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彙總10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彙總10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眼睛的形狀和主要作用,並且能夠自己表述眼睛的重要性。

2、學習簡單的眼病預防知識和自我保護方法。

3、瞭解眼睛近視形成的原因,培養幼兒的用眼衛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掛圖6幅、兔子、小雞模型一個、保護眼睛的宣傳標語

活動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則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要求幼兒在自己身上找一找是什麼東西。幼兒回答(眼睛)

二、瞭解眼睛的構造,用途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瞭解眼睛的構造及用途。

提問:這是什麼?眼睛的上面有什麼?中間像黑葡萄的是什麼?眼睛的最中間的小圓點是什麼?眼睛是用來幹什麼的?

2、遊戲鞏固,整體體驗眼睛的重要。

《找椅子》

師:眼睛看不見是什麼感覺呢?我們閉緊眼睛做個遊戲。

第一遍:閉眼—起立—左轉—右轉—請幼兒坐在椅子上。

第二遍:睜開眼睛做遊戲一遍。

師:眼睛看不見,連椅子都難找到。

師小結:眼睛就像一扇窗,張開的時候可以看到燦爛的太陽、皎潔的月亮、藍藍的天空、廣闊的大地、無邊的海洋、萬紫千紅的花草樹木和各種各樣的動物;可眼睛閉起來的時候,不能做很多事,如寫字、畫畫、看書等等,甚至走路都困難。所以,我們每天學習、生活、勞動都要用眼睛,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三、保護眼睛的辦法

1、木偶表演,幼兒瞭解造成眼睛近視的原因。

師:有一件事情很奇怪,小兔的眼睛沒有受傷,卻看不清東西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木偶表演)

師:小兔的眼睛爲什麼看不清了?幼兒:小兔的眼睛近視了。

師:爲什麼會近視呢?(幼兒討論、回答)

師小結:眼睛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不要讓它受傷,那麼怎麼做,眼睛纔不會受傷呢?

2、出示圖片指導幼兒觀察圖片,聯繫自己說一說平時是怎樣做的。

圖1、寫字畫畫座姿要正確。

圖2、看書看電視時間不要太長,看完後閉上休息一會。

圖3、不用髒手揉眼。

圖4、看電視離的不要太近。

圖5、不要在陽光燈光下看書。

師小結:小朋友們可愛護好自己的眼睛,看書,畫畫時眼睛不能距離紙太近,也不要躺着看書,否則容易得近視眼。我們要在看書畫畫時擡起頭,眼睛離開約1尺的距離。平時還要注意不要看電視的時間太長,看書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銳的東西,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蔔、動物肝臟等食物。(運用圖片讓幼兒知道自己該怎樣做才能保護好眼睛,而且內容源自幼兒的生活,幼兒理解掌握起來也容易)

四、兒歌鞏固,養成習慣

1、請幼兒閉上眼睛休息一會,欣賞兒歌《護眼歌》內容:三指到筆尖,一拳擋胸前,一臂到眉心。

2、學習兒歌,請幼兒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這個環節既對整個活動內容起到鞏固、小結的作用。孩子們閉上眼睛欣賞兒歌,讓眼睛得到休息,這也是上個環節剛剛進行的保護眼睛的方法之一)。

五、結束部分

遊戲《小小宣傳員》

師:今天我們班小朋友瞭解和掌握了這麼多保護眼睛的方法,那怎麼讓我們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也知道這些方法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看誰的方法多,看誰想的辦法好。

幼:廣播、親自告訴他們、在電視裏播放等;

師:老師今天有個好方法,老師準備了一些標語,上邊寫着保護眼睛的方法,將這些標語貼在幼兒園的宣傳欄裏,她們就可以到,我們可以給她們講,爸爸媽媽也可以給他們講,老師也可以給她們講。你們看,這個方法可以好嗎?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做一段熱身操。感受健康身體棒的好處。回想並說說自己生病時的感受。然後老師總結出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引出主題《爭做健康小先鋒》。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個健康小先鋒吧。

二、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可以讓身體保持健康的方法。

1.引導幼兒說出哪些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身體保持健康。

運動健身,講究衛生,良好飲食習慣,保持好心情,與同伴團結友愛

2.利用課件出示圖片進行小結。

三、引導幼兒進行健康知識對與錯的遊戲。評選出"健康小先鋒"。

1、介紹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2、玩遊戲。教師說出各種與生活習慣有關的題目,幼兒判斷題目內容是否健康,並搶佔圓圈。

3.獎勵獲勝者"健康小先鋒"的稱號。並引領幼兒複述健康知識,告訴幼兒不光要懂得健康知識,更要運用到生活中去。

四、活動延伸:帶領幼兒再次跳起健身操。幼兒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家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認識保持健康的方法。3.培養幼兒健康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歌曲《健身娃娃》。2、多媒體課件。3、獎品.

