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範文五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範文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範文五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不同的太陽,感受線條與形狀的變化所形成太陽的獨特造型。

2、探究不同線條的表現方法,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線條、色塊大膽表現太陽的光芒。

3、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嘗試運用不同的線條與形狀,表現太陽的獨特造型。

活動難點:探究不同線條的表現方法,運用自己喜歡的線條與色塊大膽表現太陽的光芒。

活動準備:

1、範例:線條和圖形造型的圖片1張,太陽圖形2張。

2、幼兒作畫材料:勾線筆、彩色紙(紅色、橘色、黃色)幼兒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欣賞不同的線條與形狀,感受造型的變化。

師:今天線條寶寶們在天空舉行了一場舞會,我們趕緊去看一看。(出示三組圖形和線條的範例)

(1)師:瞧,這羣線條寶寶們在跳線圈舞,跳呀跳呀,真開心。它的舞伴在跳什麼舞?(三角形舞)它們一直快樂的在跳着舞,直到最後。再來看看這邊的線條寶寶們在跳什麼舞?

(2)幼:這條線條寶寶在跳波浪舞。

師:對,它的舞伴也在跳着波浪舞,它們舞伴碰到了一起變換了舞步跳着色塊舞了。

(3)師:這對線條寶寶們在跳什麼舞?

幼:線條寶寶在跳着折線舞,它的在跳圓點舞。(它們有時碰到一起,有時又分開一會兒,舞跳得好看又好玩。)提問:你還能幫線條寶寶們想出有趣又特別的舞步嗎?

二、欣賞不同線條與形狀組成的太陽,欣賞太陽的獨特造型。

師:突然一陣風颳過來,線條寶寶們都去哪了?喔,原來它們變成了太陽寶寶的光芒和它一同跳舞了。快來看看吧。

(1)它們圍繞着太陽寶寶,在跳不同的舞步。有的在跳色塊舞,有的在跳曲線舞,有的在跳彩虹舞......它們的舞蹈真有趣。

(2)這邊的線條們圍着太陽寶寶在跳不一樣的舞了,瞧,它們變換了跳舞的方向,有的跳起長方形舞,有的跳着......太陽寶寶開心的哈哈大笑。

三、幼兒創作太陽寶寶還有許多同伴也想來參加舞會,你們能幫它們想想和線條寶寶們跳跟別人都不一樣的舞步嗎?

1.教師提創作要求:

(1)我給每個人都準備了太陽寶寶們跳舞的地方。(一張彩色紙)

(2)先想好,線條們圍繞着太陽寶寶要跳什麼舞步?(用手在紙的中間比劃太陽的位置)

(3)把這些有趣又特別的舞步記錄下來。

(4)記錄好的,東西,帶着你的太陽寶寶進入舞池。

2.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調整畫面結構。

提醒幼兒耐心創作,不胡亂塗鴉。

四、舞會頒獎

師:今天的舞會要選出最有創意舞步獎,你是評委會喜歡哪一對舞伴?說說你選它們的原因。

五、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到戶外當線條寶寶們跳舞。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名稱:大班美術活動《戲說臉譜》

二、活動目標:1、知道京劇是傳統藝術,感受京劇的特點和魅力。。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三、活動準備:臉譜圖片、畫筆、ppt課件、紙、音樂《戲說臉譜》等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導入: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歌曲《戲說臉譜》你們知道臉譜可以分幾種?(4種)哪4種?(黑臉、白臉、紅臉、藍臉)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妝,你們知道臉譜是什麼時候化的妝?(唱京劇的時候)

討論:

1、教師播放ppt課件,逐一出示紅臉、藍臉、綠臉、黃臉。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妝,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麼變化,臉上的塊面是如何分的,爲什麼要這樣分?)

