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教案錦集8篇

【精品】幼兒園教案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幼兒園教案錦集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主題活動名稱:

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中班下學期主題四《春天,你好》中的一個活動:醒來了。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春天裏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幫助幼兒記住故事主要情節,簡單瞭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5.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冬天動物冬眠及春季天氣特徵的知識經驗。

2.故事課件,小魚、青蛙和小蜜蜂的頭飾,幼兒操作卡片。

3.《郊遊》磁帶、輕音樂、磁帶、錄音機。

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學說動物間的對話,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是激發幼兒產生主動探索小動物的好奇心,產生愛惜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並對文學作品產生一定的興趣。

活動內容分析:

《醒來了》這一活動是主題《春天,你好》中的第五個活動,前面的四個活動,如《春遊去》、《春回大地》、《郊遊》等都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春天的勃勃生機,使幼兒進一步萌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尤其是小動物,幼兒天生喜歡,但是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怎麼樣了?出來了沒有,它們又在幹什麼?這一切的問題都在吸引着幼兒,去求知、去探索。《綱要》中明確規定: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還應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新的關注點、興奮點和新的發展需要,適時適宜的組織活動,培養孩子的好奇、好問、樂於探索的精神等。基於此,《醒來了》這一活動是前幾個活動的深化、昇華。通過這一活動的組織,不僅能進一步增進幼兒對動物與季節變化的認識,還能使幼兒通過不同形式的學說故事角色的對話。強化語言的學習,增加對動物的情感認識及對文學作品的喜愛,從而在趣味性活動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動的重點與難點。

活動過程實際思路:

(一)讓幼兒走進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祕密,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兒的感性經驗。

這個目標主要是通過本主題的前四個活動來實現的。第一個活動帶幼兒去春遊,主要是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氣息,發現大自然中蘊藏的春的祕密;其它三個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進一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春天天氣特徵,自然變化的認識,在春的懷抱裏,在不同的活動中,幼兒身心得到陶冶,會不斷髮現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發芽了,小花開放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總之,幼兒的好奇心會不斷增加,興趣也越加廣泛,感性經驗也愈加豐富。尤其是活動開始,聽着熟悉的《郊遊》樂曲,做着舒展。優美的動作入場,更能自然引發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二)開展概述活動:

1.首先以遊戲引題:溫暖而又美麗的春天來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教師分別扮演小魚遊,青蛙叫跳,小蜜蜂飛、叫等動作來引導幼兒猜。這種師演生猜的師生互動方式,旨在營造和諧、愉悅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增加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同時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接着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個畫面(點擊出四個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哪個季節的畫面?爲什麼?”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春季的主要特徵。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醒來了,看見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裏怎麼樣?”“它會怎麼說?”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瞭,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說。在充分調動回答每個幼兒之後,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在這種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3.幼兒自我發現後。結合課件,師配樂講述故事,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思考:“故事裏有哪些動物?小動物在什麼季節醒來了?爲什麼?”本環節主要是藉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勢,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通過幾個問題的思考,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魚,小青蛙等,春天來了,它們就醒來了,從而簡單瞭解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係,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4.再次通過課件,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說,師生分角色說。男孩女孩分角色說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說方式,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並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5.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的理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文學作品。

(三)幼兒合作佈置“醒來的春天”的畫面:

幼兒操作卡片,討論並思考:“春天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醒過來了?這些小動物會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以拓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從對故事中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瞭解與喜愛轉到對春天其他小動物的關心與喜愛上。討論之後,請幼兒分組、合作把自己圖片上的小動物送到事先設計好“美麗的春天裏”,共同佈置“醒來的春天”的生動畫面,然後師生一同來欣賞幼兒合作完成的作品。通過操作幼兒愛動物的情感得到昇華,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得到進一步培養。

(四)活動延伸:

通過操作活動的評價:小動物都回到美麗的春天裏,自然中院子裏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歡小朋友。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動物,喜歡動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後,聽着《郊遊》樂曲,師生一同到尋找春天裏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使活動目標再次通過延伸活動得到強化與落實。

這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通過這種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注重了活動設計的整合性、趣味性。

《綱要》中規定: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啓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應相互滲透。本活動就較好地融入了語言、藝術、科學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對話等有趣形式,較好地完成了本活動的目標,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2.讓情感教育融入活動的每個環節。尤其是最後,把醒來的小動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兒愛動物的情感由意識變爲行動,對動物的喜愛,保護之情得到很好的強化、延伸活動中,教師情感式的過度語“小動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懷抱裏,它們會感激小朋友,喜愛小朋友,咱們一起到院子裏,大自然裏去找醒來的小動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

3.幼兒主動探索貫穿始終。如活動前,讓幼兒到大自然中主動探索春的祕密;活動中,幼兒自主思考,主動發現故事中存在的祕密;活動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尋找醒來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幼兒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探索中。

