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牙齒;

2、學會正確地刷牙方法,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3、樂於探究,並體驗音樂遊戲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了解蛀牙的危害。

2、物質準備:頭飾(牙齒、楊梅、糖果、冰淇淋、餅乾、水、香菇、西紅柿、芭樂、芹菜等)、刷牙方法課件。

操作材料:小筐、小勺、張嘴娃娃、逼真食物、記錄表格、筆;牙齒模型、牙刷、刷牙步驟圖卡;刷牙週記卡表格、數字卡、笑臉貼紙;鏡子、牙間刷、牙線、紙杯、礦泉水等;娃娃、小動物、針筒、拔牙工具、藥瓶等。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牙齒找好朋友)

1、幼兒分爲三組自由選擇頭飾:一組扮演牙齒、一組扮演對牙齒有益的食品、一組扮演對牙齒有害的食品;

2、音樂起,各角色開始找朋友,找到後拉手跳舞,音樂停,看看誰沒有找到朋友?說說爲什麼沒有朋友?

教師總結:我們要多吃對牙齒有益的食物,少吃對牙齒不利的食物,太酸太甜的東西都會讓細菌在我們的牙齒里長大。

二.自由探索、分組操作

1、引入,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牙齒變得更白更漂亮更健康呢?讓我們一起來保護牙齒吧。交代注意事項。

2、分組操作:

一組:學習刷牙(牙齒模型、牙刷、圖示等),引導幼兒按照圖示或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給牙齒模型刷牙;(重點組)

二組:給娃娃餵食(小筐、小勺、張嘴娃娃、逼真食物、記錄表格、筆),請幼兒給娃娃喂牙齒的健康食品,並記錄哪些是對牙齒有益的食品,哪些是對牙齒有害的食品;(難點)

三組:製作刷牙周記卡(週記卡表格、數字卡、笑臉貼紙),引導幼兒將數字按順序貼在表格內,並記錄自己的刷牙情況)(培養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四組:給自己的牙齒做美容(鏡子、牙間刷、牙線、紙杯、礦泉水等),引導幼兒找找鏡子,用工具把自己牙齒裏的殘留物清理乾淨;(經驗提升)

五組:牙科醫生(娃娃、小動物、針筒、拔牙工具、藥瓶等)(知識擴展)

3、分享講評:請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剛纔做了什麼?重點講評一二三組。

4、總結正確的刷牙方法:播放課件兩遍。鼓勵幼兒跟着模仿刷牙動作。

三.表演:刷牙歌

1、引導幼兒根據音樂自由表演刷牙動作,表演兩遍。

2、結束語:讓我們教小班的弟弟妹妹刷牙去吧。活動中在音樂聲中自然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幼兒在操作區中利用牙齒模型練習刷牙;

2、角色遊戲增設《牙科醫院》,請小醫生幫助檢查牙齒。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游泳圈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和創造意識。

2、發展幼兒的走、跑、跳、平衡、投擲等基本技能,訓練協調性和靈敏性。

3、讓幼兒體驗與同伴一起玩耍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青蛙頭飾若干

2、游泳圈若干

3、相關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 、小朋友(青蛙寶寶)在老師(青蛙媽媽)的帶領下進入場地

青蛙媽媽: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跟媽媽到池塘裏去游泳,好嗎?(音樂聲中,青蛙寶寶和媽媽揹着游泳圈做各種游泳動作。)

(評析:教師以“青蛙媽媽”的身份參與活動,使得教師改變了以往的角色,而成爲幼兒活動的參與者、支持者。這爲幼兒自主性的發揮打下了基礎。)

二、小青蛙玩游泳圈

1、激發幼兒對游泳圈的興趣。

青蛙媽媽:剛纔游泳時,游泳圈幫了許多忙,我們真要謝謝它呢!(如:抱抱、拍拍、靠靠、摸摸、把游泳圈高高的舉起,抱着游泳圈輕輕的轉一圈等。)啓發幼兒進行相應的親近動作表示感謝。

(評析:這一環節,在教師的啓發下,幼兒進一步對玩泳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幼兒自由玩游泳圈(個別玩、小組玩、大組玩、集體玩)

(1)青蛙媽媽作假聽狀,神祕地說:聽一聽,游泳圈在說話呢!哦,游泳圈說了,它想和我們一起玩,好嗎?