4"健康小先鋒"的稱號牌。5、對與錯場地佈置。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拋、跳、跑等基本動作,促進手、腿等大肌肉動作的發展。

2、能積極參加遊戲,體驗愉快的情緒。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報紙。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坐在報紙上跟着教師做各種動作:長長的(腳伸直)、寬寬的(兩腳分開)、山洞(雙手抱住膝蓋)、蝴蝶(兩腳交叉雙手跟着腳動起來)、由慢變快的動作

兒歌:“兩腳長長的,變成寬寬的,鑽過小山洞,變成蝴蝶飛呀飛”。

二、練習跳的動作。

1、引導幼兒在“荷葉”上,跳上跳下。

2、教師示範並說明雙腳併攏跳過“荷葉”。

3、引導幼兒雙腳併攏跳過“荷葉”。

三、自由探索。

1、幼兒自主玩報紙,教師適時引導。

2、介紹自己的玩法。“你和報紙是怎麼玩的?”

3、教師介紹自己的玩法——和報紙賽跑。

四、報紙遊戲:《看誰跑得快》。

將報紙貼在胸前,向前奔跑,不讓報紙掉落,奔跑時小手不能用手拿報紙,看誰跑得最快!

1、教師示範並重點說明雙手離開報紙。

2、3-5個幼兒示範後,請全體幼兒玩遊戲並提出遊戲規則:“雷聲”、“雨聲”時,引導孩子們把報紙當作傘,集中到老師身邊,蹲下來“躲雨”。

五、遊戲:比一比誰的報紙扔的遠,拋得高。

“太陽公公又出來了,我們的好朋友報紙想變成風箏到天上去飛一會,怎麼辦?——-往上拋

1、幼兒自由將報紙往上拋,教師適時引導:將報紙揉成團可以拋的越高。

2、將報紙扔進紙簍裏(由近及遠讓幼兒嘗試)

六、放鬆運動。

你把報紙成功扔進紙簍了嗎?扔進的放鬆哈哈哈大笑,沒扔進的做傷心樣唔嗚嗚嗚……

【活動反思】

1、應該對幼兒們進行分組遊戲

2、在遊戲中應該邀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遊戲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生活活動中要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衛生,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本次活動通過有趣的幻燈片和圖片向幼兒介紹怎樣預防感冒,梳理、提升了生活中各種預防感冒的小知識,讓幼兒懂得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知道人患感冒時的主要症狀。

2.瞭解基本的預防和治療感冒的生活小常識。

3.培養幼兒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4.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5.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準備:

1.本週天氣預報圖片、幻燈片。

2.課件故事《阿嚏》。

3.音樂《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下午好!你們知道今天星期幾嗎?

幼:星期三。

師:很好,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本週的天氣預報,是我從網上搜的。(太陽表示晴天,晴轉多雲表示陰天)週三的用紅色的顯示出來,便於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要及時的增加衣服以防感冒。那我們一起來看個故事《阿嚏》,看看裏面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二、播放課件故事《阿嚏》

1.幼兒先觀看,出現了小豬,暫停課件。讓幼兒開動小腦筋想一想:“小豬在幹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再次觀看:遇見了大樹,發生了什麼?

小豬又遇見了誰?

最後遇見的是誰?發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它們怎麼了?爲什麼?幼兒邊觀看邊思考。

通過這個小故事,讓幼兒知道小豬把感冒傳染給了大樹、鵝叔叔、大河馬。

2.師:那小豬是怎樣感冒的呢?

幼:天氣越來越冷了,着涼了;被傳染的;晚上睡覺踢被子了。

3.感冒了會怎麼樣,哪裏會不舒服呢?

幼1:打阿嚏,流鼻涕;發燒。

幼2:喉嚨疼、咳嗽、上火。

師:小朋友說的非常豐富,那你想一下,如果是你感冒了你會怎麼樣?

