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5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5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每天洗臉的重要性,養成洗臉的好習慣;

2、知道洗臉的步驟,瞭解怎麼樣洗得更乾淨,尤其是一些難洗的部位。

二、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小毛巾每人一條、圖片(洗臉的寶寶)、自編

兒歌

《寶寶愛洗臉》

三、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活動

1、“嗚嗚~~~,聽,誰在哭啊?原來是娃娃!我們去看看娃娃爲什麼哭?”

2、一起問:“娃娃,你怎麼了?爲什麼哭啊?”

3、“原來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臉弄髒了,娃娃可愛漂亮了,你們說怎麼辦啊?”

引出應該洗乾淨。

(二)引發討論

你每天洗臉嗎?誰幫你洗的?你自己洗的,那你是怎麼洗的?(幼兒討論,講述)誰來洗洗?(個別幼兒演示)

說一說,剛纔**是怎麼洗的?你會嗎?大家一起來洗洗你的小臉。

(三)進一步置疑

1、娃娃怎麼還在哭啊?聽聽怎麼了?引出進一步討論。

“看看有沒有幫她洗乾淨啊?難洗的部位應該怎麼洗?”

2、出示圖片(對於難洗的部位進行放大,比如眼窩、耳窩、耳根、鼻翼)

3、幼兒再次嘗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教師正確示範,幼兒模仿。

(四)我們大家來洗臉

一邊播放兒歌,一邊和孩子們一起洗臉。

(五)說一說

怎麼樣讓我們的小臉每天都白白的,香香的?(每天洗臉)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會平衡、鑽爬和雙腳交替跳的基本技能,發展幼兒下肢動作和力量。

2.享受玩輪胎遊戲的樂趣,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4.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輪胎若干,音樂。

活動重點

練習下平衡、鑽爬和雙腳交替跳的基本技能,發展下肢動作和力量。

活動難點

雙腳交替跳的基本技能。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好玩的?(輪胎),你們以前玩過輪胎嗎?(玩過)下面請小朋友自由玩輪胎,一定要注意安全。

2.準備活動。

師:停,現在請小朋友們一人站在一個輪胎裏,和老師一樣,眼睛看着老師,站好,手掐腰,跟着老師一起做。

在音樂節奏下帶領幼兒活動肩膀、頭部、胳膊等部位。

3.雙腳交替跳練習。

師:現在請小朋友站到自己輪胎的後面,一隻腳放在輪胎上,交替換腳跳。

4.平衡練習。

(1)師:小朋友將兩隻腳踩在輪胎的兩邊,我們一起喊12雙腳跳進輪胎。

(2)平衡走輪胎邊。

師:小朋友,老師用輪胎給你們擺了一座“小橋”,現在我們來過小橋,過橋時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推,不要扯別的小朋友的衣服,完成後回到原來的地方。

(3)把一個輪胎立着放在其中一個輪胎上,讓幼兒爬着過去。

幼兒過小橋時,老師在旁邊輔助。

5.雙腳跳練習。

跟隨音樂,幼兒連續雙腳跳練習。

6.放鬆活動。

師:小朋友們都累了,請找到一個輪胎,趴在輪胎上,我們一起來放鬆放鬆。

師:小朋友們,小輪胎他累了,想讓小朋友送他回家,小朋友我們一起送他回家吧!

教學反思:

從活動的設計方案來看,目標較清晰,且有圍繞目標而相應展開的教學活動過程和結構,在活動的設計上也較好地體現了發展孩子身體動作的協調性與鼓勵兒童自主探究材料玩法的雙重價值。值得提醒的是,兒童在健康與運動領域中的個體差異是比較突出的,教師如何在方案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體現對不同能力水平幼兒的分類指導。

小百科:輪胎是在各種車輛或機械上裝配的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製品。通常安裝在金屬輪輞上,能支承車身,緩衝外界衝擊,實現與路面的接觸並保證車輛的行駛性能。輪胎常在複雜和苛刻的條件下使用,它在行駛時承受着各種變形、負荷、力以及高低溫作用,因此必須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牽引性能、緩衝性能。同時,還要求具備高耐磨性和耐屈撓性,以及低的滾動阻力與生熱性。世界耗用橡膠量的一半用於輪胎生產,可見輪胎耗用橡膠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瞭解什麼是膨化食品,知道少吃膨化食品。

2、知道多吃膨化食品的害處,培養幼兒節約知道不隨意亂花錢。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食物:膨化食品

活動過程:

1、認識膨化食品。

(圖片和實物)

(1)師: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出它們的名稱。

幼兒:米餅、雪餅、師:(實物)這個是什麼?

