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安全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安全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跟陌生人走。

2、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準備:

防拐騙模擬演練,繪本《不跟陌生人走》。

過程:

1、情境演練:

區域活動時間,幼兒進行區域活動,陌生人(其他班級的家長)來班級走到任意小朋友面前進行拐騙。

(1)我是新老師,今天我要請你們到外面去抓小蝌蚪,你們去嗎?

(2)我是你媽媽的同事,媽媽請我來接你去她單位。

(3)你們盧老師今天請假,我帶你們到外面去玩,你們去嗎?

(4)小朋友,我請你吃糖,你和我一起到外面去找媽媽。

2、討論:

(1)這個阿姨是誰?你認識她嗎?

(2)不認識的人,我們能跟她走嗎?

(3)繪本:《不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安全教案2

活動目標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1)媽媽爲什麼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着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爲正確的答案那一邊)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 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麼。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爲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再通過遊戲活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安全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並知道一些自救的方法。

2、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重點:

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並知道一些自救的方法

活動難點:

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毛巾、一些防火安全標誌、關於火災的一些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活動

1、教師出示圖片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圖片上都怎麼樣了呢?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小結:這幾張圖片裏面都是發生了火災,房子着火了。

2、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火災嗎?

(請幼兒進行思考並回答,教師進行小結。)

3、教師:小朋友,請你們說一說,在我們生活中,哪些物品是不能玩的,是會容易引起火災的?

4、教師提問:火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危害呢?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東西都是小孩子不能去玩的,如鞭炮、打火機等等。如果發生了火災,那我們就會非常的危險,因爲大火不僅會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污染空氣。所以,小朋友一定不可以去玩火。

二、引導幼兒瞭解一些預防火災的方法

1、教師: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就要過年了,在過年的時候,大人們會放煙花、爆竹來迎接新年,那小朋友們可不可以這樣做呢?

(告誡幼兒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2、教師繼續通過提問,讓幼兒說出一些預防火災的一些方法。

小結:看到有火的地方,小朋友不能去靠近,更不能去玩火。

三、引導幼兒瞭解幾種自救的方法

教師:現在天氣乾燥,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教師小結:剛纔小朋友們想出地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溼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等等。但是小朋友們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就一定要撥打119的火警電話哦。

四、教師帶領幼兒認讀一些關於火災的標誌

1、教師:小朋友,我們以前學習過一節認識標誌的活動,你們還記得哪些是跟我們的防火知識有關的呢?

2、教師出示關於防火的標誌

教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麼標誌呢?請幼兒來說一說。

(嚴禁煙火、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禁止吸菸等等)

3、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這麼多的防火安全知識,小朋友們都記住了嗎?這些知識不僅小朋友們要知道,回到家裏,你們還要當一個小小宣傳員,告訴你們的家人和同伴,也跟他們說一說應該要怎麼樣預防火災,如果遇到了火災我們應該怎麼做!

4、結束活動。

幼兒園安全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眼睛的基本構造,知道眼睛的用途。

2、知道要愛護眼睛以及可能會傷害眼睛的危險行爲,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眼睛的特寫圖片

2、情景圖片五張

3、眼保健操音樂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活動。

(1)教師: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2)教師:小朋友們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麼呢?

二、讓幼兒觀看眼睛的特寫圖片,瞭解眼睛的大概構造以及作用。

(1)教師:這是什麼?眼睛的上面有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中間的黑葡萄是什麼?

(2)教師:眼睛是用來幹什麼的?(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3)教師小結:眼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到。

三、觀看情景圖片,瞭解可能會傷害眼睛的種種行爲。

(1)教育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1圖片——看電視時離電視機很近,會傷害我們的眼睛,也不能看的太長時間。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2圖片——偷偷地戴大人的眼鏡,眼睛有問題的時候才需要戴眼鏡,不要隨便戴別人的眼睛會傷害自己的眼睛。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3圖片——用髒手揉眼睛。髒手上有許多細菌,用髒手揉眼睛會讓眼睛受傷。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4圖片——對着太陽看,盯着強光看。看很強的光線會傷害我們的眼睛。

(5)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5圖片——玩尖銳的物品,會不小心扎到眼睛。眼睛受傷了就什麼耶看不見了。

四.引導幼兒瞭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有哪些保護眼睛的方法嗎?

