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通用15篇)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蝌蚪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通用15篇)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1

  目標

1.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2.訓練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畫法畫出各種動態的蝌蚪。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供給一盤黑色顏料及抹布、黑色油畫棒、課件、多媒體、教師範畫。

2.知識準備:在區域角內提供小蝌蚪的事物供幼兒觀察。

 重點分析:瞭解並學習手指點畫的特殊技法。

  難點分析:通過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畫法畫出小蝌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看《小蝌蚪找媽媽》的課件,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1)小蝌蚪長得什麼樣子?引導幼兒說出“圓圓的大腦袋、細細的長尾巴”。

提問:(2)它們在水裏幹什麼?“在水裏游來游去找媽媽。”

過渡語: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我也很喜歡小蝌蚪,所以我把它們畫下來了,你們看――

  二、展開

1.教師出示範畫,介紹作畫材料。

提問:桌子上有黑色的顏色和黑色油畫筆,這樣能畫畫嗎?

小結:我們用手指蘸色的方法來點畫小蝌蚪的身子,再用黑色的油畫筆爲它添加上小尾巴。

過渡語: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老師是怎麼畫的,先畫什麼,後畫什麼。

2.教師示範畫,並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示範畫一隻小蝌蚪:先用手指輕輕的蘸一點顏色點在畫紙上,一個小蝌蚪的身體就出來了,然後用黑色油畫筆爲它填上細細的小尾巴,不要太長,這樣一隻可愛的小蝌蚪就畫好了。

(2)示範畫多隻小蝌蚪:如果我想畫3只小蝌蚪,我先點畫上3個小腦袋,再添畫上尾巴。你們看這3只小蝌蚪在做遊戲,這個小蝌蚪躲在水草裏,這幾隻小蝌蚪藏在荷葉下··········

提問:我先用手指點畫的什麼?又用油畫筆填畫的什麼?

過渡: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試一試。

3.請一名幼兒上前示範,教師指導。

(1)當幼兒點畫完小蝌蚪的腦袋後,提問:小朋友的手指髒了該怎麼辦?

引導幼兒學會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拿畫筆添畫小尾巴。

(2)提問:如果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遊,那它小尾巴的方向應該怎麼填畫?

引導幼兒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添畫小蝌蚪的尾巴。

過渡語:瞧,這個小朋友畫得又好,手又幹淨,我們一起給他鼓勵一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畫出可愛的小蝌蚪?下面就看一看哪個小朋友畫得又好又幹淨。

4.幼兒動手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播放輕音樂)

(1)注意點畫方法,畫出不同方向遊的蝌蚪。

(2)蘸顏料壓印後,需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再拿筆添畫。

(3)作畫姿勢正確,大膽作畫,仔細操作,保持畫面乾淨。

  延伸活動

觀看課件《小蝌蚪找媽媽》,可以請小朋友自己來講一講小蝌蚪的故事,也可以分角色進行遊戲表演。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2

教學目的:

1、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取得關於蝌蚪的趣事,能夠大方的講述出來。

2、講述關於蝌蚪的趣事。

教學準備:電腦、放大鏡、記錄本、小蝌蚪。

教學設計

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對周圍環境產生了極大地好奇心,他們不停地看、聽、摸。尤其對周圍的小動物非常感興趣。春天來了,小蝌蚪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可是小蝌蚪長什麼樣呢,是如何變成小青蛙的呢?它們游來游去做什麼呢?爲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小蝌蚪》,讓幼兒在觀察、思考、討論小蝌蚪的過程中,加深對小蝌蚪的瞭解,同時也培養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中,老師重視幼兒的學習能力,讓幼兒自己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再來解決問題。同時,我們用引導、鼓勵、指導等方式讓幼兒思維活躍,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主題

1、春天來了,池塘裏又多了一些新朋友?是誰呀?小朋友們認識它們嗎?它們長什麼樣呢?

小蝌蚪是黑色的,長着大大的腦袋,後面還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

二、通過觀察、記錄,認識蝌蚪。

1、小朋友們想認真的看小蝌蚪嗎?

老師給幼兒每人一個放大鏡和記錄本,幼兒觀察小蝌蚪,然後把蝌蚪的樣子畫下來。

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找出小蝌蚪幾種不同的動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2、交流觀察結果,並講述自己的記錄方式和記錄結果。

三、提出問題,知道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1、小朋友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會變成什麼?

有的變成青蛙,有的則變成癩蛤蟆。

2、小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呢?

幼兒大膽設想,創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看完之後,請幼兒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老師重點提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腿是如何變的?尾巴又有怎樣變化?

先長後腿,再長前腿,尾巴越縮越短,腿越長越長,還有腳趾呢。

四、小蝌蚪現奇妙的生長過程

集體制作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圖評析:通過動作製作加深對蝌蚪生長過程中幾個重要環節的理解。

五、教學延伸

觀看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在學習故事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續編故事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3

【設計意圖】

守信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品質,怎樣對幼兒進行守信用教育呢?時值春暖花開的季節,萬物甦醒,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小蝌蚪,大家圍着小蝌蚪指指點點,我靈機一動,何不借助小蝌蚪的故事來對他們進行教育呢?於是就選擇了活動《守信用的小蝌蚪》來對幼兒進行教育,讓幼兒知道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個守信用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在生活中要做個守信用的人。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圖片。

【活動重點】

讓幼兒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活動方法】

圖片展示法、談話法和舉例說明。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有誰?故事講了件什麼事?

