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10篇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10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動作建議:

1、A段八拍一個樂句,樂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動作,後四拍則變一個造型。

2、教師在B段中的示範動作儘量要優美。用教師自己的體態去感染孩子。

3、教師B段音樂中,做前、後、左轉、右轉吊線暗示,教師鼓勵幼兒理解後應儘快按暗示的方向變化身體位置和姿勢。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風箏”的快樂。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範,掌握B段音樂老爺爺收放風箏的動作。

3、傾聽音樂,根據音樂的變化完整表現出放風箏的情景。

【活動準備】

1、音樂《放風箏》、風箏圖片的PPT

2、幼兒有過放風箏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位老爺爺特別愛扎風箏,他扎的風箏啊栩栩如生、造型各異。

(播放PPT,幼兒觀察)

老師出示四隻不同種類的風箏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爺爺都做了哪些風箏呢?”

2、感受A段音樂,學習變風箏造型。

過渡語:你們看哪些風箏來了?它是怎樣出來的。

(1)教師根據音樂變風箏造型,幼兒觀察並發現教師變造型的規律。

指導語:老師的風箏是怎樣變出來的的?

(2)幼兒邊聽音樂邊按節奏變風箏造型。

3、感受A、B段音樂,初步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l)繼續講述情境:你們猗猜後來風箏們飛上天了嗎?可是沒有老爺爺的線他們怎麼飛得起來呢。不過就在這時老爺爺回來了,他不但沒有生氣,還帶着這些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翔,這些風箏都很聰明,老爺爺風箏線往哪邊扯,他們就往哪邊飛。他們飛啊飛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傾聽音樂,幼兒當風箏,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隨音樂節奏自由模仿風箏向不同方向飛的動態。

4、和幼兒一起玩放風箏的遊戲,完整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1)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玩放風箏遊戲1-2遍。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按節奏、飛得有美感的“風箏”,並請其示範。

(3)請個別幼兒上來當老爺爺放風箏。

(4)重點練習如何當老爺爺來指揮風箏飛舞。

(5)幼兒兩兩合作,一人當老爺爺,一人當風箏玩遊戲。

引導幼兒評價:合作得怎樣?動作是否優美、是否有節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揮

5、出示中國龍的圖片,引導幼兒如何集體合作變中國龍風箏。

過渡語:今天老爺爺紮了一條巨龍風箏,你們能把這個大傢伙變出來嗎?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龍,如何飛起來。

(2)教師當老爺爺,放飛“中國龍”。

大班黃梅戲表演唱:新猴子學樣

幼兒園大班黃梅戲表演唱:新猴子學樣

一、作品

遊戲玩法建議

1、點兵點將遊戲中儘量讓每個幼兒有遊戲的機會。

2、演唱歌曲部分: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遊戲形式逐漸遞增,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準備】

1、草帽17頂、老爺爺的裝扮一套、帶繩子的塑料筐兩個。

2、聽過故事《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

1、感受黃梅戲的曲調風格,體會其中的詼諧和幽默。

2、嘗試根據情節、角色創編動作幫助理解記和憶歌詞。

3、樂於參加戲劇表演,注意在遊戲的過程中不要擁擠。

【活動過程】

1、欣賞黃梅戲《新猴子學樣》,導入課題。

(l)教師:你們聽過黃梅戲嗎?黃梅戲是安徽的一種地方戲曲。

(2)教師完整地表演黃梅戲《新猴子學樣》,幼兒欣賞。

2、初步熟悉歌詞,理解戲曲內容,瞭解戲中角色。

(1)教師:戲曲裏表演的是什麼故事?

(2)教師再次完整演唱並提出要求。

教師:戲曲裏有哪些角色?他們怎麼唱的?

3、幼兒初步學習戲曲中的對唱部分。

(1)教師:老爺爺做了哪些動作?他爲什麼要這樣做?他心裏是怎麼想的?

幼兒回憶戲曲中的爺爺角色唱段並學唱。

(2)教師:小猴子怎麼學樣的?師生互動,交換角色進行表演。

(3)遊戲“草帽在哪裏”。

以一對一、一對二、一對多人的遞進的方式幫助幼兒掌捏對唱部分,注意根據幼兒的掌握情移時調整速度和韻味。

4、幼兒嘗試完整地演唱黃梅戲《新猴子學樣》。

5、師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戲曲,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大膽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兒進行黃梅戲表演唱。

教師:小猴子怎樣發現草帽的?他們說了什麼?

