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百家姓 > 廖氏姓廖的名人

廖氏姓廖的名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廖姓,中華姓氏,發源地是古廖國都城,得姓始祖爲古廖國第一任國君廖叔安,乃五帝之一顓頊的後裔。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廖氏姓廖的名人,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廖氏姓廖的名人

廖氏姓廖的名人1

廖氏

分佈地區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置郡。相當今河南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東漢時移治平輿。

鉅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東漢移治今寧晉西南。

歷史來源

「廖」源出

廖(Liào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1、出自己姓,爲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爲氏。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飂爲氏,稱廖氏,是爲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爲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以封邑名爲氏。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爲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鉅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以國名爲氏。據《潛夫論》雲:“皋陶庭堅之後,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爲氏。”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爲氏;或以姓爲氏,即爲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爲繆、顏二姓所改。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爲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爲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臺灣土著七姓,其一爲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

廖(飂)叔安。帝顓頊相傳生於若水,居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東南),爲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後裔叔安夏朝時受封於飂(古廖字)國,故稱飂(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所滅,國人以國名飂爲氏,稱爲廖姓,廖叔安作爲始封國君,被尊爲廖姓始祖。

遷徙分佈

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廖姓歷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當時河南廖姓之昌榮,自不必言。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伯廖一支形成鉅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據《廖氏源流序》)。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永嘉之亂”始,北方廖姓大舉南遷,此期,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爲入蜀始祖。傳自廖世璋,居江蘇南京,其二子分別入居洛陽、浙江永嘉。傳自廖延齡,任武威(今屬甘肅省)太守。另有晉代隱士廖堂,將樂(今屬福建省)人,爲最早入閩者。唐時,入閩者甚衆。唐初有廖姓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唐末有廖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廖惠一支傳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後人又有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進而遷上杭等地者。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輩出。元代以前廖惠一支遷徙情況,《興廖氏族譜》所述較爲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戰亂,播遷於江南各地。唐時,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亂,遷於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後子孫因亂,又遷順昌,廖氏居於閩者益衆。至宋末,再由寧化經長汀、上杭、永定,而入廣東——大埔、梅縣、興寧、五華等地區。”明代,山西大槐樹廖姓分遷於河北、河南、江蘇、北京等地。清代,閩粵廖姓有入臺進而移居泰國、新加坡等地者。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廣西、廣東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約佔全國漢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四。

堂號

武威堂:唐貞觀年間,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寧都)縣令,政績顯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爲堂號。武威堂是流傳最廣、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崇德之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自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爲堂號。”如今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乃至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後裔。

世綵堂:是廖氏的主要堂號之一。“世綵”的內涵:一是長壽而有福氣,“爲官者只有造福於百姓和鄉里人,纔有這樣的好福氣”;二是宋皇帝(欽宗)御封“世綵堂”,更爲顯赫而耀。廖剛是宋朝一位極有膽識、極有謀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歲,曾祖父享年88歲,他們都看過自己的第五代孫子。廖家累世奉養白髮老人,所以廖剛把自己的廳堂命名爲“世綵堂”。後世許多廖姓宗族都喜歡用“世綵堂”作爲堂號。

汝南堂: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發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發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號,是廖姓最古老的堂號。

果烈堂、中鄉堂:蜀漢廖化,爲關羽主薄。關羽敗亡,廖化在戰場上假裝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遷右軍車騎將軍,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所以叫“中鄉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剛烈,就叫“果烈堂”。

紫桂堂:宋朝時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學,在桂山建了一個書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稱“紫桂堂”的。萬石堂:宋工部尚書廖剛,娶秦國夫人張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賜每人官祿兩千石,父子五人共享萬石,時人號稱“萬石廖氏”。詩云:萬石家聲遠,三州世澤長、瓜錦欣瓞衍,欒世慶榮昌。

清武堂:據《廖氏大族譜》載:“明初,張元子入贅廖家”,爲福建詔安官坡張廖一族之源。這派族人從張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爲“清武堂”。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中鄉堂””、“垂裕堂”、“崇遠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維堂”等。