岩石上的小蝌蚪是哪兒來的?(因爲小哥哥的玻璃瓶碎了,所以把他們先放在這兒)

小哥哥答應了小蝌蚪什麼事?(會來接他們,並把他們放到漂亮的杯子裏)

誰來了,它要幹什麼?它怎麼對小蝌蚪說的?小蝌蚪怎麼說的?水變得怎樣了?小蝌蚪怎樣了?

小花鴨要帶走小蝌蚪,小蝌蚪開始有沒有答應?

誰來了,它要幹什麼?它怎麼對小蝌蚪說的?小蝌蚪怎麼說的?水變得怎樣了?小蝌蚪怎樣了?

小花鴨要帶走小蝌蚪,小蝌蚪開始有沒有答應?

岩石公公怎麼對小哥哥說的?小哥哥爲什麼臉紅了?

(分析:利用故事引出課題,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結合圖片,幫助幼兒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內容,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印象。)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個守信用的人。

小蝌蚪和小哥哥誰守信用?爲什麼?如果不守信用,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你認爲應該守信用嗎?爲什麼?

(分析:再一次爲幼兒提供相互討論的機會,在又一次的經驗交流中,使他們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3.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判斷,讓幼兒明白在生活中要做個守信用的人。

事例1:小明答應小紅第二天帶一本《黑貓警長》連環畫給她看,可他第二天什麼也沒帶。

事例2:小明上街前答應媽媽上街不要這要那,到了商店裏,小明非要媽媽買變形金剛不可,媽媽不同意,他就賴在地上不走。

事例3:小玲答應爸爸晚上只看動畫片節目,看完後就去畫畫。晚上,玲玲看完了動畫片,就自己主動關了電視,到自己的房間畫畫去了。

(分析:運用具體事例,讓幼兒能清楚的分辨人物行爲的對與錯,讓幼兒學習好的榜樣。)

4.讓幼兒談談自己應該在生活中怎樣做個守信用的人。

(分析:爲了幫助幼兒加深理解“守信用”的含義,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分享經驗來說一說,爲他們提供一個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平臺。)

【活動反思】

今天開展的社會活動是《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動目標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明白在生活中答應別人的事應該做到。體驗守信用給別人帶來的愉快。

聽說“講故事”孩子們已經能馬上安靜下來,用期待的眼神注視我,故事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講故事的過程與聽故事的過程同樣是另人陶醉的,在靜靜的氛圍中,孩子們凝神屏息的聆聽着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

我利用圖片講述故事,較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接着,讓幼兒進行共同討論交流,知道了守信用的含義,在此基礎上,通過

一些具體事例的判斷,使幼兒能正確地分辨出人物行爲的對錯,知道什麼行爲是守信用的行爲,什麼行爲是不守信用的行爲,不守信用會造成什麼後果等,最後,讓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說說怎麼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孩子們紛紛發言,交流得很熱烈,把自己的一些經驗與同伴進行了分享。

小百科: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以羣居爲主。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脫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4

一、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容,並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小蝌蚪頭飾、錄音磁帶

2、自然角飼養小蝌蚪、認識過小蝌蚪

三、過程:

1、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展開想象,去理解詩歌內容。

(1)理解第一句“小蝌蚪,細尾巴。”

師:“春天,小河邊的柳樹發芽了,河裏長出了綠綠的水草,小朋友,你們看誰會來呢?”(出示背景圖片)

師:“小蝌蚪來了,他們在河裏玩的真開心,小蝌蚪的尾巴是什麼樣的?”(細細的,長長的)

“尾巴有什麼用?”(游泳、扭來扭去)

師:“對了,小蝌蚪游泳就是靠細尾巴扭來扭去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在表演時,教師可提示:小蝌蚪,細尾巴,遊呀遊,扭呀扭,游來游去真開心)

(2)理解第二句“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小蝌蚪在小河裏,遊啊遊的,真開心。忽然聽到小鴨子在呷呷地叫‘媽媽,媽媽”。小蝌蚪聽到也跟着小鴨子叫‘媽媽’,鴨子媽媽笑着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鴨的媽媽”。小蝌蚪着急地說:“那我們的媽媽呢?我們快點去找吧”。(邊出事圖片邊講述)

師:“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東找找,西找找;東遊遊,西遊遊)

師:“小蝌蚪這裏遊遊,那裏遊遊,這裏找找,那裏找找,我們可以說‘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怎樣找媽媽的。”

(師生一起表演,教師提示幼兒“東找找,西找找,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在哪裏呢?”並引導幼兒很着急地在這裏遊遊,那裏遊遊,這裏找找,那裏找找)

(3)用對話的形式理解最後三句,體驗母子親情。

師:“小蝌蚪游來游去怎麼也找不到媽媽,心理多着急,如果我們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你會怎麼辦?”(喊媽媽)

師:“是的,我們可以大聲一點喊媽媽,誰來試一試你心裏着急時喊媽媽的?”(引導幼兒注意表情和語氣的變化,並做呼喚的動作,讓幼兒知道聲音可以傳更遠一點)

師:“我們來聽一聽,小蝌蚪是不是也是這樣做的呢。”(錄音:“媽媽,媽媽你在哪裏?”)