幼兒學說黃梅戲中的說白,並學唱戲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遊戲內容:啓發幼兒最後不再學樣,改變故事的情節,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大班音樂韻律教案:遇見舞

幼兒園大班音樂韻律教案:遇見舞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遊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遊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遊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爲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併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着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遊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遊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遊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裏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遊戲。

7、戲劇遊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遊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隻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隻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遊戲(動作方位、遊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遊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着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遊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遊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遊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歌曲《歡樂頌》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以及歌唱活動帶來的快樂。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以及節奏感。

3.引導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大膽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圖片:白雲,藍天。

2.圖譜、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白雲、太陽

教師:小朋友們看,圖片上有什麼?天多藍呀高高的在上面,誰來了?又有誰來了?

多美的畫面呀,藍天高高,白雲飄飄,太陽公公在微笑。這麼美,我們來一起說一下。

過渡語:我們看到的這些美景,還有一首好聽的歌呢,就表現了歡樂、高興的心情,名字就叫“歡樂頌”。

請小朋友快速的找一把椅子坐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展開

1.課件欣賞歌曲(播歌詞音樂,放課件)

教師:歌裏都唱了些什麼?是不是咱們剛纔看見的美景呀?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利用圖譜朗誦歌詞

教師:小朋友說的可真好,現在我就來演唱一遍這首“歡樂頌”送給大家。

3.教師表演唱(放伴奏)

4.看課件,師生唱(放伴奏,點課件)

教師:剛纔我看到有的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師一起唱起來了,讓我們看着大屏幕一起來唱一唱。

老師唱得大聲一點,小朋友可以小聲一點。

你們第一遍就唱得這麼好,真不錯,相信再唱一遍時,小朋友的聲音一定會更加宏亮、好聽,對不對?

5.教師指揮,幼兒唱(放伴奏)

教師:小朋友,你們唱得太好聽了,我覺得咱們都可以組成一個合唱團了,我來當指揮,你們就是合唱團的演員,好不好?

那一會我們唱得時候,大家一定要看我的指揮,我的手動作小,小朋友就小聲唱,我的手動作大,小朋友就大聲唱,咱們來試試好不好。

過渡語:小朋友可真棒,都會用大小聲表現歌曲了,你們知道嗎?不僅你們喜歡唱,大人也喜歡唱,咱們看看他們是怎麼唱的!

6.觀看“歡樂頌”視頻(放視頻)

引導語:歡樂頌這首樂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創作的,每當人們高興快樂的時候,或是歡慶重大節日時,人們都會唱起這首歌,表達自己快樂的心情,寄託美好的祝福。

7.小結(放歌詞音樂)

摘草莓——大班幼兒歌曲教案

活動

在翻閱《歌唱活動》一書時,我看到了“摘草莓”這個活動,歌曲旋律很輕快、活潑;歌曲內容也有些情節性,易於孩子理解,很適合孩子來演唱。但是,這個活動的第二聲部設計得比較難把握。於是,我針對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進行了全面修改,並開展了此活動,應該說活動選材的靈感完全來源於學習,來源於書本。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的情緒,初步學習用兩個聲部進行演唱歌曲。

2、在圖譜的幫助下演唱歌曲。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

活動過程:

練聲。

“孩子們,讓我們先來亮一亮咱們的嗓子吧!”

學習歌曲。

1、欣賞教師範唱,瞭解歌曲與內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好聽嗎?”“這首歌曲比較輕快,非常的好聽。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圖。

2、再次欣賞教師範唱。

“再來仔細地聽一聽,聽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根據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圖譜,放於黑板。

擺放圖譜。

“誰來把這些圖譜根據歌曲擺一擺?”“擺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看圖完整演唱第一聲部,將歌詞與圖譜匹配。

“讓我們看着圖譜跟着老師輕輕地來唱一唱。”

三、練習兩個聲部。

1、討論、瞭解第二聲部演唱的位置。

“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小圖譜,爲了使歌曲更好聽,我們還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圖譜,放在哪兒呢?”

“不僅要唱大圖譜,還要唱小圖譜,小圖譜怎麼唱呢?”

2、教師唱第一聲部,並用體態提示幼兒演唱第二聲部。

“我們來試一試唱這首歌,你們唱大圖譜,我來唱小圖譜。”

3、將幼兒分成兩個聲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時候,我們要一邊唱歌,一邊聽別人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和諧一致就好聽了。”

結束:“我們把這麼好聽的歌去唱給弟弟妹妹們聽聽吧!”