(2)教師小結:看書看電視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看看遠方的東西,還可以看看綠色的樹林、草地,讓眼睛休息、放鬆。也可以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蔔、鴨肝、豬肝等。以後我們還學會做眼保健操,這些都是保護眼睛的好辦法。

五、師幼總結不讓眼睛受傷害的方法,懂得有危害的行爲不可以去做。

六、教師帶領幼兒做眼保健操活動結束。

幼兒園安全教案5

目標:

1、讓小朋友進一步瞭解了春節期間的煙花鞭炮、交通、飲食、用電等安全知識,爲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春節做好鋪墊。

2、增強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使幼兒過一個愉快的春節。

準備:

電源插座、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製品。春節安全視頻。

過程:

1、注意用電安全。認識電源插座,不用手或導電物(如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製品)去接觸、探試電源插座內部。

2、注意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不自己燃放煙花、爆竹,不用鞭炮玩打“火仗”的遊戲,這樣很容易傷人,在大人燃放煙花、鞭炮是,站在距離其遠些的安全地帶。

3、注意飲食衛生。不吃過量的零食,在家飲食要規律,按時吃飯,不挑食,多吃蔬菜。

4、注意通行安全。

(1)會走行橫道和人行道,過馬路時會看紅綠燈,會跟着大人走,過馬路時不瘋打、瘋跑,不獨自一人橫穿馬路。

(2)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標誌。

5、教師小結:春節要注意的各方面安全問題。

春節更應該多注意身體健康與戶外安全!

幼兒園安全教案6

教學形式:

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

情景表演法 行爲辨析法 故事啓迪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一些和父母一同出遊時的安全常識。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核心要素:遊玩時 應注意 跟爸媽 不遠離

陌生地 不亂去 爲安全 要牢記

活動準備:兔子頭飾

提前組織幼兒排練情景劇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我請來了兔媽媽和她的孩子(小灰、小白),她們要給小朋友們表演節目,請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喔。

2.邀請一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二)關鍵步驟:

1.情境表演:

兔媽媽帶兩隻小兔去森林裏採蘑菇。媽媽告訴孩子們一定要在自己身邊,不要獨自到危險的地方去。小灰兔在媽媽的身邊採蘑菇,小白兔悄悄地離開了。它只顧自己去捉蝴蝶了,最後迷了路。兔媽媽找了很久才找到它,小白兔哭着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以後,我再也不離開媽媽了。”

2.討論:

(1) 兩隻小兔誰做得對?

(2) 我們和父母出遊時應注意什麼?應該怎樣做?

活動延伸:

1.可通過遊戲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的禮儀教育。

例如: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幼兒在貓媽媽身邊說兒歌:“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因爲小貓愛遊戲,悄悄走到外面去”小貓說完,輕輕離開媽媽,貓媽媽叫小貓,小貓快速回到貓媽媽身邊。

2.帶領幼兒出遊,出遊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家園互動:

1.家長帶幼兒出遊前,給幼兒提出具體要求。

2.出遊時,引導幼兒要注意安全,不獨自去危險的地方。

注意事項:

外出時,要讓幼兒活動在自己的視線內。

活動反思:

1.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爲什麼?

2.你認爲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裏?

3.你認爲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幼兒園安全教案7

1、活動目標

1、瞭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爲以及產生的危險。

2、會安全使用文具,能夠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規則。

3、通過討論,初步建立班級的文具安全規則。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活動過程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教師:文具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經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們知道文具使用不當會很危險嗎?下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2、活動展開:觀看幼兒用書和教學掛圖。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書的第2頁和第3頁,仔細看看每一幅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在使用哪些文具?他們使用文具的方法對嗎?

(2)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自由閱讀和講述畫面的內容,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和討論畫面內容。

①教師:老師這兒的大圖和你們書上的小圖是一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都講了些什麼。

②逐一討論掛圖中相關的.內容。這個男孩在做什麼?咬鉛筆會有什麼危害呢?(鉛筆不能咬,會造成鉛中毒,會把細菌等有害的東西吃到肚子裏,還會使小朋友的牙齒歪斜)

③討論其他內容。

④教師小結:這幾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確,這樣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3、活動展開: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最後一幅小圖: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確。爲了我們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畫完畫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時還應該注意什麼?

