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集合15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集合15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的

認識8個生字,理解“自慚形穢、神采飛揚、熱淚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語”等詞義。

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聯繫生活經驗,認識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經驗,認識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誰去過長城?誰知道長城磚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小結: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修建的爲了抵禦外來侵略者用的。長城上的磚一般重量爲15千克,長36.5-38.5釐米,寬18-18.5釐米。厚9—9.5釐米。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這篇童話中的長城磚有哪些經歷,遇到了什麼問題,看看我們能不能幫助它。

二、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情況

1、字詞:綿延、防禦、羨慕 、自慚形穢 、軟緞 、陳列、鍍金、里程碑、熱淚盈眶、剛毅、靈魂、妄自菲薄

2、解詞:

自慚形穢:原指爲自己的容貌舉止而感到慚愧,後來泛指自愧不如別人。

綿延萬里:延續不斷,很長很長。

妄自菲薄:過分地輕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作爲標誌的大事。

三、閱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批註。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發展的今天,長城磚產生了哪些想法?

(2)後來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聽到人們對自己的高度評價,長城磚的思想有了什麼樣的轉變?

3、展開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全班討論。

5、分角色朗讀。注意長城磚的心裏變化過程,先是自慚形穢後驚訝而深思,到自信的語氣。

6、提問: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武器高度發展的今天,長城磚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運往美國一座大城市展覽,在人們的讚揚聲中,他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師總結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後一句話的?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想法。

四、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確對待。成功了也不驕傲,這樣才使我們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保持良好的心態。

板書設計

20 長城磚

自慚形穢 —— 讚揚 —— 自尊自信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古詩的大意,領悟古詩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難點

藉助註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在冬天,同學們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場雪了。老師帶了一些圖片讓大家一飽眼福。(課件出示:人們把雪稱爲報春使者)

2.在冬天,我們總要提到一種植物,它就是梅花。(課件出示:人們也把梅稱爲報春使者)

3.那麼雪和梅爭着報春,誰更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雪梅》。

二、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作者在詩裏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來理解詩意。指名讀註釋。結合註釋,和同桌交流,說說詩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爭春,彼此各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連詩人要評論它們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擱下筆來好好地想一想,煞費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顏色的潔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氣味的芳香上,卻要輸給梅花一段了。

(3)顏色潔白是雪的長處,是梅花的短處;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長處,卻是雪的短處。(板書:各有長短)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不服輸的語氣;詩人爲難的語氣;各有長短的語氣)

3.雪和梅爭春,爲什麼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怎樣才能更完美呢?(板書:取長補短)

4.讓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看看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吧!(課件引出主題)只有取長補短,既有晶瑩潔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動的梅,纔是冬天最美的景,纔是最美的報春使者。

5.這首詩寫雪與梅的古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還告訴我們應該取長補短的道理。讓我們來背一背古詩。

三、拓展延伸

1.這首詩的作者在寫完詩後大發感慨,又寫了一首《雪梅》,算是對前一首的補充與解釋。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雪梅(二)》)

2.課後收集描寫雪與梅的古詩。

板書設計:

雪梅

白____香

各有長短

取長補短

教學反思:

四年級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異,很多同學認爲知道了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就是讀懂了古詩詞了。對此,我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引導,主要是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讓學生僅僅停留在孤立字詞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課文後面提供的註釋,可以起一定的輔助作用,可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藉助註釋,自己試着理解詩歌的意思。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材分析:

人類的一些發明創造都來源於自然界,科學家從自然界中動物的活動獲得了有益的啓示,從而發明了一些東西。《人類的“老師”》課文中具體介紹了發明飛機的曲折過程。發明飛機才100年,但在這之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科學家們從鳥飛翔的現象得到啓示,發明了飛機,又從蜻蜓翅膀上的厚斑找到了防止事故發生的方法,因而造出性能優良的新式飛機,提高了飛機的飛行質量。課文還介紹了人們從鯨的形體受到啓示,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的航行速度。用手握雞蛋,發現雞蛋不易碎受到啓發,建築師設計出了“薄殼結構”的建築。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瀆課文,弄懂三個主要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麼啓發,解決了什麼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麼啓發,解決了什麼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課文,在學課文之前一定要讓學生提前預習,對於一些不明白的詞語或專用術語進行了解,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構想:

本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師要從整體出發,緊扣重點語句,挖掘課文內涵。

教具準備:

課件、詞語卡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讀題。

2、激趣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爲什麼是人類的老師?)

過渡:那就請大家帶着好奇心去讀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要求:

①拼讀生字3遍,記住字形。讀詞語2遍,準備聽寫。

②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③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努力讀出感情;準備提出自己覺得難以讀好的詞語、句子,向老師、同學請教。

④準備交流初讀收穫、疑問。

2、指名4人上黑板聽寫詞語,其他同學寫在自備本上。

3、指名讀詞語,齊讀。

4、提出難以讀好的詞語、句子,教師適當指導。

(1)30年以後,由於飛機速度的不斷提高,經常發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給“劇烈”換個詞語,說說“機毀人亡”的意思)

(2)從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雖然頭是尖尖的,但總是開不快。而有圓圓的大頭的鯨,卻常常輕而易舉地超過海輪。(理解“輕而易舉“)

(3)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是因爲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倒裝的因果句式,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說。)

5、同學們剛纔讀得真熱鬧,誰願意來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指名分節讀課文,或開火車讀課文。讀完一節,評一節;正音、指導停頓;個別句子領讀、齊讀。

6、交流初讀收穫與疑問。

三、理清課文條理

1、課文哪些自然段講了“人類的‘老師’是誰”這個問題“?

指名朗讀1、2自然段。

概括:自然界種種生物是人類的老師(板書)

2、爲什麼說生物是人類的老師?課文哪些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

指名朗讀3、4、5、6自然段。

在學生朗讀每節後,做總結,並板書:

飛機設計?輪船設計?建築設計?汽車設計?坦克設計

3、集體朗讀課文最後一段,這是一個感嘆句,是作者通過這些具體例子說明後,發出的由衷的感嘆。(與文章的開頭聯繫起來,體會首尾呼應的特點)

4、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體會課文總分總的結構。

四、概括課文段落大意

1、課文第二部分舉了“飛機設計、輪船設計、建築設計、汽車設計、坦克設計”等六方面的例子。比較一下,這六個例子在寫法上有什麼區別?(教師講解兩種寫法:具體介紹、簡單列舉)

2、課文中還有屬於簡單列舉的例子嗎?(出示課文第一句)

3、把課文的三、四、五段濃縮成一句話(即簡單列舉)

提示學生可以採用兩種句式:

(1)科學家從……得到啓示,發明了……

(2)人們模仿……(製造)出了……

五、指導生字書寫。?