師:“小蝌蚪和我們的辦法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來幫小蝌蚪一起喊媽媽,喊的時候響一點,慢一點。(全體起立,做呼喚狀一起喊“媽—媽,媽—媽,你在哪兒?”)

配班教師(幼兒喊第三遍時,帶着青蛙頭時跳出來)邊跳邊親切地說:“來了,來了,我來了,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大青蛙”。(歡呼“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

師:“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大青蛙)

2、幼兒通過看、聽、表演學習整首詩歌。

(1)欣賞整首詩歌,幼兒安靜、專心地聽一遍。

師:“小朋友真能幹,老師把你們剛纔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編成了一首詩歌叫《小蝌蚪,找媽媽》。

我們來聽一聽。(教師有激情地朗誦一遍)

(2)幼兒整首唸詩歌二遍(邊看圖片邊念,注意引導對話時的語氣和表情)

(3)以遊戲的方式表演、複習鞏固詩歌,體驗母子親情的愉悅。

師:“我們來做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你們做小蝌蚪,老師做媽媽。(戴上頭飾)

師:“你們剛纔唸的很好,但是在喊媽媽的時候,可以稍微輕一點,再慢一點,這樣的聲音媽媽才喜歡。現在我們再來做一遍,看誰表演最好。”

師:“現在老師來做媽媽,你們做小蝌蚪。(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語氣、表情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在對話時,讓配班教師引導喊得好聽一點,這樣媽媽就會很快出來的)

3、活動,教師扮青蛙媽媽的角色,自然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你們剛纔表演地真棒,以後媽媽再也不和你們分開了,現在我帶你們到小鴨子家裏去玩嗎,去告訴小鴨子,你們也找到了媽媽。

(幼兒聽歌曲《小蝌蚪找媽媽》模仿小蝌蚪游泳的動作,走出教室)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及青蛙的外形特徵及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2、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3、喜歡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現的人情美。

活活動重、難點:

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帶、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大大的腦袋,黑黝端,細細的尾巴水中游!”

提問:“小蝌蚪從沒見過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

二.播放故事錄音,感知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

1、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2、小蝌蚪的媽媽長得是什麼樣的?

3、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們碰到了誰?互相說了什麼?

4、它們把誰當成了媽媽?

三、分段欣賞故事內容。

1、小蝌蚪爲什麼去找媽媽?

2、看圖片1,遇到鴨媽媽時,他們說了些什麼?鴨媽媽說了些什麼?

3、看圖片2、3、4,遇到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時,他們說了些什麼?小蝌蚪又說了些什麼?

4、用連貫的語言說一說故事情節。

四、熟悉掌握故事

幼兒跟錄音邊看圖邊講述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五、活動延伸:

欣賞小蝌蚪變成青蛙的課件。

1、小蝌蚪和青蛙媽媽長得像嗎?她是長得怎麼樣的?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圖片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3、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過幾天先會長出兩條後腿來,接着又會長出兩條前腿來,等四條腿長齊了,脫掉尾巴,換上綠衣襲,就變成了青蛙。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6

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的繪畫,說到底就是添畫和塗色。我班的幼兒在添畫和塗色這兩方面,基本上都能獨立完成。爲了讓幼兒在自己原有繪畫的基礎上,能有更好的提高,我在這次繪畫活動:《小蝌蚪》中,嘗試讓幼兒去完成一幅簡單的成品畫,利用已學過的圓形和曲線,畫成一隻小蝌蚪,再讓幼兒給小蝌蚪及水草塗顏色。在活動中,我會通過念兒歌,讓幼兒對小蝌蚪有初步的印象,引起幼兒對圖形的刺激。然後通過教師本身的演示,讓幼兒產生學畫的慾望。最後再讓幼兒自由在表現繪畫,從而激發幼兒對小蝌蚪的熱愛之情。這就是我對這次活動的一些想法。

活動目標

1.認識曲線和圓形。

2.能大膽在進行繪畫。

3.激發幼兒對小蝌蚪的熱愛之情。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重點難點

⒈認識曲線和圓形。

⒉能利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繪畫。

活動過程

一、熱階段

教師:小朋友,老師請你們來猜一猜:是什麼東西頭是圓圓的,黑黑的尾巴彎彎曲曲的,還跟着它們的媽媽,在水裏游來游去呢?(小蝌蚪)

教師:噢,原來是小蝌蚪,我們學有一首兒歌,也叫《小蝌蚪》,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好嗎?