反思:

1、圖譜與歌曲的結合。

在活動前,我準備了背景圖、大圖譜以及小圖譜,活動中,我先利用大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一聲部,在用小圖譜來學習歌曲的第二聲部,吸引、調動孩子來參與活動,並通過擺一擺、看一看,使孩子們從中理解了歌詞,記憶了歌曲。

2、動作與歌曲的結合。

由於孩子是初次嘗試演唱兩聲部的歌曲,對於第二聲部的切入,孩子們不能很好地把握節奏,所以在活動中我利用肢體動作來提示孩子,被分成兩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揮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動流程層層遞進,過渡流暢。

用《摘蘋果》的曲調來唱《摘草莓》練聲,從兩聲部練聲到學習新歌,再加入第二聲部,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過渡時,緊接練聲時的情景銜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來引出新歌,引出老師的範唱。在出示大圖譜時,由於每張大圖譜上有兩句歌詞,所以範唱完讓孩子說,當孩子說出一句的時候,我會追問與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風輕輕吹,還有什麼在飛?”“什麼在風中飄香味?”“一顆顆紅草莓好象什麼?唱了幾次?”等等語句組織得很自然、流暢。

當然,“有完美的教案,沒有完美的課堂。”課堂是活的,總會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說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這個活動中,讓孩子擺大圖譜的時間控制得再短一點,再緊湊一些,在請兩三個孩子擺完後,我就可以清唱來糾正孩子擺放的對錯與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初步分析音的高低,並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

2、通過遊戲產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高人矮人圖片、磁帶、鈴鼓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小朋友爲客人老師表演歌曲《小花、小樹》。通過小樹長高了引出主題。

二、進行部分

1、 教師出視高人矮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圖片上是誰,有幾個人,他們有什麼不一樣?他們還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禮物,一會兒老師就幫他們把禮物送給你們。”

2、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進入主題。“高人和矮人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都要一起到樹林裏散步,可是今天他們來到樹林時發現以前散步時的音樂被換了,他們不知道哪一段音樂是高人散步時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時用的音樂。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3、 初步分析高低音。“我們這裏有他們散步時的音樂,仔細聽聽現在是誰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細聽聽這是誰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聲音很高,矮人走路的聲音很低。”

4、 幼兒和老師共同來創編高人與矮人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高人矮人走路。”

5、 教師爲小朋友發禮物――鈴鼓。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安順時針方向,聽音樂學高人矮人走路,邊走邊拍打鈴鼓。

三、結束部分

教師和幼兒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特別高興他們想請小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跳健康操,你們願不願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結束本次活動。

教師自評

幼兒在活動中能積極配合老師,老師的語言不夠嚴禁,在音樂的選擇上應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樂曲選擇過難,對小班孩子來說應選一些高低音區別較明顯的樂曲,效果會更好。由於準備的不充分,使用鈴鼓時,老師應強調如何使用鈴鼓。在動作創編上,如果老師能進一步引導幼兒,幼兒會更投入於活動中。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多愉快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多愉快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熟悉歌曲內容及曲調,會用歡快的情緒演唱。

2.學習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混合節奏型,並能按節拍做拍手、跺腳的動作。

3.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學習踏點步、跑跳步、橫跨步。

4.在音樂的伴奏下能合拍、自如地表演動作,並鞏固節奏感。

準備:

課前帶幼兒練習踏點步、跑跳步、橫跨步。

活動與指導:

1.聽音樂《多愉快》用“手腕花”“跳跳步”等組合合拍的步入音樂室,要求動作優美,腳步輕快。

2.節奏練習,四分、八分、十六分混合節奏。

Х ХХ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鮮花開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鮮花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用歡快的情感演唱歌曲,接好前奏,並能用動作表現歌曲。

2.感受音的厚與薄,發展聽音能力。

準備:

各種節奏樂器、磁帶、手偶燕子。

活動與指導:

1.幼兒聽音樂《小聲輕步》,用前腳掌練習輕步走,愉快地進入教室。

2.聽音練習:要求幼兒注意力集中,反應準確。

(1)教師在鋼琴上彈單音、合弦讓幼兒聽,比較哪個音薄,哪個音厚,感知單音與合弦的不同,反覆聽練習。

(2)用動作表現單音:輕拍(弱),合弦音厚強。

3.歌曲:鮮花開

“花園裏的花開的可漂亮了,一朵朵,特別的可愛,像我們小朋友漂亮的臉蛋,咱們快來用最好聽的歌聲來唱鮮花開吧!”

(1)爲了幫助幼兒記住歌詞,按內容畫一幅《鮮花開》的圖片。

(2)集體聽前奏演唱歌曲,提示幼兒要接好前奏、間奏。分清蜜蜂採花蜜、蝴蝶採花粉。

(3)教師用清唱的方法輔導幼兒唱準音調和吐字。

4.複習歌曲《小燕子》

(1)歌曲中的前兩句請一名幼兒領唱,後兩句集體接唱,接唱要銜接緊湊,唱準,唱齊。一字兩音要唱清歌詞。

(2)幼兒利用手偶邊唱邊表演,還可以自編動作來表現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5.節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獅子