1、自由記憶生字字形。

2、交流記住字形的方法。

3、指導書寫難寫字、易錯字:

4、學生描紅。

作業設計:

書寫生字;

讀課文,至少2遍,爭取讀出感情(並試背、試默寫)。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

破碎教訓慘禍均勻

機翼堅固輕而易舉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瞭解人類以生物爲師的有關事例。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的“老師”是誰呢?

2、那麼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說明了自然界裏有許多生物是人類的老師的呢?

3、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自然段。(學生回答)

二、學習第三段

1、同學們,這三個例子寫得很具體很有趣,下面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或者說最喜歡的一個認真讀一讀,注意要一邊讀一邊想,爭取把每句話讀懂。

2、誰先來說說,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例子?

_第三自然段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你能選用下面兩個句式中的一句把這一段的主要內容說清楚嗎?

(2)卡片:科學家從____得到啓示,發明了____。人們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飛機設計。

(4)人類爲什麼要想發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明飛機的?

(5)出示: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

(6)指讀句子。

(7)是啊,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後終於發明了飛機。爲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可見鳥兒就是人類的——(讀題)

(8)30年以後,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是怎麼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的呢?(學生回答)

(9)投影蜻蜓的圖片:教師解釋,原來,每隻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出示: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12)現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爲科技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學生回答)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13)第三自然段詳細介紹了人類認真研究鳥類飛行的原理髮明瞭飛機並從蜻蜓等昆蟲身上得到啓發,不斷提高飛機的性能,爲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我們人類從1903年到現在起,只花了短短的百餘年時間,就研製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其實都是從大自然中得到的啓示啊!

(14)小結:課文第三段從人類遇到了難題,到向鳥兒、蜻蜓等昆蟲學習,最後找到解決的方法,寫得非常具體生動。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具體介紹)

(15)現在,讓我們來仔細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吧!一起讀。

三、學習四-六段

1、剛纔我們認真研讀了課文第三段,收穫真大!下面請同學們繼續交流自己感興趣的例子。

_第四段

(1)你對這一段中的什麼感興趣?(引導學生說好:我對人類模仿……)

(2)老師這兒有一段動畫,可惜是沒有聲音的,老師想請你看着圖畫來介紹你所感興趣的這個例子,行嗎?(出示圖片)

(3)你們覺得他介紹的怎麼樣?(評議)

(4)是什麼促使人類要向鯨學習呢?科學家從鯨的外形中得到了什麼啓發呢?

(5)可見鯨是人類的——(讀題)

(6)喜歡這個例子的同學一起來讀讀。

(7)現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呢?(先在下面小聲說,再指名說)(板書:輪船設計)

_第五段

2、讓學生說說爲什麼對第五段感興趣?

(1)做一個實驗:請學生和家長代表上臺捏雞蛋。(三個人)

(2)爲什麼小小的雞蛋這麼難捏碎呢?

出示句子: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是因爲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3)這是一句因果倒裝句,你們能“因爲…所以…”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原來這就是雞蛋殼所擁有的薄殼結構的特點啊。(出示詞語:薄殼結構?讀好!)

(4)從這種“薄殼結構”特點中,建築師受到了什麼啓發?

(5)出示圖片:看,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正因爲採用了這種“薄殼結構”,這些建築風格是既堅固又美觀,還大大節約了建築材料。其它採用“薄殼結構”的建築還有許多。(圖片欣賞,教師稍作講解)

(6)下面我們拿好書一起把第五自然段來讀一讀,記住人類從蛋殼中獲得的啓發,進行建築設計的例子。(板書:建築設計)

3、人類以生物爲師的例子就只是這三個嗎?你們還知道哪些?(引導學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說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出示第六段,一起讀讀。

(2)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寫法有什麼不同?

(3)對呀!人類模仿的生物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詳細介紹,這裏只用一句話就帶過去了,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簡單列舉

4、難怪作者最後要發出這樣的感嘆——(出示句子)

(1)指讀句子。引導讀出感嘆的語氣。

(2)齊讀。你們覺得這個自然段跟課文題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麼聯繫嗎?

(3)學生自讀課題和一二兩節,討論交流,體會前後呼應的寫法。

四、總結全文,深化感情

1、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感想呢?想幹什麼?

2、看來大家對……發生了興趣,爲了讓大家得到更多關於……的知識,老師送幾個網站給大家,相信會給你們帶來更多的收穫。(投影網站)

作業設計:

課外自己尋找並閱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蒐集有關人類以生物爲“老師”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人類的“老師”

飛機設計

輪船設計具體介紹

建築設計

汽車設計

坦克設計簡單列舉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讚美,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法學法

1、突破重難點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通過反覆朗讀,感受童話的思想美、意境美,突破重點。

2、“樂學”學法設計:參與探究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1.複習詞語,讀準字音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樹(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 ) 。她四處尋訪,問了( ) 、( ) 和( ) ,知道( ) 。於是,鳥兒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

二、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鳥和樹是好朋友呢?體會“天天”的含義

三、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文中的四組對話。

學生讀書,用線畫出對話的內容。

四、品讀對話,潛心感悟。

1、學習第一組對話

(1)指名讀,體會與朋友分別時的心情。

(2)同桌練讀小鳥與大樹的對話。要求讀得有感情。

(3)重點練習讀“我明年一定回來”。

(4)男女生合作讀小鳥與大樹的對話。

2、學習後面三組對話

(1)四人小組自主學習三組對話:分角色讀、表演讀。

(2)出示小鳥問的三句話,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換位體驗假如你是那隻小鳥,你會怎樣想?

找同學有感情的朗讀,其他同學評議,看看透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麼?

3.去掉提示語,再次練讀

4.找出鳥兒兩次尋找樹的句子,說說體會到了什麼?

