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元宵節的起源發展

元宵節的起源發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上元佳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元宵節的起源發展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但對其起源形式,存在着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漢武帝採納方士謬忌的奏請,在甘泉宮中設立“泰一神祀”,從正月十五黃昏開始,通宵達旦地在燈火中祭祀,從此形成了這天夜裏張燈結綵的習俗,如宋人朱弁《曲洧舊聞》雲:“上元張燈,自唐時沿襲,漢武帝祠太一自昏至明故事。”實際上,漢武帝祀太乙沿襲的是先秦楚人的舊俗,《楚辭·九歌》以“東皇太一”爲至尊之神。

第二種說法是,漢末道教的重要支派五斗米道,創天、地、水(或人)“三官”說,魏晉時,道教又以“三官”與時日節候相配,定正月十五爲上元,七月十五爲中元,十月十五爲下元,合稱“三元”。三元節由此產生。明人郎瑛《七修類稿》引唐人說法,認爲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因此在上元節要縱樂點燈,士女結伴夜遊。

第三種說法是,上元節是漢明帝時由西域傳入的,如宋人高承《事物紀原》雲:“西域十二月三十乃漢正月望日,彼地謂之大神變,故漢明令人燒燈表佛。”

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個成熟節日的形成,多是融匯了一些不同種類的文化因子,可以認爲,上元節是多種文化和習俗複合而成的,如中國先秦楚文化的`遺緒,漢代正月十五燃燈祭太一的儀禮,道教的“三元”說,以及佛教傳入中國後,法事慶典的影響等。正是由於這些因素的結合,才形成了上元節。這樣,正月十五燈火輝煌的活動,既有祭太一神的舊俗,又有燃燈禮佛的虔誠,成了一個獨具風采的傳統節日。由於社會變化,傳統元宵所承載的這些文化內涵已被日常生活消解,繁複的節俗已簡化爲“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節吃元宵這一習俗,是從宋代長江下游一帶開始的。南宋周必大《平國續稿》記雲:“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其製法是以各色果餌和蜜糖爲餡,用糯米粉包裹起來搓成球,置水中煮沸而食。圓子與耍獅、舞龍的球一樣是月亮的象徵物,吃圓子涵有祭月、賞月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圓子》詩云:

“今夕如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循舊味,竈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周必大認爲“前輩似未曾賦此”,他才寫了這個“時令風尚”的食品。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一書中說:“節食所尚,則乳糖圓子,澄沙糰子……十般糖之類。”這裏所說的“乳糖圓子”、“澄沙糰子”等,是應節而做的,系用江米粉(南方稱糯米粉)包裹各種果餌料做餡,搓成球狀,然後用開水煮制而成。清人符曾的《上元竹枝詞》中也說:“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也與中秋吃月餅一樣,涵有家人團圓的意味。又有元旦(今春節)完了義,也作爲祭祀祖先之物,以表達對亡靈的哀思和敬意。清同治年間湖南《巴陵縣誌》雲:“‘元夜’作湯圓,即呼食元宵,圓元語同,又有完了義。”由此可見,“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寓有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中國不同地區,元宵節飲食習俗不盡相同,各有千秋。上海、江蘇一些農村,元宵節吃“薺菜圓”。清代李行南《申江竹枝詞》詠上海過元宵的情景:“元宵鑼鼓鎮喧騰,薺菜香中粉餌蒸。祭得竈神同踏月,爆花正接竹枝紅。”浙江杭州地區,正月十三日爲上燈節,家家戶戶以糯米粉搓成小團,煮熟後供祖先,稱爲“上燈圓兒”。十五日以糯米粉搓成大團,其中的餡有切細的核桃、花生、芝麻、棗子、雞油、豆沙之尖,稱爲“燈圓”。民國後期,一些菜館中還用油炸,稱爲“炸元宵”。以燈圓饋送親友,名爲“燈節盒”。如今,湯圓中午元宵節的禮品,已經蔚然成風。

1913年,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諧音,於己不吉利,下令改“元宵”名爲“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此後,湯圓之名逐漸流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