2、臉譜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畫家把它做成藝術品掛在家裏(播放ppt),所以現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臉譜不僅可以做成藝術品,還可以用作郵票,非常漂亮。

3、教師示範,幼兒參與。

(二)聯想創作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吧。

提示:1、心裏先想好,今天你要畫一張什麼顏色的臉。

2、化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不要把臉畫得兩邊兩樣。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麼地方要塗眼影,什麼地方要塗胭脂要告訴大家。

4、你的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麼?(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分組講評

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你畫的是什麼臉,請其他幼兒說說同不同意,爲什麼同意,爲什麼不同意?(從主要顏色上進行講評)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3

大家還記得幼兒園哪些好玩的活動的呢,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春雨教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活動前思考

1、教材分析

春暖花開的季節,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周圍都披上了綠的春衣,紅的春袖。讓我們感到了一股濃濃的春意。我班幼兒心中也下了一顆種子,他們渴望春雨快快落下來,滋潤種子發芽、長大。就如詩歌“春雨”裏描寫的“下吧!下吧!我要發芽。”無論是大自然的植物還是動物或者說我們人類,都急切地盼望着春雨的到來。我設計的“春雨”這一教學活動就是讓幼兒用藝術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重點:用擬人化的方式有規律地畫春雨。

難點:運用多種技能表現地面上的人物、動物或植物等在迎接雨點的快樂場面。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化的方法有規律地排列雨點。

2、能運用遮蓋、連體等方法讓地面上的物體變得豐滿。

3、體驗春雨帶給人們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幼兒作品範例畫幾幅。勾線筆、蠟筆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討論與思考。

*集體朗誦詩歌《春雨》。

*提問:

師:春雨給誰帶來好處?還有誰也喜歡春雨?

(評析:讓幼兒回憶詩歌內容,說說春雨給大自然的作用,逐步分析概括事物的情感。發展幼兒的想象思維。)

2、嘗試與排列。

*嘗試。讓幼兒用小的長條紙嘗試畫出自己心目中“喜歡春雨的角色”。

*排列。幼兒將嘗試作品有規律地排列在展示板上。然後說說雨點降落是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

3、觀賞範例。

展示2—3件平行班幼兒的作品。

提問:

*還有誰也喜歡春雨?它們是怎樣迎接春雨的?

*你覺得這些畫面上的春雨怎麼樣?爲什麼可愛?你還喜歡畫面上的什麼東西?

(評析:讓幼兒觀賞孩子的作品,拓寬創作思路,激發幼兒的繪畫慾望。)

4、討論重疊

滴嗒!滴嗒!下春雨啦!植物娃娃和動物娃娃們都擠在一起出來迎接春雨的降落。瞧!下面的娃娃又大又多,都擠在一起了,怎樣畫出又多有大的植物娃娃和動物娃娃?

(評析:教師及時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討論遮蓋、連體等方法技法,使

畫面得以充實和豐富。)

5、操作要求: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小雨點的動態。

*提醒幼兒把雨點畫小一些,並要按照一定規律排列。雨點的四肢可用線條

表示。

*聯繫已有的技能和經驗,表現歡迎春雨的各種娃娃的動態。

(評析:在每次練習中都從不同角度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幼兒通過每次

練習都有新的進步。)

6、講評作品

*幼兒將作品貼在展示板上,講講自己的作品中所表現的想法。

*大家說說你最滿意的地方是什麼。你認爲哪張畫得好,爲什麼?

(評析:評價幼兒作品應立足於孩子的自我展示,聽一聽他們的描述,看一看他們的妙趣。這樣才能激起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嘗味、說味、畫味活動,啓發幼兒發揮想象,大膽地運用語言及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表達自己的感受。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塘、檸檬、苦瓜、辣味牛肉乾、黃連、薑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2、活動室佈置成演播廳場景。

3、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棉籤等作畫工具。

4、作畫時用的輕鬆的音樂磁帶和遊戲結束時用的激昂的音樂磁帶各一盒。

教學過程:

一、幼兒進入演播廳,自由結伴分別入座紅、黃、藍隊

師:小朋友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猜一猜,畫一畫”節目的演播現場。我是主持人小樊姐姐,首先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來賓:這是紅隊,歡迎你們!這是黃隊,歡迎你們!這是藍隊,歡迎你們!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幼兒:ye!)

二、嚐嚐味道,說說味道、猜猜味道

1、師:今天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要請你們來猜味道,你們知道都有哪些味道嗎?(幼兒回答)

“我這兒有一個百寶箱,裏面就裝着各種味道,現在我要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到百寶箱麗嘗味道,等你嘗好了味道就告訴大家你的感受,但是你不能直接說出你吃的是什麼東西,是什麼味道的,而是要告訴大家你的感受是什麼樣的,你會想到什麼事情,猜對的小朋友所在的隊就可以加上100分!

