、咔嚓……”

3、引導幼兒把紙箱變成坐墊(培養幼兒關心長輩)。

孩子們,剛纔媽媽陪我們一起做了很長時間的遊戲,是不是有點累了,我們給媽媽捶捶背,揉揉腿好不好?可是坐在地上有點涼,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把紙箱變成坐墊)小朋友這個辦法真好,現在我們讓媽媽坐在上面,我們給媽媽捶捶背,揉揉腿好不好(在音樂聲中幼兒給媽媽捶背,揉腿)。

4、家長和幼兒共同探索紙箱的玩法

(1)與家長交流:其實我們有時候並不一定是多給孩子買很多昂貴的玩具才能開發孩子的智力,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給孩子買來玩具,只不過當時孩子很愛玩,但過幾天新鮮勁一過,就扔了。而現在這個廢舊紙箱,沒花錢,我們就找了這麼多的玩法,而且孩子們還很愛玩,現在請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探討一下紙箱還有哪些玩法好不好?看那個家庭能找出更好的玩法,等一會兒我們交流一下。

(家長和幼兒共同探索紙箱的玩法,提醒家長,也可多個家庭共同探討。)

(2)各家庭或各組家庭展示紙箱玩法

a、電視機:把紙箱的頂部和底部剪去,家長和幼兒把頭伸進裏面表演節目。

b、過隧道:一個紙箱一個紙箱的上下通開用膠帶粘在一起,幼兒從這頭爬到那頭玩過隧道的遊戲。

c、車輪滾滾:把很多紙箱拆開用膠帶粘成或縫成一個大圈,家長和幼兒站在裏面慢慢的向前滾動,還可以粘成兩個,分成兩組進行比賽。

三、告訴家長,不光是紙箱,還有一些其他的廢舊物品,只要消好毒,沒有危險性的都可以作爲孩子的玩具,並且孩子們還會興趣特濃。讓我們分成兩大組,走進我們的大車輪,開着到外面去做遊戲好不好?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7

適合年齡:1歲至1.5歲

活動目標:聽到自己的名字後能大膽舉手示意。

活動準備:小猴子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搖鈴鼓邊唱《坐好歌》,保持與寶寶平等的體位,身體隨音樂節拍自然擺動,家長聽到教師的歌聲後,和寶寶一起收拾玩具,然後帶領寶寶坐在教師的對面,呈半圓形或扇形,準備開始點名遊戲;

2、教師出示小猴子,引起寶寶的興趣,教師點名請寶寶舉起小手向小朋友打招呼,寶寶做完這些事情後讓小猴子親親寶寶,表示鼓勵;

活動指導:

對於膽小、怕生的寶寶,家長不要着急,要用親切的語言鼓勵寶寶站起來並舉手示意。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8

活動時間:

年 月 日上午9:00

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製作活動提高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增進親子感情。

2、親子共同感受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1、面具模型一個。

2、家長自備各種裝飾材料:如光片、彩紙、彩色雞毛、花邊等。班級準備:剪刀、膠水、雙面膠、橡皮筋。

3、舞曲音樂《幸福拍手歌》《找朋友》《新年好》

活動過程:

1、家長和幼兒準時到達班級教室。

2、主持人致開幕詞。

3、親子製作“美麗的面具”

(1)主持人教授製作方法。

(2)各家庭自由製作,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動腦設計,在製作過程中讓幼兒動手參與。

4、製做完成後,以家庭爲單位,模仿時裝表演的形式進行面具展示。

5、化妝舞會“快樂的新年”

幼兒和家長戴好自己製作的面具,隨着音樂一起跳舞,共同感受新年的快樂。

(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9

一:給小兔送青菜

1、蒙氏活動《線上精靈》

活動目標:

(1)穩定寶寶情緒,爲進行下面的工作做準備;

(2)練習平衡,矯正腳型,培養優雅的走姿、體態;