(2)青蛙媽媽鼓勵引導青蛙寶寶想玩游泳圈的方法。 拋接游泳圈 滾動游泳圈 游泳圈套在身上 游泳圈自轉 游泳圈壘高 游泳圈拼圖(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或帶全體孩子集中學3—4個動作)(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幼兒能積極想象、大膽創新,教師給與了充分的肯定,從而使幼兒主動性發揮到了極至。)

3、玩“游泳圈接龍”遊戲

(1)青蛙媽媽:如果把這些游泳圈一個一個都連起來,那一定很好玩的,我們來試試吧!(鼓勵小青蛙和媽媽一起合作把游泳圈一個一個接起來)

(2)青蛙媽媽:看看,這麼多游泳圈連接在一起,象什麼呀?(幼兒自由回答:象小路、象火車、象帶子、象長龍等)

(3)青蛙媽媽:對,象一條小路,我們在小路上走走看!(引導幼兒在“小路”上變速往返走,提示幼兒行走的技巧、腳尖落地、掌握平衡等,讓幼兒自由感受開火車、玩帶子、舞長龍等玩法。)

(評析:在幼兒的想象力發揮到一定的時候,教師適時提出新的問題讓幼兒去面對、去挑戰,使幼兒的興趣點得以延續,多數幼兒對於新的挑戰已躍躍欲試,充分感受到了體育活動的樂趣。)

三、放鬆活動

1、青蛙媽媽:寶寶們,我們剛纔在小路上行走過了,也開過火車,又舞過長龍,和游泳圈一起玩得真開心,也很累。來,讓我們坐在游泳圈上休息一下吧!(幼兒隨着輕音樂坐在游泳圈上做各種放鬆動作)

2、青蛙媽媽:作觀天氣狀,哎呀,天要下雨啦!我們趕快揹着游泳圈回家吧!(隨着“下雨”音樂,小青蛙一起揹着游泳圈做游泳動作回家。) (評析:自然界的現象“下雨”在這裏加以運用,既符合故事情節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聽到“雨聲”都幫着 “青蛙媽媽”擡泳圈,忙得不亦樂乎。遊戲化的教學過程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評析與反思:

在這一活動中,孩子們都十分投入,因爲這是一個來源於他們自身興趣的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教師以“青蛙媽媽”的身份參與活動,沒有過多地對他們的活動進行干預,而是充分調動幼兒與游泳圈親密接觸的熱情,幼兒通過自己的大膽嘗試,初步感受到游泳圈的不同玩法,激發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了動作協調性。在自由玩圈時,教師對能積極想象和大膽創新的幼兒給與充分的肯定,從而使幼兒主動性發揮到了極至。最後,教師採用“下雨了”結束教學活動,既符合故事情節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改變了以往一板一眼,照搬教材的狀況,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大膽探索,積極投入,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穫。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一、目標:

1、引導幼兒懂得人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手,手不僅可以做許多事、還可以感知出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屬性。

2、教育與幼兒多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並能注意保護小手。

二、準備:

1、紙、筆、筷子、彈子、花生、剪刀等。

2、口袋一個、裏面裝有熱、冷、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點的材料。

三、過程:

1、猜謎,引起幼兒興趣。

師:“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長短不同,是什麼?”

幼:“手。”

2、遊戲:印指紋。(讓幼兒瞭解每個人的手都是不一樣的)

師:“每個人的手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你發現紙上有什麼?”

幼1:“每個人的手都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幼2:“紙上有我的手印。”

3、幼兒操作,認識手的功能。

(1)誘餌自選材料用手進行操作,如剝花生、夾彈子、紐鈕釦、繪畫等。

師:“你是用什麼做事情的?怎樣用手做事情的?”

幼1:“小手來做事情。”

幼2:“手的手指頭在動。”

(2)實驗:光用大拇指解鈕釦,用左手拿剪刀剪紙。

師:“做實驗時有什麼感覺?這說明什麼?”

