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合集5篇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合集5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享受創作的樂趣。

2、培養幼兒學習觀察、學習探索、學習想象。

3、鍛鍊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

頭飾、黃樹葉、塑料袋、塑料盤、固體膠、彩紙、小筐、輕音樂、各種輔助材料、佈置樹林的場景

活動過程

1、老師扮兔子媽媽,帶領小兔子進入場景。

師:“孩子們,秋天到了,今天我們一起到大森林裏去做遊戲,好麼?到了大森林裏,請你們注意看看大森林裏都有什麼變化,我們就聽着音樂,一起跳着舞走吧。”

2、幼兒自由的在場地上觀賞,可以撿起樹葉觀察,互相說說小樹葉是什麼樣子的。(自由討論)

-孩子們,你們都看到什麼了?

-你想說些什麼呢?

-你覺得小葉子象什麼?

-你喜歡小樹葉麼?

-孩子們,你們看,小鹿和大公雞姐姐也來了,她們有這麼多袋子,我們一起動手,把小樹葉收集到袋子裏,請你們一邊撿樹葉一邊數數看,撿了多少片小葉子。

(請配班老師幫忙把袋子發給幼兒,一起聽音樂撿樹葉)

3、師:“孩子們,你們真能幹,撿了這麼多的小樹葉,我知道你們都累了,我們來這邊休息一會吧。(幼兒圍坐成半圓)孩子們,你們看,我也撿了很多的樹葉,可是你們看我的樹葉變成什麼樣子的了?(出示碎樹葉)小樹葉怎麼會變小、變碎了呢?你會把小樹葉變小麼?怎麼變呢?(幼兒個別示範,回答)

5、師:“剛纔你們想了很多好辦法,那我們就來試試看,看看哪種辦法最好,能讓小樹葉很快就變小,我們一起來做吧。”(幼兒嘗試用搓、捏、擠、揉、壓等多種辦法,提醒幼兒要一隻手捏緊袋子的口,別讓小樹葉從袋子裏溜出來)

6、-孩子們,你們真聰明,我看到你們把小樹葉都變的很小很小了。你們手裏的小樹葉還可以做什麼呢?動動腦筋,想想看。

師:“你們猜猜我用小樹葉做的是什麼?(展示電腦抽象畫)

-你想用小樹葉做漂亮的畫麼?

-你想做什麼呢?

-這裏有一些固體膠、彩紙、、油畫棒和一些你可能用得上的毛線、彩色皺紋紙和釦子,現在就帶着你的小樹葉用這些材料做一幅美麗的畫吧。

7、請教師協助把樹葉倒入塑料盤中,幼兒用小樹葉做創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放輕音樂,幼兒創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適用班級:幼兒園中班

活動目標

1、欣賞表現魚的各種形式,感知了解點畫特有的風格,提高幼兒的感受力。

2、觀看幼兒示範,傾聽教師講解,學習在指定範圍內畫彩色的點,表現美麗的大魚。

3、學會認真、耐心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棉籤若干,顏料盤每組2-3盤。

2、水墨畫、油畫棒、水彩等形式表現的各種形態的魚。

3、在白紙上畫一條魚的線條。

活動過程:

一、聽謎面、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有頭沒有頸,身上亮晶晶,有翅不能飛,沒腳倒能行。這是一種生活在水裏的動物,請你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

二、教師出示範例——魚。

教師:圖上有什麼?你知道它是用什麼筆、什麼顏料畫的嗎?

向幼兒簡單介紹繪畫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藝術風格。

三、欣賞幼兒用書,瞭解棉籤畫的特點。

教師:看圖說說,圖上有什麼?魚身上有什麼?魚鱗是怎樣的?你知道魚身上的魚鱗是用什麼表現的?

出示黑板上白色線條魚以及棉籤和顏料,請個別幼兒分別上來示範在大魚身上畫點點,表現彩色的魚鱗。

四、介紹操作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鮮豔的顏色。

在指定的範圍內自主地進行點畫活動。

點畫要均勻,畫面要用棉籤點滿空白的地方,不要留很大的空間。

五、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給予個別指導。

六、展示幼兒作品,說說:你最喜歡的大魚。

七、帶領幼兒開展音樂遊戲:網小魚。

讓幼兒在歡快的音樂中,在池塘裏游來游去。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在遊戲中體驗頭髮飛舞的樂趣,感知頭髮飛舞起來時誇張、有趣的特點;

2.自主探究用吹、拋等方式表現頭髮飛舞時誇張漂亮的線條,感知力度不同線條不同;

3.嘗試用不同的圖形、線條自主表現人物的身體部分,用各種原生態材料、廢舊材料(鈕釦,彩紙,報紙)裝飾畫面,豐富畫面內容,激發想象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看“野人舞”