二、圖形刺激

⒈教師出示示範畫,讓幼兒觀察小蝌蚪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

⒉教師示範圓形和曲線的畫法。

教師:小朋友,我們畫圓形小蝌蚪的頭時,要把它畫得圓圓的,最後兩頭線接在一起的,像個大餅一樣。

在畫曲線(小蝌蚪的尾巴)時,像畫波浪一樣,彎彎曲曲的。

三、創造表現

⒈幼兒作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⒉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畫成小蝌蚪。

⒊在繪畫過程中對於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並對畫得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肯定。

四、作品欣賞

⒈展示幼兒作品,說說自己畫了什麼。

⒉將幼兒作品佈置在美工區域裏,供幼兒欣賞。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繪畫活動《小蝌蚪》,我發現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是不錯的,他們能通過我的示範講解,認識了曲線和圓形,並學會了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繪畫,從而表現出對小蝌蚪的熱愛。由於我的示範講解到位,孩子們很快就能接受我想要傳授的知識。而在孩子們的創造表現中,孩子們更是大膽地作畫。他們能根據老師的引導,在原有的繪畫基礎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們在畫中添加了水草、海水等,實現了大膽進行繪畫的活動目標。在繪畫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孩子們出現的問題,並且能及時地給予糾正。總的來說,整個繪畫活動下來,孩子們的表現還是挺令我滿意的。不過,在活動中,我還存在着一些不到之處,就是在活動中,我給幼兒說的機會有點少,沒能讓孩子們很好地去說,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覺得這是我比較欠缺的。如果給我從新上過這個活動的話,我會給孩子們創設一個自由表達的一個環節,讓他們把自己想說的,想象到的都表達出來,我覺得那樣會更好一些。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7

  目標:

1、體驗遊戲的快樂及表演的樂趣。

2、培養幼兒動作的創造性。

3、體驗到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青蛙媽媽、鯉魚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頭飾各一個;有一幅有小蝌蚪池塘的圖片;青蛙媽媽、鯉魚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圖片各一張;音樂《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過程:

1、做小火車的律動進入室內:

“小朋友們,春天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讓我們一起開着小火車去郊遊吧。”音樂起,做律動進入室內。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火車到站了,哇,這了好美啊,看!這是什麼呀?”“你們還看到了什麼其他的東西了嗎?”

3、引導幼兒自己創作小蝌蚪游泳的動作:

“好多可愛的小蝌蚪啊,他們在幹什麼呢?”“你們知道小蝌蚪是怎麼游泳的嗎?”請個別幼兒創作並表現出小蝌蚪游泳的動作。

教師清唱前半段歌詞,並和幼兒一起做小蝌蚪游泳的動作。

“小朋友,你們開心嗎?小蝌蚪好像有點不開心呢?我們來問問他怎麼了?”繼續放後面一段歌曲“原來他們找不到媽媽了,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找媽媽吧。”

4、引入情景,角色扮演:

“現在我是蝌蚪姐姐,你們做我的小蝌蚪吧,讓我們一起去找媽媽吧。”

(1)放前半段音樂,並跟着音樂做律動,音樂結束,鴨媽媽出現,蝌蚪姐姐帶小蝌蚪上前問:“你是不是我們的媽媽?”鴨媽媽{配班老師扮}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一張大嘴巴,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樂再起,蝌蚪繼續遊,到最後一句“媽媽,媽媽在哪裏”時鯉魚出現,蝌蚪上前問:“你是我們的媽媽嗎?”鯉魚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樂再起,蝌蚪繼續遊,到最後一句“媽媽,媽媽在哪裏”時烏龜出現,蝌蚪上前問:“你是我們的媽媽嗎?”烏龜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穿着綠衣服,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4)音樂起,蝌蚪遊。音樂結束,青蛙媽媽出現,叫“呱呱,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小蝌蚪快速游到媽媽身邊,一起拍手說:“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探索解決讓小蝌蚪遊起來的方法。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反覆實踐能力。

3、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科學遊戲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和反覆實踐,探索解決讓小蝌蚪遊起來的方法。

2、活動難點:通過活動,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逐步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白色陶瓷盤子4個。

2、白板筆、水彩筆、記號筆若干個。

3、量杯4個、自來水、毛巾、廚房用紙、盆子、垃圾簍等。

活動過程一、操作“小蝌蚪遊遊遊”的實驗,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今天有一羣小蝌蚪遇到了麻煩,它們怎麼也遊不到媽媽身邊,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

2、師:老師有一個辦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操作“小蝌蚪遊遊遊”的實驗)。

3、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二、教師出示操作材料,請幼兒猜想並記錄。

1、出示並介紹材料,請幼兒猜測哪種筆畫出來的蝌蚪可以遊起來。

2、師幼共同記錄幼兒猜測結果。

師:老師這裏有一張記錄表,現在請每位小朋友依次上來記錄你的猜想。

三、幼兒操作,探索讓小蝌蚪遊起來的方法。

1、師:小朋友們,你們的猜想都是不一樣的,那接下來就請你們來驗證你們的猜想吧。但是,在操作實驗之前,請小朋友們認真聽實驗規則,每次實驗完之後請你們將水和小蝌蚪倒入他們的“家”,然後,用廚房專用紙將盤子裏的水擦乾淨,並將用過的紙扔進垃圾簍裏,再進行下次的驗證,如果不小心將水灑到桌子上。請你們用桌子上的毛巾擦乾淨就好,好了,請小朋友開始你們的實驗吧。

2、幼兒操作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四、幼兒交流、分享實驗結果。

1、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交流分享實驗結果,並嘗試總結。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非常的棒,有哪位小朋友願意和大家來分享以下你的實驗過程呢?