幼1:“一隻手指頭不好弄。”

幼2:“要用兩隻手一起做的。”

小結:“大拇指要和其他手指協同工作才能做成一件事,手要多用才靈活。”

(3)提問:“你的手還會做哪些事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遊戲:奇妙的口袋。

幼兒用手感知物體的不同屬性,出示口袋,請幼兒用手伸入口袋觸摸,說出感覺,並拿出讓其他幼兒觸摸。

小結:“做任何事都離不開手,手能感知物體屬性。”

(5)手勢遊戲:

幼兒和老師一起用手勢表達意思,讓幼兒瞭解交警、聾啞人用手勢指揮、交流意思。

4、引導幼兒思考並討論手的重要性及如何保護小手。

(1)假設沒有手怎樣?

(2)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手?

5、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幼兒進行自我服務小競賽。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生氣"對人的影響,獲得消除這一消極情緒的辦法。

2、能關注自己的情緒,有積極調整自己情緒的願望。

活動準備:

1、圖片,ppt;2、木偶。

3、關於各種消氣方法的卡片活動過程:

一、 觀察表情標:

意圖:導入主題,瞭解生氣是一種不良情緒。

1、小兔怎麼了?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生氣會讓人怎麼樣?

3、小兔可能爲了什麼事生氣呢?(聯繫生活經驗)4、看一看、聽一聽,小兔到底怎麼了?

二、故事討論意圖:梳理經驗,積累消除生氣情緒的方法。

1、小兔生氣的時候做了些什麼?這樣做有用嗎?

2、怎樣才能讓小兔消氣呢?(與木偶互動)3、看一看,小兔用了哪些辦法消氣?(幼兒分散觀察圖片,教師巡迴指導)

小結:

深呼吸能使人冷靜、放鬆;向關心自己的人說出生氣的'原因能得到安慰和幫助;想想別人的好,會很快忘記不高興的事......小兔用了這些好辦法,心的氣全了。

三、遊戲分享意圖:遷移生活,知道要保持愉快的情緒。

跟着音樂玩遊戲:如果生氣你會怎麼做--小結: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必須記住生氣時該怎樣做。

希望大家快樂越來越多,煩惱越來越少,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玩圈活動帶來的樂趣。

2、能用圈套住膝蓋進行走、跳等動作。

重、難點:

重點:能用圈套住膝蓋進行走、跳等動作。

難點:能表現出滑稽人的滑稽。

活動準備:

圈每人一個,圈操音樂,帽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師:呀,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讓我們來運動一下,鍛鍊鍛鍊身體。(圈操音樂)師幼一起做圈操。

(2)師:前幾天,老師在電視裏看到有一個滑稽人帶着圈走路,有趣極了。今天,我們也來做滑稽人,你們做小滑稽人,老師做大滑稽人,我們一起來玩玩好嗎?玩的時候,找個空的地方玩,比比誰的辦法多,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不過,還要注意安全。

2、自由探索、動作練習

(1)幼兒自由玩,師隨機指導

(2)集合展示玩圈的方法

師:小滑稽人玩圈的方法真多,我們請他們來表演一下。(請幾名幼兒展示,其餘幼兒可以學一學)

(4)師:大滑稽人也想出了一個很好的玩圈的方法

示範:把圈套至膝蓋,兩腳分開套住,不讓其掉下來,在場地上自由地走、跳。

(5)師:現在小滑稽人跟着大滑稽人來一起玩。幼兒在師的帶領下一起玩膝蓋上套住圈快速向前走、跳。

3、遊戲:

師:小滑稽人學會了膝蓋套住圈走和跳的本領。現在大滑稽人想請你們玩一個遊戲,看看你們學的本領到底學得怎麼樣了。

幼兒分成四隊:任意做一個滑稽動作,套住圈快速地向前走或跳。到終點後,拿一頂帽子帶在頭上,然後再往回走或跳,把帽子交給第二人,自己排到隊尾,第二個人把帽子戴頭上,往前走或跳,拿第二頂帽子戴。直至最後一位幼兒,如果在玩的時候,帽子掉下來就撿起戴上繼續遊戲,以速度最快爲勝。

四、結束

師:今天,我們的小滑稽人真不錯,學會了新的本領,現在也累了,該回去休息一下了。(放音樂)師幼膝蓋套圈走回活動室。

中班健康領域:安全用藥

【設計意圖】中班的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急於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春天的到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很多小朋友感冒生病時會把藥帶到幼兒園讓老師給他吃,有些幼兒看見看看我們的小藥箱裏放着五顏六色形態不一的藥品,覺得別人吃藥很好玩,回家叫媽媽也往幼兒園給他帶藥,針對這一情況,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瞭解一些藥品的常識和吃藥的安全,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所以我設計了此次安全活動——《安全用藥》。