五、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齊讀最後三個自然段,抓住兩處“盯着燈火看了一會兒”,讓學生想象小鳥對大樹說的話。

六、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這對朝夕相處的夥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捨難分,因爲他們是──(好朋友);小鳥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爲他們是──(好朋友);如今,面對已化爲燈火的大樹,他還是遵守諾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因爲他們是──(好朋友)。

課文學到這兒,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想對誰說? 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悟。

我想對小鳥說……

我想對大樹說……

我想對伐木人說……

我想對作者說……

七、誦讀課題,渲染氣氛。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課題)。

去年的樹,爲什麼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課題)。

八、推薦課外閱讀

推薦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其他作品。

九、作業

必做:完善課堂小練筆。

選做:寫《給小鳥的一封信》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文本細讀:

《大海的歌》由兩篇清新、活潑,充滿情趣的小韻文組成。《大海睡了》採用敘事表達形式,描繪了大海的“靜”之美。它採用擬人的手法,使畫面有聲有色。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用最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淋漓的真情,把大海靜謐之美與人類新生之美巧妙地熔在了一起,讀來親切自然,又飽含深情。這首小詩寫得好,好就好在詩人能靜下心來感受大海,和大海對話。詩人不僅看到了美景,更體驗到了風景中的人情。在生活中,也許我們也有過同樣的體驗,唯有把自己融入自然,把真情融入自然。用心去體會才能感知,才能與這樣的景物對話,聽到他們對自己的訴說……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海上的風》一詩,採用復沓式的表達形式描繪了大海的“動”之美。作者連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展現大海的祥和、溫柔,粗獷、豪放。大海時而是纖纖的花仙子,時而是多情的琴師,時而是勤勞的漢子,時而又是粗放的狂飆,這就是變化萬千的大海。兩篇韻文,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想象豐富,情趣十足。讀後使人身臨其境,遐想無限。

如果說《大海睡了》是一幅故事化了的畫面,那麼《海上的風》則是一幅又一幅跳躍的畫面;如果說《大海睡了》表現了大海靜謐的細膩之美,那麼《海上的風》則表現了大海壯闊、雄渾之美;如果說《大海睡了》突出展示了大海的靜態美,那麼《海上的風》則突出展示了大海的動態美。因此,朗讀時要注意突出大海雄渾的氣勢。另外,還可以把兩首詩進行比較,從比較中發現各自的特點。

學習這兩兩篇優美的詩歌,內容沒有什麼難度,然而要想領略詩歌表現的優美意境,感悟大海的美麗與神奇,體會語言表達的精妙,則需要學生自己細細品味。詩歌的優美意境有時是語言所不好表達的。因此,儘量避免拆開始的講解,而是把大段時間交給學生用心朗讀,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增加品味的實踐機會;通過對大海的更多瞭解,以豐富學生的形象積累,爲想象和情感的昇華奠定基礎。所以,教學前,師生可以廣泛地蒐集表現大海美麗風景的圖片或音像材料,爲師生交流作好準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會認“鼾、獅”兩個字,會寫“鬧、浪、覺、潮、綻、漁、吼、掀、滔”。理解“綻開、波浪滔天”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理解詩歌內容,通過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想象大海優美的畫面,體會夜色中大海的美麗與靜謐,以及大海的萬千氣象,領略大海的神奇壯觀。

3、注意積累好的語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讀、誦、背展開想象,感受大海的動、靜之美。

策略與方法:

讀中感悟,讀中想象。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蒐集關於海的有關資料特別是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你們看見過大海嗎?能說說你們心中對大海的印象嗎?

那些同學收集到了大海圖片,展示給那些沒有看見過海的孩子?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篇關於海的詩歌《大海的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強調讀:鼾聲、潮聲、綻開、掀起

3、結合生活理解“鼾聲”、綻開、掀起

4、檢查讀文情況: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第一首詩歌:

1.讀文感知:

1)思考:從哪裏看出大海睡覺了?

2)指導朗讀:是啊,大海不鬧也不笑了,因爲它睡覺了,噓,我們別吵醒它,該怎麼讀?

3)什麼時候,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那白天的大海是什麼樣的呢?

啓發:白天,風兒什麼樣的?

風兒吹在衣服上……這是風兒在和人們鬧呢!

風兒吹到漁船上……這是風兒在和漁船鬧呢!

白天,浪兒怎麼樣?

浪兒拍打沙灘,嘩嘩,這是浪兒在笑呢!

4) 指導朗讀:鬧了一天,笑了一天的大海一定很累了,現在他睡着了,你忍心吵醒他嗎?想想怎麼讀好他。

5) 睡覺了的大海是什麼樣的呢?

6) 再讀讀,說說大海她像誰?爲什麼?

是啊,大海她抱着明月,她揹着星星,多像一個慈愛的母親,你喜歡大海媽媽嗎?帶着你對她的喜愛,深情的讀讀這句。

7) 大海懷抱着自己的兒女,此時此刻,他睡的香嗎?從從哪裏看出。同學們再讀讀這句。

2.指導背誦全文。

學習第二首:海上的風

一、分層體驗,突出朗讀重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以小組爲單位,發揮同學間的優勢,合作讀課文。

2、海上的風是()、()、()、()

它一來,

就()()()()

3、每一小節中風都有所不同,那我們如何讓聽我們讀書的人感受到不同呢?

比如風是花神,這一小節怎樣讀?

教師用緩慢、溫柔的聲音進行示範性的朗讀,學生可以聽出老師朗讀的有停頓、有重音、有表情,自然由老師溫柔的聲音,感受到花神的美,海風的柔。

自己選擇其他的小節試着讀一讀

4、你發現這首詩歌又怎樣的特點?

每一小節的結構相同,運用了比喻

末尾爲什麼用了一個省略號?

“你想象一下,海上的風還像什麼?你能繼續續編課文麼?”如:“海上的風是梳子,他一來,就___;山上的風是___,他一來,就___”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可以讀一讀有關大海風光的優美詩文;教室可推薦教參書中的篇章

2、讓學生試着續寫“大海的歌”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讀懂習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寫按自己心願設立的一個節日,而不是現實中的一個節日。

2、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重點: 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難點: 想象人們怎麼渡過節日的情景,交待具體。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1、師: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節日很多,大家說說看,你知道哪些節日?

2、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

3、教師相機詢問節日的來歷、傳說或節日裏的特殊活動,學生交流。

4、師:每個節日的創設無不寄託着人們的美好情感與願望,剛纔大家說到的那些節日,寄託了人們怎樣的情感呢?

