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及反思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教學目標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及反思

  1、知識與能力: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解讀文本,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習本文抓住“突破口”進行批駁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文章所表現的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反駁論證的方法。

2、難點:

論據的理解──“中國的脊樑”;辨析文中“中國人”的含義。

  【教學準備】

1、預習查字典掃除文字障礙。誦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

2、瞭解駁論文的知識。

 【媒體】

多媒體計算機。

  【設計意圖】

本文編排在人教版教材九年級(上)第四單元。本單元是全套書惟一集中編排的議論文單元,從單元要求來看,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要區分觀點和材料,辨析兩者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自己的思考,對作者的論述做出判斷;還要學習準確、嚴密、生動的論述語言。本文的反駁勢如破竹,無可抵擋,學習本文,要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課文內容,着重學習作者分析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品味、分析尖銳犀利、富於戰鬥性、帶有嘲諷意味的論述性語言。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

“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政府多次向國聯申訴,要求制止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但國聯採取了袒護日本的立場,居然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利益,對日本的侵略不採取任何制裁的措施。哀求國聯無效後,一些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以祈禱“解救國難”爲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舉辦“時輪金剛法會”等,“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因此,當時有些人便散佈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

針對上述情況,魯迅於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後,爲批駁這種錯誤論調,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寫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

2、整體把握: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註釋聽全文的朗讀,思考以下問題(多媒體顯示):

1、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呢?支撐對方觀點的論據是什麼呢?

2、作者自己的觀點又是什麼呢?有何根據呢?

同學發言,教師總結:同學們讀書是非常認真、細心的,能夠把握好文章的論點和論據。

  二、深入探究

1、作者是如何直接反駁對方的錯誤觀點的?請注意圈畫關鍵詞句。

⑴ 引導學生抓住“失掉了他信力”“發展着自欺力”直接批駁敵方觀點;重點理解求神拜佛的本質:“玄虛之至”、“麻醉着自己”即自欺欺人。

⑵ 引導學生抓住2~6段三個“中國人”的不同含義,理解敵方以偏概全的論證錯誤。

(同桌兩人討論。)


1.人教版九年級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

2.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故鄉》教學設計

3.九年級上冊字詞資料大全

4.2016年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期中試題附答案

5.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複習教案

6.人教課標本九年級上冊 《水滸傳》人物介紹

7.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2016

8.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複習:詞語解釋

9.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期末第一單元複習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