【活動目標】

1、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以亂吃藥。

2、通過在小醫院的情境中互相討論,積累生活經驗,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收集一些常見的藥品:創口貼、含片、板藍根、感冒藥、退燒藥、眼藥水等。白大褂、聽診器。

【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大森林裏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厲害,於是它到森林小醫院想找象醫生看一看,可是象醫生去給小鹿輸液了沒在家,請小猴子給它看門,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難受的樣子,便從藥櫃裏拿了一盒藥說上次我感冒時象醫生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你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

提問:(1)小松鼠能吃這種藥嗎?爲什麼?

幼:不能,因爲吃藥必須讓大人看着。

幼:因爲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

幼:吃下去會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隨便找藥吃嗎,應該怎麼做?

幼:不能,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幼:叫自己認識的鄰居帶着去醫院。

幼:打 120。

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

2、認識幾種常見的藥品,並能對症下藥。

出示紅藥水、創口貼:這個紅紅的水有什麼用?這個膠布又有什麼用呢?( 磕破皮擦的,貼傷口的。)

出示眼藥水:這個小小的瓶子裏裝的是什麼呀?有什麼用?(眼睛不舒服時點的眼藥水)

3、幼兒共同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

(1)要聽醫生的話。

(2)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小結:不同的病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生病亂吃藥,病會越來越嚴重,如果沒病吃藥,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對症下藥,生什麼病吃什麼藥。要是不知道生的什麼病,應該到醫院找醫生看。

4、觀看圖片,幫助幼兒豐富有觀的經驗。

教師出示關於藥品的是非圖片,幼兒以舉手表示“對”“錯”

如:咳嗽應該吃退燒藥。眼藥水可以解除疲勞。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藥。

5、情景表演《小醫院》

現在一起到我們班“愛心小醫院”請小朋友們分別來當醫生和病人,看小醫生開的藥對不對,看誰能當個合格的小醫生。

【活動反思】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安全用藥》這個活動結束後,我覺得我們中班的孩子對生病時該怎麼辦,他們的腦子裏都是很清楚的,孩子們都會說,要吃藥,看醫生,打針,打點滴等。但生病時藥怎樣吃才安全,這個意識還是不強。所以,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得在以後的有關於安全主題的活動中,或者在平常的談話中,應該讓孩子們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這樣能更好地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對已有經驗可以更加豐富。

中班健康活動:大家來鍛鍊

活動目標:

1、喜歡健康活動,體驗做運動帶來的樂趣。

2、能利用運動器械做全身運動,初步瞭解上、下肢運動的概念。

3、學習用表格設計一週的晨間鍛鍊計劃表。

活動準備:

1、晨間運動計劃表。

2、運動器械、水彩筆、黑板。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運動器械,引發幼兒興趣。

(1)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器械進行運動。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運動後的身體有什麼感覺?你用的運動器械主要鍛鍊身體的哪個部位?

(3)教師小結。

2、教師幫助幼兒初步瞭解上、下肢運動和全身運動的概念。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將運動方式進行分類。

A、教師:我們利用手臂進行鍛鍊的運動,我們可以叫它什麼運動?利用腿和腳進行鍛鍊的運動,我們可以叫它什麼運動?如果手臂、腿和腳一起運動又叫什麼運動?

B、教師小結:利用手臂或腿和腳進行運動的時候,能夠使手臂或腿和腳得到鍛鍊,這兩種形式就分別叫作上肢運動和下肢運動;如果我們全身都運動起來,使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得到鍛鍊,就叫作全身運動。

(2)教師引導幼兒對運動器械進行分類。

A、教師出示運動器械,請幼兒將運動器械分別與上、下肢和全身運動相對應。

B、師幼共同驗證。

C、教師小結:不同的器械可以鍛鍊身體的不同部位,我們大家都要積極鍛鍊,身體纔會棒棒。

3、師幼一起分析幼兒的“晨間鍛鍊計劃表”。

(1)教師出示計劃表範圖,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計劃表(上肢運動、下肢運動、上下肢運動)

