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上冊《籬笆那邊》教案大綱

高一語文上冊《籬笆那邊》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自讀導言

高一語文上冊《籬笆那邊》教案

1、理解本詩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體內容及詩歌蘊涵的寓意。

2、擴展閱讀:賞析芒克的詩《陽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詩中蘊涵的寓意。

  自讀程序

  一、總體把握,理清思路

討論:這首詩從表層意象看,寫了哪幾個層面?

明確:兩個。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顧忌,另一個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會爬過籬笆去摘草莓。

  二、研讀全詩,討論以下問題

1、詩中的草莓指什麼。

明確:草莓指代世間美好的事物。思考這一問題應從草莓的特點入手。草莓色澤鮮豔,圓潤可愛,在外形上給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們所喜愛的一種水果。

2、“我”想不想爬過籬笆?爲什麼?

明確:想。因爲那兒“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過?爲什麼?

明確:能。因爲“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

4、那麼,“我”願不願爬過?爲什麼?

明確:不願。因爲“髒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

5、上帝又指代什麼?

明確:上帝號令一切,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是權威的代表,又是正統思想上的化身。思考這一問題應從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過”“能爬過”卻又因爲怕髒了圍裙捱上帝的罵而不願爬過?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受。

明確:“想爬過”“能爬過”,是“我”有追求最美好事物的願望和能力,而怕髒了圍裙捱罵則說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過程中有種種顧慮,擔心會遭受責備。歸根到底,這一切是“上帝”的行爲約束、思想禁錮造成的。

聯繫實際示例:

孩子本是純真無邪的,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其中蘊藏着多少創造的萌芽啊。但我們現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許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規的行爲,用很多清規戒律來束縛他們的思想,壓制他們的.個性,從而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7、作者安排“上帝”這個形象有什麼深刻的寓意?

明確: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權威的代表,是正統思想的化身,是別人思想的禁錮者;其實“上帝”又何嘗不是被禁錮者呢?只要他願意並且有決心拋開一切束縛,走下神壇,重新撿拾起純真,他也會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東西。

《我願意是激流》

  自讀導言

  1、感悟詩中的一組組意象羣,把握各自的特點及其間的關係。理解詩人對愛情真誠無私的奉獻精神,感悟詩中美好的感情。

2、欣賞詩歌結構整齊、反覆詠唱的藝術美。

  自讀程序

  一、聽朗誦錄音或教師有感情地範讀。

  二、學生自行研討全詩,思考並討論。

1、詩中意象可概括爲幾組、幾類?

明確:全詩五段,每段有一組意象構成。這些意象又可分爲兩大類:一類是急流、小河、荒林、廢墟、草屋、雲朵、破旗,都是詩人的自喻;另一類是小魚、小鳥、常青藤、火焰、夕陽,是“愛人”的形象表現。

2、這幾類意象各有什麼特徵?

明確:屬於詩人自喻的意象,相對來說,比較闊大、粗獷富有男性的陽剛之氣,給人以壯美之感;比喻愛人的意象,相對來說,比較嬌小、細膩、有着女性的柔媚,給人以秀美之感。

1、詩人用哪些詞語將這兩類意象聯繫在一起的?

明確:“我願意”“只要”。

2、這樣寫表現詩人什麼樣的愛情觀?

明確:表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奉獻精神。

3、討論:這首詩五處運用對照的寫法,請分析每處對照,所揭示的深層含義及其作用。

明確:例如第一段中“崎嶇”和“快樂”形成第一次對照。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是悠閒歡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嶇的小路上跋涉是艱辛痛楚的。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戰”和“做巢”“鳴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對狂風的作戰則充滿了危險。但“只要”愛人的生活的幸福,詩人甘願冒着危險挑戰狂風等。

五處對照使詩人對愛情的真誠無私的奉獻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體現,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4、一組意象已能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態度,詩人爲什麼還要選擇這麼多意象?

明確:詩中作爲比喻的自然現象包羅萬象,豐富多彩。上至廣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廢墟,小至一鳥一魚,意境開闊,畫面舒展。這不僅展現出詩人自由、開朗、奔放的襟懷,也將詩人的愛情表白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