幼1:吃藥、打針、看醫生。

幼2:外出戴口罩,不把感冒傳染給別人。

幼3:多喝白開水,晚上早睡覺,睡覺得時候不踢被子。

4.師:感冒這麼難受,我們怎麼做就不把感冒傳染給別人呢?

幼1:不去人多熱鬧的地方玩耍。

幼2:不用別人的杯子喝水,外出要戴上口罩。

5.師:感冒真可怕,我們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呢,怎麼預防感冒?

幼1:多喝白開水,晚上早睡覺。

幼2:多鍛鍊身體,多曬太陽。

幼3:外出的時候要戴上口罩,不要被別人傳染了。

師小結:我們要多喝白開水,按時休息,在家裏要多通風,不去人多熱鬧的地方玩,做到不摳鼻、勤洗手,做個愛乾淨講文明的好寶寶!要多參加戶外活動,鍛鍊身體,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三、再次觀看故事《阿嚏》

開動小腦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豬,你會怎麼做?

幼兒完整觀看故事後各抒己見:

幼1:如果我是小豬,我感冒了就不會出去玩,在家裏按時吃藥,等感冒好了再出去。

幼2:如果我是小豬,我會帶上口罩去找大叔、鵝叔叔、大河馬玩。

四、出示課件圖片

師:小朋友,我們要隨着天氣的變化,要及時的增減衣服!我們來看一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觀看課件。

師:我們通過一個小小的故事,知道了感冒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啊,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得感冒,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起來。

五、音樂《健康歌》

師:我們心動不如行動,趕緊跳起來吧,寶貝!今天的太陽真好,不如我們到外面邊曬太陽邊跳吧。

活動延伸:

運動前後應隨時提醒幼兒增減衣服,鼓勵幼兒天天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活動反思:

針對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生成的活動,一方面幼兒感覺有興趣,一方面對幼兒的認知有很大提高,對幼兒的身體成長有很大幫助。因此本次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們聽到老師打噴嚏就會馬上提醒“老師,你感冒了,要吃藥哦。”我要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多抓住生活中有意義的素材,對孩子們進行即時引導教育。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毛毛蟲向前進”的遊戲方法,發展腿部力量。

2、通過探索實踐、相互學習的方法摸索協同下蹲的技巧。

3、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成功後的快樂。

4、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5、引導孩子樂於接受治療。鼓勵、培養小朋友不怕打針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

1、“毛毛蟲”袖標與幼兒人數相等。

2、幼兒已具有“毛毛蟲變蝴蝶”的相關經驗。

3、音樂伴奏帶、自制成品花。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喚起活動興趣。

幼兒扮演“毛毛蟲”進行熱身運動:下蹲摸花——彎腰吻花——繞花行進——隔花跳躍——兩人放鬆

二、比較嘗試,建構身體動作發展的新經驗。

(1)毛毛蟲媽媽示範單人下蹲走。

師:今天我們要學一個新本領,你們看媽媽是怎麼走的?(教師示範下蹲走)。兩人一體的毛毛蟲一起下蹲走會怎樣呢?請你們來試一試。

(2)幼兒分散練習兩人協同下蹲走。

教師巡迴指導,注意觀察幼兒下蹲走的動作和兩人空間距離,及時提醒和幫助動作協調弱的幼兒。

(3)教師在指定範圍內請幼兒相互交流協同下蹲走的方法。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經驗感受。

小結:要想走得又穩又快,第一,兩人之間的距離,一定要近一些;

第二,控制好速度,不能盲目求快;第三,步伐節奏一定要一致,我們可以用喊口令的方法來統一節奏:“一二一、一二一……”。

(4)再次練習。

幼兒嘗試毛毛蟲的造型練習下蹲走。教師巡迴指導,注意觀察幼兒下蹲走兩人空間距離和動作速度,及時提示和幫助他們共同喊口令。

(5)教師變化條件,請幼兒繼續嘗試學習。

師:毛毛蟲又長大了,快快變成四人一體。

幼兒四人一組練習下蹲走。

三、放鬆活動,感受“毛毛蟲變蝴蝶”的成功。

師:毛毛蟲越長越大,終於變成了美麗的蝴蝶。(蝴蝶四散飛舞、做放鬆動作。)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時,我先扮演毛毛蟲媽媽帶着小毛毛蟲們去散步,讓幼兒學會蹲着走路。孩子們興致都很高,學得不亦樂乎。等大部分孩子都學會了,再採取比賽玩的形式:第一次是小毛毛蟲比,就是由兩三個小朋友組成的毛毛蟲,只要求能走到終點就行了;第二次是大毛毛蟲比,將全班分成四組,這一次難度也大點,不僅要速度快,而且還要求小朋友的合作、協調能力。在緊張而愉快的氣氛中,毛毛蟲順利地走到了終點,首先到達的孩子高興得手舞足蹈。