4、教師引導幼兒完成自己的“晨間鍛鍊計劃”。

(1)幼兒設計自己的“晨間鍛鍊計劃”。

(2)教師巡迴指導。

5、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鍛鍊計劃,並說明理由。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運動鍛鍊。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豐收樂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豐收樂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跑、跳,發展動作的敏捷性和協調性。

2、通過花樣玩法,培養髮散性思維。

3、體驗遊戲的愉快和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稻草16把、草墩18個、草繩18條、草球20個、稻穀10袋(有大有小)。

2、麻雀頭飾2個、老鼠頭飾2個、望遠鏡1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聽音樂踏步入場。

(2)做稻草操: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屈伸運動、擡腿運動、腹背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兩個幼兒一起做繞手運動。

2、基本部分

(1)花樣玩稻草製品。請小朋友想一想,稻草製品可以怎麼玩,有多少種玩法?(可用單、雙腳跳;跨跳、側跳、走小路、扔草球、繞過草把)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2)請玩得好的幼兒演示。

(3)請幼兒說出自己想用來玩遊戲的方法。

(4)遊戲:豐收樂。

A 老師交代去郊遊的要求:請小朋友跨跳過泥地踩在草墩上。走過小路去看看農民伯伯的田野豐收了沒有。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做跨跳和走的動作(如圖一),要求幼兒從一個草墩跨跳到另一個草墩上,走小路(草繩)時不能出界,若出界要重新走。

B 增添要求,提高幼兒跳的興趣。師:這一塊稻田豐收了,我們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雙腳跳過小溝(草繩),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兒雙腳跳時不能踩到草繩,雙腳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來。(如圖二)

C 提高幼兒奔跑的速度。師:小朋友聽有什麼聲音?(請幼兒用望遠鏡觀望)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糧食。那怎麼辦好呢?(請幼兒自由說出對付麻雀和老鼠的辦法)幼兒聽音樂跳過草墩和草繩,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繩找老鼠,找到老鼠後追打。(如圖三)

D 小朋友送稻草和稻穀回家。師:小朋友真能幹,幫助農民伯伯趕走了麻雀和老鼠。現在我們幫農民伯伯把稻穀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擡着稻穀或挑着稻草走過小路、跨過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個),高高興興回家。

3、放鬆活動

(1)把挑回來的稻草堆成一間草房子,裏面放稻穀。

(2)聽音樂做放鬆動作《按摩操》。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小花鹿學跳溝》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在平時生活中,孩子們雖然認識很多蔬菜,但對蔬菜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瞭解不多,對蔬菜的具體吃法更是知之甚少。爲了加深幼兒對蔬菜的認識,並針對幼兒不喜歡吃蔬菜的不良習慣,我們設計了本活動——綠色營養餐廳。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愛吃蔬菜、多吃蔬菜的意識和習慣。

2、引導幼兒學習配菜及自主取放工具材料。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盤子、碗若干,香料、醬油、醋、香油、雞精等各種拌涼菜的調料,圍裙、抹布,蘿蔔、黃瓜、青菜等多種已切好的蔬菜塊,筷子、牙籤。

2、經驗準備:幼兒在小餐廳角色區玩過拌涼菜的遊戲,並知道涼菜有一定營養價值。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配菜及自主取放工具材料。

難點:培養分享合作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過程:

1、請小餐廳幼兒講述推出的菜(涼拌菜)及理由,並引出活動。

教師提問:“你們爲什麼要在活動區拌涼菜呢?”

幼兒:“因爲現在是夏天,夏天天氣熱,吃涼菜解暑,而且特別爽!”