以上即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其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在原教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幼兒表演散文詩的環節,我認爲這首散文詩裏有角色、有意境和動作表演的需求,最主要對話非常簡單,“XX,你好!”的句式對小班孩子來說很容易掌握,也有能力表演,所以在感知小草醒來做了什麼動作環節,我作爲重點學習的內容,爲後面的表演作鋪墊,最後讓幼兒想象春雨、春風和太陽分別可以用什麼動作表演,爲最後的整體表演做準備,幼兒對本次散文詩的表演興趣非常濃厚,不過第一批幼兒上來比較拘束,表演時候放不開,後來多表演幾次後,孩子逐漸掌握了動作,才逐漸表演得好起來。

幼兒園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處於兒童感性階段後期,以視野的確認,以及遊戲的規則認知爲主。提供了宇航員幼兒園的課件給大家參考!

 活動目標:

1、閱讀畫面,理解圖畫內容,萌發對宇宙的嚮往。

2、欣賞、理解詩歌內容。

3、跟讀詩歌,抒發做個小小航天員得到快樂心情。

4、認讀字詞:航天員、坐、轉、航天船。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大範例、幼兒用書。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大範例《小小航天員》,這是什麼地方?我們人類可以飛上遙遠的

星空嗎?用什麼方法可以到離地球很遠的星球呢?

二、閱讀圖畫

1、一片美麗的藍色,這是什麼地方?

2、星空中有什麼?地球在哪裏?

3、你們還看到了誰,小字點在哪裏?做什麼?(出示字卡“坐、航天

船,引導幼兒認讀。)

4、做上航天船就成爲了什麼人?(出示字卡:航天員,引導幼兒認讀。)

5、航天員怎樣操縱航天船?(出示字卡“轉”)

6、小字點在星空看見什麼?心情怎麼樣?

7、你想做航天船去宇宙看看嗎?想去看看什麼?

三、欣賞詩歌

1、播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2、再次欣賞詩歌,教師示範劃指詩歌。

3、你喜歡詩歌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跟—說說這句話。

四、跟讀詩歌

1、發放幼兒用書,請幼兒講述翻到26頁,交代坐姿要求。

2、播放錄音,幼兒集體跟讀詩歌。

3、分組跟讀詩歌,教師巡迴指導,檢查幼兒的劃指情況

五、朗讀詩歌

1、坐上航天船,做個航天員是什麼心情,讀這一句時怎樣表現自豪的

心情?

2、爲什麼遇見星星招招手,爲什麼灑下笑聲一串串?誰能模仿這一句的聲音?

3、讀哪一句可以加動作和表情。

六、遊戲:摘星星

將字卡放在黑板上,請個別幼兒戴上飛船頭飾,上前摘星星,摘下後讀給全班的小朋友聽:“我摘到的星星是--。”幼兒反覆進行。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2、通過活動,對清明節有印象。

二、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裏,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2、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麼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都幹些什麼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

見過嗎,他們都去哪裏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後,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

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3、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4、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瞭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5、小結,結束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盪鞦韆、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掃墓、踏青、春遊,並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麼過清明節的,好不好?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體動作感受理解小白兔和大黑熊兩個不同特徵的音樂形象。

2、培養傾聽音樂的習慣。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準備】

小白兔和大黑熊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學小動物走路,初步感知兩種動物的不同。

1、分別出示小白兔、小黑熊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比較。

(1)這是誰?小白兔是怎樣走路的?大黑熊又是怎樣走路的?

(2)引導幼兒分別學一學。

2、教師小結:小白兔長的小小的,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很輕快;小黑熊長的大大的,起路來慢慢吞吞,很笨重。它們兩個同住在一個森林裏,大蘑菇是小白兔的家,茂密的草叢是大黑熊的家,有一天,天氣很好,他們都從自個家裏出來一起玩起了遊戲。你們想知道他們在玩什麼遊戲嗎?

噓!別吵!告訴你們吧!

它們的遊戲就在這段音樂裏,讓我們仔細聽聽好嗎?

二、傾聽音樂,初步感受兩段不同音樂的特點。

1、完整地欣賞一遍音樂。

(1)你們覺得這段音樂怎樣?聽後有什麼感覺?(歡快)(緩慢)

(2)你覺得這段音樂共有幾段呢?

2、第二次欣賞音樂。

(1)組織幼兒討論:音樂的開始和中間有什麼不一樣?

(2)我們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示活潑輕快地音樂呢?(幼兒自由發言)

(3)幼兒聽音樂練習。

(4)我們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示笨重緩慢的音樂呢?

(5)幼兒聽音樂練習。

(6)組織幼兒討論:音樂的開始和中間有什麼不一樣?