反思這一活動,首先它好在富有童趣,使孩子們願意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趣一直很高,充滿積極性,但有的孩子動作掌握不是很到位,協調能力也不行,在遊戲中,被其他孩子拖着走,甚至把其他孩子撞倒,體驗不到遊戲的快樂。所以,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應該多考慮到個別孩子的能力,儘量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獲得豐收。

小百科: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爲5對,有的幼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人碰到的話皮膚會紅腫。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目標:

1、樂意參與環保小衛士的遊戲活動,積極與同伴配合。

2、發展爬、跳、平衡的技能。

  準備:

1、沙包、多塊積木、平衡木等散放在活動場地上。

2、音樂磁帶、錄音機。

  過程:

1、帶領幼兒聽音樂做準備活動。

2、組織幼兒環保小衛士遊戲。

●環保小衛士到各處檢查環境,看看場地上有哪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建議環保小衛士經常將場地收拾乾淨。建議把某些廢舊材料變廢爲寶,做成體育用具進行體育鍛煉活動。

●環保小衛士表演自己變廢爲寶的本領:兩手拿雪碧瓶(裝水的),穩穩地走過獨木橋;頂沙包走過獨木橋;用報紙捲成棒做棍操;用塑料瓶貼上彩紙做啞鈴操。

●組織幼兒玩綜合遊戲。將環保小衛士的活動組合起來,集體進行遊戲:大膽頂沙包走過獨木橋--跳過搭好的連續幾塊積木--有秩序的用積木搭成房子。

3、組織幼兒聽音樂做放鬆運動,表揚遊戲中積極、努力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放屁是人和動物的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

2、通過閱讀畫面,瞭解放屁的原因,知道屁產生的氣體同吃進體內的食物有關。

3、知道放屁不必害羞,也不要嘲笑放屁的人。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主題,並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放過屁嗎?你聽過放屁嗎?你放的屁是怎樣的?

----教師:你知道屁是從哪裏來的嗎?人爲什麼會放屁嗎?

----教師:讓幼兒學一學放屁的聲音。

2、教師引導幼兒閱讀故事《屁從哪裏來》,理解故事內容,初步瞭解屁是怎樣產生。

----教師:建議教師這樣提問:

①我們在吃東西時,將空氣吃進肚子裏,肚子裏的空氣從嘴巴里出來是什麼?從屁屁裏出來又是什麼?

②吃過魚、肉放出來的屁是什麼味的?

----教師進行小結。

3、組織幼兒討論:放屁好不好?瞭解放屁和身體健康的'關係。

----讓幼兒大膽地講一講自己的看法,還可以提問:

①病人開刀後,放屁好不好?

②黃鼠狼放屁有什麼用?

③如果有屁憋住不放,好嗎?會怎麼樣?

----教師小結。

4、討論:如果自己想放屁,或聽見別人放屁,應該怎樣做?教育幼兒放屁不必害羞,小朋友不要憋,不有嘲笑別人。

這些問題太敏感了,一提出來教室裏就炸開了鍋,熱鬧非凡。

對於這部分知識,有些孩子還是很認真的在聽,但教師裏的討論聲始終沒斷過。

於是,我直接讓孩子開始討論,讓他們討論的差不多了,我再進行第三部分的講解。

活動反思:

對於這樣敏感的課,要想安靜的上完是不可能的。不過讓孩子偶爾有這樣的一番激烈的討論也不錯,看着孩子們開心的講着,笑着,我的心情也好極了。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防暑降溫的各種辦法。

2、瞭解在夏天帶草帽的好處。

3、用各種方法制作大草帽。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

孩子們談論太陽照在身體不是暖暖的了,感覺好燙啊。同時我們班有好幾個同學都中暑了,家長多提醒孩子在幼兒園多喝水,少在太陽光下走路,通過此活動可以讓小朋友們掌握一些防暑的方法,也可開發寶寶們的想象力,來製作一些防暑的用品!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防暑用品

活動過程

1、幼兒互相觀察談談有哪些防暑用品。

你們這幾天帶來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麼?這些用品有幾種?

