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集錦五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集錦五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吹點畫的樂趣。

2、瞭解臘梅的品質,知道梅花在冬天開放。

3、教幼兒學習吹畫、彩筆添加的方法、表現梅花的基本特徵。

活動準備:

白紙、小盤、蠟筆(每人一份) 臘梅圖片學習兒歌《臘梅花》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臘梅,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引出課題:告訴幼兒,老師要教大家一種新的作畫方法-吹畫,也就是用嘴吹出一幅畫。

教師出示梅花,啓發幼兒仔細觀察梅花的枝和花。讓幼兒知道盛開的梅花有五個花瓣,有的花瓣互相遮擋,只能看到三瓣或四瓣,還有未開花的花蕾;花枝有長有短,有粗有細,並且是朝各個方向伸展的。

引導幼兒觀察其枝、幹、花的形狀及顏色。提問:臘梅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哪個季節開放?具有怎樣樣的品格?

一起背誦已學過的兒歌《臘梅花》。

二、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講解示範吹點梅花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吹枝:在紙的下方滴上幾滴顏料後,深吸一口氣,雙手按住紙,用嘴把顏料用力往上吹,吹出梅花的主枝。然後雙手慢慢轉動紙,把顏料從主枝吹向各個方向,吹出長短、粗細不一的樹枝。

2、點花:棉棒蘸上顏料,點出三個、四個、五個花瓣的梅花若干朵。提醒幼兒點花時要點得有疏有密、有大有小,這樣畫面纔好看。

幼兒操作:讓幼兒在觀察盆景和教師範畫的基礎上,吹畫一幅"梅花圖"。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獨立完成操作任務,並提醒幼兒注意畫面乾淨,顏料不弄髒衣服和桌面。

能力強的孩子可多吹幾棵,能力差的只要掌握吹的方法就行了,儘量使每個幼兒獨立完成,都享受成功的快樂。

適當添加背景,並注意及時擦手。

三、作品欣賞

將幼兒作品放到一起,大家共同評價共同欣賞。

活動延伸:

舉辦"梅花展覽會":將幼兒的作品貼在牆上,組成一幅臘梅圖,裝飾教室。

活動結束:

兒歌:《臘梅花》

臘梅花,臘梅花,寒冬臘月纔開花。

不怕冷,不怕霜,頂風冒雪戰嚴寒。

雖像雪,卻飄香,牆角數枝獨自開。

辭舊歲,迎新春,冰雪消融希望來。

臘梅花,臘梅花,寒冬臘月纔開花。

不怕冷,不怕霜,頂風冒雪戰嚴寒。

雖像雪,卻飄香,牆角數枝獨自開。

辭舊歲,迎新春,冰雪消融希望來。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用不同的顏色,從不同的方向畫不同的橢圓形。

2、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光盤、雞蛋、乒乓球和各種橢圓、圓形的東西、貨架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活動。

1、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兩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吧!咦?是誰啊?(圓形和橢圓形)。

2、很好看來小朋友們和它們很熟了,那咱們來玩買賣東西的遊戲好嗎?(好)

貨架上裝有各種橢圓和圓形的東西,每個買東西的小朋友要認識、比較一下自己買了什麼形狀的東西。

二、欣賞與比較。

咱們來看看小朋友們拿的是什麼圖形的東西?比較雞蛋與乒乓球、各種圓形的東西與橢圓形的東西。

小結:讓幼兒說出圓形與橢圓形的不同。

三、討論(圓形與橢圓形的畫法)

畫圓形時手腕要轉圈圈畫成(順勢和逆勢)兩種方法。而畫橢圓時就是把圓形拉長了畫,可以畫成兩頭圓、可以畫成兩頭尖、可以畫成一頭尖來一頭圓,還可以豎着畫、斜着畫。

小結:引導幼兒說出圓與橢圓的畫法。

四、繪畫。

1、哇!小朋友們真厲害,發現了這麼多方法。那我們一起來把美麗的橢圓形畫出來好嗎?(好)但老師有幾個要求:

(1)小朋友們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把五顏六色的橢圓形畫出來好嗎?