2、教師啓發性示範。

3、幼兒進行遊戲。

4、教師小結各隊得分情況

下面我們就進行第二個環節“我畫,我畫,我畫畫畫“(幼兒:ye)

三、嚐嚐味道,想想味道,畫畫味道

1、師“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小紙包,打開細細品嚐,然後合上眼睛慢慢體驗是什麼味道,再想想怎樣用畫來表達,用筆畫出來。

2、幼兒結合自己的感受畫味道,教師巡迴啓發指導。

3、啓發幼兒抓住自己的感覺,大膽發揮想象,大膽落筆,創造性地表現自己所要表達的味道。

四、說味道

1、把畫按紅黃藍隊貼在記分牌上。

2、每位幼兒都上來介紹自己的畫。

3、幼兒互相觀摩、交流、評價誰畫的味道最生動最有趣。

師“現在每個人手上都有兩顆愛心,一顆代表100分,你可以把愛心送給你認爲畫得最有趣的最好的畫。“

4、請嘉賓加分並點評。

五、在音樂聲中結束

師:現在分數出來了,紅隊---分,黃隊---分,藍隊---分,今天的冠軍隊是—隊,讓我們一起來祝賀他們。

把味道畫出來真有趣,我們回家後再嚐嚐別的味道,然後再把它畫出來,好嗎?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謝謝大家的參加,再見!

教學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味道,並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

2、嘗試着畫其他感覺,如聲音、冷、熱等。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由於我語言組織能力欠缺,所以選擇了這次美術活動。但是實際上下來之後,我發現我講得部分時間過長,幼兒自己創作的時間過短,沒有將幼兒教育中以幼兒爲主體的特點體現出來。在展示ppt表情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幼兒一起學一學不同的表情,可能由於我比較緊張,有點沒放開,酸甜苦辣四個表情都沒有做到位。還有在第三環節中,我只提供了甜甜的畫和苦苦的畫,素材太少,導致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好像都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發現大多數幼兒都是畫的'表情,比較單一。而我本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讓幼兒感受不同的味道,並畫出你最喜歡的味道的創作畫,不是單一的畫表情。最後在幼兒展示的時候,有的幼兒說話都沒有完整,我由於緊張也沒有注意,事後才發現。還有我上課聲音太輕,小動作太多,以後還需改進!總體來說,本次活動不是很成功。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哈哈鏡中人物身體誇張變形的多種姿態,能根據觀察和想象用線條創造性地表現形象。

2. 體驗變形創作帶來的詼諧、幽默和快樂。

3.樂意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認識過哈哈鏡,瞭解了哈哈鏡的基本特徵。

2. 四面哈哈鏡、各種形狀紙、黑色筆、範例、白紙、剪刀等。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自由照哈哈鏡,引起幼兒的興趣。

1.請小朋友照一照,看看鏡子裏的自己有什麼變化?覺得像什麼?

2.自由說說鏡子裏的自己有什麼變化,你發現鏡子裏的自己變成什麼樣了?

二、觀察誇張變形的形象,進一步感受鏡中人物的變化。

1. 出示(水滴型的紙)先猜測:鏡裏的人會是什麼樣的?然後看看是什麼樣的?

請幼兒仔細觀察人物頭部、身體、四肢及衣物上的裝飾品等的變化,並學學他的動作。

2.出示(果核型的紙)和以上方法一樣。

3.比較這兩個形象的異同點。

4.老師小結:不同形狀的哈哈鏡照出來的人就有不同的變化。

三、出示各種形狀的紙,討論。

四、幼兒創作哈哈鏡裏的人。

1.根據紙的不同形狀設計哈哈鏡裏的人。

2.自己設計、裁剪不同形狀的紙,再畫哈哈鏡裏的人。

五、評價、欣賞。

1.說說你畫的哈哈鏡裏的人是什麼樣的,他是怎麼變形的?學一學他的動作。

2.說說你設計的哈哈鏡是什麼樣的?裏面的人是什麼樣的?學學他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遵循大班幼兒好想象、愛幻想的特點,從幼兒身邊喜歡的哈哈鏡入手,大膽改變以往美術活動中幼兒慣用的繪畫材料 --長方形白紙,以形狀多樣的有色卡紙爲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寬鬆、自由、平等的氛圍中,自主觀察、分辨、發現物體的基本特徵,在自選的材料上自由想象,用線條大膽表現自己眼裏、心裏的可愛形象,充分體驗了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會到了自我表達和創造的成就感。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積極、主動及創作的熱情令我深感意外,由此我想到:適合孩子的纔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