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古詩三首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大綱

古詩三首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教學目標

古詩三首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

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古詩,說出每首詩的大意。

能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三首詩。

體會作者熱愛大好河山、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朗讀、背誦古詩。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指導學習《望洞庭》

解題,瞭解詩人

⑴板書課題:望洞庭。你從題目知道了些關於這首詩的什麼信息?(寫的是洞庭,從“望”角度來寫的,是遠看)

⑵介紹詩人:

劉禹錫,洛陽人,它的詩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爲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2、初讀:

自由讀詩,想想從詩中體會到了什麼。

指名讀,正音:潭、磨、螺。

齊讀。

3、精讀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湖光秋月兩相和”:

感受“和”──和諧、協調。

你讀出時間了嗎?(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讀出當時作者眼前見到的景物了嗎?(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結合看插圖。

“兩相和”這“兩”誰與誰?(湖光與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諧”,水月澄潔,一片寧靜的氛圍,一派和諧之美!

⑵“潭面無風鏡未磨”:

感受“鏡未磨”──風平浪靜。(未:沒有)

這裏藏着一個精確的比喻,你讀出來了嗎?(把“潭面”比作“銅鏡”)

這銅鏡還沒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濛。爲什麼?(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闊湖面,漣漪輕起,波光粼粼

⑶“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感受“遙望”“銀盤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絕倫。

閉上眼睛,邊讀邊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讀,想象:白銀作的盤子裏放上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麼感覺?詩中的“白銀盤”指什麼?“一青螺”呢?再看插圖。說說感受。

月夜遙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顆青螺綴放在白銀盤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絕倫的工藝珍品,讓人愛不忍釋,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朗讀、背誦。(指名有感情讀背,因已有基礎,重點放在投入情感上)。

二、學習《題西林壁》。

教法同上。

解題,瞭解詩人。

初讀。

讀通,讀懂。藉助註釋理解詩意。教師檢查。

精讀質疑。

重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師生互相討論、共同交流,達到明白詩意,能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不識,看不透。緣,因爲。此句的意思是:不能看透廬山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的廬山真面目,只因爲我身在廬山之中啊!

朗讀、背誦。

三、自學《華山》

這首詩淺顯易懂,放手讓學生試着用上面的方法以小組爲單位自學(自學檢查——質疑討論——熟讀成誦)。

  拓展延伸

課後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山水詩背一背,並抄寫在積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