(1)老師編故事,幼兒用樂器打節奏,講到獅子得意的時候停下,讓幼兒繼續編故事,打節奏。

輔導幼兒選擇樂器要符合模擬的聲音。

如:大鼓(雷聲)x x─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慶六一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慶六一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

2.學習唱十六分音符及間奏,體驗節日快樂的心情。

準備:

走與跑錄音帶、《小鴨子的舞》錄音帶、小鴨頭飾。

活動與指導:

1.幼兒聽音樂,《走着去,跑回來》,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知道走的音樂慢,跑的音樂快一些。

2.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來練習走與跑的動作,音樂反覆的變化,加強幼兒對快慢的感受與辨別能力。

3.歌曲:“慶祝六一兒童節”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我們生活在今天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個個都是美美的。”

(2)幼兒欣賞老師範唱《六一的歌》。

(3)隨老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學唱全曲,輔導幼兒唱準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間奏,體驗節日的快樂,用歌聲表達愉快的情感。

4.複習《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聲音由弱到強,表現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領唱,齊唱練習。

(2)《大雨小雨》

幼兒分組,一組唱大雨,―組唱小雨,分組唱時注意銜接的要緊湊、自然,節奏準確合拍。

5.欣賞:《小鴨的舞》

(1)幼兒安靜的欣賞《小鴨的舞》

提問,這首樂曲表現的是哪一種小動物的事?對是小鴨子的故事。你們仔細聽聽小鴨子在幹什麼?

(2)分段聽:⑴─⑾要求幼兒集中精力聽音樂,從歡快活潑的音樂聲中聽出小鴨子在高興的跳舞,速度稍快。

⑿─⒇啓發幼兒從音樂的表現手法上聽出小鴨子很高興的游泳,速度較慢。

(21)─(25)小鴨子們游泳後又繼續愉快的跳起舞來,速度稍快。

結束部分:幼兒戴上小鴨頭飾,在老師的引導下聽音樂做動作,感知音樂的快慢與表達的內容關係。幼兒自然地離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看、找、說讓幼兒體驗感受風的存在,體驗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根據歌曲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風來了的事物的變化。

3、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被風颳起的景物),及錄音《風的聲音》

實物:紗巾

幼兒已有風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聽聲音導入

教師播放風的錄音:你聽到了什麼聲音?是誰來了?

你喜歡風爺爺嗎?喜歡大風還是喜歡小風?爲什麼?

基本部分:

一、辨別風爺爺

1、欣賞歌曲:

教師:風爺爺的脾氣可真不好,生氣的時候是什麼聲音?高興的時候呢?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靜靜地和風爺爺來個親密接觸吧,讓風爺爺來給我們吹吹,感覺一下風爺爺今天心情是怎樣的?(我們閉上眼睛)

2、幼兒用語言描述感覺。

教師:剛纔風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一段音樂,那麼你聽出來它是風爺爺心情如何呀?爲什麼?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

二、唱風爺爺

1、教師:今天來做客的一定是個小風爺爺,那麼大風爺爺的音樂應該感覺是怎樣的呢?你們怕不怕?

春天,我們北方的城市風沙特別大,你們怕不怕?我也不怕!現在我要用好聽的歌聲勇敢地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

2、教師:你們聽到我是怎樣跟風爺爺說得?(幼兒識記歌詞)

3、還有哪些孩子也想用歌聲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就請你勇敢的站出來,跟我一起唱吧!

幼兒集體演唱2次。

三、感受風爺爺

1、請幼兒觀看演示課件,找風爺爺。

教師:風爺爺會捉迷藏,就是不出來,到底去哪裏呢?它走過許多地方,你看…(教師演示PPT)

請幼兒用語言講述並分別用肢體表現風爺爺到過的景物變化。

2、幼兒用肢體動作分別表演看到的“迎風吹”的變化。

教師:快來跳跳風爺爺來了以後發生的事情吧!用舞姿告訴大家在這些地方能找到風爺爺。(幼兒在音樂與多媒體畫面的伴隨下,大膽地用動作表現風爺爺到來時的變化:落葉在風中打轉;絲巾在風中輕輕移動;樹上的葉子在風中嘩嘩作響;晾曬的衣服在風中翩翩起舞;路上的行人的頭髮在風中輕揚飛舞;操場上的紅旗在風中神氣的抖動等情景,重點讓幼兒合作表現)

結束部分:

幼兒一起呼喚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遊戲

1、交待遊戲規則:

教師:我們聽音樂一邊唱歌曲一邊用動作告訴大家,風爺爺在哪裏?