(2)教師發給每組幼兒一張大白紙和一盒水彩筆。每組推選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請他用圖或圖夾文的方式表現大家討論的內容。

(3)幼兒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組的想法表現出來。

(5)分享各組討論內容。

4、活動總結: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集體制定的具體的行爲規則,進行總結。

5、活動延伸:張貼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安全使用文具規則的參考範例

(1)、使用文具時,保持坐姿端正,正確用筆。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筆尖對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畫棒、水彩筆在皮膚或衣物上亂畫。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齊。

(6)、寫完字或畫完畫要把手洗乾淨。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頭鋒利的剪刀,使用見導師咬集中將身,不能一邊說笑一邊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對着別人亂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幼兒園安全教案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基本常識。

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食物投影儀、圖片、乘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瞭解乘車的基本規則,出示車票:這是什麼?它用來幹什麼?

你知道乘車要注意什麼?

二、觀看圖片,知道乘車中的安全常識。

1、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爲什麼?

2、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安全常識。

三、討論如何保護車廂環境。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車廂內的整潔?

四、組織幼兒“乘汽車”,鞏固乘車的基本規則與常識。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各種各樣的汽車”主題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這才依依不捨地將自己的玩具帶回了家,不同的是,通過這幾周的認識,孩子們知道了自己帶的什麼汽車,同伴帶的是什麼汽車……孩子們對馬路上汽車的種類、用途、汽車的發明、構造、發展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再談到汽車,他們的話題開闊了。通過汽車這一幼兒喜歡的載體,進行的美術、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快樂,從中也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培養。

小百科:簡單地說,就是搭乘別人的車出行。分爲免費和收費兩種。免費搭車,在國內一般發生在熟人之間,如同事、親戚、朋友。在國外,更多地在陌生人之間出現。

幼兒園安全教案9

目標:

1、幼兒記憶火警號碼119,認識安全標示。

2、使學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識,火災撲救常識,重視安全,珍惜生命。

3、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準備:

安全標示圖片。

重點:

幼兒記住火警號碼119。

安全溫馨提示:

演練時注意安全。

過程:

一、導入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火,它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時火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火一旦失去控制,就會燒燬人類的財富,奪去人們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難以挽回和彌補的損失。例如:在我們的身邊就有火災發生,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習和掌握防火知識,協助學校做好防火工作,減少和杜絕火災的發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學

(一)、小朋友們,你們遇到火災發生時會怎麼辦?如何進行逃生?(幼兒自由討論,發揮幼兒的想象。)

1、火災時不能鑽到閣樓、牀底、大櫥櫃內。火勢不大時,要披上浸溼的衣服向外衝;

2、濃煙瀰漫時,用溼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壓低身子,手、肘、膝蓋要緊靠地面,沿牆壁邊緣爬行逃生;

3、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4、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排水管等逃生,或把牀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鐵欄杆等固定物上,順繩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6、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鎖,在無奈的情況下,退回室內,最好在衛生間關閉門窗,不斷向門窗澆水;

7、充分利用陽臺、天窗等進行自救;

8、處在高層建築被火圍困時,要趕快向室外拋沙發墊、枕頭等小物品,夜間則打手電,發出求救信號。

(二)、除了以上的情況外,最主要的是幹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火警號碼,並記憶。)還有那個小朋友知道別的特殊號碼?例如:匪警110急救120

三、遊戲:

1、《快速反應》

規則:幼兒聽到教師指令後,迅速撤離,比一比哪一個幼兒最快。

2、進行火災演練。

規則:幼兒分4組,匍匐前進,進行逃生訓練。

附:消防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小孩不玩打火機,你拍二,我拍二,玩離電源和汽灌你拍三,我拍三,監督爸爸不吸菸,你拍四,我拍四,遇到着火不哭泣你拍五,我拍五,煙大快把口鼻捂,你拍六,我拍六,遇到火災快呼救你拍七,我拍七,遇到火災快逃離,你拍八,我拍八,防火安全從小抓你拍九,我拍九,報警撥打119。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安全教案10