2、師幼共同記錄實驗結果。

五、教師總結。

白板筆的墨水有着特殊的配方,白板筆的墨水裏會刻意添加降低附着力的剝離劑,加入這些剝離劑的目的,就是爲了降低白板筆的墨水與盤子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所以,我們再把水倒進去的時候,小蝌蚪就很容易的遊起來了。還有,小朋友們要注意啦,白板筆的墨水是含有少量毒素的,所以我們在實驗完後要仔細的擦乾淨,老師教小朋友們一個擦乾淨白板筆的方法,可以用棉籤蘸酒精,這樣白板筆就很容易的擦掉啦。

六、師幼共同嘗試操作讓其他物體“遊”起來。例如:小人、帆船等。

今天小蝌蚪們都非常的開心,我替小蝌蚪謝謝你們,小朋友們,你們還

想不想試一試讓其他物體“遊”起來。好,那就請你們用白板筆開始你們的實驗吧!

七、活動延伸。

1、將操作材料放於益智區,請幼兒繼續操作。

2、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操作“××遊遊遊”。

活動總結

“小蝌蚪遊遊遊”這個科學實驗是一個不太常見的科學現象,但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幼兒表現出極大地探索慾望,於是,我便利用實際生活機會,設計了此節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情緒一直很高,躍躍欲試。

在導入環節,我利用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情景,把幼兒帶入氛圍中,在倒入水後,盤子上的小蝌蚪紛紛遊了起來,幼兒們一聲又一聲的“哇”此起彼伏,都想親自實驗。在幼兒的操作環節,大家分工合作,輪流實驗,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後,幼兒終於得到了結論,原來是白板筆畫出了的小蝌蚪可以遊起來,我讓他們猜一猜其中的原理,他們很聰明,已經慢慢的猜到了和白板筆的墨水有關。

此節活動比較成功,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難易適中,主要注重幼兒的體驗和探索,讓幼兒充分的去感受和發現。美中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環節,個別幼兒其實還提出了一些問題,而我並沒有一一解答,在活動後,我也分別找到了這幾位幼兒,對他們的問題進行了解惑,以後在這一方面,我還需多注意,及時保護每一位幼兒的求知慾。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的小蝌蚪。

2.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3.作品展示,欣賞作品並相互交流,分享成功的快樂。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重點:

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能力。

難點: 幼兒對小蝌蚪各種動態的表現。

活動準備

課件,黑色水粉顏料,彩筆,畫紙,抹布。

環節教師行爲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

三、教師示範講解畫法。

四、交代作畫要求,教師巡迴指導。

五、評價欣賞作品。

六、結束活動

1、手指歌導入

2、猜謎語;小小動物圓溜溜,細長尾巴游啊遊。游來游去找媽媽,長大以後吃害蟲。

教師:

1、小蝌蚪是什麼顏色?

2、小蝌蚪的外部形狀是什麼樣的呢?。(出示小蝌蚪圖片讓幼兒比較)

3、小蝌蚪的生活方式是單獨進行活動還是成羣結伴?

4、出示青蛙圖片,引出小蝌蚪找媽媽。

(1)、教師示範: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按在紙上再提起,這樣小蝌蚪圓圓的身體就出來了。(春天來了,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

(2)、畫尾巴的時候,用彩筆畫上彎彎細細的尾巴,這樣小蝌蚪就在遊動了。

小結:如果小蝌蚪要往不同的方向遊,只要把尾巴畫在身體的不同地方。

1、注意點畫方法,畫出不同方向遊的蝌蚪。

2、畫完後需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再拿筆添畫。

3、大膽作畫,保持畫面整潔。

將幼兒作品佈置到黑板,幼兒觀看作品,教師給予簡單評價。

幼兒集體唱《我上幼兒園》

活動反思:

在上好一節課時,我們一定要做好活動準備,包括了物質準備,我做了40個小蝌蚪的頭飾,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模仿蝌蚪的樂趣、畫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圖,讓每個孩子在視覺上體驗美的樂趣,受到美的薰陶。同時要做好經驗準備,課前我問孩子們,看過《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和故事嗎?沒想到有的幼兒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聽過這個故事,雖然是少數的孩子,但是在課前需要孩子們都能瞭解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於是我在網上找到了這個動畫片,還是我小時候看的上海製片廠的水墨畫的動畫片,沒想到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非常認真地觀看,並且要求再看一遍,連我都和他們一起重溫了我的童年了。現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類新的動畫片。我問孩子們見過小蝌蚪嗎?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從動畫片、圖畫書上見到過,所以我決定在上課時要給孩子們拿幾隻活的小蝌蚪,他們一定很感興趣、很開心。感覺孩子接觸活的動物太少了,接觸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讓家長回家帶孩子瞭解小蝌蚪進化青蛙的過程,有條件的話,家裏養幾隻小蝌蚪,讓孩子親身觀察,沒有的話可以看圖書和上網瞭解,雖然這個知識點不是活動目標的內容,但是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加強家園聯繫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麼。老師也要有經驗準備,做好預設問題,熟記教案,把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要預想到,做好相應的準備和方案。孩子們上課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厚,尤其是讓兩個孩子到前面做示範,畫蝌蚪,兩個孩子都不想回去了,所以很好奇,興趣很高。美術活動,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確,畫畫要求,衛生要求,把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要想到,對幼兒要提出要求。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10