5、學生知道哪個就說哪個。

二、展開想象,指導說。

1、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自己聯想是要設立什麼節。

(1)設立“愛鳥節”——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2)設立“豐收節”——農民們慶祝豐收。

2、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想想還可以設立什麼新的節日。

(1)學生獨立思考一會兒,確定一個節日的名稱。

(2)集體交流。(重點指導學生爲節日取一個恰當的名字。)

(3)啓發學生髮現問題:要想讓大家對你想設立的那個節日也感興趣,進而贊同你的意見,你認爲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一下你的想法呢?

A、爲什麼要設立這個節日?

B、想象自己或別人怎樣渡過節日的情景。(節日當天的特殊活動)

C、節日設立的意義。

3、學生練習口頭表述。

(1)自己根據以上幾點組織語言。

(2)四人小組內說一說,然後互相提建議。

(3)指名說,集體評議。(強調“聽”,圍繞上述幾點評議,修改)

(4)教師讀範文《快樂的體育節》,學生聽後談收穫。(*要把想象的過節時的情景說具體。)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三、理清條理,練習寫。

1、師:我們把自己想要設立的節日說出來了,下一步,咱們就要把說的內容寫下來。回憶一下,你認爲想寫好這篇習作,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2、學生回答,補充。

(1)寫出設立什麼節日,設立的原因,過節時的情景,以及節日帶來的意義。

(2)由條理地寫,語句要通順。

(3)寫完後要認真修改。

3、學生獨立完成習作草稿,教師巡視,相機個別指導。

四、師生評議,完善習作。

1、請寫得快的學生念自己的習作草稿,採用師生、生生互評的方式,評議習作的優點與不足。

2、學生修改習作,然後定稿、謄寫。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有順序,深入細緻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

3、朗讀課文,能背誦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及爬牆過程。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第二自然段,揭示目標。

上節課學習了著名作家葉聖陶爺爺所寫的

葉聖陶爺爺把爬山虎的葉子寫得美極了,你們還記得嗎?

下面我們一邊看錄像(出示課件),一邊回憶課文是如何寫爬山虎的葉子的。(邊看錄像,指名讀課文)

爬山虎爬滿整整一牆,確實好看,它是靠什麼爬的呢?(靠腳)

爬山虎確實有腳,它的腳是什麼樣的,是怎樣靠着腳往上爬的,文章又是怎樣圍繞它的腳來寫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來學習的內容。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打開書本,回憶課文哪幾自然段講爬山虎的腳?(3—5)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哪幾句話具體寫了爬山虎的腳?(3—5句)

2、指讀這三句話,思考:這三句話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位置、樣子、顏色)板書

3、交流位置:

A、看實物

B、位置在哪兒?(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板書

C、多媒體顯示

樣子:

A、看課件

B、是什麼樣子的?(六七根絲構成的枝狀的,每根細絲象蝸牛的觸角。)

C、這裏用了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

蝸牛的觸角見過嗎?有什麼特點?(頭上有兩對觸角,在長觸角的尖端長着很小的眼)

爬山虎的腳就是這樣的。(投影顯示)

顏色:嫩紅色

4、這些內容作者是如何說的呢?齊讀課文3-5句。

5、看着圖,跟老師說。

按課文順序說說看。

6、同桌獨立練說,說說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

指名說,齊說。

師:“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第六句話起了小結的作用。

7、第三自然段的3-6句就寫了爬山虎的腳,爲什麼還有第一,二句呢?這兩句話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指讀)

點撥:“今年我注意了”是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因爲不知道爬山虎怎樣爬,今年特別留心觀察,原來是有腳的,說明作者正是因爲如此

注意觀察,才能把腳的形狀、顏色寫得生動。)

三、講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原來爬山虎的腳是這樣的,那麼爬山虎又是如何靠着它的腳往上爬的呢?

(板書:爬牆)

1、默讀第四自然段。

思考:哪幾句話具體寫了爬山虎靠腳往上爬?(第一、二句)

2、指讀第1、2句,其餘同學圈出寫爬山虎往上爬的幾個動作的詞。

(板書:觸、巴、拉、貼)

3、看爬山虎往上爬的動畫。

師講解(爲什麼原來是直的,現在彎曲了?發生了什麼變化?)

(由直到彎縮短了距離,所以產生了拉力,拉力使爬山虎在牆上貼得更緊了。)

原來爬山虎是這樣爬的,一起有感情地讀1、2句話。

4、自己練說爬山虎靠腳往上爬的過程。

指名說

齊說

5、如果仔細看細小的腳,你會產生豐富的聯想,你會想到什麼呢?(蛟龍的爪子)爲什麼?(看實物,顏色、有力、腳在牆上的樣子)

6、課件演示

7、填空

四、講讀第五自然段。

過渡:第四自然段通過一些恰當的動詞和豐富的聯想,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腳怎樣爬牆,那麼第五自然段寫了什麼呢?

1、指讀,思考:第五自然段寫了什麼?

(講爬山虎的腳觸着牆和沒觸着牆的不同變化。)

(板書:變化萎了牢固)

2、分讀

想想這兩種情況下爬山虎的腳有哪兩種不同的變化?

3、怎樣相當牢固?(齊讀)

4、從爬山虎的腳觸着牆和沒觸着牆的不同結果,可以說明什麼?(說明牆對爬山虎的作用多麼重要,同時也照應了開頭,回答爬山虎順着牆往上爬的原因。)

5、齊讀

五、總結全文。

1、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從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敘述。是哪三個方面呢?

學生交流,後齊讀。

2、寫爬山虎的腳,還有許多別的內容可寫,作者爲什麼選取了課文中的三方面內容向我們介紹呢?(最能說明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那麼課後,我們就學習課文的寫法來寫片段。

3、爬山虎的葉子固然是綠得新鮮,引人注目,但它的腳卻是不大會引起我們的注意。但葉聖陶爺爺無論寫葉子,還是寫腳,都是那麼有條有理,敘述具體,這是什麼原因呢?(觀察細緻)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羣英降馬》這篇課文節選自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課文中對馬的描寫非常生動,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非常傳神。課文中通過對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羣的動作描寫以及衆牧人對小紅馬來歷的議論烘托了小紅馬的神駿,通過對韓寶駒降馬的濃墨重彩地描寫,與郭靖降馬時那淡淡的一筆描寫相對比,從而反襯出小說的主人公郭靖的神勇。這段內容既有直接描寫,又有側面描寫,從內容到寫作方法,對學生都有啓發。