(2)我們把各式各樣、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橢圓形畫出來好嗎?(好)

2、繪畫中,教師可巡迴指導。

五、展評作品。

讓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並對大膽表現的幼兒給予表揚與獎勵。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真棒!畫了這麼多美麗的畫,讓我們一起把它們展覽出去。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欣賞彩虹七種色彩搭配的和諧美。

2.瞭解彩虹的色彩,嘗試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繪製彩虹,並添加相關的背景。

3.能大膽選擇鮮豔的色彩表現絢麗的彩虹。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欣賞過彩虹

2.材料準備①教師用材料:掛圖"彩虹姑娘"②幼兒用材料:《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3~4頁;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你喜歡彩虹嗎?它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彩虹橋》(見活動資源)指導語:你們在哪裏見過美麗的彩虹橋?你覺得彩虹橋美在什麼地方?兒歌中的彩虹橋有幾種顏色?

二、探索發現

1.引導幼兒欣賞掛圖"彩虹姑娘"。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認識組成彩虹的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指導語:彩虹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它有哪些顏色?

2.出示油畫棒,引導幼兒交流討論彩虹的繪畫方法。

指導要點: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順序塗畫,先畫一種顏色接着畫另一種顏色。注意每種顏色之間要靠近一些。

指導語:這裏有許多漂亮的顏色,讓我們念念兒歌再畫出美麗的彩虹吧!

3.引導幼兒欣賞《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3頁"藝術角"中的幼兒作品,感受不同的背景襯托。

指導語:畫中的彩虹都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你還希望彩虹出現在哪裏?

三、創作表現

1.請幼兒翻開《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4頁,鼓勵幼兒在"創意牆"中進行創作。

指導語:我們來一起念念兒歌,畫一畫彩虹姑娘,並添畫上你喜歡的背景。

2.提醒幼兒換顏色的時候要將油畫棒放回原位,使用時保持桌面和畫面的整潔。

3.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提供幫助。

四、欣賞評議1.請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彩虹姑娘"。

2.教師從幼兒創作過程中的表現及完成的作品兩方面作出評價,同時鼓勵和表揚繪畫常規好的幼兒。

五、結束活動

師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篇課文充滿了想象力,由於考慮到了有些同學沒有見過彩虹的情況,我在這篇課文導入採用了動畫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瞭解了彩虹的形成,我也注重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大膽發揮想象。通過自己分析課文,讓學生相互交流,想到什麼就說出來,西邊雨,在交流中拓展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同時也讓學生在雷雨季節多留心觀察,學會欣賞美,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大膽與人交流,然後通過摘蘋果,撈月亮的遊戲,認識生字和詞語,同時採用開火車,小組讀,齊讀等方式檢查學生識字效果珍貴,在齊讀,指名讀的時候,學生都能將字音讀準,並能流利正確地讀出課文內容,只有個別差生無法存在不熟悉的情況,但課下我也進行了專門輔導。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油水分離的作畫方法,感知油水分離畫的奇妙效果。

2、能畫出冬天雪景的主要特徵,體驗冬天雪景的美。

【活動重點】

幼兒學習“油水分離”的作畫方法。

【活動難點】

幼兒在觀察風景和自我經驗的基礎上表現冬天雪景的主要特徵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雪景圖片、音樂、範畫、油畫棒、藍色系、紫色系、灰色系的多種水粉顏料、紙、筆、調色盒、水桶

【活動過程】

1、在《鈴兒響叮噹》的音樂聲中帶幼兒入場。(讓幼兒在音樂聲中,腦海中呈現一幅模糊的、虛構的在雪橇上滑雪的畫面,初步引起幼兒對冬天的印象。)

2、請幼兒一起欣賞動畫《雪絨花》,說一下動畫裏是什麼季節的場景,雪景漂亮嗎?激發幼兒對雪的興趣。(幼兒在冬天情景畫面的觀察和欣賞中逐步加深對冬天情景的印象,並慢慢的從抽象畫面逐漸形象化,腦海裏的冬天景色開始變得清晰。)

3、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回憶下雪時的景象,引導幼兒說一說下雪時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

教師提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冬天。你們喜歡冬天嗎?爲什麼?