  設計意圖;

春天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活潑可愛的小蝌蚪也在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季節裏孵化了。小蝌蚪易是孩子的熟悉生物,又是孩子的陌生的生物。在這個活動不僅對孩子們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認識蝌蚪的外形特徵,並進一步瞭解蝌蚪的變化過程。通過生動、活潑真實的觀察,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職慾望。

  活動準備;

圖片、飼養器皿、活動前,請幼兒與家長一起去野外抓蝌蚪、觀察記錄表

  活動目標;

1.瞭解蝌蚪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學習飼養蝌蚪,萌發關注蝌蚪生長的興趣。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課題

說說是在哪裏找到蝌蚪的?你的蝌蚪長的什麼樣子?

2.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徵。

引導幼兒觀察它的身體形狀和顏色

3.瞭解蝌蚪的生長過程。

4.欣賞兒歌《小蝌蚪》,激發幼兒飼養的慾望。

引導幼兒說說小蝌蚪有幾個媽媽?

它們長的一樣嗎?

不同的媽媽生下的小蝌蚪一樣嗎?

5.討論飼養計劃

小蝌蚪住在哪裏?我們該怎麼照顧它?

小結;我們讓小蝌蚪在我們班做客,小朋友天天去看看它們,看看它們什麼都時候長出後腿、前腿、小尾巴慢慢的脫落,等它們變成小青蛙了,我們再送它們回到媽媽的身邊。

  活動延伸;

在生活活動中引導幼兒進一步飼養、觀察、用照片的形式記錄蝌蚪變化的過程。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和添畫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可愛的小蝌蚪。

2、對手指點畫感興趣,並大膽地作畫。

活動準備:

班級自然角飼養小蝌蚪,並進行觀察。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念兒歌,引出小蝌蚪。

教師:黑黑的身體圓溜溜,身後一條小尾巴,自由自在水裏遊,請你猜猜歌誰?

2、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小蝌蚪》引出主題。 。

3、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操作材料,啓發幼兒想像表現小蝌蚪的方法。

4、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在紙上示範,用手指在浸有黑色顏料的海綿上輕輕蘸一些顏料,然後在紙上印一個圓圓的蝌蚪身體,最後,用黑彩色筆添畫一個小尾巴。

5、指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教師講解操作重點,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上用手指畫許多小蝌蚪。

(1)提醒幼兒先用手指蘸許多圓圓的小蝌蚪身體。

(2)再用抹布將手擦乾淨。

(3)最後在圓點的不同地方,用黑筆添畫短短的小尾巴,提醒幼兒不把顏料身上。

6、欣賞幼兒作品,鼓勵幼兒大膽給小蝌蚪點畫許多蝌蚪好朋友。

7、音樂活動:《小蝌蚪》

教師帶領小朋友扮演小蝌蚪邊唱歌邊游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對點畫小蝌蚪充滿了興趣,因爲在自然角里有小蝌蚪,平時他們都有過觀察,對小蝌蚪在水中的姿態都有所瞭解,在操作的時候都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比較欠缺的是,遊的不同方向,比較多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因爲是集體活動,在個別指導上做的不夠,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對凌亂些,最後桌面也沒能保持乾淨,可能因爲平時缺少這方面的鍛鍊,所以寶寶對此次活動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靈活性也不夠,以後在區域活動或遊戲時間時給孩子多一些這方面的活動。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12

活動設計背景

小朋友都喜歡小動物,更喜歡在戶外和大自然的親近。讓幼兒到戶外觀察,體驗活動帶給孩子們的自由和快樂,同時通過泥塑活動訓練幼兒的小手的控制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活動帶來的自由、快樂的情趣。

2、認識並瞭解蝌蚪的外形特徵及生活情趣。

3、用搓、團、壓等基本方法自由進行蝌蚪的泥塑創作。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蝌蚪,瞭解蝌蚪的外形特徵。

教學難點:在用搓、團、壓等基本方法進行泥塑創作活動中訓練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放大鏡、勺子、裝蝌蚪的瓶子和杯子若干,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麼季節?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一種只有春天裏纔有的小動物,猜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a)老師帶幼兒到戶外有蝌蚪的地方觀察蝌蚪

教師提出觀察要求:

(1)、注意安全;

(2)仔細觀察蝌蚪的顏色、形狀、游泳的方式、生活的環境;

(3)、可以藉助帶來的工具(放大鏡)近距離的觀察。

b)幼兒分組自由觀察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c)教師提問:小蝌蚪是什麼顏色的?頭是什麼形狀?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蝌蚪?

d)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觀察結果:小蝌蚪在水中快活的游來游去,渾身黑黝黝的,頭橢圓圓的、尾巴扁扁的,住在清澈的水裏。

三、泥塑小蝌蚪

啓發幼兒給小蝌蚪塑像

師:蝌蚪寶寶想請小朋友們給他們塑像,你們願意幫幫它們嗎?

