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優化教案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優化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9W 次

【教學目標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優化教案

1.理清小說情節。

2.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環境描寫理解人物性格。

3.分析孔乙己悲劇形成的原因以及小說的主題。

【教學設想】

結合小說三要素把握課文內容,以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題概括爲重點,把語言品讀滲透到各環節中。分析病態社會和變態人物,理解魯迅對孔乙己這樣的底層不幸者的態度。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近魯迅

學生回答魯迅的生卒時間和魯迅的作品。

教師補充:郁達夫評價魯迅:魯迅雖死,但其精神與我中華民族同在。他在《懷魯迅》中寫道:“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憐的生物之羣;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道去珍惜、愛戴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北京大學孔慶東指出:魯迅作品是中學語文的靈丹妙藥。

二、親近課文

1.生字新詞。

踱(duó) 闊綽(chu) 羼(chàn) 間(jiàn)或 打折(shé)了腿

2.梳理情節:小說寫了孔乙己哪幾個生活片斷?

酒客們揭短;酒客們嘲笑他未進學;孔乙己教小夥計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被丁舉人打折了腿。

3.感受人物:從孔乙己的生活片斷中(其中有很多精彩的細節描寫,如笑聲,分茴香豆等等),我們可以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指導學生從孔乙己的外形、肖像、服飾、語言、神情、動作等方面進行人物分析,理解人物性格特徵。

孔乙己是一個站着喝酒但又穿長衫的人。

孔乙己是一個窮得將要討飯但又好喝懶做的人。

孔乙己是一個以讀書人自居但又把“半個秀才也沒撈到”當作傷疤的人。

孔乙己是一個竭力爭辯維護清白但又偶爾偷竊的人。

孔乙己是一個窮困潦倒偶爾偷竊但又從不拖欠酒賬的人。

孔乙己是一個熱心教小夥計認字,給孩子分茴香豆但又遭到冷遇的人。

孔乙己是一個使人快活但又無人關心的人。

小結:孔乙己是一個科舉失敗又以讀書人自居,麻木不仁至死不悟,窮困潦倒又好吃懶做,死要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卻又不失善良本性,既可悲又可笑的沒落的讀書人。孔乙己是一個變態(異化)的讀書人。

三、文本細讀

1.環境描寫:咸亨酒店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所?

短衣幫:短衣幫本質善良,取笑孔乙己,對其不幸命運反映冷漠。

掌櫃的:“兇臉孔”,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一個勢利奸商。

丁舉人:“先寫服辯,後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小夥計:是孔乙己命運的見證人,小說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寫的用第一人稱可以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這也是小說的獨特視角。

咸亨酒店是當時社會的縮影,是那個病態社會的寫照。

2.主題探究:孔乙己的悲劇是社會悲劇還是命運悲劇?

結合全篇,品析小說的結局:“大約孔乙己確死了。”聯繫丁舉人的“打”、短衣幫的“笑”來細細揣摩,從而歸納出主題思想:揭露出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悲劇和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

3.走進魯迅:作者對孔乙己是什麼態度?

魯迅曾經說過,他最喜歡的作品是《孔乙己》。也許,除了藝術上的原因外,還有魯迅對孔乙己這個苦人和弱者的態度,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充滿同情。文學就是人學,偉大作家的優秀作品,往往體現出對底層人物的深刻同情,體現悲憫情懷和人道精神。

四、拓展延伸

課外閱讀《乞丐》(屠格涅夫)、高考滿分作文《他們》(上海考生)、《我們的路》(羅偉章)、《繼續溫暖》(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