唱到最後一個字“吧”趕快保持最後一動作靜止不動。風爺爺吹到你身上任何一個部位都不動,誰動了就算是被風颳走了,或者害怕風爺爺,回到座位停止遊戲。

2、幼兒遊戲若干次。

3、結束部分:

到室外找找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遊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教學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具有初步音樂節奏感,並感受4|4拍的音樂節奏。

2、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併合拍,願意在音樂伴奏下感受音樂、表現節奏。

3、激發幼兒對歌唱表現的興趣,能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

3、能唱準《小星星》的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教學活動準備:

1、小星星粘貼及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

2、《小星星》CD、歌曲圖譜

3、人手一個樂器:三角鐵、馬玲、鈴鼓、小鈴等樂器。

教學過程:

1、誰是小星星

音樂欣賞及感受4|4拍音樂節奏,欣賞《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師一起隨着節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節奏。並給小朋友戴上星星頭飾,老師是月亮媽媽。

師:"我們可以用什麼節奏型來表現輕快、跳躍的小星星"(引導幼兒嘗試用手拍出XX|XX|的節奏。

2、活潑調皮的星星

師:"天黑了,月亮媽媽帶着小星星出來了,你們猜猜在這天空中最調皮,象一隻只小眼睛。"老師引導幼兒說出要用輕快、跳躍的唱法來表現閃爍的星星。

3、安靜柔美的星星

師:"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引導幼兒用舒緩、連貫的唱法表現累了的小星星。

師:"現在我們又可以用什麼節奏型來表現玩累的小星星?(引導幼兒拍出X-|X-的節奏型)

4、引導幼兒聽音樂進行節奏練習。

將幼兒分爲四組分別敲出兩種不同的節奏型

(1)先請一組小朋友拿樂器敲出星星的節奏型,另外一組小朋友可做點頭動作。

(2)再請一組小朋友拿樂器敲出不同的的節奏型,另外一組小朋友可做點頭動作。

6、四組幼兒一起配上樂器,爲歌曲《小星星》伴奏。

7、星星寶寶回家了

師:剛纔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齊又動聽,天快亮了現在我們聽着音樂,星寶寶回家的舞蹈吧!

師彈出小星樂曲,幼兒聽音即興做相應的動作。

8、結束活動

師:"天亮了了,小星星們回家吧!"

教學反思:

樂曲所要表現的是黑夜裏滿天星星閃爍、此起彼伏的美景。讓幼兒在表演合唱中要將"一閃一閃"的跳躍感唱出來,在用手作"閃"的動作時注意合拍和跟節奏。熟悉4/4節奏並學會運用簡單打擊樂,是本教材的重點;而根據不同的音樂形象鼓勵幼兒大膽在音樂伴奏下聽音樂打節奏時示範和指導並表現是本教材的難點。這個遊戲能夠充分激發幼兒興趣和積極性。在鼓勵幼兒大膽地模仿別人動作並表現音樂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放在讓幼兒按音樂節奏活動,並不重複別人的動作。

小百科:星星基本解釋爲夜晚天空中閃爍發光的天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麪人”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看過捏麪人,並見過一些麪人形象。

2、老爺爺捏麪人的PPT課件,圓舞板3、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麪人圖片,記憶歌詞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藉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北京的老爺爺(出示圖片),我們向老爺爺打個招呼!這位老爺爺本領可大了,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麪人。來!瞧瞧看(播放課件)教師:老爺爺帶來了好多面人,有什麼呀?(幼兒說)好多好多,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

(二)教師範唱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

1、教師:老爺爺今天還捏了幾個小朋友特別喜歡的麪人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到底捏了啥?(出示唐僧師徒四張圖片)2、(出示圓舞板)師問:咱們來玩個遊戲,我問你答!捏一個豬八戒幹什麼?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依次問答唐僧、沙和尚、孫悟空)3、教師:捏的什麼呀?捏的什麼呀?請你們說,我幫你們打節奏,開始!(引導幼兒完整說一遍)4、教師:捏麪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大家一起來聽一聽!(教師範唱)教師:你聽到什麼了? (幼兒說,教師出示對應圖片並學唱)5、提問:這次請你們再仔細聽聽,特別是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的呢?(師再次範唱)師: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誰願意來試一下? (個別幼兒示範)6、師示範邊唱邊做動作(最後一句),幼兒練習2遍。

教師:這首歌曲很特別,有唱、有說、再加上一句唱的小尾巴,(邊說邊指)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師幼互動)教師:因爲這個捏麪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就像我們以前學過的《京劇臉譜》一樣,我們再來試一試!(師幼互動)

(三)說唱表演

1、教師:小朋友真能幹,現在我們來分成兩部分,說的和唱的分開,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說說的部分,請說的部分的小朋友邊說邊做動作!(男女生互換)

2、教師指着圖片問:老爺爺捏的這些是哪個故事裏的人物?(幼兒說)是《西遊記》裏的人物,咱們來跟着音樂節奏把他們表演一遍,好嗎?(教師鼓勵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四)啓發幼兒創編一個故事主題。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西遊記》故事。要不我們也來編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來,趕快和朋友商量商量,捏一個什麼故事好呢?(幼兒自主討論)

2、教師:剛纔老師聽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誰來說說看?(幼兒說)

3、教師:我知道小朋友最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就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了,要不我們來試着編一編這個故事,好不好?