宗族特徵

1、廖姓源於北方,歷數代演變,成南方姓氏。

2、廖姓堂號多系出有典。如“果烈堂”因關羽主蒲廖化做事果敢剛烈而來;“紫桂堂”因宋代廖君玉在桂山建書房命名而來。

3、廖姓名人橫貫政、經、文、史等領域,尤其近現代史上表現出色。如廖仲愷、廖承志父子。

4、廖姓字行輩份排列規整,讀之肅然。如廖春生所纂《廖氏族譜》載有江蘇廖姓一支字行爲:“清善正堅,明良式發,和平希廷,興家昌國。”

廖姓字輩廣東連州市城西上河村廖氏所取用的清朝咸豐年間重修宗祠碑記上所刻的班輩詞句即爲:國家興隆,定有賢良,纘承基緒,世代修積,乃生才俊,光耀門庭。

廣西全州縣廖氏民國十七年重修《廖氏族譜》時,從《千字文》中選出60個字,作爲廖氏新增60代輩派:宏惟嘉晉運,達士志連承。啓盛長思建,益安寶惠新。任朝如茂學,濟義敬超明。與慶良生廣,作康景以文。受貽宗道遠,秉定詠業敦。用振爲發永,則章萬世英。

廖氏新的統一字輩:三、才、四、維、正、學、行、宗、澤、立、偉、尚、承、章、鍾、書、俊、志、錫、鴻、業、敏、哲、體、道、達、遠、康、榮、和、超、鹹、障、葆、化、華、國、任、重、樹、弘、良、蘭、玉、秉、德、文、望、新、光。

江西龍南廖氏的字輩譜是:紹庭爲國瑞,光彩振家聲。

大雅鄉馬岡厝德安公的字輩譜是:德(十五世)先春榮瑞景明,祥公衍慶自天成,文章顯達仁爲貴,遠紹淵源啓俊英。

東勢鎮武威千十公的字輩譜是:汝(九世)宗登玉嶽元衍,孟仁上世慶昌期,朝廷承裕隨芳錫,華國文章啓應時。

三岑鄉田尾三口竈盈漢公的字輩譜是:日(六世)大玉英圭,錫欽紹盈世,文才登科甲,振作泰隆興,家聲布春暉,光前子孫賢,祖澤喜超然。

觀音鄉武威世崇公的字輩譜是:國(十五世)泰民安逢景運,文經武緯振家聲。

厚福道烈、道順公的字輩譜是:壽則吾宦,永世朝恩,以承天祿;椿鬆千載茂,蘭桂四時春,燕翼詒謀遠,鴻圖德業新。

厚福道昭公的字輩譜是:崇(十二世)天有榮華,富貴萬年嘉,克守祖功德,興隆同一家。

平寨嵌下天興公的字輩譜是:再(一世)友永元道,天理振仕,宜可時世,大有進德,繼述顯名揚,傳家禮義長,箕裘隆百代,宗緒慶榮昌。

清武溪口日享公的`字輩譜是:宗(一世)友永元道,日大繼子心,爲朝廷國土,良名萬世欽,文章千載榮,中恕一生金。(按:此派及以下七派皆屬於張廖)老六大位公派:信(二十一世)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遠,詒謀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基慶式五金門。

臺北市武威安溪的字輩譜是:文(三十世)章克立,修德爲先,乃能世守,受福於天。

臺北縣土城鄉子燧公的字輩譜是:子(九世)邦文士,心上慕鵬程,繩武光前烈,詒謀奕世享。

臺中市西屯區勤樸公的字輩譜是:光(十五世)明正大,克奪世德,耀振家昌。

臺中市西屯下莊仔問公的字輩譜是:傅(十八世)家德誼惇仁禮,華國文章本史書。

桃園縣大溪鎮大魚池及馬坑的字輩譜是:烈(十四世)世文國以,丁財福祿昌,蒼梧千載茂,丹桂五枝香。

田背港尾日旺公的字輩譜是:上(十世)國朝廷時士天,正心大學本宜先,榮光獻瑞成名世,列位聖君亦尚賢。

武威根標公的字輩譜是:(大房)相(十四世)朝鎮貴天新振,慶運興文元德昌;(晚房)相(十四世)朝鎮庚水集瑞,德勝榮華國家興,(大房、晚房共同)盛(二十八世)登鳳彩傳芳發,修學文武錦蘭清,忠良仁義鴻龍王,桂漢雄光萬世英。