學生已經學習了一篇關於馬的課文和兩首關於馬的詩,對馬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馬的詩、馬的歌、馬的成語、馬的精神在學生頭腦中都有初步的認識。儘管如此,由於這是一篇小說,其中的語言與以往課文有所不同,所以在理解上仍有一定的難度。而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方法也是第一次接觸,這都要我們老師適時適當的引導,才能使其理解掌握。

基於對課標的把把握,對教材的理解,對學情的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爲:能夠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抓住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羣的動作描寫,以及衆牧人對小紅馬來歷議論的語言描寫感知小紅馬的神駿。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讀中體會作者寫作的巧妙之處。

由於這是一部小說,所以瞭解小說的語言特點和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是這一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抓住重點,通過這樣幾個環節來突破難點。

1、課一開始,我通過一段視頻加上我的解說,來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創作背景,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接着通過讀題目來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通過研讀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羣的動作描寫,來感知小紅馬的桀驁不馴、奔跑迅速、機靈之極等特點。讓學生讀出自己對小紅馬的理解。通過反覆說這是一匹什麼樣的馬?來培養同學們對小紅馬神駿特點的理解。弄清正面描寫的特點。

3、通過對衆牧人對馬的議論的研讀,從中明白小紅馬的來歷,從而加深對馬的認識,瞭解側面描寫的妙處。

整節課我採用了評書的語言特點來設計引導語,讓學生了解小說的語言特點及朗讀方法的不同。

但由於當時有一些老師在聽課,加上自身素質有限,我的設計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課上我沒有進行評書式的範讀,並且口頭語太多,加上學生不夠放鬆,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這些都影響了我的教學效果。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改進,力求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仿寫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認識生活中不遵守規則的現象,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通過討論,瞭解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學難點:仿照課文,續寫詩歌。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釣魚的啓示》這篇課文,明白了無論遇到再大的,也應該遵守規則。可是在生活中卻有一些人不能遵守規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規則”這個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大家齊讀課題,這句是個什麼?再讀課題,這句什麼意思?帶着理解再讀。這些人在規則面前怎麼?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請大家先看學習目標。

出示目標

二、檢測。

1、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生詞:

餵養翻越界欄橫穿快捷擱下順序搶座

滿不在乎瞪起眼睛

(強調喂、橫、序、擱、搶的寫法,聽寫生字)

3、指名讀文。

(四名同學,每人一節,其他學生注意聽,他們有什麼優點值得學習,有什麼建議需要給他們提出來。)

三、交流釋疑

課文大家讀的準確、流利了,相信課文的內容大家一定會理解的更好。

自學提示

1、自己默讀詩歌,用“~~~~”畫出課文中都講了那些規則?用“——”畫出文中的孩子是怎樣做的,爲什麼那樣做?想想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

2、組內交流,準備在班級展示。

小組在班級交流,教師板書。

3、帶着自己的理解再把課文讀一遍,想一想規則寫得“明明白白”,爲什麼有人不遵守?

(在規則面前只爲自己着想,不自覺,缺乏公德意識。)

4、想想你從文中都明白了什麼?

5、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不遵守規則的現象,和同桌說一說。

6、補充資料,

(1)、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20xx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傷。

(2)、由於遊人不遵守動物園管理規則亂投餵食物,致使部分動物死亡。

(3)、由於有些工廠不遵守環境保護規則隨意向江河投放有毒污水,致使部分魚類無法生存… …

看完這些資料,你最想說什麼,(遵守規則很重要,我們一定要遵守規則。)

四、快樂習作,

結合生活,仿寫詩歌:

誰說沒有規則?

明明白白寫着:

—————————————————————————————。

問他爲什麼?

————————————————————————————。

全班交流,評議作品。

五、積累規則名言: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園。 ——(孟子)

2、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生活的人,纔不同於動物。

——()列夫。托爾斯泰

同學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與我們密不可分,那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做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學生。我相信,只要人人都遵守規則,我們的社會纔會更加和諧,美好。

六、老師寄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制定規則是爲大家,

遵守規則纔是美德。

我們人人遵守規則,

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七、閱讀

《讓規則看世界》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什麼?

八、作業:

必做:積累課文中重點詞語和語句,寫摘錄筆記上。

選做:閱讀課外拓展書上《讓規則看守世界》。

》教學反思

《誰說沒有規則》是一首現代詩歌,作者創設了富有生活氣息、司空見慣的四個場景,告訴讀者生活中不是沒有規則,但有的人就是不能自覺遵守。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則做起,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詩歌共四小節,結構相同,語言和內容通俗易懂,每一小節的第三句都告訴讀者應遵守什麼規則,最後一句講現實生活中爲什麼有人會不遵守。這樣的詩歌,貼近學生的生活,在結構、語言上很好把握,便於學生模仿和創作。

對於本課的設計我採用“整體切入,重點理解,舉一反三,扶放結合”的辦法,同時關注了課後兩題:其中第一題“規則明明白白,爲什麼有人不遵守?”重在閱讀,我讓學生在開頭的學習中通過讀詩歌,明詩意,懂得規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總有不遵守規則的人的表現。第二題“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仿照課文,續寫一節”重在寫作。爲了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我課前佈置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在生活中收集有關規則的'資料,讓學生對身邊的規則有個大概的瞭解。同時在備課中我也蒐集了大量的圖片資料用以補充寫作資源。課上我先給學生出示了“寫作寶典”,讓學生有規律可循。同時我採用了給出材料,全班合作,小組合作,個人仿寫的三步法,讓學生有話可說,會說,愛說。學生創作的詩歌,內容豐富,情感高昂,他們對違反規則的事憤憤不平。

但這節課也有遺憾之處,前半部分學習詩歌感覺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我還應該對課堂做更有效的調控,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後半部分仿寫時給學生出示的“寫作寶典”在順序上還該調整:把第一步格式和第二部材料做調換,讓學生先感知了豐富的材料學會了選材後再思考格式和語言的問題就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了。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十分優美的寫景的文章,描寫了被成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分爲四個自然段,先總寫,然後從“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三個方面具體刻畫了錢塘潮的雄偉壯觀,有聲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寫,也有觀潮人的側面烘托,是很好的進行朗讀訓練的文章,同時,也是進行寫景類文章。寫作訓練的典範。

設計理念: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的目的。基於此認識,我創設了“爲錢江潮製作音樂風光解說片”的學習環境和探究主題,促使學生積極地研究課文,理解、收集、整理、運用有效信息,最終達成問題解決。