生:炒米,苞米花,貓耳朵……師:無論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米餅"、"炒米",還是街邊小販爆出來的"貓耳朵"、"苞米花",我們把這些經過高溫、高壓後膨化出來的食品叫做膨化食品。

(2)討論:說一說你吃過的膨化食品的名稱、形狀、顏色、味道……,由幼兒自由發揮、描述,氣氛越濃烈越好。教師注意傾聽,適當點撥記錄。

(3)出示圖片、講故事:

我聽說大灰狼變得很胖很胖的跑都跑不動了!小朋友喜歡變得胖胖的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它是怎麼變成這樣的?

"大灰狼和黃鼠狼從店裏偷了很多烤雞腿、炸薯片.......肯定也像大灰狼現在這樣胖了!"提問:寶寶,聽了剛纔的故事,想一想大灰狼後來爲什麼變得那麼胖呀?

如果你以前經常吃油炸的食品,以後還會繼續吃嗎?

教師歸納小結:膨化食品不僅味道好,而且很多都是用雜糧製成的,如玉米、蠶豆、大豆,還有的是用馬鈴薯、紅薯等製成的。雜糧的營養價值原本也不算很高,也不太好吃,可經過膨化之後,它們變得既好吃,又提高了營養價值,討論:這樣的膨化食品多吃好不好。

師:膨化食品雖然很好,但前提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符合國家衛生、營養標準的,有營養學會監製或已達到國家免疫標準,有免疫標識的。(教師邊講邊出示一些膨化食品的外包裝,用實物讓孩子們認識,不過,膨化食品再好吃,再香甜,再酥脆可口,我們都不能經常吃更不可以天天吃,頓頓吃了,且不說浪費錢,造成我們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更主要的是,絕大多數膨化食品中都有人工合成的食物添加劑、色素、糖精、香精等等,這些東西如果長期被人攝入,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的。此外,街頭小販爆的苞米花、炒米、貓耳朵等食物,雖然沒有什麼"人工合成化學劑",但它的"鍋"、"罐"卻因在製作中含有金屬鉛,鉛在高溫、高壓下會滲到食物種去,所以經常吃或過多地吃了這些膨化食品,對人體也是有害的。因爲鉛被人體攝入後,會在肝臟內沉澱下來,使人慢慢地鉛中毒!

兒歌:膨化食品。

小百科:膨化食品是以穀物、薯類或豆類等爲主要原料,採用膨化工藝如焙烤、油炸、微波或擠壓等製成體積明顯增大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種組織酥脆、香味逼真、風格各異的休閒食品。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五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這節健康課,讓幼兒知道五官的作用,讓幼兒知道要保護我們的五官,一面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活動目標】

1、在感知活動中發現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稱

2、觀察五官的相對位置和外形特徵,初步瞭解保護五官的一般常識

3、學習保護五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五官,知道保護五官的重要

難點:讓幼兒知道五官的名稱,在學習中知道五官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五官圖像若干,五官臉譜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眉毛搬家》:寶寶累了,很早就休息了。這時房間裏傳來爭吵聲。原來是五官在爭誰的本領大。誰也不讓誰。眉毛一聲不響,眼睛嘴巴耳朵鼻子以爲眉毛一點本領也沒有,就把眉毛趕走了。結果寶寶上幼兒園時,汗水流下來。一直流進眼睛裏。寶寶摔倒了,鼻子耳朵嘴巴都受傷了。

2、瞭解五官的作用

提問:你們知道他們是因爲什麼吵架嗎?他們先把誰趕走了?