小朋友想一想,冬天下了雪以後我們周圍的環境是怎麼樣的?你見過的雪是什麼樣的?還有什麼樣的雪?(在幼兒回答問題和相互傾聽發言的同時,幼兒腦海裏冬天的畫面又在不斷地產生變化,隨着幼兒的不同說法畫面中的形象也在不斷的增多或有選擇的刪除,也會對幾種不同的雪花的畫法有選擇,比如六瓣雪花、鵝毛大雪及小雪等)

4、出示動畫裏雪山情景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下雪後山的變化。(在觀察圖片後,幼兒會簡單瞭解雪都下在了山的什麼地方,山頂變成了白色。)

5、教師出示幾幅不同主題油水分離的雪景圖片,教師引導:看看畫面上有什麼?什麼顏色?畫面上都表現了哪些內容,你最喜歡哪幅畫?(幼兒自我的知識經驗總是有限的,教師提供多幅不同主題的油水分離雪景作品讓幼兒欣賞,目的是讓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對部分景色、建築及人物的不同側重點有所瞭解,不斷豐富自己原有的雪景經驗,形成自己較爲成熟的作品設計。)

6、遊戲“變魔術”,引發幼兒繪畫興趣。

教師出示一張未塗色顏料的半成品,請幼兒觀察。教師用激情的語言引導:孩子們,老師還會變魔術呢,想看嗎?吊足孩子的胃口後,將水粉在畫紙上塗一遍,一幅雪山風景圖出現。(幼兒會通過觀察“魔術”的奇妙效果而對“油水分離”這種方法產生極大地興趣,注意力會十分集中,此時教師示範畫法幼兒會學的快、掌握的好,同時也會產生躍躍欲試的想法。)

7、引導幼兒學習“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感知油水分離的作品美,體驗用不同方式作畫的樂趣。[

8、教師演示作畫步驟及方法:

(1)教師示範用油畫棒水彩來表現下雪天。

先用白色油畫棒在白紙的天空處輕輕得點上密密麻麻的點或畫上六個瓣的雪花,表現雪下得不同程度;

白色的油畫棒畫出山、田野、山峯和地面上的雪,用睡塗法或圈塗法;山腳、樹幹、土地可用其他顏色的油畫棒畫。

(2)塗水彩色。因爲雪花、山峯、田野均爲白色的油畫棒描繪,所以用藍色或灰色水彩色一塗,雪景就馬上出來了。也可用兩種以上同色調的水彩(接色法)塗底色。教師分別演示一次。

(3)教師提問:“爲什麼出現了雪景呢?與我們平時的作畫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在交流中感受油水分離的奇妙效果,知道油水分離是油畫棒與水彩混合作畫的一種方式。

(4)教師示1範用膠水灑銀法增加作品的效果——將銀色的亮晶晶攪拌在膠水中,幼兒用毛筆將亮晶晶點綴在自己的雪山風景畫上

9、幼兒作畫。

(1)幼兒4人或5人一組,每組確定一名組長,並商量確定所畫內容,分工負責畫、塗不同的風景,最後合作塗底色

(2)教師交代注意事項:在繪畫過程中,安安靜靜的作畫;儘量保持畫面的整潔;如果不小心把顏料弄到身上或桌子上,應及時用抹布擦掉;並鼓勵幼兒將自己看到的冬天的雪景畫出來,提醒幼兒用白色畫雪,最後用水彩粉刷。。

(3)幼兒大膽創作,教師巡迴指導過程中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10、作品展示與評價

(1)以小組走秀的形式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體驗團隊合作的榮譽感,並將作品全部張貼在黑板上;

(2)引導幼兒以小組爲單位表揚其他組的作品一個優點,且別人說過的不能說;欣賞不同底色間相互滲透的效果。

(3)評選完成作品最好的一組

11、結束:幼兒與自己作品或全班幼兒與所有作品的合影。

【活動延伸】

用油水分離的方法創作其他作品。(課件出示油水分離的其他作品後鼓勵幼兒創作其他作品)