4、教師:老師這兒找到了他們的麪人圖片(PPT),不過得請小朋友想想捏它們在做什麼動作好呢?我們要捏一個喜洋洋在幹什麼?誰能跟着節奏說說看,邊說邊做動作!(接着說美羊羊等)。

5、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編的歌曲。

教師:喜洋洋的故事是我們大家一起編的,那我們要記得很牢哦!來,咱們把他們編到老爺爺捏麪人的歌裏吧!(師生共同演唱創編好的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譜,學習秧歌的基本步伐和簡單動作。

2.知道秧歌是漢族的一種傳統特色舞蹈,感受秧歌熱鬧、喜悅的舞蹈特性。

3.樂意主動參與學習和表演活動,體驗舞蹈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秧歌舞錄像、音樂資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綢帶等。

3.秧歌舞圖片、十字步圖譜、秧歌動作分解圖譜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展出秧歌舞的圖片,讓幼兒欣賞。

教師:老師帶你們去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看看那裏的人們在幹什麼?

2.幼兒自由欣賞圖片,模仿動作。

教師:他們在幹什麼呀?你可以學一學他們的樣子。

(二)欣賞《秧歌舞》,瞭解它是我國漢族的一種傳統特色舞蹈。

1.教師介紹秧歌舞,豐富幼兒知識。

教師:有誰知道這種舞蹈叫什麼名字?你願意學一學他們的樣子嗎?

2.欣賞《秧歌舞》錄像,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情。

教師:老師還帶來了這些叔叔阿姨跳舞的錄像呢,想看嗎?

(三)學習《秧歌舞》

1.回憶錄像內容,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動作。

教師:叔叔阿姨跳得真好啊!你特別喜歡哪一個動作?請你來學一學。

2.瞭解十字步是秧歌舞最基本的步伐,結合圖譜練習。

教師:學習秧歌舞有一個祕訣,(神祕地告訴幼兒)那就是十字步。

3.幼兒選擇動作的分解圖譜,自由模仿跳秧歌舞。

教師:請你選自己喜歡的動作,看着圖譜來學一學秧歌舞。學會了一個動作還可以換另一個學一學。

4.對於能力差的幼兒給予幫助,還可以建議他們看着電腦視頻模仿。

教師:如果你遇到看不懂的,可以問一問其他小朋友或老師,也可以請教一下電腦博士。

(四)自由表演秧歌舞

1.引導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表現。

教師:你學會秧歌舞的動作了嗎?誰願意把自己學會的動作和一下?

2.請大膽表現的幼兒當小老師,教大家學習動作。

教師:還有誰也學會了這個動作?你們一起來表演看看。沒學會的小朋友可以跟他們再學一學。

3.配合道具,集體表演秧歌舞。

教師:秧歌舞會開始啦,讓我們一起跟着音樂舞起來吧!

活動延伸:

遊戲活動:將秧歌舞的稠帶和手絹花投放至表演區,幼兒繼續表演秧歌舞。

創編活動:引導幼兒創編秧歌舞動作,並畫出動作圖譜,模仿。

家園活動:利用絡視頻資源,讓孩子瞭解更多的民族風情。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並感受歌曲《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並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教學難點: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 課件

2、鋼琴伴奏

3、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音樂遊戲:引起興趣,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小魚遊。聽了這段音樂,猜一猜小魚在幹什麼?

二、基本環節:欣賞並理解歌曲

1、理解:魚兒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裏睡。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爲魚兒蓋了一條怎樣的被子呢?你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爲你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着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

風兒唱了一首什麼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一同哼唱。

爲什麼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請你來學着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在夢裏,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幹什麼呢?我是魚媽媽,你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你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裏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魚兒的夢》。

三、結束環節: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再次欣賞鋼琴伴奏,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四、延伸環節:我們變成一條條小魚,聽着優美的音樂,做做魚兒的夢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講述的是:在一個美麗的池塘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小魚。到了晚上小魚玩累了,就在池塘媽媽的懷抱裏睡覺,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們,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給小魚蓋上了一牀珍珠被。風兒輕輕地吹,就好像在爲小魚唱搖籃曲。小魚甜甜的睡着了,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吻他。

本節課的重點是:欣賞並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我通過講述故事——提問理解——學唱歌曲——自由創編,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在最後創編環節,幼兒都很能幹,分別創編了:小魚游泳、小魚睡覺、星星眨眼睛、小魚蓋被、風兒唱歌、小魚做夢等。