(五官在爲誰的本領大而吵架)(先把眉毛趕走了)

眉毛被趕走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爲什麼沒有了眉毛,寶寶爲什麼會摔倒呢?(因爲眼睛看不見了)爲什麼眼睛看不見?(因爲汗水流進眼睛裏了)那爲什麼汗水會流進眼睛裏?(因爲眉毛不見了)

小結:眉毛有擋汗水的功能。

3、續講故事:聽了小朋友的話,它們都知道了,原來眉毛也有很大的`本領,不能少了它。就趕緊把眉毛請了回來。(教師把眉毛粘回原來的位置)眉毛不能少,那到底誰本領大呢?它們一起看着眼睛:“眼睛眼睛,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眼睛被趕走了。(教師拿掉眼睛)

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沒有了眼睛,會怎樣呢?(看不見東西了)

體驗:現在請小朋友們起立,向前走幾步閉上眼睛,轉過身來再找找自己的位置。

提問幼兒,明明,你們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不能)爲什麼?(看不到了)睜開眼睛,回到位置問幼兒:剛纔眼睛看不見了,你們有什麼感覺,眼睛有什麼作用呢?

(黑黑的、有些害怕)(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周圍的事物)(能夠看到周圍的事物感覺很幸福)

小結: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周圍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4、續講故事:五官他們趕緊把眼睛請了回來,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那到底誰最沒有用呢?五官們你看我,我看你,他們又一起說:“鼻子鼻子,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於是鼻子被趕走了。(拿掉鼻子)

提問:鼻子真的沒有用嗎?

出示白酒和醋,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中的兩個小瓶中分別裝着,白酒和醋,小朋友們想一想,應該用什麼辦法才能知道那個瓶裏是白酒,那個瓶裏是醋?(幼兒自由猜測)那我們用眼睛能區分出它們嗎?(不能,它們都是透明的)。那到底應該怎樣做呢?(用鼻子聞)我們一起來聞一聞。分別請幼兒聞白酒和醋:你聞到的是什麼?(酸味、辣味)你是怎麼知道的?(用鼻子聞出來的)

體驗:用手捏住鼻子有什麼感覺?

小結:對啊!鼻子能幫助我們辨別氣味和呼吸,所以鼻子本領也很大,它能少嗎?(不能)趕緊把鼻子請回來吧1(粘回鼻子)

5、續講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來了,嘴巴說:“耳朵耳朵,一定是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耳朵被趕走了。(取下耳朵)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健康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體質健壯,功能正常,精力充沛,並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通常用人體測量、體格檢查和各種生理指標來衡量。現代健康的含義不僅是傳統所指的身體沒有病而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小雞快跑 ,歡迎閱讀。

設計意圖:

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小動物形象。孩子們對於小雞的故事知道很多。如小雞找媽媽、小雞出殼了等等。現在我們利用這一可愛形象,來練習動作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練習信號助跑跨越,繞過障礙。

2.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體驗雞媽媽對消極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兒歌《小雞學本領》;在場地四周佈置小樹林(可樂瓶)、柵欄(用橡皮筋拉在椅子上);雞媽媽頭飾一個,小雞頭飾人手一個,老鷹頭飾四個。

活動過程:

1.邊念兒歌《小雞學本領》邊做準備運動。附兒歌:

小雞學本領: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羣小雞做遊戲。嘰嘰嘰,嘰嘰嘰,跑來跑去真喜歡;東灼灼西啄啄,小蟲吃到嘴裏去,了的心裏甜如蜜。小雞、小雞真快樂,拍拍拍翅膀,彎彎腰,扭扭脖子,踢踢腳,快快樂樂心情好。

老師戴母雞頭飾,幼兒帶小雞頭飾,根據兒歌四散走走、跑跑,蹲下捉蟲等動作。

2.通過遊戲,練習助跑跨跳,繞過障礙。

教師以遊戲的口吻告訴幼兒:小雞們都長大了,要學到更難得本領了。今天要跟媽媽去很遠的地方去捉蟲,路上要跨過柵欄,繞過小樹林,一定要小心,不要碰倒柵欄也不要碰倒小樹。

教師適當示範,幼兒四散練習。

3.利用遊戲,練習聽信號助跑跨跳,繞過障礙。

告訴幼兒有幾隻老鷹要從這裏飛過,當媽媽發出“老鷹來了”的信號時,要趕快跨過柵欄,繞過樹林躲起來,不要讓老鷹捉住。

請四名幼兒飾老鷹。雞媽媽根據老鷹的行動不斷地發出信號,小雞們根據信號做散步或越過障礙躲藏的動作。

當老鷹提到2——3名小雞時,小雞與老鷹對換角色。

4.放鬆活動

表揚幼兒做的真好,提醒小雞們該回家休息了,幼兒排成一隊邊說兒歌小雞學本領邊做小雞走的動作離開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