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小組合作,製作音樂風光解說片,憑藉問題情境解決,感受錢江潮的壯觀,展現錢江潮的壯觀,從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進行朗讀訓練。

發展性目標: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信息檢索、處理、重組、應用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爲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在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感受錢江潮的壯觀。

2、難點:能把蒐集到的信息,進行有效地篩選、整理、並整合成具有學生思維特色的導遊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讓學生走進文本。

1、播放錄象,教師進行充滿感情的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於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爲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麼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裏的錢塘又是怎麼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爲最能體現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讓黑板板書)

3、你們認爲哪個詞是“元帥”?(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二、師生交互,讓學生感知文本。

多麼壯觀的錢塘江大潮,作爲一個浙江人,我們爲之感到驕傲和自豪,現在有很多的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我們是不是應該盡一盡地主之意,爲他們做一下導遊。(任務驅動:編寫導遊詞)

1、自由選擇一個自然段,同時可以上網瀏覽圖片。你準備怎樣介紹,可以邊看圖邊介紹,也可以通過讀來介紹。

2、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籠罩薄霧風平浪靜

(板書)觀朝潮來時悶雷滾動一條白線

浩浩蕩蕩山崩地裂

潮去時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涌、雄偉,去時的餘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三、成果展示,讓學生體驗文本。

在有了圖片和課文中的這些內容以後,你還想在你的解說詞中加如寫什麼?

1、我的感受。

(1)結合課文中描寫人物的句子。

(2)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安全,感到自豪等等

2、還可以加入一些音樂。

3、以四人小組爲單位,挑選一個方面在網上製作解說詞。

交流反饋。

四、拓展延伸,讓學生超越文本。

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有着太多太多這樣的壯觀景象,回家後上網收縮有關內容,製作成幻燈片,將舉行一次寧波江東中心業餘小導遊的競選活動。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2個一類生字,認識14個二類生字。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本課所運用的比喻和聯想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採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3.通過學習本課,瞭解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高大堅固,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有關語句體會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高大堅固。

教學準備:

有關長城悠久歷史的文章,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有關長城的圖片、音像資料等。

教學時數:三課時

基礎知識:

1.生字:

(1)茫:mng

遼闊,久遠,模糊不清。

(茫茫蒼茫迷茫茫無頭緒)

(2)磚:zhuān

用土坯燒製而成的長方形或方形建築材料。(磚頭金磚瓷磚冰磚)

(3)戍:sh

“戈”部軍隊防守(某一地方)。(戍邊戍守衛戍)

(4)邦:bāng

國。(故國安邦鄰邦邦交)

(5)憑:png

(身體)靠着。(憑欄憑藉文憑任憑空口無憑憑空捏造)

(6)膀:bǎng

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肩膀臂膀翅膀)

(7)陡:dǒu

坡度很大接近於垂直。(陡峭陡坡陡然陡直)

(8)峭:qio

山勢高而陡。(陡峭料峭峭拔峭立峻峭)

(9)智:zh

見識;才識。(智慧智能智商智育智謀智勇雙全)

(10)慧:hu

聰明。(智慧聰慧慧眼)

(11)煥:hun

光明;光亮。(容顏煥發青春煥發煥然一新)

(12)敞:chǎng

張開,打開。(敞開敞亮寬敞)

2.正音字:

嘉峪(y)關崇(chng)山峻嶺蜿(wān)蜒(yn)瞭(lio)望屯(tn)兵金戈(gē)鐵馬五六匹(pǐ)馬

3.多音字:

旋xun(盤旋)

xun(旋風)

供gōng(供求)

gng(供品)

單dān(孤單)

shn(姓單)

chn(單于)

膀bǎng(肩膀)bng(吊膀子)pāng(膀腫)png(膀胱)

4.區別字:

茫()磚()邦()膀()陡()

芒()轉()幫()傍()徒()

峭()捎()戊()智()煥()

消()梢()戍()知()換()

5.解詞:

蜿蜒盤旋——像蛇爬行時彎曲的樣子。

崇山峻嶺——高而險峻的山嶺。

屯兵——駐紮軍隊。

堡壘——在衝要地點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築物。

遙相呼應——遠遠地互相配合。

金戈鐵馬——金戈:金屬製作的戈。鐵馬:披在鐵甲的馬。揮動金戈,騎着戰馬。意指戰爭。也形容戰士們的威武雄姿。

浴血拼殺——浴:洗。這裏指渾身浸滿。全身是血,還依然奮戰。形容頑強地拼死戰鬥。

故國安邦——使國家安定鞏固。

容顏煥發——容貌、臉色光彩四射。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

六、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交流預習情況,學習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新課。

誰去過長城?講講你見到的長城是什麼樣子的?

二、看圖,初讀課文。

1.看到長城圖,你想說什麼?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三、交流預習,學習生字。

四、讀文,理清思路。

1.寫了長城不但長而又壯觀。

2.寫了長城高大堅固的建築結構。

3.寫了作者對古代人民的讚歎。

4.寫了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熟讀課文,感悟課文的內容,體會文章是怎樣用生動的語言來描寫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高大堅固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一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二、小組內分段學習。

第一段:說說這段主要寫了什麼?你讀懂了什麼?請抓住有關詞語來講一講。

“像一條長龍”“飛過---”“穿過---”“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屹立在---”“全長一萬三千多裏”

板書:雄偉壯觀

第二段:讓我們一起走近看長城來看一看。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這段從哪些方面介紹了長城?

1.建築材料。

2.城牆頂上的樣子。

3.垛子、射口的構造和作用。

4.城臺的樣子和作用。

第三段:1.默讀,體會這段主要寫了什麼?