3、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我們一起用動作把音樂表現出來吧,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動作。

聽了這麼長時間,你覺得音樂的哪些地方是表示小白兔的故事?哪些地方是表示小黑熊的故事?(幼兒自由討論)

4、引導幼兒再次欣賞音樂,並在座位上用豎起耳朵和摸肚皮等動作來分別表示聽到的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樂形象。

三、遊戲表演,體驗兩個不同的音樂形象。

奧,音樂中的故事原來是這樣的,小兔和小黑熊在玩捉迷藏的遊戲呢?我們也來玩一玩好嗎?

1、教師扮演黑熊,幼兒扮演小白兔遊戲一遍。

2、引導幼兒自由分配角色,組織幼兒遊戲。

四、活動結束。

小白兔、大黑熊你們玩的高興嗎?兔寶寶、熊寶寶要回家了,我們相互擁抱一下,說“再見”。

活動反思:

《小白兔和大黑熊》是一個很有趣的中班音樂遊戲,這首曲子是ABA式的,分別表現出小白兔和大黑熊不同的出場時間和動作特徵,如何讓小朋友們在欣賞過程中,去感覺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中班孩子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爲特徵的,需要直觀的教具和具體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理解音樂。所以在音樂欣賞之前,我以故事的形式導入,讓幼兒先傾聽與音樂相符的故事,然後引導幼兒在音樂中找故事中所描繪的內容:小兔蹦蹦跳跳地出來了,它們去找大黑熊,並捉弄了大黑熊。接着大黑熊被吵醒了,起來看看是誰,最後見大黑熊走了小兔又蹦蹦跳跳的,兩種不同的角色,音樂形象也不同,小朋友們很快就辨別出開頭和最後是小兔子在走路,中間是大黑熊在走路,一共三段。接着我分別播放小兔子和大黑熊的音樂,讓他們用動作來表現出這兩種動物走路的明顯特點。在幼兒掌握好動作後,我引導他們再次完整地欣賞音樂,一起用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內容,小朋友們做得可投入了。最後,我們分角色進行遊戲。請個別幼兒扮演大黑熊,其他幼兒跟隨我一起扮演小兔子,我們一起盡情地遊戲了好幾遍,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地說還要玩。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親子瑜伽是一種適合幼兒與家長共同練習的時尚運動。伴隨着舒緩輕柔的音樂,家長和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一起練習瑜珈,不僅能提高幼兒的身體免疫能力,提升其運動智能和身體協調性、靈活性,還有助於幼兒注意力、自控能力和初步合作意識的培養。通過初步嘗試,這確實是一項能愉悅幼兒和家長身心並有效融合親子感情的健康運動。爲此,我們從幼兒喜愛小動物的特殊情感入手,並利用我園家長中瑜珈教練的專業優勢資源,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動物模仿親子瑜珈,增強幼兒和媽媽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2、根據已有經驗嘗試模仿表現幾種動物典型特徵的動作,感受學習親子瑜珈的樂趣。

3、體驗和媽媽一起練瑜伽的溫馨與快樂,能用語言表達練習親子瑜珈的感受。

【活動準備】

1、瞭解親子瑜珈對身心健康的作用,有練習親子瑜珈的初步感受。

2、親子瑜珈音樂、瑜珈墊、“森林之旅”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森林之旅”情境,教師帶領幼兒和媽媽共同複習已學過的親子瑜珈動作。

1、助教母子以“森林公主”和“森林寶寶”身份出場,進行瑜珈式行禮。

2、複習瑜珈式呼吸和伸展動作。

二、通過幼兒觀察模仿、自由探索、助教示範和教師引領學習動物模仿親子瑜珈。

1、學習新動作:頭頸部(天鵝式)——上肢(大象式)——身體、下肢(獅式)—休息術(烏龜式)

2、媽媽和幼兒在音樂伴隨下完整練習整套動作。

三、幼兒和媽媽用語言表達練習親子瑜伽的感受,教師小結。

四、親子音樂遊戲:開心遊樂場

五、幼兒和媽媽共同收拾瑜珈墊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6

目標:

1.在爬爬滾滾、找找猜猜、玩玩說說中發現地毯下面的祕密。

2.感受與同伴一起玩的樂趣。

準備:

1.地毯一塊,上面覆蓋一塊大布,布上有需要用各種方法開啓的洞口,佈下藏有各種玩具和生活用品。

2.生活用品若干,如百潔布、浴花、硬刷子、響聲玩具、硬球、軟球等。

3.雞、兔、貓的大幅畫片。

過程:

一、爬爬滾滾

1.教師和寶寶在大布上自由爬、滾2~3分鐘,引導寶寶說說身體的什麼部位碰到了東西。

師:哇!我碰到什麼東西了。寶寶,你們的身體有沒有碰到東西?