提問: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泥塑的方法?請你們用以前學過的搓、團、壓等方法來給小蝌蚪塑像,看誰塑得多、塑得好。

幼兒分組進行泥塑小蝌蚪的活動。教師巡迴進行個別指導。

四、結束部分

點評:讓幼兒互相觀看泥塑作品。表揚積極活動的孩子,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就感。

大家齊心協力盛水舀蝌蚪,把蝌蚪帶回幼兒園自然角飼養繼續觀察。

五、活動延伸:

1、學習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繪畫《小蝌蚪》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不足的是,在活動中有些孩子沒注意,舀水時把衣服弄髒了;有部分幼兒對搓、團、壓等基本方法掌握不好。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13

設計思路:

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幼兒。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歷,使幼兒瞭解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用繪畫的形 式表現出來,瞭解連環畫的形式,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後順序,製作成連環畫,並且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後順序,並能通過繪畫表現出來,製作成連環畫。

3、與同伴協商,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任務。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白紙裁成32k,數量7倍於幼兒人數。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

3、水彩筆、連環畫、動物圖片、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主要情節。

1、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提問:小蝌蚪剛生下來是什麼樣子?

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自己的媽媽了?

小蝌蚪去找媽媽,先碰到了誰?後來又碰到了誰?最後它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小結:小蝌蚪遇到了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在大家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二、討論:怎樣製作連環畫?

1、師:小朋友知道什麼是連環畫嗎?(連環畫就是由一張張連續的畫面,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連環畫。)

2、怎樣來做連環畫呢?

①.畫故事。每張紙畫一個故事情節,有幾個情節就畫幾張紙。

②.把畫好的故事內容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並寫上頁碼。

③.裝飾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媽媽》,畫在封面上,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本連環畫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故事。

④.裝訂。

三、請幼兒欣賞圖畫書,邊思考邊討論繪畫方法。

教師:這麼長的故事我們可以怎麼畫?(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時怎麼分工?一共要畫幾張?有哪幾張?

四、播放故事,幼兒繪畫,製作連環畫,老師巡迴指導,給予及時的幫助。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根據情節的發展表現完整的畫面。

難點:與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五、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交流。

教學反思:

在上好一節課時,我們一定要做好活動準備,包括了物質準備,我做了40個小蝌蚪的頭飾,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模仿蝌蚪的樂趣、畫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圖,讓每個孩子在視覺上體驗美的樂趣,受到美的薰陶。同時要做好經驗準備,課前我問孩子們,看過《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和故事嗎?沒想到有的幼兒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聽過這個故事,雖然是少數的孩子,但是在課前需要孩子們都能瞭解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於是我在網上找到了這個動畫片,還是我小時候看的上海製片廠的水墨畫的動畫片,沒想到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非常認真地觀看,並且要求再看一遍,連我都和他們一起重溫了我的童年了。現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類新的動畫片。我問孩子們見過小蝌蚪嗎?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從動畫片、圖畫書上見到過,所以我決定在上課時要給孩子們拿幾隻活的小蝌蚪,他們一定很感興趣、很開心。感覺孩子接觸活的動物太少了,接觸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讓家長回家帶孩子瞭解小蝌蚪進化青蛙的過程,有條件的話,家裏養幾隻小蝌蚪,讓孩子親身觀察,沒有的話可以看圖書和上網瞭解,雖然這個知識點不是活動目標的內容,但是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加強家園聯繫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麼。老師也要有經驗準備,做好預設問題,熟記教案,把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要預想到,做好相應的準備和方案。孩子們上課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厚,尤其是讓兩個孩子到前面做示範,畫蝌蚪,兩個孩子都不想回去了,孩子沒有用過棉籤畫畫,所以很好奇,興趣很高。美術活動,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確,畫畫要求,衛生要求,把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要想到,對幼兒要提出要求。

小百科:蝌蚪(英文:tadpole ) 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14

一、活動背景(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我們經常會在這時利用美麗的春景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帶幼兒春遊、佈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兒帶來了許多小蝌蚪,我將它們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說:“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有的說:“小蝌蚪黑乎乎圓圓的真可愛”……後來有位幼兒告訴大家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們很奇怪小蝌蚪沒有大眼睛、綠衣裳也沒有四條腿怎麼會是青蛙呢?於是我給他們講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使他們知道了青蛙確實是小蝌蚪的媽媽以及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這以後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沒有變化。看到孩子們對小蝌蚪這麼感興趣,我就思考讓幼兒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他們喜愛的小蝌蚪。小班幼兒由於纔開始接觸美術,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他們的感受。爲了讓幼兒瞭解除了用筆可以表現自已的生活體驗以外,還可以藉助很多工具來表現,如幼兒最熟悉的身體器官。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爲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手指畫---《小蝌蚪》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小蝌蚪的方法。