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幼兒對於這種很優美的歌曲,唱的時候不是把握的很好,他們往往不是唱得太大聲,就是唱得太小聲,找不到一個平衡的點。

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後的課程中,我要多讓幼兒身臨其境的感受歌曲的意境,讓他們能不知不覺用優美、動聽的聲音唱出來。而且要讓他們感受不同曲風的歌曲。

幼兒的肢體語言發展的不錯,能用不同的好看的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捉小魚》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2、 訓練幼兒協作能力和 身體的平衡能力

3、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激發幼兒共同學習的願望,提高活動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準確快速的抓到魚,在遊戲中 不能碰到扮演魚兒的小朋友,只能碰到夾子。

活動準備

1、教師提前佈置活動的場所,小貓的頭飾,小魚卡片。

2、幾十個夾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小貓頭飾,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啊?(小貓)

2、“有誰知道小貓最喜歡吃什麼?”(魚)

3、“那麼我們就來玩一個小貓捉魚的遊戲吧,好不好?”

二、基本環節

(一)小貓捉魚

1、教師請小朋友們帶上小貓的頭飾,並扮演貓媽媽的角色。

2、貓媽媽找寶寶了:喵喵喵,孩子們,你們在哪裏啊?小貓聽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媽媽我們在這裏。“今天媽媽發現一個地方有很多的魚,我們趕緊去捉吧,好嗎?”教師帶領幼兒到放有小魚卡片的活動區域,讓小貓去把魚兒捉回來,放到老師提前準備好的盆子裏,看是 捕魚能手,捉的魚最多。

3、幼兒開始自由的捉魚。

4、“寶貝們,真棒這麼快就把小魚捉完了,可剛剛我們捉的魚都不會遊,下面我們就去會遊的魚好嗎?”

(二)捉“活”魚

1、教師首先介紹遊戲的方法和規則:在地上圈定一個區域,選幾個孩子當魚,在衣服上夾上十幾個夾子代表魚鱗;其他幼兒當漁夫。遊戲開始,魚兒可以跑出圈外,這時大家可以去追魚並設法取下衣服上的夾子,當魚兒回到圓圈裏就不能去夾子了,直到“魚兒“身上的夾子取完遊戲結束,取下夾子最多的就是勝利者。

2、教師選定區域讓幼兒扮演小魚,其他幼兒開始捉魚活動。

3、幼兒活動是教師提醒幼兒只能取夾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

4、評出勝利者給予表揚。

5、活動課變換角色反覆進行。

三、活動總結

1、 教師要捉魚最多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經驗,並和其他幼兒交流。

2、 教師小結活動內容、表揚、鼓勵幼兒。

四、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幼兒提一些身體動作的要求,以培養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訓練了他們的協作能力和 身體的平衡能力。但在捉活魚的環節當中,好多小朋友都不能準確的捉住夾子,更別說不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有的小朋友更是一條魚都沒抓上。我想可能是平時對孩子們身體的協調性訓練的太少了,一直與他們在玩捉魚遊戲的時候沒那麼順利。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要對孩子們多做這方面的練習,以提高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隨着音樂節奏做律動。

2、根據情節提示,在教師提示下準確的隨樂段更換動作。

3、體驗在地毯上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熟悉樂曲《地毯上的遊戲》;音樂帶。

  活動過程:

一、入場。

播放音樂第一段,教師帶幼兒隨着音樂進入活動,音樂結束後教師指導幼兒面向圓心做成圓圈。

師:請大家雙腿盤起來,相互拉拉手,看看旁邊的好朋友是誰?

二、 導入活動並隨第一段音樂節奏學動作。

師: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做遊戲,我們的小手要和自己說話,還要和我們的朋友說話,你們聽它在說什麼?

1、教師示範動作。

提問:我的小手是怎樣和我說話的?和我身體的哪個地方說話呢?還和誰說話呢?(幼兒回答並示範動作。)2、教師用手和腿"說話"的情節,帶領幼兒跟着音樂練習手指排打腿部的動作。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隨着音樂,用我們的小手和自己還有身邊的好朋友說說話吧。

(播放音樂,教師帶着幼兒跟着音樂節奏練習拍腿的動作。)3、幼兒嘗試創編新的動作。

師:小手除了和腿會說話,還可以和身體的哪個部位說話呢?(幼兒回答並示範動作)4、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節奏練習新的動作。

師: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來玩玩吧。

三、隨第二段音樂節奏學動作。

1、師:我們的屁股也想和我們做遊戲,誰能讓屁股不離開地面轉一圈呢?