【活動反思】

這節課重點是學習油水分離的作畫方法,感知油水分離畫的奇妙效果,在小組合作作畫環節幼兒掌握起來相對有難度,

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再好的預設,也無法預知課堂中的全部細節。”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智慧,構建了一個充滿智慧的課堂,一個充滿激情的課堂,給孩子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都很喜歡美麗的雪景,他們喜歡看雪、玩雪 ,用畫筆畫雪。 而油水分離畫又會帶給孩子們無比的新奇感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此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能瞭解冬天風景的變化,感知冬天景色的美麗,同時還可通過“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瞭解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感受油水分離的作品給我們帶來的另一種美。由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鯨魚的特徵以及它的習性。

2、學會用撕彩紙,揉彩紙,製作出鯨魚。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報紙,A4紙,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鯨魚。

—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我在海里生存,我的寶寶要吃母乳長大。

— 我呼氣的時候會噴噴泉,我是誰呢?

二、展開

1、談談鯨魚。

— 你見過鯨魚嗎?

— 你在哪兒見到的鯨魚?

— 看過鯨魚後你有什麼感受?

2、說說鯨魚的特徵和習性。

— 鯨魚在哪兒生存?

—在水裏生活的鯨魚是動物呢?還是魚呢?

(鯨魚生子,母乳所以它是動物。)

— 鯨魚有多大?

(鯨魚的身子很大,是現存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身長超過30m,胸鰭長達4m,剛剛出生的鯨魚寶寶也有7m長的。)

— 所有的鯨魚都是同一種類嗎?

(鯨魚被分爲鬚鯨和齒鯨兩大類。有鬚子的鯨魚就是須鯨,有尖銳的牙齒的鯨魚就是齒鯨。鬚鯨有兩個鼻孔而齒鯨只有一個。)

— 鯨魚爲什麼會噴水呢?

(因爲鯨魚呼吸的時候會夾着海水一起呼吸。)

3、製作鯨魚並研究製作材料。

— 如果想要製作出鯨魚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報紙和白紙怎樣製作出鯨魚呢?

4、用報紙和白紙製作鯨魚。

① 把報紙和白紙(A4紙)撕好。

② 按照紙的種類把紙分開。 (報紙和報紙放在一起。)

③ 把紙揉在一起。

④ 用白紙粘在鯨魚的肚子位置上其餘部分用報紙粘上。

⑤ 粘紙的時候不要留出餘白,緊密地粘好。

⑥ 用報紙表現出黑色的部分。 (鯨魚的背部上)

三、結尾

1、讓孩子們把完成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活動反思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有關鯨的大小,種類,進化過程及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這篇課文很簡單,學生在讀一遍後,往往覺得他什麼都懂了,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此時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學生的學習熱情肯定會被刻板的教學程序消解的乾乾淨淨。爲了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獲得切實的言語訓練,我在課堂上設計了很多生動的環節,比如看圖片,吸引住了學生。我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他的學習成果。如,同學們通過讀每一段,總結鯨的特點,並找出與之相關的句子。鯨生活習性這一部分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當成鯨來介紹。可以畫出來,可以表演,可以談感受,在鯨吃食時,學生把鯨描繪的活靈活現,在鯨睡覺這一部分,學生的畫更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充分展示學生個性,特長,也使學生理解更透徹,體驗也更深。他們自主選擇正是他們自主意識,自主行爲,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

《鯨》這篇課文,最重要一點是要讓學生感知說明的方法。我利用小黑板上板書第一自然段填空的內容,故意將數字擦去,改成"很重""很大""很長"等模糊的概念,讓學生下課後與原文對比,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學生通過比較很容易發現,用上具體數字,能更清楚,更準確地瞭解鯨的特點。舉例子,作比較,比喻等作用同理了。關於寫作技巧這東西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文中說明的方法,讓學生感知就可以了,我們不能貼標籤,硬灌輸。

在理解鬚鯨與齒鯨特點不同時,我採用表格形式,讓學生從"牙齒""吃食""呼吸時的水柱"三方面填表對比,一目瞭然。並在理解"呼吸""睡覺"時採用簡筆畫,學生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做到了語文與美術,語文與數學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