2、說說用用他們怎樣使人們感到涼快。

你用過那些?感覺怎樣?有沒有讓你感覺到涼快?

重點介紹遮陽帽:夏天太陽很大,我出門時會戴一頂遮陽帽。你們戴過嗎?有什麼感覺?

在夏天戴遮陽帽可使人們避免陽光的直射,感覺不那麼熱,臉上的皮膚不容易曬傷。

說說你們帶來的各種遮陽帽都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幼兒介紹)

如果讓你來做一頂遮陽帽你會怎麼做?選用什麼材料?樣式等。

我們下次到區角去做做看好嗎?

3、幼兒談論還有哪些防暑降溫的方法。

4、製作大草帽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小百科: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和(或)高溼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爲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幼兒對自己的身體器官很感興趣,常常會提出一些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有一部分幼兒對一些器官的認識和其對人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愛護卻知之甚少,如,耳朵是我們身體必不可少的器官。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耳朵的外形特點和構造。

2、讓幼兒在比較、討論中瞭解耳朵的三大作用以及在生活中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

3、發展幼兒的聽覺感官,培養探索自身奧祕的興趣。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5、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難點

人耳朵的外形特點、構造以及作用。

活動準備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的準備是易拉罐做成的各種響罐(裏面裝的物體不同)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教師出示製作好的裝有沙子和彈珠的易拉罐兩隻,晃動罐子,請幼兒傾聽,根據聲音的不同,來判斷罐子中裝的是什麼。讓幼兒對本活動產生興趣,增加趣味性。

(二)瞭解耳朵的構造。

1.引導幼兒用鏡子觀察耳朵,爲後面準確區分各部位做準備。

2.結合教材上的耳朵解剖圖請幼兒看多媒體課件(耳朵的結構圖)——採用多媒體教學法與多渠道參與法,讓幼兒在觀察後說,在看後瞭解在參與後掌握耳朵的各部位名稱。

(三)瞭解耳朵的作用

1.瞭解耳朵聽音的功能(採用體驗法,讓幼兒感受到耳朵的重要性)。

2.瞭解耳朵的聽覺功能——採用感知體驗法。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和判別事物的特性。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和在活動中探究的興趣,加強他們對事物認識的印象。

3.瞭解聲音的傳遞——(採用了遊戲法)。請四個幼兒扮演外耳、中耳、內耳和大腦,每隔1米站一排,幼兒邊遊戲教師邊講解聲音的傳播過程,讓幼兒直觀形象瞭解聲音在耳朵的傳遞過程。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本環節幼兒與教師要產生共鳴,在感受耳朵的重要性的同時學會保護耳朵的基本方法。

(五)活動延伸:拓展訓練,知識延伸。

教師扮演醫生給幼兒講述保護耳朵的衛生知識,加強對不掏耳朵等習慣的引導。

教學反思

1、本堂課教學內容的選擇比較適合幼兒生活經歷,所以課堂上幼兒興趣濃、積極性強。

2、由於課前準備充分,準備了豐富的可操作的各種響罐,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對實現三大活動目標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3、在教學環過程中,學生成爲活動的主體,他們主動、自願、積極參與;老師適時參與、指導、啓發、調整,使幼兒活動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向上的求知狀態,幼兒玩中學,學中玩。

4、由於本班幼兒年齡差異大到2歲,幼兒在活動中的個體差異導致的異樣反饋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需要課後個體指導;另外在討論如何耳朵進由於幼兒生活經歷不多,能說出正確保護方法的較少,這也爲老師適時調整教學策略提供了一個機會,也是考驗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體各部位夾球側行的方法。

2、增強動作的協調性,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隻球、籮筐四隻、螃蟹頭飾一個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跟着螃蟹媽媽一起運動(側着慢行,雙手平舉、快行、踢腿等)。

2、練習沿着線慢慢地側行、加快速度側行。

二、探索練習

1、請螃蟹寶寶嘗試運瓜(球),但不能用到大鉗子(手)2、請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範。

3、幼兒再次練習。

三、合作運瓜

1、幼兒嘗試合作運瓜。

提示幼兒運的時候步子要整齊,不能讓瓜掉下來。

2、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範。

3、再次練習。

四、遊戲運瓜比賽

五、結束

1、放鬆運動

2、請幼兒將瓜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