2、幼兒探索並示範動作。

3、教師帶領幼兒隨着第二段音樂練習屁股轉圈。

4、我們身體還有哪個部位可以和我們一起玩呢?(幼兒探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腿和背的動作等。)5、教師帶領幼兒練習腿和背的動作等。

6、教師帶領幼兒隨着第二段音樂節奏練習動作。

四、幼兒完整地隨着音樂做地毯上的遊戲。

1、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這個遊戲吧。

2、播放音樂做遊戲。

3、再次完整地隨着音樂做地毯上的遊戲。

五、幼兒隨音樂退場。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並較自然地進行歌唱。

2、能在歌曲結束時,及時模仿動物叫聲或用語言對問句作出相應的回答。

3、不願意做懶惰蟲,樂意做一個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

一隻毛茸茸的小雞玩具,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座位排成“圓形”,並玩過“點兵點將”遊戲。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蜜蜂做工》。

駕駛帶領幼兒隨着音樂從活動室外面飛進教室,並在教室裏邊唱歌邊表演《蜜蜂做工》。

二、玩“點兵點將”遊戲。

(1)教師出示小雞玩具,問小雞:“你是小小雞,你是一隻小小雞?(小雞沒有回答)。

(2)組織幼兒討論:你們能幫助小雞回答嗎?(如:小雞發出嘰嘰嘰的聲音,就表示回答)

(3)教師邊用《懶惰蟲》歌曲旋律唱問:你是小小雞……“邊逐個對座位上的幼兒點小雞。歌曲唱完,被點的最後一名幼兒站起用“嘰嘰嘰”叫聲表示回答。

(4)由幼兒建議,教師邊唱其他小動物邊點兵點將,鼓勵和表揚幼兒大膽地利用相應的叫聲進行回答。

三、學唱歌曲《懶惰蟲》。

(1)看圖片,並用語言表現對懶惰蟲的理解。“懶惰蟲是什麼樣的人?”

(2)邊玩遊戲邊聽教師範唱,理解歌詞內容,教師邊唱邊點人,唱完後提問:“懶惰蟲什麼地方痛?”

(3)傾聽教師第二遍範唱,然後討論用什麼動作表示一身都是痛。(如牛動身體,雙臂抱緊等)

(4)秒年 用手指兩拍一下做點人動作,邊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四、遊戲《懶惰蟲》。

(1)學習用語言和動作,堅決大膽地表現對懶惰蟲的否定。

教師:你們是不是懶惰蟲?幼兒:我不是懶惰蟲。

(2)介紹遊戲玩法:教師或幼兒扮演點人者,邊唱歌邊點數尋找懶惰者,當歌曲唱完後,被點到這,必須站起來,大聲地否定:“我不是懶惰蟲”。

(3)討論活動:你喜歡懶惰蟲嗎?爲什麼?激勵幼兒爭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學習歌曲

1、以故事理解歌詞:剛纔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做撓癢癢的遊戲,可開心了!咦,有一條毛毛蟲還在睡懶覺呢,大家都去叫它:“醒來啦,太陽出來啦!”可是它卻說:“哎喲,我眼睛痛,我的肚子痛,我的一身都是痛。”大家怎麼叫他都不願意起牀,不願意做事請。大夥兒生氣了,就叫他“懶惰蟲”。大樹爺爺笑眯眯:“彆着急,我來試試”。

2、清唱示範歌曲。

提問:大樹爺爺用什麼辦法把毛毛蟲叫醒了?爲什麼毛毛蟲聽了大樹爺爺的歌會很快起牀做事?你聽到大樹爺爺唱了些什麼?

三、情景遊戲——喚醒小動物。森林裏的小動物都不肯早起,愛睡懶覺,你們願意去幫助他們嗎?

活動反思:

歌曲《懶惰蟲》詼諧、幽默,旋律流暢,歌詞生動,適合小班幼兒。歌曲雖然以“反面形象”出現,但他的教育意義是很顯現的,教育孩子做一個勤奮的人。“勤奮”的概念很寬泛,對於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難度,想到班級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現象,因此,我把音樂中的“懶惰蟲”特指爲不願早起,具有了明確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爲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負面影響,我又賦予歌曲《懶惰蟲》一個特定的功能,即“喚醒功能”,大樹爺爺輕輕一唱,愛睡懶覺的毛毛蟲就起牀了。多神奇,一首歌變成了一個好辦法。基於這兩個重新賦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貫穿活動始末,有了反覆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發了孩子不當懶惰蟲的想法,同時幫助孩子感受體會了歌曲的詼諧情趣。新授歌曲必須要有七八遍的反覆跟唱,纔會被孩子接受熟悉。單調機械的模唱顯然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內驅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後,我設計了遊戲環節“喚醒小動物”,引導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學會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兒都沉浸在“幫助喚醒”的角色中,盡情地反覆自覺地吟唱。對他們而言,已經不是在學唱新歌,而是在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