2.爲什麼說長城是偉大的創舉?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3.怎麼讀,更能表現我們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

(1)個人讀、小組讀、齊讀。

(2)評一評他人的朗讀。

第四段:齊讀。這段是怎麼讚美長城的。

1.“一個偉大奇蹟”

2.“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遺產”

3.“成了------迎接---”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描寫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高大堅固,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書後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聽寫所學生字。

二、讀一讀,積累詞語。

嘉峪關

浩瀚

屹立

蒼翠

陡峭

創舉

智慧

瞭望

山海關

修築

堡壘

戍邊

豪情

遺產

城磚

凝結

三、填一填。

五洲四海、容顏煥發、油然而生、故國安邦、

遙相呼應、高大堅固、波濤滾滾、崇山峻嶺

四、讀一讀、比一比、說一說。

通過兩個句子之間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第二個句子在表達上更爲具體,生動,突出了長城“長”的特點,給人以廣闊的遐想空間。

五、句子的研究。

這三句話是從不同的角度對長城的概括。在語意上來說是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一、抓傲理線索:約2~3分鐘

請同學們速讀全文,找出全文有多少個“傲”字?(8個“傲”。)

——引出“傲”串全文的線索美。

二、挖傲悟組材:約8分鐘

請同學們找出“傲”具體表現在哪五個方面,請仔細讀原文後回答。

分四組搶答,看誰最踊躍最精彩。

①一傲在伸長脖頸左顧右盼總領下文;②二傲在叫聲;③三傲在步態;④四傲在吃飯;⑤五傲在昂胸凸肚跨方步看野景照應開頭。

——根據發言,然後引出“傲”在總分總的佈局美。

三、扣傲賞妙語:10分鐘

請同學們找出文中寫“傲”的具體描寫句子,看誰找得快又能說出其精妙處。

教師示例:

⒈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用“動作、神態、旁人的心理寫“傲”,妙在前正後側式,如在目前。)

⒉而在它的叫聲、步態、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種傲慢之氣。

(妙在三個方面的概括來寫“傲”,作用:叫聲、步態、吃相,兩字短語構成段首排比,有氣勢又總領各段。)

請同學們用“從來寫“傲”,妙在”格式來分析。(發言摘要)

1.鴨的“軋軋”,其音調瑣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鵝的“軋軋”,其音調嚴肅鄭重,有似厲聲呵斥。……狗的狂吠,是專對生客或宵小用的;見了主人,狗會搖頭擺尾,嗚嗚地乞憐。鵝則對無論何人,都是厲聲呵斥;要求飼食時的叫聲,也好像大爺嫌飯遲而怒罵小使一樣。(妙在鴨鵝對比來寫“傲”,與大爺類比,妙在對比類比突出了中心。)

2.它傲然地站着,||看見人走來簡直不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前總後分,前概後具式來寫傲,語言精緻。)

3.等到鵝再來吃飯的時候,飯罐已經空空如也。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這時我們便替它添飯,並且站着侍候。(怎樣來寫傲?寫鵝的“神態、動作”來寫傲。)

4.因此鵝的吃飯,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誰能表演“架子十足”的神氣)

………………

——引出語言有生動美。

四、評傲說做人10分鐘

⒈“因爲它對我們,物質上和精神都有貢獻,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歡它,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白鵝》教學設計》。”

教師示例:這裏寫到的物質上的貢獻無非是下文提到的可以給人們生蛋,而精神上的貢獻,則在於主人主母小孩撿蛋時的“哈哈”的喜悅之情,其中充滿了人情味,更寫出了農家小院的愜意生活。(教師扣關鍵詞:“物質”和“精神”來展開評點。)

⒉“望望那鵝,它正吃飽了飯,昂胸凸肚地,在院子裏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氣了。但我覺得,比吃鵝蛋更好的,還是它的精神的貢獻。因爲我們這屋實在太簡陋,環境實在太荒涼,生活實在太岑寂了。賴有這一隻白鵝,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慰我寂寥。”

學生評點活動:用“假設:我們的自己家中沒有養雞鴨狗等動物,你回到家裏一般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假如我們自己家中養了雞鴨狗等動物,你回到家中又會有什麼感覺?(備用啓發故事:我自己兒時躺在地上打滾,爲的是纏母親買兩隻小兔子養,我可沒有想到要吃這個兔肉,而是覺得蠻有味,纔要在地上打滾的。引出養鵝,實則趣味無窮也。不單單是爲了有鵝蛋吃哦!)

——引出語言有哲理美。

五、拓展有趣味:約10分鐘

1、扣“狗”話題說話活動:說與“狗”有關的俗語詞句;

2、說說你有關“養狗”的趣事;

3、聯讀活動:①王維的《謂川田家》;②《白鵝》完整篇章自讀。(注:教材只是部分節選)

——引出讀後拓展有趣味。

板書設計:

農家小院雞犬相聞

——豐子愷《白鵝》美讀把玩

形傲

導:析題學擬題。題有色彩美

一、抓傲理線索。叫聲文有線索美

二、挖傲悟組材。步態文有總分美

三、扣傲賞妙語。吃相言有生動美

四、評傲說做人。言有哲理美

五、拓展有趣味。讀後廣聯繫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預習提示]

1、你能寫出多少有關哭或笑的成語嗎?(至少3個)

2、文中“人類所有的表情”是指:哭、笑、 、 、 、 、 。

[基礎訓練]

一、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去不正確的讀音。

一副( f’ f” ) 磨杖( m? m? ) 拽住( zhu?i zu?i )

嘟囔( d‘ d?u ) 撒謊( s? s? ) 笑嘻嘻( x? x‰ )

二、按要求寫詞語。

1、ABCC式:可憐巴巴

2、AABB式:笑嘻嘻

3、AABB式:嘟嘟嚷嚷

三、讀課文,積累好詞。

1、摘抄描寫動作的詞:

2、摘抄描寫語氣的詞:

四、不改變意思,將句子換一種說法。

1、要是不會笑,怎麼能過快樂的日子呢?

2、你怎麼能總是笑嘻嘻的呢?

五、照樣子寫句子,用上帶點的詞。

例:現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着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

六、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童話按 順序,先寫 ;接着寫小木偶因爲 ,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後寫

。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不可 。

七、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一個兒童俱樂部的工作人員給孩子們上完網球課,回來後才發現少算了一個孩子,把她留在了網球場,趕快跑回球場尋找。那個孩子一個人留在網球場,大概嚇壞了,哭得十分傷心,這時媽媽來接孩子回家,看到這一情景,一點兒都沒有責怪工作人員,只是馬上蹲下來安慰自己4歲的女兒:“沒事,那個姐姐因爲找不到你而非常緊張,並且十分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親親那個姐姐的臉頰,安慰她一下。”孩子樂意地照媽媽的話去做了,並輕輕安慰那個姐姐說:“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1、給文章放個合適的題目。

2、給加點字注音。

臉頰( ) 蹲下( )

3、假如你是文中那個小朋友,媽媽的做法你贊成嗎?爲什麼?

4、從媽媽的身上你學到了什麼呢?