活動目標:

1、感受日常生活中一些規則的存在,初步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2、進一步明確規則與安全的關係。

活動準備:

圖片、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規範、規則,共同蒐集生活中不守規則造成嚴重後果的小故事。

活動過程

一、排隊的規則

導入畫面:小咕咚招手“小朋友們好”

看,誰來啦。今日小咕咚要和我們一齊來做一個禮貌、守規則的好孩子。

畫面一:小咕咚來到教室,喝水時幼兒插隊

1、提問:(1)看,它來到了教室,那裏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2)哎呀,發生什麼事情了

(3)你覺得他做得對嗎應當怎樣做

(4)爲什麼要排好隊倒水

2、還有哪些地方我們要遵守排隊的規則請幼兒來說一說。(喝水、上廁所、滑滑梯、做早操排隊、下樓梯等等)

3、爸爸媽媽什麼時候也要排隊(去銀行、加加油站、上車、乘坐電梯、公園、去商場等等)

師小結:是啊,當很多人都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排着隊就十分有秩序,所以很多地方將每月的11日作爲排隊日。

二、生活中的規則

⒈許多小朋友在看書,應當怎樣看呢

提煉:一頁頁看,才能看仔細,看懂故事,這些就是我們禮貌看書的約定。

⒉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如:過馬路時會怎樣樣做在公園看到美麗的鮮花會怎樣喝的飲料瓶子你又會怎樣做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齊玩遊戲和搭積木你又會怎樣做

摘花、過馬路、扔垃圾、搭積木

師、:小咕咚說規則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秩序,還有很多地方,又有些什麼規則呢

看,這些地方有些什麼規則你能夠和邊上的小朋友輕聲說一說,然之後告訴小咕咚。

⒊出示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

師:你看懂了哪張圖,那裏藏着什麼規則教師根據幼兒說的作進一步的補充說明,告訴幼兒在這些圖片中有些人因爲不遵守規則纔會造成汽車碰撞、上下車擁擠、等等,如果我們都能遵守規則,那麼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教師小結:原先,規則在我們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有了規則人們才安全,我們小朋友講禮貌,倒茶做操要排隊,廢物扔垃圾箱,積木玩具整理齊,過街要走人行道,遵守規則我第一,學做小小禮貌人。

幼兒園安全教案11

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紅綠燈、斑馬線

2、兒歌《交通燈》

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穩定幼兒情緒。"小朋友們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個手指遊戲好不好?"

2、談話,引入主題。 "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幼兒討論)

3、出示圖片,提高幼兒興趣。 "我們小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讓你們看以些圖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們把小眼睛閉上,叔叔把小圖 片請出來,3,2,1,好了,睜開小眼睛。"

"這是什麼呀?(紅綠燈)小朋友們見過嗎?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有沒有見過?"(幼兒討論)

4、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小班小朋友真棒,叔叔來告訴小朋友,這個是紅綠燈,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可以看一看,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導幼兒討論 "我們小班小朋友那麼聰明,那麼,你們知道要怎樣看紅綠燈嗎?" (幼兒討論)

6、講解怎樣安全過馬路"小朋友說街上車多不多?危不危險?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知道怎樣看紅綠燈是不是。那小朋友們要張開小嘴巴跟叔叔學了好不好。"

"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反覆教幼兒三遍)

7、引導幼兒認識斑馬線"小朋友們看,這又是什麼呀?你們有沒有見過"(同上,介紹紅綠燈時一樣)

"小朋友們張開小嘴巴跟叔叔念,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8、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現太棒了,叔叔來你們一首兒歌好不好?每個小朋友都要張開小嘴巴跟叔叔讀了,叔叔來一下,看哪個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等一下我們就送小星星給它。"

9、帶幼兒讀兒歌(引導幼兒讀第一遍,鼓勵幼兒讀第二遍,表揚幼兒讀得棒,提到幼兒興趣,讀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還要注意些什麼呀?"