2.我們的身體(可以具體說出身體的某個部位)碰到了東西,那是什麼東西呢?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二、找找疊疊

1.教師和寶寶一起在大布上找洞口,重點觀察寶寶開啓洞口的方法。

師:寶寶,你們都找到了什麼?

2.寶寶各自拿着找到的東西玩玩、說說,教師適時與寶寶一起說說找到的是什麼東西,可以派什麼用場。

3.教師和寶寶一起再去找大布下的東西,讓寶寶反覆感受開啓洞口的不同方法,並說說找到了什麼。

4.寶寶把找到的東西放入旁邊的盒子裏,教師視情況要求寶寶分類擺放。

師:寶寶的本領真大,找到那麼多東西,我們現在把它們送回家。

5.教師和寶寶一起把大布疊好。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練習一個跟着一個走。

2.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集體合作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在場地上畫好大圓

2.音樂磁帶,錄音機,火車頭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吹泡泡"。

幼兒沿場地上的大圓走成一個大圓圈。原地邊拍手邊念兒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當教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一起像圈內走,當教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一起像圈內走,當教師說泡泡變大了",幼兒一起走到圈上,當教師說"彭,泡泡炸了"幼兒集體向上跳。重複遊戲次數。

2.遊戲"開火車"。

新授遊戲"開火車"教師發出火車啓動的聲音,讓幼兒辨別是什麼聲音,引起幼兒遊戲的興趣教師觀察每組幼兒,提醒幼兒一個跟着一個走,小手不能鬆。

遊戲"火車變長"在教師的幫助下,引導幼兒按小組兩兩對接"火車"。並繼續玩"開火車"的遊戲。

遊戲"一列火車"。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按小組一次連接變成一列火車,在開火車的聲音中,繼續玩"開火車"的遊戲。

3.音樂遊戲"找朋友"?集體玩音樂遊戲"找朋友"。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放鬆身心,並繼續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反思:

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或是不願張口講話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受到過別人的嘲笑或是父母的原因。長此就造成了孩子不愛說話的習慣。日常生活中,我要讓孩子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是點頭、搖頭。在遊戲中儘量安排那些語言發展較好的孩子和語言發展較差的孩子在一起玩,這樣不但會培養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在預設教學活動中,儘量給予語言發展較差孩子發言的機會,並及時概括和糾正。只要孩子張嘴了,就要給予表揚。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集體教育,是家庭無法給予的。在幼兒園裏孩子學會了與同齡人交流,學會了與人合作,享受集體活動的喜悅和快樂。

總之,根據幼兒實際情況與身心特點,有的放矢地採取相應措施,才能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

幼兒園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感知不同材料的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

2、探索把聲音變大、變小、變長、變短的方法

3、感知聲音的產生和特點

4、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發現,培養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6、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教學準備:

1、小鼓、小鈴、喇叭、玻璃杯、紙杯、勺子、空瓶、盒子、米、豆子等

2、錄有各種聲音的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尋找聲音

1、請幼兒傾聽周圍有哪些聲音,是什麼發出來的

2、請幼兒事先藏起來,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讓其他幼兒猜猜是誰在說話,引導幼兒感知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

二、製造聲音

1、教師:怎麼才能讓我們的身體發出聲音?試試看(拍手、跺腳、說話、唱歌等)

2、給幼兒提供空瓶子,盒子、米、豆子等,引導他們把米、豆子等裝入不同的瓶子或盒子裏,搖擺、聽聽能發出什麼聲音,再比較一下裝的東西多少的不同是否會影響聲音,有什麼不同。

3、老師依次給幼兒提供小鼓、小鈴、喇叭等

教師:怎麼讓這些物品發出聲音?它們的聲音有什麼不同?怎樣使這些聲音變大、變小、變長、變短?

鼓勵幼兒交流彼此所用的方法

三、比較聲音的不同

1、給幼兒提供三個同樣的杯子,用勺子輕敲,聽聽聲音是否相同,在三個杯子裏裝上不同量的水,再用小勺輕敲,聽聽聲音是不是一樣,有什麼變化,哪個聲音高,哪個聲音低,想想爲什麼(杯子裏的水越多,聲音越低)

2、引導幼兒用紙捲成喇叭形,用“喇叭”喊一喊,聽聽自己的聲音和平時有什麼不同。

3、給幼兒播放一段優美和一些噪音,讓幼兒聽辨,說說感覺有什麼不同。

四、遊戲:打電話

指導幼兒用一根細繩把兩個紙杯連在一起,做成“電話”玩一玩打電話的遊戲。

五、總結聲音的特點

六、結束部分:

《小樂器大合唱》

  活動反思:

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展,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衝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爲幼兒今後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