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薦】蘇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4篇

【薦】蘇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蘇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4篇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這一單元的基本知識,掌握生字詞,並背誦要求背的課文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3、能掌握寫人物和寫一次比賽方法,能做到重點突出,描寫細緻,注意生動。

4、掌握加標點知識,能熟練地運用書名號,冒號及引號。

5、通過一定的習題練習,掌握基本的技能。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這一單元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生字詞,並背誦要求背的課文。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3、能掌握寫人物和寫一次比賽方法,能做到重點突出,描寫細緻,注意生動。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感知課文內容:

1、《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①、大自然中有哪些景物呢?

邊讀邊想,用書上的語言回答老師。

②、男女對着背,背出情感來。

③、邊背邊想文字是怎樣寫的。

2、《師恩難忘》

①、品讀重點部分讀出感情。

②、掌握課文中的成語,並能理解用其造句。

③、感知這課的寫作方法和描寫老師的詞語。

3、《古詩兩首》

①、知識作者與朝代。

②、有感情地背誦這兩首詩。

③、能感知詩的主題思想。

④、理解“若等閒”、“滿乾坤”。

⑤、邊背邊想着字的寫法。

4、《我也是普通一兵》

①、自由讀課文感知:你感覺劉少奇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②、讀好描寫情況危急的語句。

③、複述文章重點的內容,感知人物的精神。

5、《嫦娥奔月》

①、讀課文分別說說文中的人物各有什麼性格。

②、能複述奔月的部分。

6、《成語故事三則》

①、說說這三個成語各是什麼意思。

(大致感受即可)

②、能用這三個成語進行造句。

7、《天鵝的故事》

①、複述天鵝破冰的三小節。

②、感知課文第四題。

③、說說天鵝的精神。

二、標點知識

1、明確不同符號的使用方法:

特別是書名號,學生往往分不清哪些名稱。

2、典型分析: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分析:在讀了後面防止學生加上逗號。

我很喜歡讀石灰吟和墨梅這兩首詩。

分析:中間是沒有停頓的。

3、練習加深感知

①、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注意引號的使用方法。

②、小明上課要專心千萬不能開小差爸爸再三叮囑

這與常規的說話是不一樣的,最後不能加冒號。

三、關聯詞語

1、例題分析:

森林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大多數學生能知道用“不但……而且……”進行聯接,但往往找不準位置。

2、學習方法。

做完之後要多讀,多感知體會,再試一試其它的關聯詞是否合適,位置是否能換一換。

四、作文提示

1、要以真實的事爲前提,把主要的內容細緻寫好。

2、要生動具體些,寫老師幫助自己的一件事,是怎樣幫助的部分要注意多寫些,多加點情感在裏面,如“老師的教誨之恩如春雨點點……”之類。要寫比賽,要寫出比賽的激烈場面,突出其中的曲折性,同時還要注意其他人物的反映,這樣纔能有趣而生動。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2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學習重點: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

學習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瞭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寓言故事,那你們知道寓言故事有什麼特點嗎?

2、查閱資料,簡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二、初讀寓言、讀通讀順。

1、我們首先來學習《狐狸和葡萄》。提出初讀要求: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麼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讀通讀順句子。

2、彙報初讀情況。學生說說自己對寓言內容的理解。

3、你認爲哪些字的讀音應提醒學生注意:

三、細讀課文,領會寓意。

1、自讀每自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自己先找出來讀一讀。師生交流。

2、小組合作討論: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夠葡萄?

3、“白費勁”說明了什麼?你能想象出此時狐狸的神情嗎?

4、自讀第二段。思考: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費勁”、“無望”的情況下,仍然對葡萄戀戀不捨?

6、同學們吃過成熟的葡萄嗎?是什麼滋味?狐狸爲什麼說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讀第三自然段。從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無能爲力”是什麼意思嗎?你怎麼理解這段話?

提示寓意對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讀懂的道理講給同學聽聽。

四、積累遷移,自學寫字。

狸、葡、萄、饞、酸

《伊索寓言》導學案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則寓言《牧童和狼》。

1、自讀寓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麼故事?

2、默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在“好幾次”和“後來”發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們各有什麼不同的表現?抓住重點詞語,讀懂課文。

3、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4、生活中你有經歷過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5、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二、學習第三則寓言《蟬和狐狸》

1、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狐狸和烏鴉》的故事嗎?自己講一講。

2、初讀寓言《蟬和狐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想一想這篇寓言說了一件什麼事?