2、發展觀察力以及大膽作畫能力。

3、提高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投影儀、明膠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顏料、餐巾紙、圖畫紙、青蛙圖案、頭飾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

(1)教師:春天來了,小河裏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涼的水,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麼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

(評:教師邊用優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2)教師:那剛纔老師是用什麼畫出小蝌蚪的?(引導幼兒說出“手指”)好,老師告訴你們: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

(評:此環節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教師的示範與語言的敘述結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

[page_break]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說說小蝌蚪長得什麼樣?是什麼顏色的?小蝌蚪游泳時可調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們是不是往同一個方向遊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往不同方向)

(評:教師適當的語言引導使幼兒很清楚地就瞭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態,爲下面幼兒在自己作品中描繪蝌蚪的動態埋下伏筆。)

3、教師示範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教師示範: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

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提起,這樣小蝌蚪圓圓的身體就出來了。

(2)講解尾巴的畫法。

a.請幼兒來添畫尾巴。(評:這一環節的設計給幼兒提供了嘗試、探索的機會,滿足了幼兒主體需求。)

b.教師用指側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巴。

(評: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範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

c.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畫好後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

(評:此環節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解決了活動難點並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

4、交代要求,幼兒作業,教師指導。

(1)出示青蛙圖案:教師:咦!這隻青蛙媽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你們,它們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上,快,我們去幫青蛙媽媽找出它的寶寶。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大膽細心地操作。

(評: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節,激發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慾望,符合幼兒的遊戲心理。)

5、評價和欣賞作品

(1)教師:我們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身邊吧!將幼兒作品佈置到青蛙圖案旁。

(2)引導幼兒觀看作品教師並給予簡單的評價。

(評:評價時同時展示每個幼兒的作品,總評與點評相結合使每個幼兒都有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加強了兒童的滿足感。)

6、音樂遊戲:小蝌蚪找媽媽

教師扮作青蛙媽媽,幼兒扮作小蝌蚪遊戲。教師:小蝌蚪回到媽媽身邊真開心,我們一起和小蝌蚪做個找媽媽的遊戲,好嗎?

(評:最後這一環節的設計使這節美術活動有了動靜交替的效果,活躍了課堂氣氛,易於消除幼兒精神上的疲勞。)

 三、活動評價(思考體會)

這一活動主題源於幼兒對社會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關注,它不同於通常以知識結構或學科結構考慮教學內容的做法。活動的展開是以幼兒參與,教師的適當指導爲特徵的,符合新綱要中教育內容的選擇“應體現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本活動以其有趣的情節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積極性。首先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創設了優美動人的情境符合幼兒愛想象的心理特點,接着,教師在組織幼兒觀察討論範例的過程採用不同的情節引導幼兒觀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態的變化,並把幫青蛙媽媽找蝌蚪寶寶的願望自覺地、持久地傾注於創作之中,最後當幼兒把自已畫的小蝌蚪全部送給青蛙媽媽並和青蛙媽媽一起做遊戲,使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順利地實現了教育目標。同時這一活動分別在泰州市幼兒園和朱莊鄉中心幼兒園的同一年齡班進行了實施,並沒有因爲城鄉兒童存在的經驗差異而影響教學效果。

小蝌蚪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棉籤朝不同的方向大膽畫小蝌蚪的方法。

2、體驗棉籤畫帶來的快樂。

3、樂意向同伴講述自己的作品。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提供小蝌蚪照片供幼兒觀察。

2、每組一盤黑色水粉顏料,棉籤,圖畫紙。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剛纔小朋友聽了一首什麼好聽的兒歌呢?(小蝌蚪找媽媽)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

教師邊播放小蝌蚪的圖片邊提問:可愛的小蝌蚪是什麼顏色?它長的什麼樣子,在水中是怎麼游泳的?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和細細的尾巴,在水裏向各個方向遊動。並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蝌蚪游水的樣子。

3、教師示範講解小蝌蚪的畫法(現場示範)。

教師在畫紙上示範並講解:我們請小蝌蚪來遊玩吧!輕輕地用棉籤蘸黑色顏料點在畫紙上,再輕輕提起向後一拉,一隻小蝌蚪就畫成了。

4、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在畫紙上畫小蝌蚪,要畫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畫出朝着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勵幼兒大膽細心地作畫。

5、評價和欣賞作品。

教師邊展示作品邊說:小蝌蚪在河裏遊得真開心,他們長着圓圓的身體,細長的尾巴。它們怎麼遊的?(幼兒用動作模仿)它們要去找媽媽了。(幼兒跟着音樂游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上做的不夠。部分幼兒畫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在個別指導上做的不夠,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對凌亂些,最後桌面也沒能保持乾淨,可能因爲平時缺少這方面的鍛鍊,所以幼兒對此次活動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靈活性也不夠,以後結合教學活動多給孩子一些這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