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琵琶行》教學反思3篇

高一語文《琵琶行》教學反思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琵琶行》教學反思一

今天講《琵琶行》,教學環節是這樣的:

高一語文《琵琶行》教學反思3篇

一、1、簡介作者白居易(讓學生自己回憶自己說,有的孩子會提到他的詩歌風格是通俗易懂,教師可以提示那個“讀詩給老婆婆聽”的故事,可以講一下他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再補充一下“元白詩派”)

2、寫作背景序言當中已經交代,教師可以補充他爲何被貶的背景:

《琵琶行》創作於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同情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諭詩,觸怒了唐憲宗,得罪了權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書請捕刺客,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爲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司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江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實際上是一種閒散職務,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淒涼,滿懷鬱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

二、1、讀詩歌(對於學生的讀,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但是一定要有教師的範讀,讀出感情,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魅力。同時在讀的時候解決序言中重要的文言知識)

2、給學生時間重讀一遍,完成兩個任務:作者第一段的寫景有何意義?琵琶女一共彈了幾次琵琶?

三、詩歌分析

1、第一段寫景的意義?(讓學生回答:用景物渲染一種哀傷淒涼的氛圍,奠定全詩哀傷的情感基調,爲下文打下鋪墊)

2、琵琶女一共彈了幾次琵琶?(3次,然後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作者是怎麼描寫的:側面描寫)

3、學生讀第二次的琵琶描寫,討論作者是如何寫的?(教給學生自己思考,教師不用說過多的東西,只是在學生回答時做好引導就行,這個問題的用意在於分析描寫的手法:頂真、對比、比喻、通感、正側面的結合、疊詞和擬聲詞的運用。學生還會答道詳略安排得當,要引導學生知道這不是手法,而是行文結構的安排。有的學生還答道音樂跌宕起伏變化多端,與彈奏者的心境是融合在一起的,要試着引導學生這是聽者、彈者、音樂三者的融合。也有學生答道語言很有文采,優美,但這是語言特點,都不是手法。並且學生回答了比喻之後,不能就此結束,一定要引導他們按嚴格的答題格式把這個手法進行總結)

4、此段除了描寫音樂外,還寫了琵琶女,作者如何寫的?

5、三段琵琶曲彈奏完畢,“江州司馬青衫溼”,他緣何感動如此?(因爲相同的`人生經歷讓他產生了共鳴:同是出自京師,客居異鄉;同是滿懷才情,遭人妒忌;同是韶華易逝,人生暮年)

至此結束,最後佈置作業。

反思:有些老師在講這一課的時候讓學生概括故事梗概,讓學生對詩歌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但是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對於故事情節的概括,我總是略去不計,我也不知道我們的做法誰的更好,但是這是我的風格,估計我依舊不會這樣做。

  《琵琶行》教學反思二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兩節半課時。開始半節課(前半節課主要講解上一篇課文沒有完成的內容)主要介紹白居易,講解《琵琶行》序言,通讀全文,糾正字音等工作。第二節課開始串講課文,重點講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樂描寫,串講完第二段後,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然後讓學生根據“前奏——輕重音交織——滑澀抑揚——高潮——尾聲”的提示,對第二段進行分層次。在串講第二段時,同樣提到了在“銀瓶乍破水漿迸”之前出現“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句子在文學手法上的需要。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別時茫茫江浸月”和“唯見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寫的句子在表達感情上的作用。第三節課,前半節課重點在於講解《李憑箜篌引》並讓學生思考、討論《李憑箜篌引》與《琵琶行》在音樂描寫上的不同點。後半節課則在於簡單地串講《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這樣的文章重點不在翻譯(教師不能糾結於一些字詞的講解),而在於理解和體會。所以,這樣的文章對教師的語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沒有好的語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語言引起學生的聯想,是無法使學生體會到文章內在的魅力的,對琵琶女的遭遇,對白居易的現實,學生也就不會產生一絲的同情。教師的講解要富有感情,教師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學生需要在教師的語言中讀出同情,學生才能體會同情。這一點上,我在這堂課的教學中不是做得非常好,雖然我儘量用語言去感染學生,但很明顯,感染力不夠,我能體會到學生已經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覺得程度不夠,這個責任在老師。

在進行兩篇文章音樂描寫不同點的討論時,我事先準備了大概六個要點,我教授的兩個班級是兩個層次的班級,1班屬於第一層次,10班屬於第二層次(全校共三個層次)。討論並不熱烈,這可能和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有關(需要腦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閉着眼睛就能瞎說),當然這並不出乎意料,我課前曾預計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點子上,然後我慢慢引導寫出答案。但上課後的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10班有三個人回答了問題,答出了兩個要點;1班有四個人回答了問題,答出了五個要點。

看來我對學生的瞭解還是不夠,個別學生的思想已經開始向深入發展,這是我在以後上課時需要去注意的,特別是1班,以後的教學中可以適當引導他們思考一些深一點的內容。問題的回答人數單一,總是那麼幾個人,其他同學大多沉默,這個問題早已有了,我要引起重視,今天我在1班就表揚了那幾個發言的同學,批評了大多數不發言的學生。

  《琵琶行》教學反思三

《琵琶行》用兩個課時授完,第一課時通過學生的自主閱讀,以鑑賞音樂描寫爲突破口,用語言將抽象化爲具像,並且從中概括出詩歌的內涵與實質,以期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敏銳的感受能力和語言描述能力。第二課時“學以致用”,通過聯語寫作,提升學生學習古詩的層次,將對古詩的理解轉化爲運用,將領悟轉化爲能力。

從兩節課的教學過程及對問題的解決來看,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應該高度重視的。

首先,教學設計,選準突破口。和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一樣,過去本課多是以教師講解、分析代替學生的感悟閱讀。我在教授此課時是引導學生感受獨特情感,爲此,我以音樂描寫的鑑賞爲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寫方法及它的不同樂章,以此來帶動學生對本文的理解;

其次,解讀文本,突出重點。本詩值得欣賞的內容很多,在處理教材,解讀文本時,圍繞“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音樂描寫是解讀這一主旨句的一個側面,情感認同是另一個側面,而“探討研究”的過程,是讓學生圍繞文本解讀,並且探討此句爲何能成爲千古名句。爲了讓學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還引導學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環境描寫,並且探究這環境描寫和作者要表達的主旨之間的關係。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這首長篇敘事詩。所以,短暫的課堂教學中突出並抓住重點,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對話交流,積極互動。在課題上,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在設計中,我以感悟——鑑賞——創作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且積極交出自己的學習成果。整個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交融和對話。課堂“以學生爲主體”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引領下,師生互動,並將這種互動學習帶到課外,正是語文教學的最有效的手段。

當然,正如文中所述,在提高學習對文學作品感悟能力和語言描述能力的目標支配下,分析音樂描寫的手法及技巧,雖理性解讀了詩歌,但畢竟破壞了詩意。現代教學理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片面強調感悟,淡化理解分析,事實上也會使學生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也以自己的教學實踐證明這樣一個事實:強調感悟,但不能廢棄分析;需要理解,但需要結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