3、想想《狐狸和烏鴉》和《蟬和狐狸》這兩個故事有什麼相似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4、讀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蟬爲什麼沒有上當?

5、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體會蟬不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從同伴的災難中吸取教訓。(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三、積累遷移。

選一兩個你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四、當堂檢測

完成《練習冊》、《語文補充習題》作業。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瞭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爲什麼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繫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範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後改名陶行知。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範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羣衆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瞭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讀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後四人小組分別讀,並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麼?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4)開門見山提出了( )

(5)分別要求學生從(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 ),( )了多少,並講了這樣問的( )。

(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 )的好習慣,爭取在( )取得( )。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左右結構:演、鍛、穩

3、比較組詞

陶 ( )煉( )彼( )

葡 ( )練( )履( )

4、完成習字冊。

5、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後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一、複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

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爲什麼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爲……有了……纔有……,否則……將

4、怎樣纔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麼?再問爲什麼這樣問?最後提出什麼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爲主

(1)問什麼?

(2)爲什麼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僞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並談談陶校長爲什麼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 ),築起( ),學習上認準( ),刻苦鑽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後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填空(課後4)

板書設計:

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 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 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 打牢基礎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3.學習作者選擇典型事例凸顯中心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走近人物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師恩難忘》這篇文章,瞭解到作者劉紹棠在這篇回憶錄中,偶遇小學老師田老師的情形,並引發他對往事的深情回憶。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走近劉紹棠筆下那位口才、文筆都很好的田老師,走進劉紹棠的內心世界……

2.齊讀課題。

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一)直奔重點,對比理解。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認爲文中的“我”最難忘田老師的是什麼?(故事教學法)

(2)想想你們一年級時老師是怎麼教學這一課的?對比之下,你更喜歡哪一種教學方法?爲什麼?

(3)品讀重點句: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引人入勝”是什麼意思?你認爲這個故事中最有意思的是什麼?你也能娓娓動聽的來講述這個故事麼?

(二)“春雨點點”——悟“教誨”之質

1.田老師的故事啓蒙讓年幼的“我”有哪些收穫?請學生回讀故事教學法這一部分,討論交流。(學生聯繫故事,明白可以學到知識,體會到快樂,明白做人的道理,愛美護美懂得保護環境等等)

2.品讀重點句 “我在田老師那裏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着我。”

(1)從“上千個故事”中,我們懂得了什麼?

(2)爲什麼這裏要用“春雨點點”作比喻?滋潤着我的到底是什麼?再次引導學生體會教師教學之道背後的深刻內涵——春風化雨,潛移默化

(三)“恭恭敬敬”——感“教誨”之恩

1.品讀重點句: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1)回讀全文,搜索田老師對“我”的文學上的啓蒙是什麼?

(2)學生交流、彙報。

2.聯繫課文體會

(1)他口才、文筆都很好——像田老師那樣有豐厚的文化積累。

(2)編寫故事中體現出來的想象力、遣詞造句、做人到裏的滲透等諸多功能——像田老師那樣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表達水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3)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像“我”那樣用心、專心,才能學有所成。

3.體會“恭恭敬敬、行禮”以及文章題目《師恩難忘》《教師引進門》等表達出來的對田老師的敬意。

4.小組研究: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麼關係?(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有點題的作用)

5.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同學們,我們的心中此時此刻也一定勾起了對曾經教育培養自己的一位位老師的回憶,那就借大作家來表達我們心中共同的這份難忘師恩。

三、迴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1.縱觀全文,說說田老師是一位怎樣的教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2.我們這篇課文作者選取了田老師愛講故事的事例,平常,普通,但卻典型,具體。文章要選擇典型事例凸顯中心。劉紹棠難忘的是“插柳之恩”,是田老師在他幼小的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所以在學習的四年裏,有很多課,很多事,也有很多故事可以寫,作者唯獨選擇了“小詩故事教學”這一課。小詩是一種古典文學的薰陶,故事是現代文學的影響,更讓“我”感受到了神奇的文學想象力。因此我們在寫文章時,也要注意事例與中心的一致性。

 作業設置

1.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的一件事寫下來。

2.推薦閱讀

魏巍《我的老師》,魯迅《藤野先生》。

板書設計:

師恩難忘

概述 口才好 文筆好

舉例 故事教學法 娓娓動聽 如春雨滋潤

總結 教誨之恩 感激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