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遊褒禪山記》第2課時教案

《遊褒禪山記》第2課時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導語:《遊褒禪山記》在記遊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敘只是一個引子。下面是《遊褒禪山記》的教學設計,歡迎參考!

《遊褒禪山記》第2課時教案

  第二課時

  1、教師先範讀一遍,然後領誦一遍。

⑴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訛音爲“華”。)

⑵ “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⑶ “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裏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⑷ “距洞百餘步……曰‘花山’”──“有碑僕道”中有省略成分嗎?(“僕”後省“於”。)說碑“距洞百餘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爲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後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小結: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僕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2、教師先範讀一遍,然後領誦一遍。

⑴ “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後洞”,一筆帶過,妙。

⑵ “由山以上五六裏”──“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後洞。

⑶ “餘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爲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遊記,“愈奇”之後必大肆渲染。

⑷ “有怠而欲出者……俱出”──遊程至此結束。

⑸ “蓋餘所至……又加少矣”──追記洞中所見。

⑹ “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

⑺ “既其出……遊之樂也”──以“悔”結束記遊,爲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小結: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前洞──後洞”,後洞的特點“窈”“寒”“深”,洞的深處情形是“愈深”“愈難”“愈奇”)記遊洞經過;

第二層(“蓋餘所至”至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3、教師示範誦讀並穿插講解:

⑴ “於是餘有嘆焉”──“於是”承上,“嘆”啓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

⑵ “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爲下文立論根據。

⑶ “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後洞。“而世之奇偉……在於險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論,爲下文“盡吾志”張本。

⑷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餘之力尚足以入”。

⑸ “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⑹ “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導出最重要的結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後有反問,語勢節節上升。

⑺ “此餘之所得也”──總收一筆。

小結: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讀。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4、教師示範誦讀這一段,然後提問: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追問: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爲“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裏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5、略讀第5段:

先問:古代遊記在文末列出同遊者姓名,幾乎成爲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遊記爲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麼好處。(①古代遊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遊者姓名;即便在記遊蹤時不能不涉及同遊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中華古國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輝煌,流光溢採;我們的先哲先聖給我們饋留的華章美文,錦詞繡句,蘊涵着豐富的哲理與奇妙的藝術美,很值得我們咀嚼和品位。通過對它們的開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語言能力,更能夠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賞美的能力,達到完善人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