材料準備:勾線筆(黑、紅)、

顏料(黑紅白)、白紙、加壓滴管、剪好的頭像圖片、牛皮紙、相機、音樂(編輯好的印第安音樂)、各種彩紙、報紙、鈕釦等。

  活動過程:

一、遊戲“野人舞”,激發幼兒創作的樂趣

1.播放音樂,請部分長髮女孩兒跳起“野人舞”,鼓勵她們把頭髮甩起來(教師用相機抓拍)。

幼兒在遊戲中用吹、拋等方式自由表現頭髮飛舞,體驗頭髮飛舞的樂趣,感知頭髮飛舞起來時誇張、有趣的特點。

(通過音樂律動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隨着音樂節奏甩頭髮感受遊戲的樂趣。)

2.欣賞圖片,感知頭髮飛舞的誇張、有趣。

提問:頭髮甩起來的感覺怎麼樣?飛舞起來的頭髮像什麼?幼兒討論交流。

(通過欣賞現場照片,幼兒能更加直觀地感受頭髮飛舞起來誇張,蓬鬆、凌亂、飄逸等特點。)

二、幼兒創作

1.思考畫面的佈局,將紙的左右兩邊對齊折起來,選擇任意一邊進行創作。(可1:1對摺,也可任意比例折。同時提示幼兒避免破壞畫面的整潔。)

2.隨不同節奏的音樂進行創作,感知運用不同力度、不同角度進行吹、拋,形成的頭髮線條走向則不同。(風乾)

師:我們隨着音樂試試在紙上跳起印第安舞蹈吧!

(幼兒自主探究在紙上創作:加壓滴管吸進顏料滴在紙上——隨音樂輕輕拋、使勁拋、輕輕吹、使勁吹、平行吹、由上往下吹。)

師幼過程中交流:紙上跳完舞后,再打開紙看看,你的頭髮怎麼樣?小朋友設計的髮型都非常特別。原來我們吹的方向不一樣,力度不一樣,顏料形成的線條就不一樣,我們的髮型也會不一樣。

3.貼上頭像圖片,嘗試用記號筆添畫人物的身體部分,豐富畫面內容。

師:擁有特別髮型的你會去幹什麼呢?激發幼兒的進一步創作。

(幼兒探究發現:頭像圖片貼在頭髮的中間,邊沿,左右任意位置,這樣出來的效果會不同,帶給幼兒不同的感受。)

4.嘗試用各種原生態材料、廢舊材料(鈕釦、彩紙、報紙)裝飾畫面。

師:這些材料如果用在作品中,你會怎麼樣利用它們呢?

備註:引導幼兒用其他材料裝飾畫面,在豐富畫面內容,增添畫面立體感的同時,也促進幼兒自主探索,大膽創造的能力,更增加幼兒對其它材料變廢爲寶,變舊爲新的認同感。

三、展示欣賞,評價

師: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爲什麼?這樣打扮,會去幹什麼呢?還喜歡誰的作品?

(教師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發現作品的有趣。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認知的積極性和能力在增強,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發展,喜歡觀察,愛想像,經常會發現周圍事物的變化。爲了滿足幼兒探究事物的興趣與需求,培養想像力、創造力,我班開展了主題活動“變化的世界”。“我希望的變化”正是其中的一個活動。

活動目標

1.積極自由地想像,感受繪畫的樂趣,並培養一定的合作能力。

2.對自己想像的內容能進行大膽、較具體的繪畫創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過一些談話活動,瞭解幼兒希望發生的變化。

2.物質準備:水彩筆,油畫棒,顏色、大小不同的繪畫紙,實物投影儀,輕音樂《迷霧森林》。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希望發生的`變化。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希望身邊的什麼事物發生變化,爲什麼?希望它怎樣變化?(教師要重點引導幼兒回答出希望它怎樣變化,幫助幼兒將變化的事物具體形象化。)

幼1:我希望我家的門能檢測謊言。門上有一個屏幕,還有紅、綠兩個信號燈,敲門時,屏幕上會顯示敲門人的樣子,如果是壞人,一定會撒謊,門上的紅色信號燈就會亮。

幼2:我希望樓下的垃圾桶能自動分類。這種垃圾桶分上下兩層,上面一層會有一個小機器幫忙把扔進的垃圾自動分類,再通過幾個神祕通道傳送到下面一層的幾個垃圾桶中。

幼3:我希望能把新型火車鐵軌修到家門口,這樣能方便去兒童遊樂園玩。

幼4:我希望給遊樂園安上輪子和翅膀,只要說出自己的地址,遊樂園就可以移動到家的附近,那樣自己就可以到遊樂園玩了……

效果:在談話活動中,幼兒圍繞“我希望的變化”進行了大膽想像,教師引導想法相近或有相同內容的幼兒結爲一組,通過協商、合作完成同一個主題內容的作品。

  2.幼兒創作。(播放輕音樂)