[拓展運用]

有了表情後的小木偶,後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呢?請你繼續編下去。(字數不少於250字)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養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的能力,背誦課文。

2、情感目標: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濃濃的親情,並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的能力。

教學難點:

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發揮學生的想象,讓畫面浮現於學生的腦海中,激起學生讀的慾望,讓情感在讀中體悟、昇華,真正使學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入

師:今天是什麼節日?(中秋節)你準備怎麼過呢?老師送大家一首歌,聽完後把你聽得感受給大家說一說。請你帶着這種感覺把課文讀一遍。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媽媽一起散步,再來感受一下吧。

師:這節課,讓我們再次隨着作者一起和阿媽手牽着手漫步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體會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讀課文,然後找出最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並試一試談談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2、你有沒有和媽媽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時刻?把你的感受在全班交流。教師隨機點撥:其實親情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會發現我們被濃濃的親情包圍着,是那樣的溫暖,那樣的幸福、快樂。

3、整體回顧。《走月亮》這篇文章用優美的文字,把我們帶入了一個詩情畫意般的美景,同時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感受,再讀全文,用心和阿媽一起走月亮!

4、小結

說到親情,我們眼前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小路上,媽媽伸展雙臂迎接蹣跚學步的幼兒;風雨中,爸爸手持雨傘呵護着放學歸來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孫孫數天上的星星……在濃濃的親情中,我們一步步長大成人。這伴隨生命每一刻的親情,你感受到了嗎?同學們想一想,說一說,然後寫在採蜜集上。

教學反思:

我們的生活有多麼廣闊,語文就有多麼廣闊;生活有怎樣的色彩,語文就有怎樣的色彩;生活有什麼滋味,語文就有什麼滋味。怎樣“聯繫生活感受促進文本感悟”,我就這節課的幾個片段進行自我反思。

一、想象畫面,激發感悟。

《走月亮》這篇文章爲讀者勾畫出了一幅如詩、如夢、如畫的畫卷,例如在教學“細細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時,我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調動生活體驗,發揮想象,讓畫面浮現於學生的腦海之中。我問:“你讀這句時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問題將學生的思維由文本拉向了他們的生活,學生的回答繽紛多彩:“老師,我看到柔和的月光灑在溪面上,溪面是一閃一閃的!”“老師,我看到了一條瘦長瘦長的小溪,溪面上銀波盪漾;我聽到了小溪歡樂的歌聲;我聞到空氣中到處瀰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此時學生透過文字看到了一副動態的,有聲音,有香氣的畫面,這時候學生再讀文章,就是帶着頭腦中的畫面,帶着自己的感受美讀了。

二、創設情境,驅動感悟。

《走月亮》一文不僅給我們展現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的是母女倆之間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愛。在感悟“阿媽溫暖的手拉着我,我聞得見阿媽身上的氣息”時,我引導學生回憶和媽媽一起散步時的情感體驗,學生立刻回想起自己和媽媽一起散步是那樣的溫暖、幸福、安全、快樂……學生彷彿回到了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感受到了媽媽濃濃的愛,學生此時是激動的,情感是高漲的,學生讀得是那樣動情,那樣幸福。學生已經將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覺的潛入到作品所描繪的情景中,這時的讀就是用心讀書,用真情實感讀書。

作爲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生活,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以及新詞;朗讀古詩並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背誦、默寫課文。

2、聯繫生活實際、資料查詢、討論等相結合。

3、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喜歡學習詩歌。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並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今天,我們走進李白的時代,和他享受詩的快樂。

板書:贈汪倫

讀詩的名字。

二、自學古詩:鼓勵:請同學們自己讀這首詩,根據註釋,或查字典自己嘗試理解一下詩句的意思,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

學生各自投入地讀書,然後自己嘗試解釋詩句。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向身邊的同學求助

三、學習古詩,體會詩的意境:

1.引導:誰來說說你怎麼理解這首詩的。

2.鼓勵:你很能幹,不用老師講,自己就理解得這麼好,誰再試一試?

3.提示:很好,看來,大家的自學能力挺強,離開老師也能自己學習了。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問。”對這首詩,你們有什麼問題?

4.鼓勵將問題進行得更準確:你們真會提出問題,但是,我更相信如果你再仔細讀讀詩,再仔細思考思考,討論討論,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問題。

5.學生讀詩,提出新的問題。

6.學生再一次說自己的理解。

7.學生提問:“踏歌聲”是什麼意思?李白爲什麼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和汪倫的感情爲什麼這樣深?”

出示補充的資料(教參)

8.鼓勵:這兩個同學很會聯繫生活實際,按理說送人應該在家裏告別,送別朋友一般又比較傷感,他們發現了詩中寫的和生活實際不同。請大家圍繞“汪倫爲什麼要等到李白上船時再送?”“爲什麼是歡歡喜喜地踏歌相送?”

9.提示:誰願意發表自己的看法?

10.鼓勵:汪倫真是李白的知己,你們真是李白和汪倫的知己,也是這首詩歌的知己啊!你能把這首詩歌背誦下來嗎?

11. 提示:這首詩是誰送給誰的詩?用什麼形式送的?

板書:以歌送別

12.學生細細地讀詩歌,將問題進行系統準確化:“一般人離別時都很傷感,爲什麼汪倫送李白時,高高興興地踏歌相送呢?”“爲什麼汪倫偏偏要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時候纔來相送呢?”

13.學生討論。

14.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15.學生背誦。

16. 學生:以歌送別。

四、指導學習古詩《山中送別》:

1.提示:汪倫以歌送別李白,王維也在送別自己的朋友,出示: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2.提示:請你藉助課下注釋、字典等相關的資料進行自學!有困難的同學仍然可以與身邊同學交流。

小組交流

3.引導:誰能將這首詩歌解釋一下?

4.學生自由讀一讀。

5.學生藉助相關的資料進行自學。

6.提示:如果說汪倫用歌送自己的朋友李白,那麼王維用什麼送別自己的朋友呢?

板書:以話相送

7.學生相互討論學習,然後進行展示。

8.學生說說:以話相送.

五、師生:

提示:古人不論是以歌送別、以話相送、以酒相送、以目相送,說到底詩人是以什麼相送?

板書:以心相送 以情相送

激發情感:待人以真心相送,以真情相送,讓我們都懷着和詩人一樣的心情吟誦這兩首詩歌吧!

學生說說:以心相送 以情相

學生進行背誦。

六、作業:1’

提示:課後蒐集相關的送別詩歌,進行背誦。

送給老師幾句詩。

學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