(3)學會等待,培養專注力。

2、點名遊戲。

教師向家長介紹活動目標和要求:家長鼓勵寶寶聽到點名後,能大膽走向教師。對於膽小的寶寶,家長可牽着寶寶走向教師。

教師邊拍手邊唱歌曲:“×××,×××,你在哪裏”請寶寶大膽地走向老師,並回答“老師,我在這裏”。(老師擁抱每位寶寶,拉近距離)

3、奧爾夫親子游戲《會跳舞的線》。

活動目標:

(1) 通過線的變化感知直線和曲線,並能用身體動作簡單的表現。

(2) 和媽媽一起玩線,變線,感知親子玩線的快樂。

活動準備:

用皺紋紙剪成的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受直線和曲線,直線跳波浪舞和圓圈舞。

(1) 直線跳波浪舞。

教師:分別拉住線的兩端,上下抖動手腕,直線跳波浪舞。

(2) 直線跳圓圈舞。

教師:抓住線的一端,手畫圈,直線跳圓圈舞。

二、媽媽和寶寶一起讓直線跳波浪舞和圓圈舞。

(1) 一起跳波浪舞。

師:媽媽抓住線的一端,寶寶抓住線的另一端,媽媽和寶寶手腕上下抖動,直線跳波浪舞。

(2) 一起讓線跳圓圈舞。

師:媽媽抓住寶寶的手,和寶寶一起手畫圈,直線跳圓圈舞。

三、用身體變線,嘗試用身體表現線的變化。

(1) 身體的線跳波浪舞

師:把手臂伸直,也變成一條直線了。手臂上下動,也跳波浪舞拉!

(2) 寶寶和媽媽線連線跳圓圈舞。

師:媽媽和寶寶身體的線連起來,跳圓圈舞。

休息活動:家長帶寶寶喝水、拉尿。

3、生活空間:《摘青菜》

活動目的:

練習寶寶手的精細動作,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綠色皺紋紙、小簍子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示範摘菜,向家長介紹遊戲的目的和要求:鼓勵、指導寶寶自己動手把紙撕成長條,在家讓寶寶自由自主地撕紙,訓練寶寶撕的動作,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2、寶寶領取活動材料,在家長的鼓勵下自己摘菜(撕紙)。

3、寶寶把摘好的菜送給王姐姐清洗。

4、感統遊戲: 《給小兔送青菜》

活動目標:在成人的幫助下學走走平衡木,發展平衡能力,培養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平衡木寬20cm左右,長1米左右的平衡木兩個,已撕好的紙條和小兔瓶。

活動過程:

1、介紹遊戲的目的和要求:鼓勵、引導、表揚寶寶,讓寶寶自己嘗試過橋,發展其平衡能力。

2、練本領過小橋:寶寶自由地自己走平衡木,家長在一旁給予鼓勵。

3、給小兔送青菜:在家長的幫助下有序地排隊,自己走過平衡木把青菜送給小兔。

5、情感空間:《小兔跳跳》

活動目的:增進親子感情,感受兒歌的節奏,發展寶寶跳的動作。

活動準備:優美、舒緩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示範念兒歌和動作,請家長帶着寶寶跟老師拍手念兒歌。

2、介紹遊戲的目的、要求:家長和寶寶面對面站好,托拉着寶寶的雙手或託着寶寶的手臂進行遊戲。在抱着寶寶轉的時候,注意寶寶的安全。

3、寶寶和媽媽跟着老師,邊念兒歌邊遊戲。

“小白兔,跳跳跳,一跳跳,二跳跳,三跳跳,四跳跳, ”家長托拉着寶寶的雙手或託着寶寶的手臂原地一句一跳,“五—抱抱”家長抱起寶寶轉一圈,“噓—滑下來”家長很快地將寶寶從上向下順着身體滑下來。

6、再見時光:

道謝:媽媽今天辛苦了,請寶寶親親媽媽,說謝謝媽媽。

家長一定要寶寶親親媽媽說謝謝媽媽,從小培養寶寶良好的行爲品德。

再見:家長帶着寶寶伴隨着音樂找一個小夥伴一起唱歌,拍手、拉手、說再見;第二遍時,請家長幫助寶寶換一個小夥伴一起唱、跳《再見歌》,並和小夥伴、老師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