(1)幼兒根據需求自主選擇大小不同的紙張。

想像內容較豐富或有合作需求的幼兒,可選擇大張的畫紙進行創作;有些幼兒想像內容適合於小型紙張,可選擇小紙進行創作。

(2)鼓勵獨立創作的幼兒對自己想像的內容進行大膽、較具體的繪畫創作。

(3)引導需要合作的各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明確分工,再以繪畫形式進行大膽表現。

如,有三名希望汽車發生變化(能裝上翅膀,能用果汁當燃料,能在水中開)的幼兒結成一組,通過交流,他們明確了分工,在構思畫面的佈局時,教師適時通過“在這幅畫中你們準備畫哪些內容,畫在什麼位置,每一個內容由誰來畫”等引導語,使幼兒對畫面佈局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4)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將事物如何變化的細節進行具體表現。

(5)完成作品的幼兒把畫好的作品貼到展板上互相欣賞。

效果:在創作過程中,不同紙張、不同繪畫場地、不同合作伙伴的選擇,都爲幼兒提供了寬鬆、自由的氛圍,孩子們在輕鬆的音樂聲中自由、積極、大膽地表現,體驗着自主創作的樂趣。

  3.作品分享。(使用實物投影儀)

(1)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已完成的作品和自己開始想的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要說出哪裏不一樣,改變的理由是什麼。如,設計自動分類垃圾桶的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設計的垃圾桶還可以通過感應器自己開、關蓋子,這樣再扔垃圾時就不會把手弄髒了。

(2)請1~2名幼兒選擇自己想了解的作品,並提出自己的疑問,再請作者進行解答。

(3)教師選擇較有特點的畫請作者講述。

如,子豪小朋友喜歡科普類讀物,天文知識和想像力豐富,他給大家講述了自己的作品:他希望將來的宇宙飛船不僅能在太空中飛行,而且有很強的抗壓能力,科學家們可以乘坐它鑽入壓力非常大的宇宙黑洞中,去考察黑洞的組成成分、所含元素等。

效果:三種形式的分享,從幼兒的需求出發,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也使幼兒在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時能關注到同伴,並從同伴的作品中分享經驗,達到互相學習、共同分享的目的。

  4.活動延伸

(1)幼兒利用過渡環節邊飲水邊欣賞展板上的作品,相互講述,分享有趣的故事。

(2)將幼兒作品粘貼到樓道作品欄中,請幼兒將自己的畫講給爸爸媽媽和其他班的小朋友聽。

(3)將作品製作成一本大書,投放到圖書區,供幼兒自由翻閱,交流分享。

效果:當老師把“還有很多小朋友的作品我們沒有欣賞到,你們有什麼好辦法”的問題拋給幼兒時,幼兒積極主動地想出了以上活動,把活動氣氛又一次推向高潮。幼兒在這一活動過程中,習得了更多知識與經驗,激發出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各種材料捲曲、黏貼後爲羊羊們燙捲髮,表現卷卷的羊毛。

2、樂意與同伴一起參加羊羊舞會,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 喜羊羊、美羊羊等圖片

2、 毛線、扭扭繩、棉花、紙條等材料

3、 各種筆、筷子等

4、 喜羊羊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喜羊羊的捲髮

提問:什麼節日快到了?(聖誕節)

聖誕節要到了,羊村裏要舉辦一個舞會,羊兒們想燙一個美美的捲髮參加舞會,聽說中一班的理髮師們很能幹,所以他們請你們幫忙。

提問:捲髮是怎麼樣的?

馬老師準備了一些捲髮的圖片,我們先來看一看。

小結:捲髮也有很多不同的式樣,接下來請你們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試一試能不能把它們變卷。

要求:

1、不搬小椅子,聽到音樂後馬上回到椅子上。

2、把材料留在桌子上,比一比誰的動作又快又安靜。

提問:

剛纔你用了哪種材料變捲了?(個別幼兒)

你是怎麼變卷的?

我們已經變捲了,那怎麼樣才能讓它粘在羊身上不掉下來?

小結:用適合的材料固定才能讓捲髮不掉下來。你們等一下選一種材料給羊兒燙捲髮吧。

二、捲一捲:羊羊燙捲髮

1、幼兒選取自己喜歡的材料來爲羊羊燙捲髮

2、燙好捲髮後黏在紙環上

5、作品交流分享

三、跳一跳:羊羊舞會

幼兒戴着羊羊面具開始舞會

1、 舞會快開始了,小羊們準備好了嗎?

2、 播放喜羊羊音樂,大家一起跳舞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爲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百科:羊是羊亞科的統稱,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