西螺鎮下浦裏元表公的字輩譜是:文(十六世)明登仕錦鬆國恩,武有正鎮奉天發隆。

西螺鎮小茄苳理明公的字輩譜是:利(十三世)文士子日初興,必世居仁鬱乃登,恆立良心存美德,宜昭孝義有芳稱,時逢茂對宜恭仰,秉禮傳家藹善能,溶哲向輝延博慶,揚光大智纘高騰。

鄭坑的字輩譜是:榮(十四世)後登朝上,光華振世昌,松青千古茂,富貴慶綿長。

家族名人

遠祖廖爽公,字可挹,號西樓,五代後梁仕楚,授衡州太守,遂家于衡。拜丞相,進爵南陽郡開國侯,食邑衡山,爲衡山廖氏始祖。十子,長子匡圖,爲楚天策府學士,有文集十卷。五世瑞公,由衡山遷江西。又傳八世至思政公,字魁三,明洪武2年(1369)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圳上覆回衡山,卜居龍溪一都, 爽生凝,原籍江西泰和縣,仕南唐,爲都昌令,秩滿掛冠歸老衡嶽。凝公生三子,長秉乾卜居耒陽,爲耒陽廖氏始祖;次子秉坤,卜居永興。秉乾子孫繁衍四鄉,如夏塘、長嶺、石準、春光鋪、雙洲、芭蕉、黃崗等地。

廖 扶:襄陽(今屬湖北省)人,一作廖扶,東漢學者,習詩畫。滿腹經綸,精通天文、讖緯風角推考之術,在當時的學術界享有盛譽。

廖 湛: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人,王莽新朝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在進攻漢中王劉嘉時,失敗被害。

廖 化: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三國蜀漢右車騎將軍,封中卿侯,爲人忠烈,以果烈著稱。

廖 剛:號高峯,順昌(今屬福建省)人,北宋崇寧進士,甚爲君主倚重,官至工部尚書。知無不言,反對奸臣當政,當時蔡京秦檜專權,亦爲之畏懼。不但是宋朝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軍事家。著有《高峯文集》。其有四子,皆爲將帥,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號稱“萬石廖氏”。

廖 衡:宋代順昌人,自幼聰穎,六歲能文,十三歲中鄉舉,官至轉運判官。

廖 莊:吉水人,明宣德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書諷勸,遭謫。

廖 謹:浙江省人,明代名儒,學術淵博,號“廖五經”。

廖 惠:四川省保寧(今閬中)人,明末四川農民起義首領,稱號“掃地王”。

廖 燕:曲江(今屬廣東省省)人,清代文學家,文筆恣肆犀利。善草書,如古木寒石,能戲曲。著有《二十七鬆堂集》等。

廖匡圖:虔州(今屬江西省)人,唐代天策府學士。精於文藻,並因此揚名。

廖正古:宋代將樂人,任西安知縣,反對王安石“青苗法”,著有《歸田集》。

廖執象:宋代順昌人,聰慧過人,七歲能寫,年二十入京獻詩,太宗甚爲欣賞。後赴省會考,病歿。據傳,隱士陳摶是之曰:“餘乃謫仙人,但不能久留塵世。”

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義。曾負土成墳葬父,仗義疏財,救濟難民,傳爲美談。

廖永安: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因戰功被朱元璋封鄖國公。弟永忠,徵南將軍,封德慶侯,孫鏞官至都督。

廖雲槎:清代畫家,作品“點染華妙,得者寶之。”其子壽彭“承其家學,亦好寫生。”

廖雲錦:女,清代華亭人,善詩,著有《織雲樓詩稿》,中有《詠秋燕詩》,其句“傷心春雨香泥盡,羨爾先歸到故鄉。”廣爲吟詠。

廖壽恆:江蘇省人,清代歷任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其兄豐以儒學著稱,諳史通經,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撫。

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緒進士,著名經學家。著有《四譯館叢書》、《六譯館叢書》等。

廖崇德,浙江松陽人氏。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唐貞觀十四年(640年)中進士,授虔化(今江西寧都)縣令,後耀升宣州剌史。崇德公生三子:蘭階、蘭芝、蘭得,襲封武威,清河、太原三郡郡公。崇德公在中華廖氏發展史中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後裔在當前全世界廖氏總人數中佔50%以上,約有3—400萬人。

廖氏姓廖的名人2

廖金風

【介紹】:

宋廣州增城人。居家能濟窮恤匱。理宗端平中,廣州軍變,金風招募義兵,守護縣治。事平,有司以聞,朝廷將任以官,已卒。

廖瑩中

【介紹】:

宋邵武人,字羣玉,號藥洲。第進士。初爲賈似道幕客。嘗除太府丞、知某州,皆辭不赴。理宗開慶元年,似道在鄂私向忽必烈乞和,請稱臣納幣,瑩中撰文頌之。度宗時,似道專朝政,大小政事皆決於瑩中。似道奪職之夕,與之相對痛飲,五更歸舍,服冰腦而死。好書法,曾命善工翻刻淳化閣帖、絳帖,皆逼真。又嘗刊行《韓昌黎先生集》,後世號世綵堂本。

廖半仙

福建泰寧人。家境赤貧,傭耕養母。一日登山樵採,遇二位老人,給予二桃,半仙置於懷中,欲歸奉母,老人曰:“速食之。”語未畢,桃自懷中掉下,滾入石縫,半仙趕緊爬下去吃,僅吃半個。及起,二老忽不見。自是之後,力大無窮。爲人築田埂,取巨石,數十人不能致,半仙卻輕而易舉。平地無水插秧,半仙以鋤把撞入石壁中,大呼:“水來!水來!”拔出鋤柄,泉水噴涌,可灌良田數十頃,一鄉賴之,人呼爲半仙。事見《福建通志·方外》。

廖懋

神仙,銅川人,唐文宗開成間監臨邵武,覽勝溪山。一日暴雨水狂,衝出一石,其狀爲鼓。懋感到事不尋常,便把古代的石鼓文刻到上邊,死後即葬其右。宋太祖建隆中顯靈護國,邑人立廟祀之。旁有平翠樓,松竹扶疏,清流環繞,成爲當地八景之一,名石鼓松風。(事見《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卷十四 《石部》

廖均用

【介紹】:

元武昌蒲圻人。性至孝,樂善好施。元末避亂南山,散財饗士,鄉民賴以全活。又躬耕南山下,積穀至二十萬石。值歲旱,盡發所儲,崇、鹹、嘉、蒲四邑鹹受其濟。

廖匡圖

【介紹】:

五代時虔州虔化人(現今:江西寧都縣),字贊禹。廖爽子。仕楚。善文辭,授江南觀察判官。馬希範時選爲天策府學士。居數年,卒官。有集。

廖匡齊

【介紹】:

五代時虔州虔化人(現今:江西寧都縣)。廖匡圖弟。仕楚。以功署決勝指揮使。會溪州部族亂,匡齊率兵戰死。馬希範厚恤其家。

廖用賢

【介紹】:

明建寧府建安人,字賓於。諸生。與同裏陳一言等結詩社,唱和無虛日。有《尚友錄》、《吸露齋集》。

廖顒

【介紹】:

宋連州桂陽人,字季明,一作季邛。廖玖子。高宗紹興五年進士。授戶錄縣令,改封州教官。以父憂去,服闕知化州。平灕水邊民起事,徙英州、循州,皆有聲。孝宗乾道八年擢廣南東路提舉茶鹽,淳熙三年改廣南西路提點刑獄。

廖翰

【介紹】:

宋戎州僰道人,字仲良。以孝義聞。嘗有夷民反,翰以郡吏與戰於馬鳴溪,敗沒水中,流數裏,遇舟得不死,後五十年而爲士大夫。卒年七十九。

廖廷相

【介紹】:

清廣東南海人,字澤羣,號子亮。光緒二年進士。有《太常因革禮校釋》、《大金集禮校刊識語》、《廣雅書院藏書目錄》、《廣東輿地全圖》等。

廖玖

【生卒】:1077—1149

【介紹】:

宋連州桂陽人,字粹老。兩上魁貢,授徐州教授。後以平蠻功改承奉郎,遷承事、宣議郎。歷知廣、循、潯、新州。月得奉祿,悉付公帑,以備不時之用。

廖莊

【生卒】:1404—1466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安止,號東山。宣德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能直言,不避權貴。正統十一年,累遷南京大理少卿。被誣下詔獄,事白得釋。景泰中上疏請善待上皇,被廷杖,謫爲定羌驛丞。天順初召還。成化初,官至刑部左侍郎。