(做公車時先下後上,上街時要拉好爸爸媽媽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護欄等等)

11、請小朋友跟圖片紅綠燈說再見,活動結束。

兒歌

交通燈,會說話

黃燈說,請注意

紅燈說,快停下

綠燈說,請走吧

牢記他們說的話

按照紅黃綠行動

做個文明好娃娃。

手指遊戲

一個手指一個手指,變成大山

兩個手指兩個手指,變成剪刀

三個手指三個手指,變成水母

四個手指四個手指,變成鬍鬚

五個手指五個手指,變成海鷗,飛走了。

幼兒園安全教案12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靜面對危險情景,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3、激發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泡沫板,地震視頻。

2、急救箱及物品:手電筒、餅乾、水、跳繩、書、玩具、收音機、手套、口罩、哨子。

活動過程:

一、地震的危害1、孩子們,老師蒐集到一段錄像,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播放視頻)提問:錄像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看到了什麼?(幼兒發言)小結:是啊!剛纔錄像中大樓在搖晃,地面發出了劇烈的聲響,這就是地震。

2、地震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災難,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危害?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教師走下去,聽一聽,問一問)再請個別幼兒起來說一說。

小結:地震發生後,出現房屋倒塌、大橋斷裂、山體滑坡,給我們的生命、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實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來了怎麼辦

1、如果地震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怎麼辦?

2、地面出現劇烈的震動,我們躲在哪裏安全些?

請個別幼兒說。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誰做的對,教師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區,讓幼兒明白什麼地方安全。

3、如果在這個教室裏發生地震,該怎麼辦?請小朋友找個地方躲起來,看看誰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勢最正確。教師一邊指導一邊給做對的小朋友貼上一個小標誌。

小結幼兒躲的情況。什麼時候往外跑?逃跑時應該注意什麼?(有秩序,沿牆角跑,保護頭部。)可以用什麼來護住我們的頭?

小朋友,聽!是誰的聲音?(放圖片)他沒有跑出去,被困在了裏面,他用什麼辦法讓別人知道被困在裏面?什麼時候喊?(有人時喊)爲什麼沒人時不要喊?(保持體力)沒有勁喊了怎麼辦?(哨子、敲擊、尋找食物、想辦法自救)小結:如果地震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先躲後跑,如果被困住好幾天了,都沒有人來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會有人來救我們。

三、地震的預防

1、日本是一個多震的國家,他們的家裏準備了一個地震急救箱,以備急用。裏面有許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應該選什麼物品,用它來幹什麼?然後放到你們組的急救箱裏。選好了嗎?請把你們組的急救箱送到老師這,然後回到座位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麼?(提問:水和餅乾我們需要它嗎?手電筒能派上什麼用場?收音機也能幫助到我們嗎?小小的哨子有什麼用?手套能有什麼用處?)小結:有了急救箱裏的這些東西,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來幫我們渡過難關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們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時發生該有多好?但現在我們還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地震發生的前一兩天或幾個小時內經常會發生一些異常的現象,讓我們看一看。(請幼兒看課件)小結:這些現象都是通過仔細觀察才能發現的,小朋友發現後可以告訴周圍的人。

四、地震演習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這麼多關於地震的知識,讓我們來進行一次地震演習,看看小朋友會不會保護自己。

 活動總結

幼兒園安全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

2、能說出並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3、增強自身預防疾病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並提問:小朋友,請你們看一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怎麼了?(幼兒觀察並描述)

2、活動展開:討論什麼是傳染病,常見傳染病有哪些。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按順序觀察圖片,教師提問。

教師:天氣漸漸暖和了,病菌們也開始出來活動了。醫院裏那麼多小朋友一起打點滴,因爲他們得了傳染病。你們知道什麼是傳染病嗎?那你們說得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醫生阿姨是怎麼說的?

教師小結:傳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能通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動物得病,就有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傳染病。

(2)師:傳染病是通過什麼方式進行傳播的?