教師:好,今天我們就請來了一位大廚師教我們拌涼菜。

2、請家長爲幼兒展示拌菜的過程及方法,激發幼兒動手實踐的興趣。

當頭帶廚師帽的家長出現在幼兒面前時,他們很驚奇地問:“哇!原來孫叔叔是個大廚師呀!你一定會做好多好吃的吧!”孫叔叔說:“是呀!今天叔叔就是來教你們做涼菜的。”

孫叔叔給幼兒一步步演示拌涼菜的過程並講述注意事項。

3、幼兒做準備工作。

家長做完之後請幼兒品嚐,他們相互點頭“好吃!好吃!”於是,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想品嚐。

這時教師適時介入:“孩子們,孫叔叔給咱們拌的涼菜這麼好吃,是不是也想來自己試試拌菜?咱們看誰拌的菜最好吃、最棒、最受大家歡迎!”這一提議得到幼兒的一致同意。

教師:請你們想一想在拌菜之前,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幼兒:我們應該先洗手。

幼兒:做飯要帶圍裙。

教師:請你們先去洗手,再來找老師系圍裙,然後你們再去選擇合適的材料。

4、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及家長巡迴指導。

拌菜過程中,孩子們邊一點點地往菜裏添加佐料,還交流自己的“成果”,“哎!我的菜是不是甜昧不夠?”另一個迴應:“那你就得再加點糖!”有的自言自語:“太淡了,應該再加點鹽!”

“你放雞精了嗎?孫叔叔說雞精要先放,拌好的菜才鮮”當孩子有疑惑或遇到困難,教師和家長給予即時幫助。

5、幼兒相互品嚐,感受味道。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能幹,每個人都親自拌了一次涼菜,現在讓我們嚐嚐好吃不好吃。”

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品嚐起來。

同桌的幼兒一邊交流自己做菜的經過,一邊互相用牙籤品嚐着對方的拌菜:“我覺得我的菜沒你的好吃,你嚐嚐缺什麼味?”

“哇!太甜了,放點醋就好了,來,我來幫你放!”

“哎!你嚐嚐我的涼菜太酸了。”

另一個幼兒剛一嘗就被酸得直流口水,咂着嘴說:“你快放糖!酸死了!快!放糖就不酸了,我剛纔放了糖。”幼兒在品嚐中不斷交流着拌菜的經過及味道,並向對方提出更好的建議。

活動延伸:

請幼兒講述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涼菜做得更加可口,既不酸也不甜,既不淡又不成,進一步給幼兒講述營養均衡的知識。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能夠從幼兒遊戲是發現有價值的教育契機與內容,並轉爲集體教育活動,較好地滿足了幼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2、活動中的不足:

本次活動由於關係到幼兒“進口”環節飲食衛生,所以還應該向幼兒提出嚴格的衛生要求,選擇更適宜的場地,比如可以直接帶幾個幼兒到廚房親自體驗拌涼菜,更加完善操作步驟,使活動開展更加符合衛生保健的要求。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鍛鍊動作的協調和靈敏。

2、探索頂沙包的不同方式。

3、初步體驗人民頭頂水罐,對頂水罐感興趣。

4、讓幼兒知道鍛鍊有益於身體健康。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若干沙包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模仿小火車,大家手搭着前面幼兒的肩膀,進行熱身。順序先走,速度由慢到快,一轉圈的方式;接下來運動腳部、手部、頭部,揮動手臂;最後再進行第一部分的動作,最後做幾個下蹲起來。

(播放朝鮮民歌音樂《桔梗瑤》)

二、練習頂沙包吖

(教師進行整隊)

1.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人們會用頭頂什麼呀?你們覺得他們頂這個厲不厲害啊?你們想不想試試?

師:小周老師今天拿來了很多沙包,因爲水罐太重了,我們就用沙包來代替,把頂沙包的本領學好了,再來學習朝鮮小朋友,練習頂水罐。

師:現在你們可以自己去筐裏拿一個,試試看怎麼不讓頭上的沙包掉下來走到對面。小周老師在對面等你們,你們自己想想辦法哦。

2.幼兒練習

師:剛纔小周老師看到有一位小朋友做的很好。他成功的將沙袋運到了小周老師這裏。我們現在來看看他是怎麼做的吧。(然幼兒進行示範)

(教師進行示範,強調腦袋不要動,慢慢伸開雙手,慢慢的走。眼睛正視前方)

師:現在小朋友們和小周老師一起走到對面去吧。努力讓自己的沙包不要掉下來哦。(看幼兒的情況,可以多試幾次。看幼兒練習的情況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才能頭頂沙包走路不落下。)

3、遊戲

師:小周老師和你們比賽,比一比,誰先走到終點,並且沙包不掉下來就算勝利。請燕子老師當裁判。

請裁判宣佈比賽結果。

根據幼兒的情況,是否增加難度練習。

師:現在,我們讓我們用沙包按摩按摩手臂。(教師示範)