(3)師:你知道哪些病是傳染病嗎?昨天老師給你們發了一張調查表,讓你們去調查有哪些傳染病?它們是怎樣傳播的?都有哪些症狀?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調查表,誰願意上前來說說你的調查。

(4)除了你們做了調查,戎老師也做了調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調查到的第一個傳染病:手足口病第二個:水痘剛纔我們看到的這兩個傳染病都是在我們小朋友之間很容易傳染的。

還有哪些傳染病在春季會傳染上的呢?(紅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動展開:討論預防傳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師:傳染病會傳播病菌,那你們怕不怕被傳染?雖然傳染病很容易傳播,但是,如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很好的預防傳染病。現在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覺得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預防傳染病?

幼兒討論、講述。

(2)教師:看看老師這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是怎樣預防傳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預防針、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別人打噴嚏)

(3)教師小結: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教師: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強免疫力;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感;打噴嚏時要用手或手帕遮起來,避免對着他人打噴嚏;在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況嚴重時需要戴口罩。

四:活動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體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傳染病一定要隔離、看醫生、定時吃藥,多喝水等。這次活動上下來,我覺得自己對教學中的突發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吸取經驗,不斷學習,讓我的教學機智更加靈活。

幼兒園安全教案14

活動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初步瞭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幼兒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爲的辨別能力。

3、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T:現在是什麼季節?對,現在是夏季,天氣漸漸變得很熱了,你們熱了怎麼辦?

T:可是有好幾個小朋友因爲熱就悄悄去河裏、池塘裏洗澡,你們想知道他們去洗澡發生了什麼事嗎?有好幾個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們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他們好可憐,老師傷心,他們的爸爸媽媽也很傷心。

二、防溺水教育

1、幼兒討論

T: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小朋友們,我們怎樣使自己不會發生溺水事故呢?

2、結合PPT介紹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嚴禁到江河、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我們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同學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幼兒不慎掉進江河、水庫、池塘、水井裏等,我們不能擅自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3、故事欣賞與討論

(1)議一議: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2)我們該怎麼做?

(3)T: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三、說說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防範溺水事故的發生

T小結:人的生命

活動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有關知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爲的辨別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識,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瞭解自防自救知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幼兒園安全教案15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大門,他們在慢慢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但新的環境使幼兒感到不安,有的不喜歡上幼兒園,有的幼兒哭鬧着要找媽媽。這首歌曲節奏活潑明快,歌曲旋律簡單優美,歌詞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氣息,便於幼兒理解。通過學唱歌曲,能夠使幼兒瞭解在幼兒園生活是一件很快樂、幸福的事情,從而喜歡來幼兒園。

活動目標

1、能夠模仿學唱歌曲,理解歌詞的內容。

2、能隨音樂進行簡單的動作表演。

3、感受音樂的美,逐漸產生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一起玩耍的同伴,熟悉歌曲《找朋友》。

2、物質準備: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找朋友》、幼兒園大門的圖片、幼兒在班級中游戲的圖片。

歌曲1:我愛我的幼兒園

歌曲2:找朋友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夠演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2、難點:在活動中,能大膽的隨音樂進行簡單的動作表演。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看一看

教師出示幼兒園的圖片,幼兒欣賞。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這是哪裏呀?你都看到了什麼?

2、說一說

幼兒與同伴互相說一說,自己在幼兒園裏都做了哪些事情?

3、找一找

教師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一起隨音樂做律動。

二、學唱歌曲

1、聽一聽

教師播放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聆聽欣賞音樂,感知節奏與歌詞內容。

提問:你在歌曲裏聽到了什麼?你最喜歡歌曲裏的哪一句歌詞?

2、唱一唱

教師採用多種演唱方法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

(1)幼兒小聲唱,教師大聲唱。

(2)幼兒與教師共同演唱。

(3)教師與幼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男孩子、女孩子分別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跳一跳

幼兒伴隨歌曲的旋律做律動。

2、想一想

我們還可以在幼兒園裏做些什麼?

四、延伸活動

1、有趣的幼兒園

教師與幼兒玩開火車的遊戲,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

(1)參觀幼兒園大門,念念幼兒園的名字,

(2)觀察園徽是什麼樣子的,教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園徽所代表的意義。

(3)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自由地在喜愛的地方坐坐、玩玩。

2、將歌曲投放在音樂表演區,鼓勵幼兒與好朋友共同歌唱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