三、整理

師:我們休息結束,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比賽。要把水罐運到我們的倉庫裏。男生在小周老師的左邊,女生在小周老師的右邊,等小周老師數到1的時候還沒有站好就要取消資格樓。

四、放鬆環節

師我們的水罐都成功地運回了我們的倉庫,謝謝你們。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胖和瘦對生活的影響。

2、初步瞭解生活中“胖”和“瘦”的外形特徵。

3、能用圖片、繪畫和身體動作等多種形式表現胖和瘦的特徵。

【活動準備】

1、紙、蠟筆、水彩筆等。

2、收集有關“胖”和“瘦”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引導幼兒說一說什麼是“胖”,什麼是“瘦”。

2、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哪些人是“胖胖”的,哪些人是“瘦瘦”的?爲什麼?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1、師幼共同欣賞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胖瘦的不同。(可以從外形,如臉龐大小、手臂、腿的粗細等方面進行比較)

2、師幼共同用身體表現“胖”和“瘦”的特徵。

三、引導幼兒體驗“胖”和“瘦”對生活的影響。

1、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談談“胖”和“瘦”對生活的/ 影響。

2、教師小結:胖的人爬樓梯很累、不停的喘氣,會吃的越來越多,就會變得越來越胖,太胖還會生病,影響身體的健康;太瘦的人做事沒有力氣,飯量小,身體缺乏營養,還會常常生病而顯得更瘦等。

四、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不胖不瘦”,保持健康。

1、請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小結。(葷菜素菜都要吃,少吃油炸食品,加強鍛鍊,保證睡眠等)

五、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談論聽完故事後的想法。

1、講述故事《胖小豬減肥》和《胖兔》,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這兩個故事的看法。

2、引導幼兒知道減肥光說是沒有用的。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設置“胖胖”和“瘦瘦”來看病的情景遊戲。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指甲長了對自己身體及同伴帶來的危害,養成勤剪指甲的良好衛生習慣。

2.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有關細菌影響身體健康的VCD,圖片等。

指導要點:

1.組織幼兒收看有關細菌影響身體健康的VCD,圖片等。

2.讓幼兒在觀察、討論、辨析、交流的過程中,感受體驗勤剪指甲的重要性及正確的方法。

討論:爲什麼長指甲容易抓傷皮膚?被指甲抓傷的皮膚爲什麼紅腫?

小實驗:將剪下的指甲放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觀察。

3.請幼兒園的保健醫生介紹指甲所藏細菌,以多種途徑進入人體,給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教育幼兒要勤剪指甲,並請家長配合教育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練習單腳跳,能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

2.喜歡參與體育遊戲,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奧爾夫音樂兩段

2.墊子三塊

3.拱形門紅黃藍三個

4.紅黃藍絲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熱身活動

師:寶貝們,今天我是兔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兔寶貝們,媽媽帶你們去散步嘍!

跟着音樂繞圈做走、跑、跳熱身運動,能跟着老師,聽音樂節奏做動作。

二、單雙腳交替練習

師:媽媽準備了許多顏色的彩圈,每個寶貝選擇一個,站在圈裏。跟着媽媽練習跳躍的本領。(排成5排5列)

1.練習雙腳跳圈

2.練習單腳跳圈

3.練習單雙腳交替跳圈

4.遊戲:圈圈排隊,每排帶頭的寶貝,帶着組員單腳跳圈。(注意:不要踩到圈,不要推擠。)

三、遊戲:小兔回家

1.將小兔子們分成三隊,紅黃藍隊,然後走對應的路回家。

師:寶貝們,天色暗了,我們要回家了。可是回家的路上有許多的阻礙,你必須單腳跳過窄橋,然後爬過叢林,鑽過山洞,纔可以到家。

媽媽的要求:必須單腳跳過窄橋,然後匍匐前進穿過叢林,鑽過山洞後,你到綠房子了纔算成功。

2.遊戲一次後,進行比賽,比一比哪一隊的小兔子先到家。

四、放鬆運動

播放舒緩的音樂,跟着兔媽媽扭扭頭,抖抖手,然後平躺地面做地面休息動作。

結束語:快樂的一天過去了,兔寶貝們到家睡覺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